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機為啥不喜歡鴨翼?美軍:力大磚頭飛,咱不用投機取巧

2021-01-09 網易

2020-09-29 02:22:40 來源: 左勇奇聞

舉報

  從上個世紀初,萊特兄弟研發出了第一架飛機之後,僅僅過了十幾年的時間,戰場上就出現了美國的第一架戰鬥機,當然那個時候的戰鬥機相比今天來說還很簡陋,性能也是天差地別,但是無疑作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典範。在此後的過程中,各國都開始了對飛機的研發,畢竟這種空中火力還是具有很大優勢的。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對於戰鬥機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因此戰鬥機上面的裝備也就越來越多,自身也就越重,但是我們仍然要求其擁有極高的速度和靈活性,於是就發展出了很多不同的飛機外形設計。

  

  而這些設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氣動布局,其實氣動布局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氣動布局可以應用在不同的飛機上面,而我國的戰鬥機則通常採用的是採用的鴨式布局,這種布局的外形非常好辨別,最簡單的就是看其機翼,鴨式布局的機翼是前面小後面大,整體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展翅的鴨子在空中飛行一樣。我國最新研發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殲-20也是採用的這種氣動布局,在這樣的布局下,殲-20在靈活性和升阻比上相較於其他布局來說都有一定的提升。

  

