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五代機項目失敗,鴨翼成為設計敗筆,殲20為何卻成功了?

2020-11-25 騰訊網

1月27日,據瑞典《快報》報導,歐洲的薩博公司宣布:由於技術水準無法達到軍方的預期,瑞典自研的第五代戰機FS-2020項目失敗,薩博公司在FS-2020項目上的一些收穫將轉換為技術儲備。薩博公司總裁表示:我們不會放棄繼續研發隱身戰機的努力,FS-2020將成為今後成功的基石。

薩博公司早在2005年就開始在鷹獅戰機的基礎上研發新一代隱身戰機,薩博公司的設想是研發瞄準市場空白,研發一種起飛重量不超過16噸的輕型五代機,讓許多囊中羞澀的國家也能買得起。FS-2020的原型機於2012年首飛(也有說是模型機),在為數不多的釋放照片中能夠看出這是一款單發輕型戰機,沿用了薩博公司拿手的鴨式布局。

薩博公司的JAS-39「鷹獅」戰機取得了非常出色的銷售成績,但是面對F35、蘇57等新型五代機的衝擊,JAS-39戰機性能已經處於絕對劣勢,按照薩博公司預估,在2020年以後,JAS-39的新訂單將不會超過50架,即將面臨關閉生產線的局面。FS-2020原本被瑞典寄予厚望,但是在研發過程中出現多個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再加上研發資金遠高於預期,薩博公司無奈放棄了。

據悉薩博公司研發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FS-2020的鴨翼存在設計敗筆,FS-2020是一款雙垂尾的戰機,鴨翼布局能提供強大的渦流,但是也會對雙垂尾形成氣動衝擊,薩博公司此前一直都是在設計單垂尾戰機,對解決氣動衝擊雙垂尾的問題毫無經驗。並且全動式鴨翼的飛控編寫難度極高,JAS-39的飛控系統其實是美國幫助編寫的,但是FS-2020會擠佔F35的出口市場,美國自然不願意幫助瑞典解決飛控問題。

