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北極永久冰層持續縮小

2020-11-27 央視網
研究顯示北極永久冰層持續縮小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9日 16:4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9日電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日前發布報告指出,由於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北極永久冰層正不斷縮小。

  據此間《光明日報》8日報導,通過對北極2000至2006年的衛星照片分析表明,北極永久海冰層正以每10年7%至10%的速度減少。2005年僅4%的薄冰層(約250萬平方公裡)在融冰季節後恢復冰凍,2006年永久海冰層比上年同期又大幅減少14%。

  報導說,北極海冰邊緣部分通常夏季融化,冬季海冰面積增加,大自然的這種海上冰層平衡維持著北極地面冰層的穩定。但連續多年的冬季及夏季異常溫暖,造成海冰層面積逐步減少。

責編:毛婷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北極永久凍土層解凍加速,奇怪熱巖溶湖形成冒出大量氣泡
    北極永久凍土真的應該一直保持冰凍狀態。許多地方已經被凍結了數萬年,鎖定了溫室氣體和古老的病菌。不幸的是,地球的氣候變化正在影響著世界各地的人們。現在美國宇航局資助的研究已經證實,北極永久凍土帶的預期融化正在被稱為熱巖溶湖的自然現象大大加速。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通信》雜誌上。
  • 北極永久凍土正在融化,被喚醒的究竟是什麼?
    在影視劇《末日孤艦》( The Last Ship)中,雷切爾·斯科特博士正在北極開展著一項絕密的研究任務,以拯救人類。她的目標是在古老的動物遺骸中找到抗體,而這些遺骸會隨著冰床的移動和冰川的融化浮現。斯科特博士的研究船是一艘美國海軍軍艦,為了保護這項絕密任務已經關閉了無線電。因此船員們渾然不知一場瘟疫正在席捲全球,而斯科特博士正在尋找的古老抗體,也成了人類自我救贖的最後希望。
  • 2020年北極海冰面積大幅降低
    今年的北極海冰覆蓋面積降至自上世紀70年代末現代記錄開始以來的第二低水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對衛星數據的分析顯示,2020年可能在9月15日達到的最小範圍(374萬平方公裡)。冬季,凍結的海水幾乎覆蓋了整個北冰洋和鄰近海域。海冰經歷了季節性的變化——在春末和夏季變薄和收縮,在秋季和冬季變厚和擴張。
  •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兩座北極冰蓋消失
    科學家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據悉,史帕特冰層近些年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極地環保專家梅勒博士警告說:「我們真的需要醒醒,是時候去面對氣候緊急情況了。」
  •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兩座北極冰蓋消失
    科學家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據悉,史帕特冰層近些年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極地環保專家梅勒博士警告說:「我們真的需要醒醒,是時候去面對氣候緊急情況了。」
  • 白令海冰層面積明顯縮小
    參考消息網9月3日報導 據法新社華盛頓報導,根據2日公布的一項研究,位於阿拉斯加與俄羅斯之間的北太平洋白令海的冬季冰層面積目前處於5500年來的最低水平。研究人員分析了過去5000多年在無人居住的聖馬修島上累積的植被。
  • 研究顯示:北極輕微變暖或引發永久凍土突然融化
    據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10月20日報導,根據一項基於古代氣候變暖事件的新研究,北極地區出現的幾度變暖可能會導致佔俄羅斯陸地面積三分之二的永久凍土突然融化,並引發隨後的氣候變化反饋循環。報導稱,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說,該地區過去2.7萬年中最大規模的氣候變暖事件中有3次都伴隨著永久凍土的迅速融化和坍塌。
  • 2050年北極冰層融化,有生之年再一次見證歷史?
    近期NASA科學家表示,「北極的冰快要消失了」!北極目前是而且仍將是地球上被研究得最多的地區之一,因為它揭示了氣候危機對地球影響的許多秘密。但不幸的是,自從俄羅斯人亞歷山大·庫茲涅佐夫1948年首次抵達北極點以來,這片冰冷且荒涼的風景已成為受全球變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其粗獷的冰蓋已不斷退縮,留下曾經覆蓋巨型冰川的海灘。
  • 白令海冰層面積明顯縮小
    據法新社華盛頓報導,根據2日公布的一項研究,位於阿拉斯加與俄羅斯之間的北太平洋白令海的冬季冰層面積目前處於5500年來的最低水平。研究人員分析了過去5000多年在無人居住的聖馬修島上累積的植被。他們研究了泥炭層中氧原子的同位素16O和18O,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比例會隨著大氣和海洋的變化以及沉澱而變化。
  • 氣候變暖使北冰洋的冰層縮小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
