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初,萊特兄弟研發出了第一架飛機之後,僅僅過了十幾年的時間,戰場上就出現了美國的第一架戰鬥機,當然那個時候的戰鬥機相比今天來說還很簡陋,性能也是天差地別,但是無疑作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典範。在此後的過程中,各國都開始了對飛機的研發,畢竟這種空中火力還是具有很大優勢的。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對於戰鬥機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因此戰鬥機上面的裝備也就越來越多,自身也就越重,但是我們仍然要求其擁有極高的速度和靈活性,於是就發展出了很多不同的飛機外形設計。
而這些設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氣動布局,其實氣動布局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氣動布局可以應用在不同的飛機上面,而我國的戰鬥機則通常採用的是採用的鴨式布局,這種布局的外形非常好辨別,最簡單的就是看其機翼,鴨式布局的機翼是前面小後面大,整體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展翅的鴨子在空中飛行一樣。我國最新研發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殲-20也是採用的這種氣動布局,在這樣的布局下,殲-20在靈活性和升阻比上相較於其他布局來說都有一定的提升。
鴨式布局之所以會被廣泛應用自然是有原因的,畢竟如果沒有優點誰會貿然捨棄傳統布局呢?鴨式布局相較於傳統布局來說可以提供更大的升阻比和更強的機動性等優點,這樣一來戰鬥機起飛所需要的速度明顯就要低得多,自然所需要的跑道就更短一些,這樣一來也就更容易改裝為航母艦載機。但是美國方面卻始終不願意採用鴨式氣動布局,按照美國的說法就是自己不需要鴨式布局,即便是別的國家都裝上了壓式布局,自己也不會採用這種氣動布局的,可見美國在這方面的固執程度。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美國不願意採用這種布局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真的不需要,鴨式布局的主要優點就是提升升阻比,讓戰鬥機可以快速起飛,但是美國擁有著非常先進的發動機技術,因此其戰鬥機發動機能夠提供的動力也就非常強勁,在同樣的跑道條件下,美國的戰鬥機採用常規氣動布局仍然可以起飛,堪稱力大磚頭飛,自然就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力氣去改變氣動布局。另外一個就是美國的戰鬥機一直講究隱身性能,鴨壓式布局相較於常規布局來說在隱身性能上有著不小的劣勢,因此美國在這種情況下更是不願意改變戰鬥機的氣動布局,自然也不需要使用鴨翼,美軍為此確實可以驕傲地說一聲:「我們不用投機取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