  鴨式布局之所以會被廣泛應用自然是有原因的,畢竟如果沒有優點誰會貿然捨棄傳統布局呢?鴨式布局相較於傳統布局來說可以提供更大的升阻比和更強的機動性等優點,這樣一來戰鬥機起飛所需要的速度明顯就要低得多,自然所需要的跑道就更短一些,這樣一來也就更容易改裝為航母艦載機。但是美國方面卻始終不願意採用鴨式氣動布局,按照美國的說法就是自己不需要鴨式布局,即便是別的國家都裝上了壓式布局,自己也不會採用這種氣動布局的,可見美國在這方面的固執程度。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美國不願意採用這種布局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真的不需要,鴨式布局的主要優點就是提升升阻比,讓戰鬥機可以快速起飛,但是美國擁有著非常先進的發動機技術,因此其戰鬥機發動機能夠提供的動力也就非常強勁,在同樣的跑道條件下,美國的戰鬥機採用常規氣動布局仍然可以起飛,堪稱力大磚頭飛,自然就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力氣去改變氣動布局。另外一個就是美國的戰鬥機一直講究隱身性能,鴨壓式布局相較於常規布局來說在隱身性能上有著不小的劣勢,因此美國在這種情況下更是不願意改變戰鬥機的氣動布局,自然也不需要使用鴨翼,美軍為此確實可以驕傲地說一聲:「我們不用投機取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美國戰機不喜歡用鴨翼?美軍:力大磚頭飛,不需要投機取巧
    隨著人類在科技領域探索的不斷深入,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相繼被發明出來,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而隨著飛機在戰爭領域的運用,各種分工明確的軍用戰機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 美國戰鬥機為何不喜歡用鴨翼?力大磚頭飛,我們不需要投機取巧!
    一直以來,美國人都十分蔑視帶有鴨翼的戰鬥機,美軍所有戰鬥機都是常規布局,沒有一架鴨翼布局的飛機,只有F-14A雄貓艦載機布置在翼套裡,有一對可伸縮但不能偏轉的小翼。而且美軍有一句著名的話:「鴨翼,最好安裝在敵人的飛機上」。那麼,美國為什麼不喜歡在戰鬥機上安裝鴨翼?
  • 美國戰鬥機為何不喜歡鴨翼?美軍:力大磚頭飛,我們不用投機取巧
    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不到十年,飛機就被應用於戰爭,一戰時出現了空戰用的戰鬥機,當然最開始的飛機製造在各方面的技術肯定還不成熟,性能也比後輩差得遠,但是起到了「敢為天下先」的帶頭作用。
  • 美國戰機為啥不喜歡用鴨翼?設計師:鴨翼最好都裝在敵人飛機上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該機採用前翼設計,持續飛行了12秒,飛出大約36.6米。因其機翼靠前,向鴨子一樣,故而名為鴨翼。之後的十幾年時間裡,人們展開了對機翼升力、阻力、翼形的研究,發現鴨翼設計飛行不穩定,最終摒棄了這種設計,採用中規中矩的平直翼設計。
  • 美國戰鬥機為什麼不喜歡用鴨翼?美軍:發動機推力大,磚頭也能飛
    一般來說,戰機的氣動布局也不外乎三種,分別是常規布局、鴨翼布局、三翼面布局,幾乎所有戰機的氣動布局都隸屬於這個範圍之內,而在這三種啟動布局之中,三翼面布局比較罕見,常規布局顧名思義,就是最常見也是最普通的一種氣動布局,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在機尾,美國最鍾情的就是這種布局,使用常規布局的戰機很多,上個世紀美國的優秀戰機F16使用的就是常規布局。
  • 美國不喜歡鴨翼?美國6代機真身曝光,鴨翼照抄殲20又大又香!
    在2018年時美軍放出過2030年的空戰概念視頻,其中出現了美軍六代機使用雷射武器擊落戰機的畫面,透露出了美軍對六代機的一些期望與計劃。 如果擁有這個技術,擊落戰機也不是難事,但目前能夠達到毀傷效果的雷射武器,體積還無法縮小。目前進行試飛的六代機原型機大概率沒有裝備任何武器。
  • 鴨翼布局操控靈活,美國戰機堅持不用,真是因為發動機太強嗎?
    對於現代戰機採用鴨翼布局的設計,一些軍迷認為鴨翼能明顯提升戰機的機動性、改善戰機的性能。但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認為,現代戰機採用鴨式布局就是因為發動機推力不足,機動性欠缺「妥協」的結果,因為美國的戰機均未採用鴨式布局,就是因為美國戰機的發動機動力強勁,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殲20戰機上「鴨翼」落後?直線提高戰機升力係數,只怪F22太能吹
    殲-20是一款出色的國產隱身戰鬥機,不過有很多人對戰機的鴨翼布局設計議論紛紛。主要的觀點認為,這對戰機的隱身外形有所影響,還讓飛控技術變得複雜。其實殲-20原獨特的鴨翼設計,恰恰是這款戰機出彩的地方。它大幅提升了飛機性能,殲-20的升力係數也達到了不小於2.1-2.2的級別,相當於世界第一。F-22的升力係數大約只有1.7或1.5,這與殲20的升力係數,幾乎差了一個量級。升力係數和飛機阻力成反比,升力係數越大的一般越好飛。為什麼兩種戰機的升力係數相差這麼多呢?
