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三角形》題型全解讀: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外角定理

2021-01-10 米粉老師說數學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我們知道,不是任意長度的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就能組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中的三條邊的長度是有一點限制要求的,今天就來說一說,三角形三邊在長度要求上的關係,及對應題型解題思路分析的解讀。

【知識梳理】

1.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①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0。

②證明過程---解題思路:把三角形三個內角,通過平行線性質,轉化成一個平角。

如圖,過△ABC的頂點A作DE//BC,∵DE//BC,∴∠B=∠DAB,∠C=∠EAC,∵∠DAB+∠BAC+∠EAC=180°,

∴∠B+∠BAC+∠C=180°,即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是180°.

③拓展:n邊形內角和公式(n-2)×1800

2.三角形的外角

①三角形外角的特徵:頂點在三角形的一個頂點上;一條邊是三角形的一邊;另一條邊是三角形另一邊的延長線;

如圖2,∠1、∠2、∠3、∠4、∠5、∠6均是△ABC的外角;由於這6個角中存在三組對頂角,所以一般說一個三角形的外角,是指它的三個外角。

②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個外角和等於360

如圖2,∠1+∠3+∠5=∠2+∠4+∠6=360°;

③三角形的外角性質:三角形的任意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注意:「不相鄰」;

如圖2,∠1=∠2=∠ACB+∠ABC、∠3=∠4=∠BAC+∠ACB、∠5=∠6=∠BAC+∠ABC.

④三角形的外角大於和它不相鄰的任意一個內角,注意:「不相鄰」;

【範例精講】

例1. 已知AB//CD,求證:∠B=∠E+∠D

【解析】:這是平行線中三大典型模型的「牛角模型」,未知外角性質定理時,我們的證明過程如下:

當我們學習了外角性質定理時,證明過程就要簡潔一些了。

證:∵AB//CD(已知),

∴∠B=∠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D+∠E(三角形外角性質),

∴∠B=∠D+∠E(等量代換).

例2.當三角形中一個內角α是另一個內角β的兩倍時,我們稱此三角形為「特徵三角形」,其中α稱為「特徵角」,如果一個「特徵三角形」的「特徵角」為100°,則這個「特徵三角形」的最小內角的度數為____.

【解析】:定義新運算題型,考查數學閱讀理解能力,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即可解答。

【解題過程】由題意可得:當「特徵角」α=100°時,則β=50°,

依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得出這個「特徵三角形」的最小內角的度數為

180°-100°-50°=30°.

例3.在非直角三角形ABC中,∠A=45°,高BD和CE所在的直線相交於點H,求∠BHC的度數.

【解析】在初中幾何題中,遇到這兩種情形,則必須首先考慮分類討論:①沒圖的幾何題;②遇到題目涉及到高時;如此題,由於無圖,△ABC可以是銳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鈍角三角形,則它們的高可以是界內高,也可以是界外高,則∠BHC可以在△ABC的內部,也可能在外部,所以首先考慮分類討論,解題過程大致為:先畫圖,再依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性質求解。

【解題過程】

①當△ABC為銳角三角形時,如圖1,在△ABD中,

∵∠A=45°,∠ADB=90°,

∴∠ABD=180°-45°-90°=45°,

∴∠BHC=∠ABD+∠BEH

=45°+90°=135°;

②當△ABC為銳角三角形時,如圖2,在△AEC中,

∵∠A=45°,∠AEC=90°,

∴∠ACE=180°-45°-90°=45°,

∴∠DCH=∠ACE=45°,

∴∠BHC=180°-∠ADH-∠DCH

=180°-45°-90°=45°;

綜上所述,∠BHC的度數為135°或45°.

例4.如圖,求∠A+∠B+∠C+∠D+∠E的度數.

【解析】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質,將∠A、∠B、∠C、∠D、∠E轉移到△AFG內,再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解答。

【解題過程】由三角形外角性質可得:

∠AGF=∠B+∠D,∠AFE=∠C+∠E,

在△AFG中,

∵∠A+∠AFG+∠AGF=180°,

∴∠A+∠B+∠C+∠D+∠E

=∠A+∠AFG+∠AGF=180°.

例5.如圖,求∠A+∠B+∠C+∠D+∠E+∠F的度數.

【解析】: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質,將∠A、∠B、∠C、∠D、∠E、∠F轉移到△GMH附近,再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即可解答。

【解題過程】

由三角形外角性質可得:

∠AGH=∠A+∠B,∠DMH=∠C+∠D,∠FHG=∠E+∠F,

∵∠AGH、∠DMH、∠FHG是△GMH的三外角,

∴∠AGH+∠DMH+∠FHG=360°,

即∠A+∠B+∠C+∠D+∠E+∠F=360°.

例6.已知△ABC中,∠ACB=90°,∠A=50°,將其摺疊,使點A落在BC上的E點處,摺痕為CD,求∠EDB的度數。

【解析】:依摺疊性質,可得∠CED的度數,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數,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質,即可求出∠EDB的度數。

【解題過程】

在△ABC中,∵∠ACB=90°,∠A=50°,

∴∠B=180°-90°-50°=40°,

由摺疊性質可得:∠CED=∠A=50°,

在△BED中,由外角性質可得:

∠CED=∠B+∠BDE,

∴∠EDB=∠CED-∠B=50°-40°=10°.

歡迎點評留言,探討與辯論,會讓數學更具魅力!請繼續關注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將為你呈上更豐盛的數學大餐,謝謝!