目前服役的五代機中,只有殲20採用了鴨翼布局,薩博公司研發鴨翼五代機之所以失敗了,主要原因在於薩博公司早期過於依靠外界幫助,飛控、發動機等關鍵設備直接購買成品,在缺少技術儲備的情況下研發五代機,自然不會成功。而殲20能夠成功,離不開殲10的技術累計,氣動布局與飛控都是自己研發的,降低了殲20的研發難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美國不喜歡鴨翼?美國6代機真身曝光,鴨翼照抄殲20又大又香!
    雖然沒有指明打破了哪些記錄,但足以證明美國六代機驗證機已經首飛,而且技術指標可能十分強大,對F-22、殲-20這樣的五代機,形成某些方面的代差優勢。 此前除了美軍的F/A-XX項目之外,還未公開其他的六代機項目;這次六代驗證機曝光,也是繼2000年"聯合打擊"戰鬥機生產計劃X-35和X-32原型機之後,首次公開的技術驗證機,
  • 殲20為何成了全球機體最大的五代機?內幕並不簡單
    世界上服役時間最早的五代機是美國的F22,服役時間是2005年,但是它也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開始研製的戰機,數十年過去以後,就只有3個國家掌握了五代機的關鍵技術,也就是中美俄。五代機的圖片資料相信大家都已經看了不少,比較細心的人大概也注意到了,我國的殲20看上去似乎要比另外三款五代機更大一些。其實你沒看錯,殲20的確是全球機體最大的五代機,所以造成這種情況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內幕並不簡單!
  • 外形像殲-20的五代機失敗了,瑞典FS-2020戰鬥機下馬,為何會這樣
    在瑞典當地時間1月27日,據瑞典當地媒體《快報》的相關報導,瑞典薩博公司發布消息,聲稱因為自研的FS-2020第五代戰鬥機因為技術原因,其綜合性能無法滿足瑞典軍方的要求,所以決定將FS-2020戰鬥機項目下馬,瑞典這款外形和中國殲-20十分接近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自此宣告下馬失敗。
  • 被譽為中國版蘇57,曾是沈飛集大成之作,殲14雪鴞為何惜敗殲20?
    我國目前一共有兩款公開露面的五代機,分別是成飛已經正式服役的殲20和沈飛試飛成功的FC31,但鮮為人知的是沈飛當年實際上還有一款胎死腹中的殲14雪鴞(xiao)。殲14是沈飛當年在競標五代機時所給出的方案,從整體上來看,它就像一架安裝了鴨翼的蘇57,但實際性能比飽受詬病的蘇57更差。
  • 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四代五代時有爭議),分別是已正式服役的成飛殲20和試飛成功的沈飛FC31。 因此,「雪鴞」的設計思路延續了蘇27和蘇30的特點,更像是俄羅斯五代機蘇57的發展思路:比如兩者都明顯使用了蘇27的氣動布局作為基礎;而且都採用了中心升力體的方式,這可能也與殲11的氣動設計有關,比較熟悉。
  • 殲20獲大獎?一項技術全球領先,升力係數達到全球第一
    目前國際上面最先進的戰機就是五代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隱身的能力,這對於當下雷達遍地的作戰局勢而言,這項優勢的存在極大的便利了後續作戰。但是對於中方的五代機而言,隱身能力並非是最大的特點,而是另一項技術的存在,這項技術不僅成功的帶動了中方空軍的發展,更是讓殲20設計團隊也因此獲得了認可。
  • 前掠翼版殲20隻是臆想:將會喪失隱身能力
    網絡上流傳的一份內部論文截圖中,出現了採用前掠翼設計的殲20艦載機修改方案。從這份論文提到的整體設計角度來說,這種改進方案簡直不可理喻。按這種方案出來的殲20將失去隱身和高速性能。
  • FL62風洞首次承接成功,六代機方案出爐
    ,可以稱得上是從第三代戰機直接躍升到第五代戰機,因此國外對殲20的性能一直有很大的疑問。,這才實現「五代機」殲-20的的突破。而俄羅斯並沒有研發出真正意義上的「五代機」,而是在蘇-57 「四代半」的基礎上進行了拼接,因為它沒有大尺寸、高性能的風洞來輔助其驗證設計,並且開發這樣的「戰略武器」,是不可能去別國「借」風洞試驗的。
  • 殲20戰機上「鴨翼」落後?直線提高戰機升力係數,只怪F22太能吹
    殲-20是一款出色的國產隱身戰鬥機,不過有很多人對戰機的鴨翼布局設計議論紛紛。主要的觀點認為,這對戰機的隱身外形有所影響,還讓飛控技術變得複雜。其實殲-20原獨特的鴨翼設計,恰恰是這款戰機出彩的地方。它大幅提升了飛機性能,殲-20的升力係數也達到了不小於2.1-2.2的級別,相當於世界第一。F-22的升力係數大約只有1.7或1.5,這與殲20的升力係數,幾乎差了一個量級。升力係數和飛機阻力成反比,升力係數越大的一般越好飛。為什麼兩種戰機的升力係數相差這麼多呢?
