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最厲害的顯微鏡,究竟能看到什麼?

2020-12-06 科學你我他

冷凍保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古今中外,冰封一直都是一種有效的保存手段。

將生物樣品通過冷凍技術固定在膜上,在低溫條件下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樣品,這種技術被稱為冷凍電鏡技術。

簡單地說,這是一種給生物樣品或者生物大分子拍高清圖片,解析大分子結構的技術。

或許,有人會問,解析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有什麼意義嗎?即便我們知道了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然後呢?

要知道,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對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的深入研究,解決一系列重大的基礎科學問題之餘,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和認識生命現象的本質。

此外,生物大分子要想發揮功能,必須具有特定且相對穩定的結構。了解了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那些基於生物大分子結構的新藥的研究與開發。

近年來,結構生物學上很多突破性的進展都源自於冷凍電鏡技術。這項技術也在2017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科技的進步,總是能不斷地製造驚喜。近日,冷凍電鏡技術拍出了一張具有原子解析度的照片。這張照片一經公布,便轟動全球,因為這是我們首次清晰地看到蛋白質中的單個原子。

蛋白質中的單個原子,是個什麼概念呢?這就好比,你在月球上看到的長城不過是一個彎彎曲曲的線條,而在長城腳下,你看到的是一塊塊石磚堆砌的城牆。

讓我們一睹單個原子的風採吧。

具有原子解析度的冷凍電鏡圖片

相關焦點

  • 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最小的東西是什麼?怎麼樣才能看到原子?
    同時,光具有動態質量,其質量可以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來計算。其實在如今,也沒有人真正理解什麼是「光量子」,包括愛因斯坦本人。人體視覺結構我們知道,人的視覺器官主要由眼睛、視神經和與大腦有關的部分組成。眼睛就像照相機。它的瞳孔就像照相機的光圈,瞳孔周圍的虹膜起著光圈的作用。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能看到什麼?盧瑟福100多年前看到了原子核!
    >R≈λ/2R為物體最小可分辨距離,λ為入射光的波長,假如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上限紫光與紫外波長380nm極限計算的話,大約是是190nm,按我們肉眼極限解析度在25mm時的極限解析度0.2mm計算的話,那麼放大倍率為:D=0.2/190×10^6=1050倍左右現代光學顯微鏡的極限解析度大約為1500-2000倍,那是因為顯微鏡的等效視物距離跟肉眼對比的
  • 自製一臺掃描電子顯微鏡,厲害炸了!
    雖然說之前也看到了很多十分厲害的DIY視頻,但是看到這個的時候我還是瞬間就跪了……一個名叫Ben Krasnow的工程師自己做了一個掃描電子顯微鏡!這可是電子顯微鏡啊,絕對不是擺弄幾個玻璃鏡片就能搞定的事情,簡直是有史以來最難的DIY項目了……要知道,在實驗室裡,掃描電鏡也是高端大氣的存在,一臺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學生們要想用還得登記排號……而你竟然說你自己做了一個??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最小的張角約0.07毫米,看到的這個原子核還是在人肉眼分辨極限以下,更別說看到內部了。如果看到的這個原子核有1毫米大,理論上應該能夠計算出裡面最簡單原子核裡面的質子和中子了,如氫、氦、鋰、鈹、硼、碳等,裡面的質子只有1~6個,這些元素如果中子與質子相當還可能能夠看出,複雜一點的同位素或重原子核根本無法看清楚。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最小的張角約0.07毫米,看到的這個原子核還是在人肉眼分辨極限以下,更別說看到內部了。如果看到的這個原子核有1毫米大,理論上應該能夠計算出裡面最簡單原子核裡面的質子和中子了,如氫、氦、鋰、鈹、硼、碳等,裡面的質子只有1~6個,這些元素如果中子與質子相當還可能能夠看出,複雜一點的同位素或重原子核根本無法看清楚。
  • 每日一問 |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流言】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了空氣中的病毒,高樓林立的商業街區,從地面到高空到處都已被病毒佔領,尤其街區地面幾乎被病毒全部包圍。【真相】首先,理論上講,任何顯微鏡都無法直接看清「空氣中」的東西,顯微鏡只能觀看製作好的樣品。顯微鏡按照顯微原理可分為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傳統光學顯微鏡僅能觀察到亞細胞結構的水平,也就是在亞微米的尺度上;現代光學顯微鏡解析度已大大提高,但也不足以看到病毒。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不知道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雖然知道現在不會尋得什麼真理和終極答案,就是沒事喜歡開腦洞。開腦洞讓我快樂! 除了宏觀物理,現在微觀物理也同樣讓人充滿了好奇心。比如物質最小能分解到什麼程度?夸克到底是什麼組成的?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如果說宇宙的爆炸產生的,那在爆炸之前,宇宙之外的空間是什麼?而最早的那個奇點,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質量?不知道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雖然知道現在不會尋得什麼真理和終極答案,就是沒事喜歡開腦洞。開腦洞讓我快樂!除了宏觀物理,現在微觀物理也同樣讓人充滿了好奇心。比如物質最小能分解到什麼程度?夸克到底是什麼組成的?
  • SEM(掃描電子顯微鏡)是什麼?
