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保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古今中外,冰封一直都是一種有效的保存手段。
將生物樣品通過冷凍技術固定在膜上,在低溫條件下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樣品,這種技術被稱為冷凍電鏡技術。
簡單地說,這是一種給生物樣品或者生物大分子拍高清圖片,解析大分子結構的技術。
或許,有人會問,解析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有什麼意義嗎?即便我們知道了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然後呢?
要知道,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對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的深入研究,解決一系列重大的基礎科學問題之餘,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和認識生命現象的本質。
此外,生物大分子要想發揮功能,必須具有特定且相對穩定的結構。了解了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那些基於生物大分子結構的新藥的研究與開發。
近年來,結構生物學上很多突破性的進展都源自於冷凍電鏡技術。這項技術也在2017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科技的進步,總是能不斷地製造驚喜。近日,冷凍電鏡技術拍出了一張具有原子解析度的照片。這張照片一經公布,便轟動全球,因為這是我們首次清晰地看到蛋白質中的單個原子。
蛋白質中的單個原子,是個什麼概念呢?這就好比,你在月球上看到的長城不過是一個彎彎曲曲的線條,而在長城腳下,你看到的是一塊塊石磚堆砌的城牆。
讓我們一睹單個原子的風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