  • 「亞洲最強五代機」現身美軍基地,鴨翼暴露身份,俄:值得學習
    外國專家紛紛指出,從其獨特的鴨翼隱身布局就能看出,它的原型就是亞洲正義強國自行研發的殲-20戰鬥機,而美軍專門為它打造一臺全尺寸模型,也能看出美軍對它的重視程度。據美軍專家詹姆斯·莫根介紹,該模型並非首次出現在美軍機場內——事實上,它已經算是一個「老玩具」了。
  • 中國殲20戰機到底多先進,為何力壓雪鴞號,到底有多麼先進?
    我國殲20戰機正是服役之前曾經和沈飛設計研發的雪鴞號同臺競爭過,為何最終雪鴞號敗北?事實上殲20戰機要不雪鴞號翼身融合程度更好,在同樣的機動能力之下殲20要比雪鴞號機體小,隱身能力更為突出。而沈飛的設計理念一直秉承的都是蘇軍的思想,雪鴞號可以被看作是非常接近俄制蘇57戰機的國產戰機,唯獨在翼身設計上要比殲20稍微遜色一點。
  • 飛行員不熟悉鴨翼戰機,巴基斯坦或放棄進口殲10,空軍更喜歡F16
    ,美國已經開始向巴基斯坦施壓,如果巴基斯坦購買殲10CE戰鬥機,那麼美國將終止一切對巴基斯坦空軍的援助,巴基斯坦現有的74架F16戰鬥機將永遠無法進行升級與大修。此外美國還向巴基斯坦保證,只要巴基斯坦不購買殲10戰鬥機,那麼美國會恢復對巴基斯坦的F16戰鬥機出口,並願意對巴基斯坦現有的F16戰鬥機進行升級,讓這些戰鬥機的性能達到殲10CE的水平。
  • 美國為何看不上鴨翼布局?專家:實際上是「高攀不上」
    從大方向上看,世界戰鬥機氣動布局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常規布局,也就是美國系列的戰機,比如F-15,F-35;第二種就是特殊的三角翼布局,以法國的幻影2000戰機為代表,這種氣動布局也可以算作是常規布局。第三種就比較特殊了,那就是鴨翼布局。
  • 殲20戰機動力不足,速度卻比蘇57快了一大截,鴨翼發揮關鍵作用
    殲20 殲20能夠在速度方面擁有這麼大的優勢,主要還是鴨翼發揮了關鍵作用,殲20採用了鴨翼與主翼距離較遠的設計,這樣做雖然弱化了鴨翼產生渦流的增升效果,但是卻大幅度增加了鴨翼的配平力矩,尤其在超音速狀態下殲20的氣動焦點後移,鴨翼的配平力矩優勢愈發明顯,這讓殲20在超音速狀態下獲得了非常高的升阻比。
  • 萬沒想到殲20還有這一拿手絕活:連美軍F22戰機都沒有
    在不久前的紀念建軍90周年沙場點兵上,殲-20三機編隊首次進行了飛行展示,有不少鏡頭甚至包含了殲-20戰機的座艙內部畫面,非常罕見。軍方表示,殲-20屬於中國的「新一代」戰鬥機,並沒有跟隨美國和俄羅斯的所謂「四代機」「五代機」的劃分,說明中國空軍對戰鬥機的劃代標準非常獨特。
  • 誰說美國從來不搞鴨翼戰鬥機?這幾種飛機徹底顛覆你的想像
    戰鬥機領域,鴨翼和三角翼氣動布局已經統治半邊天。如今世界各個航空大國的產品幾乎都脫離了原始戰機氣動布局的束縛。高機動性、高載荷的鴨翼和三角翼布局被廣泛應用到新戰機領域。歐洲的颱風、陣風、鷹獅以及中國的殲10、殲20印度的LCA光輝,都是在三角翼和鴨翼布局上研發而來。
  • 美國戰機推銷計劃又落空!德國空軍不給面子,大單給「颱風」戰機
    ,曾從美國購入過一批F/A-18E/F及EA-18G戰鬥機。從德國那次採購行為來看,美國對於德國空軍再次採購自家戰機是非常有信心的,畢竟其目前裝備的「狂風」戰鬥機已經明顯老化。因此美國方面早就已經開始籌謀與德國空軍在這方面的合作了,除向其推銷德國空軍比較熟悉的超級大黃蜂及咆哮者電子戰機外,美國還積極向其推銷F-15E系列戰機,以及其最先進的F-35A隱形戰鬥機。
  • 只要推力大,板磚也能飛上天,全球飛的最快的戰機速度有多少
    曾經擔任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ATF項目經理的巴特·奧斯本說過這麼一句至理名言,「只要推力大,板磚也能飛上天」。板磚只要配備有推力澎湃的發動機,照樣能實現超音速。雖然這是一句戲謔的話,但可以看出發動機對戰機飛行速度的決定性影響。在裝備一款性能不錯的發動機後,縱使採用的常規布局,戰機也能擁有不錯的空中飛行能力。
  • 殲20升力係數2.0,鴨翼為何蘊含如此黑科技?都怪F22太能吹
    有人認為它破壞了飛機的隱身外形,有人認為它的飛控太複雜,有人則是單純就不喜歡。在F22和F35先入為主的審美觀念裡,一種與西方風格迥異的四代機,很難讓人接受,反而是FC31這種「山寨品」看起來更「美」一些。可是,你知道嗎?殲20的外形,才是它真正的「黑科技」。
  • 戰機「隱性」翅膀那些事兒
    自從1957年艾格爾斯和阿倫兩位科學家偶然發現這種設計的優勢後,美國和蘇聯就開始了相關研究。美國的航天運載飛行器「冒險星」的1/2比例原型機X-33、太空救生船原型機X-38均採用了升力體構型。  採用升力體設計的三代飛機有蘇-27、米格-29等;四代機中有F-22、F-35、蘇-57等,其中蘇-57的升力體設計特徵更加明顯,機身寬大,升力更強,阻力更小。
  • 歐洲五代機項目失敗,鴨翼成為設計敗筆,殲20為何卻成功了?
    1月27日,據瑞典《快報》報導,歐洲的薩博公司宣布:由於技術水準無法達到軍方的預期,瑞典自研的第五代戰機FS-2020項目失敗,薩博公司在FS-2020項目上的一些收穫將轉換為技術儲備。薩博公司總裁表示:我們不會放棄繼續研發隱身戰機的努力,FS-2020將成為今後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