    SEM是什麼先放一張圖SEM(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圖片,實驗室的真傢伙我還沒見過,不過看樣子應該不算太便宜,以後應該也不讓隨變搞,到時候再說,反正我肯定要玩兒它幾次才行,一看就比顯微鏡高級,說來慚愧,顯微鏡還沒玩兒幾次呢。這個東西跟顯微鏡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可以用來觀察物理細節,成像。
  • 透過雙眼,我們能看到什麼?
    博科園-科學科普觀察對於物理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們究竟能看到多少呢?從單純用人類的肉眼觀看,到藉助望遠鏡、顯微鏡等儀器來擴展人類的視野,觀察的極限究竟在哪裡?人類的眼睛是奇妙的事物。大多數沒有視力問題的人能看到的遙遠事物,遠遠超出我們的行走範圍。在萬裡無雲的夏日,即便是遠在1.49億公裡之外的太陽,也能清晰可見;當我們在夜晚仰望星空,視線會穿越數光年的距離。劍橋大學的理論物理教授Ben Allanach說:「如果想要觀看一顆在數光年之外的恆星,只要它足夠明亮,我們就能夠看到。看見星辰然而,我們眼睛的所見卻是有限的。其中一個限制是角解析度。
  • 顯微鏡可以看到很多食品上的細菌,那麼西瓜呢?
    顯微鏡可以看到很多食品上的細菌,那麼西瓜呢?很多人應該都有看過一個隔夜西瓜能不能吃的視頻,隔夜的西瓜在視頻中的顯微鏡下看到了各種各樣驚悚的東西,並且得出了一個非常直接的結論,說隔夜的西瓜不能吃。那究竟是不是這樣的一個情況呢?
  • 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結構有哪些?科學研究工具顯微鏡的使用和發展過程.
    例題1:質膜是細胞與周圍環境區分開的界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光學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質膜呈兩條細線B.質膜中磷脂的理化性質決定了脂雙層的形成C.蛋白質的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決定了其在膜中的分布D.質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能很好地解釋變形蟲的胞吞攝食現象解析: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磷脂雙分子層
  • 將iPhone放在顯微鏡下會看到什麼?
    ,可以發現有很多像素,這些像素都符合三原色光模式(RGB),意味著紅、綠、藍三原色可以產生多種多樣的色光,最後形成你看到的圖像。下圖是顯微鏡下的前置鏡頭,看上去相當美。   下圖是最常用的
  •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流言】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了空氣中的病毒,高樓林立的商業街區,從地面到高空到處都已被病毒佔領,尤其街區地面幾乎被病毒全部包圍。【真相】首先,理論上講,任何顯微鏡都無法直接看清「空氣中」的東西,顯微鏡只能觀看製作好的樣品。
  • 「顯微鏡下竟然能看到這麼多細胞,這太神奇了」
    20位小朋友開啟奇妙的醫院探訪之旅 「顯微鏡下竟然能看到這麼多細胞,這太神奇了」 作為泌尿科主管護師,周黎很開心女兒陳玥婷能加入這次體驗,「女兒從小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醫生,雖然這個行業很辛苦,但我會支持她的選擇。」基本操作、急救搶救 20位小朋友體驗父母工作  昨日,成都的太陽仍然馬力十足,上午10點,晨間的涼意轉眼已被陽光消耗殆盡。
  •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是什麼
    顯微鏡的作用是通過放大物體的具體形態來研究物體的構造和具體的內部特徵, 主要應用於物理生物和醫學的方面,通過顯微鏡放大後,可以直觀的了解細胞和各種細小物體的內部做構造,來做出相應的研究,對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幫助。顯微鏡有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它們兩個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衛生部門:400倍的顯微鏡下一探究竟!
    衛生部門:400倍的顯微鏡下一探究竟!不用說,影響力是非常大的,而且讓更多人知道了咱們中國的美食,當然啦老乾媽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那是相當的不容易,雖然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辣椒醬,但是依然撼動不了老乾媽的地位,就這麼厲害,老乾媽的味道不僅好,而且吃起來還非常的健康,那麼有人就問了,老乾媽到底有多乾淨呢?別不信,衛生部門告訴你:400倍的顯微鏡下咱們一探究竟,好了,我們一塊來看一下吧。
  • 厲害了,用電子顯微鏡,就能觀察細胞基因表達的方法!
    亥姆霍茲慕尼黑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細胞基因表達的方法。雖然電子顯微鏡目前提供了對細胞最詳細的觀察,但它無法區分哪些基因程序在單個細胞內運行。細胞究竟發生了什麼?這個問題讓科學家們忙了幾十年。為了標記小結構,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螢光蛋白。這種方法工作得很好,但由於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相對較低而存在缺點。儘管電子顯微鏡可以讓我們更近距離地觀察,吉爾·格萊格·韋斯特邁爾教授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解決這種技術中細胞的多色遺傳標記問題,這樣就可以直接把不同的細胞區分開來。
  • 前列腺液在顯微鏡下能看到什麼
    在顯微鏡下檢查可見以下幾種成分:  1.卵磷脂小體  在前列腺液中分布均勻,為圓球形小體,大一,折光性強,數目較多。正常前列腺液內總含脂280 mg/d1,磷脂佔65%,而以卵磷脂為主。卵磷脂小體幾乎布滿視野,列腺發生炎症時,巨噬細胞吞噬大量脂類,故卵磷脂小體明顯。
  • 一部手機加一個鏡頭做一臺顯微鏡,輕鬆放大400倍,關鍵好用不貴
    相信大家第一次接觸顯微鏡都是在中學的生物課上,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口腔上層細胞等,也是那時第一次帶我們走進了微觀世界。但也相信那也是很多人唯一一次觀察微觀世界,因為顯微鏡屬於精密儀器,價格都比較昂貴,普通人難以接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