三角形除了三邊關係是常考考點,還有三角形的內角與外角也很重要。三角形內角和與外角和有著廣泛的應用,利用它們可以解決有關角的很多問題,一般可用於直接計算角度、三角尺或直尺中求角度、與平行線的性質綜合求角度、截角或摺疊問題中求角度等。
已知三角形的兩個內角,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可求出∠ACB的度數,再根據對頂角相等即可得到∠DEE的度數。也可以利用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之和,這樣就求出∠ACD,再利用鄰補角互補即可求出∠1的度數。這根據內角定理或者外角性質可以直接進行計算
和三角板或者直尺綜合,考查角度的計算也是比較常考的題型。解決這類題首先要清楚我們常用三角板有兩個,一個是等腰直角三角板,一個是銳角為30度和60度的三角板;在考試中這些隱含條件要清楚。
由於七年級學了相交線與平行線,所以在角度的計算中綜合考查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也是常見的方式。因為∠BCA=90°,∠DCE=30°,所以∠ACF=180°-∠BCA-∠DCE=180°-90°-30°=60°.因為∠CAF=∠DCE=30°,所以∠F=180°-∠CAF-∠ACF=180°-30°-60°=90°。
由摺疊知∠1+∠2+2(∠BED+∠BDE)=360°,即80°+2(∠BED+∠BDE)=360°,所以∠BED+∠BDE=140°,所以∠B=180°-(∠BED+∠BDE)=180°-140°=40°。
綜上所述,學好初中數學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已學內容。在解題時能夠熟練運用已學的定理和性質來進行邏輯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