相關焦點

  • 「七年級」三角形:內角和、外角、外角和定理
    01內角和定理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內角和為180°.法1:構造平行線如圖,過點A作BC的平行線,∴∠B=∠1,∠C=∠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A+∠B+∠C=∠1+∠BAC+∠2=180°,∴∠A+∠B+∠C=180°.
  • 看老教師對三角形內角與外角的總結
    三角形除了三邊關係是常考考點,還有三角形的內角與外角也很重要。三角形內角和與外角和有著廣泛的應用,利用它們可以解決有關角的很多問題,一般可用於直接計算角度、三角尺或直尺中求角度、與平行線的性質綜合求角度、截角或摺疊問題中求角度等。
  • 幾何公式定理:三角形
    幾何公式定理:三角形   1、定理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2、推論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3、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4、推論1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餘   5、推論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 初中數學三角形定理
    1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和性質   1.1三角形的內角和   在同一平面內,由一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段首位順次相接所圍成的封閉圖形叫做多邊形.組成多變形的那些線段叫做多邊形的邊.相鄰兩邊的公共端點叫做多邊形的頂點.多變形相鄰兩邊所夾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內角,簡稱多邊形的角.多變形的角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反向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
  • 初二數學: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及外角定理題型分析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初二下教材中的「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及外角定理」,內容雖說比較簡單,題型變化也比較單一,但它在初中幾何中的地位卻不輕,它是三角形全等、相似證明角相等或角的等量代換中應用最普遍的性質定理,作用很大。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有關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及外角定理題型.
  • 初二數學:三角形第1節知識點+題型+培優,老師和同學不要錯過
    三角形第1節知識點+題型+培優,不要錯過三角形是初中研究的最基本的平面圖形,學好三角形對以後研究其他平面圖形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節課老師來分享一下三角形第1節知識點+題型+培優,老師和同學不要錯過。考點1:三角形的有關概念涉及到的知識點有: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想接而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考點2:三角形的內角和外角和定理涉及到的知識點有: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的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之和。
  • 學霸為什麼是學霸,這份資料說明了一切:與三角形有關的全部在這
    有學生家長在後臺問三角形的所有定理及例題,今天小編總結一下三角形全部題型及知識點三角形的角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內角之和.題型:利用內角和、外角和定理求角度答案:40度,125度三角形的邊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 初一數學:證明三角形中線段間的位置關係有點難?掌握這方法簡單
    證明線段間的垂直或平行關係是初一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M為直線AC上一點,ME⊥BC,垂足為E, ∠AME的平分線交直線AB於點F。
  • 初中數學,2道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例題,為你揭秘2個不同規律
    初中數學,為大家分享兩道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例題,並為大家揭秘2個不同的規律。到底什麼規律吶,話不多說,我們就趕緊來看吧!例題一:如圖,△ABC中,角平分線AD、BE、CF相交於點H,過H點作HG⊥AC,垂足為G,那麼∠AHE和∠CHG的大小關係為( )A.∠AHE>∠CHG B.∠AHE<∠CHG C.
  • 初一下學期,三角形中有關角度的計算,與兩線、內外角、摺疊結合
    在初一下學期,學習的幾何知識點主要有相交線與平行線、三角形,因此幾何計算中以角度的計算為主,也會與角平分線、高線、內角和定理、外角和定理、幾何圖形變換之摺疊變換等知識點相結合,有些題目的難度較大,可能會作為壓軸題出現在考試中。
  • 2.三角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
  • 八年級數學《三角形》知識點總結,明白學習目標,清楚重點和難點
    要學好八年級數學先從學《三角形》開始,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視學習過程與方法,端正態度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學習目標,清楚每個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三角形這章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1、 理解三角形及有關概念,會畫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線、角平分線;2、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理解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會根據三條線段的長度判斷它們能否構成三角形;3、會證明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質。4、了解多邊形的有關概念,會運用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公式解決問題。
  • 吳國平:你會幾種三角形內角和證明方法?
    學會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我們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生動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有助於把握數學問題的本質,這樣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且解法容易理解和消化。今天我們通過多種方法來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使大家在一題多解中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
  • 初一數學:幾何題中涉及到角的題目,這條性質千萬別忽視
    在初中幾何題中,涉及角度的計算或等量證明的題目佔絕大部分,而從初一到初三的各類幾何題中,只要涉及到角的論證或計算的各種方法中,有兩條性質基本上每題都會用到,且不需要由具體題目已知條件推導出來,是每道幾何題都會隱藏的已知條件:三角形內角和公式和外角性質。其中「外角性質」最容易忽視。
  • 中考數學幾何公式定理總結大全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定理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16.推論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17.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18.推論1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餘   19.推論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0.推論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 2019年中考數學幾何公式定理匯總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定理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16.推論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17.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18.推論1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餘   19.推論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0.推論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 中考數學幾何題,140多條公式定理
    >   7、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10、逆定理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11、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 幾何公式、定理、推論總結140條
    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17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18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餘  19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0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 2021年中考數學幾何知識點:幾何公式與定理梳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幾何知識點:幾何公式與定理梳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幾何公式、定理梳理   1、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
  • 2020初三數學複習:等腰三角形考查綜合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收藏
    分析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出∠B=∠C,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和已知得出5∠A=180°,求出即可.∵△ABC中,AB=AC,∴∠B=∠C,∴∠A:∠B=1:2,即5∠A=180°,∴∠A=36°,故答案為:36.14. 分析(1)由於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和底角沒有明確,因此要分類討論;(2)分兩種情況:①90≤x<180;②0<x<90,結合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