    北極冰層覆蓋的海洋範圍再往南延伸到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島和俄羅斯,上周達到了140萬平方英裡的夏季最低水平,之後又開始增長。北極海冰在9月達到最低點,在冬季過後的3月達到最高點。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數據顯示,今年的融化量僅次於2012年,2012年的冰川融化面積縮小到130萬平方英裡,該中心自1979年起一直保持衛星記錄。在20世紀80年代,冰蓋面積比目前夏季的水平大約多出100萬平方英裡。
  • 北極永久凍土層的融化把超級病毒帶了回來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北極地區的氣候變化導致永久凍土迅速融化。融化的北極也帶來了新的現象:它重新出現了久已消失的新病毒和細菌。科學家正在利用這些病毒株研究最近的疫情,並開發新的潛在疫苗和藥物來對抗疾病。1918年發現西班牙流感病毒20世紀90年代,阿拉斯加永久凍土層融化的北極文章解凍,揭示了一位因紐特婦女被認為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受害者。她的身體能夠保存病毒,因為身體脂肪使她的肺免受高溫的影響。
  • 北極:創紀錄消逝的冰層
    北極冰層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面積。專家們指出,這表明,「我們星球的毀壞正如何大步推進」。北極冰層今年再度迅速融化。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該數據中心每年用衛星測量冰層面積。除某些例外,冰層年年融縮。專家們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
  • 全球暖化格陵蘭冰層持續融化 研究指已無法逆轉
    一項新研究指出,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Greenland)的冰層持續融化,無論全球以多快的速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都無法逆轉。如果該地的冰層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會上升 6 米左右,足以淹沒全世界許多岸邊城市。
  • 全球持續變暖 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科學家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據悉,史帕特冰層近些年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
  • 北極變暖沒有停止!2019年北極氣溫比正常高1.9度,巨大後果顯現
    研究發現,自2014年以後的每一年,北極的氣溫都比1900-2014年之間的任何一年都要高。該研究的作者說,這些異常高的氣溫是一系列地球上發生的其他影響的根源。從海冰覆蓋範圍的縮小、魚類種類分布的變化、到格陵蘭島冰原幾乎創紀錄的融化、以及永久凍土解凍。多年以來,氣候科學家們一直密切關注北極,以了解人類排放熱量的影響。
  • 北極永久凍土解凍,人類面臨威脅,大量有毒物質和病毒釋放
    一位名為Sue Natali的北極圈博士研究員,她自2012年開始,便投入研究因氣候暖化導致的永久凍土融化的影響。Sue Natali表示,至今她已看過許多觸目驚心的照片,有些地區的永凍層消融快速,永凍土帶中央甚至出現了大面積塌陷。
  • 30年內,北極夏季無冰?!全球21個機構的研究來了
    一項新研究稱即使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控制北極海冰也會消失!01當前,北極常年被海冰覆蓋。每年夏天,海冰覆蓋面積都在減小,而在冬天又會重新增大。持續全球變暖影響下,北冰洋被海冰覆蓋的整體面積在過去幾十年裡迅速減小,這對北極的生態系統和氣候產生極大影響。
  • 「一切都具有破壞性」——記錄北極海冰的迅速縮小
    北極的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升溫速度的兩倍,海冰正在迅速縮小,它將改變世界上最原始的生態系統,改變全球的天氣格局並危及沿海地區。 與此同時,德國正在研究兩艘破冰船,它們分別是「北極星號」和「霍華斯號」。
  • 北極冰層融化或給海洋生物「加餐」
    網絡配圖丹麥研究人員發現,北極地區冰層融化,海洋生物可能成為受益者,緣由是冰層融化將向海中釋放大量營養物質,使北極海域「食材」更豐富。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說,今年3月,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是有衛星圖像記錄38年以來最少的一次,氣候變暖對海洋冰川的體積和分布產生了巨大影響。
  • 北極凍土融化,地面陷百米深坑,史前小馬駒、猛獁象暴露
    2016年,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弗蘭克·岡瑟(Frank Gunther)提交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過去十年的觀測中,該深坑的頭壁平均每年增長10米,深度下降5米。北極的永凍土至少穩定存在了數十萬年的時間,但是目前這些永凍土的面積正在融化、縮小,地面下陷不斷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