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是初中數學的重中之重,相信很多小夥伴深有感觸,其實這也是出題老師最愛的,因為可操作性太強了,可以很簡單,也可以變成超難的壓軸拉分題目。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三角形的一些經典題目,主要是利用三角形內角和來求角的度數,三角形內角和概念實在是簡單的有點侮辱人,但是它出的題卻是難為人,求角的度數很容易將代數運算和幾何圖形結合起來,彎彎繞繞的,因此也是考試中常常會遇到的題型。
經典例題1:如圖所示,AE是△ABC的角平分線,AD⊥BC於點D.(1)若∠BAC=128°,∠C=36°,求∠DAE的度數;(2)若∠B=a,∠C=表示(β>α),用α,β表示∠DAE的度數並簡要寫出計算過程.(本題考查的是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定理很簡單,想要靈活運用確是要下點功夫的)。
解:(1)∵AD⊥BC,∠C=36°,∴∠ADC=90°,∴∠DAC=54°,∵∠BAC=128°,AE是△ABC的角平分線,∴∠CAE=64°,∴∠DAE=∠CAE﹣∠CAD=64°-54°=10°;(2)∠DAE=0.5b-0.5a,理由:∵∠BAC=180°﹣a﹣b,AE是△ABC的角平分線,∴∠EAC=0.5(180°-a-b)=90°-0.5a-0.5b,∵AD⊥BC,∠C=b,∴∠DAC=90°﹣b,∴∠DAE=∠EAC﹣∠DAC=(90°-0.5a-0.5b)-(90°-b)=90°-0.5a-0.5b-90°+b=0.5b-0.5a。
經典例題2:如圖,CF是∠ACB的平分線,CG是∠ACB外角的平分線,FG∥BC交CG於點G,已知∠A=45°,∠B=55°,求∠FGC和∠FCG的度數.(本題考查了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線的概念,鄰補角的角平分線相互垂直還有平行線的性質。)
解:根據補角的性質得∵∠ACE=∠A+∠B=45°+55°=100°,又∵CG是∠ACE的平分線,∴∠GCE=∠ACG=0.5∠ACE=50°,∵FG∥BC,∴∠FGC=∠GCE=50°.∵CF平分∠ACB,∴∠ACF=0.5∠ACB,又∵∠ACG=0.5∠ACE,∴∠FCG=∠ACF+∠ACG=0.5∠ACB+0.5∠ACE=0.5×180°=90°.
經典例題3:已知:如圖,∠B=34°,∠D=40°,AM,CM分別平分∠BAD和∠BCD.(1)求∠M的大小.(2)當∠B,∠D為任意角時,探索∠B與∠M,∠D間的數量關係,並對你的結論加以證明.(本題考查的就是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不過由於非常的繞,因此中間如果出現某個角的錯誤,那整個題目就白做了!)
解:(1)∵∠B+∠1+∠2=∠3+∠4+∠D,而AM平分∠BAD,CM平分∠BCD,∴∠1=∠2,∠3=∠4,∴∠B+2∠1=2∠3+∠D,又∵∠B+∠1=∠3+∠M,∴2∠B+∠1=2∠3+2∠M,將兩個式子相減得:∠B=2∠M-∠D,∴∠M=0.5(∠B+∠D),∵∠B=34°,∠D=40°,∴∠M=0.5×(34°+40°)=37°;(2)∠M與∠B,∠D間的數量關係,其實直接可以從第一問得出:∠B=2∠M-∠D,理由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