  • 殲20總師揭開謎底,國產六代戰機傳最新消息!外形可能像變形金剛
    本著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戰鬥機研發原則,在殲-20隱身戰鬥機服役時,我國第六代戰鬥機的預研工作應該也在穩步推進中。在這方面,殲-20總師楊偉在近期《關於未來戰鬥機發展的若干討論》的公開文章中闡述了我國下一代戰鬥機的發展方向,指出「信息為王」和「智能為王」將是大勢所趨。
  • 殲20升力係數2.0,鴨翼為何蘊含如此黑科技?都怪F22太能吹
    殲20是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隱身能力堪比F22,可是很多人對它採用的鴨式布局頗有微詞。有人認為它破壞了飛機的隱身外形,有人認為它的飛控太複雜,有人則是單純就不喜歡。在F22和F35先入為主的審美觀念裡,一種與西方風格迥異的四代機,很難讓人接受,反而是FC31這種「山寨品」看起來更「美」一些。
  • 殲20高速高機動隱身的核心設計,這樣學到F22的精髓
    和國內的一些觀點不同,F-22採用的融合化、多組渦流增升裝置複合的設計,是五代機兼顧高速飛行、高機動能力、隱身能力的核心技術,是人類飛行器設計史上的一次重要飛躍;這種思路被殲20所學習繼承,並成為其高機動性設計的核心源泉。
  • 殲20戰機動力不足,速度卻比蘇57快了一大截,鴨翼發揮關鍵作用
    殲20 殲20能夠在速度方面擁有這麼大的優勢,主要還是鴨翼發揮了關鍵作用,殲20採用了鴨翼與主翼距離較遠的設計,這樣做雖然弱化了鴨翼產生渦流的增升效果,但是卻大幅度增加了鴨翼的配平力矩,尤其在超音速狀態下殲20的氣動焦點後移,鴨翼的配平力矩優勢愈發明顯,這讓殲20在超音速狀態下獲得了非常高的升阻比。
  • 萬沒想到殲20還有這一拿手絕活:連美軍F22戰機都沒有
    在不久前的紀念建軍90周年沙場點兵上,殲-20三機編隊首次進行了飛行展示,有不少鏡頭甚至包含了殲-20戰機的座艙內部畫面,非常罕見。軍方表示,殲-20屬於中國的「新一代」戰鬥機,並沒有跟隨美國和俄羅斯的所謂「四代機」「五代機」的劃分,說明中國空軍對戰鬥機的劃代標準非常獨特。
  • 殲-14「雪鴞」與殲-20「威龍」競爭落敗的原因是什麼?看看
    因為殲14雪鴞戰鬥機的尺寸太大,而且隱身太差,另外氣動設計太過於保守了,可以看作是一個比俄羅斯的蘇57還差的飛機,但是殲20卻要強很多,比俄羅斯的蘇57先進很多,設計也更加前衛,因此選擇殲20是正確的。
  • 中國殲20戰機到底多先進,為何力壓雪鴞號,到底有多麼先進?
    我國殲20戰機正是服役之前曾經和沈飛設計研發的雪鴞號同臺競爭過,為何最終雪鴞號敗北?事實上殲20戰機要不雪鴞號翼身融合程度更好,在同樣的機動能力之下殲20要比雪鴞號機體小,隱身能力更為突出。而沈飛的設計理念一直秉承的都是蘇軍的思想,雪鴞號可以被看作是非常接近俄制蘇57戰機的國產戰機,唯獨在翼身設計上要比殲20稍微遜色一點。
  • 6代機真的要來了?殲20總師楊偉揭開神秘面紗,外形酷似變形金剛
    6代機真的要來了,殲20總師楊偉於近日揭開了6代機神秘面目,在採訪中,楊偉透露下代戰機外形像變形金剛,未來的中國6代機可以通過可變式機翼實現不同氣動布局的切換,除了外形酷似變形金剛外,中國的6代機還會擁有更強的信息化能力跟智能化能力,難道6代機真的要來了?
  • 中國殲20獨特氣動設計,升力係數超美國F-22,因假數據創造的奇蹟
    但是非常讓人尷尬的是,印度空軍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表示,殲-20並不算是一款真正五代隱形戰機,因為它的鴨翼設計是其他五代機所沒有的,這樣的氣動設計在飛行過程中將會破壞戰機的整體隱形性能,所以殲-20隱形戰鬥機只能算是一款假五代隱形戰鬥機。
  • 美國戰鬥機為何不喜歡用鴨翼?力大磚頭飛,我們不需要投機取巧!
    以中國的殲-10戰機為例,受發動機性能限制,殲-10戰機的推重比並不高,但是它的大仰角起飛距離只有250-300米,鴨翼布局設計顯然是功不可沒。美國人通過這款戰機成功驗證了鴨式布局的優點所在,NF-15B有著驚人的32噸起飛重量,4500公裡的超大航程,以及更短的滑跑距離。可以說,這種鴨式布局,一度讓美軍感到心動。因此,美國人並非看不上鴨翼,相反還曾在鴨翼布局上嘗到過甜頭。當然,美國人至今沒有列裝一款鴨翼布局的飛機,這在某些層面影響了人們對於美國人看待鴨式布局的看法,誤認為美軍看不上鴨式布局也是很正常的。
  • 殲20升力係數世界第一,氣動布局的先進程度超乎想像
    著名空軍裝備專家傅前哨公開談到殲20採用了基於渦流控制技術的升力體機身、鴨翼、邊條、機翼、後機身邊條、外傾雙腹鰭和外傾全動雙垂尾的一體化非常規氣動布局,其控制和受控渦流至少包含機頭鰭角渦流、進氣道鰭角渦流、鴨翼渦流、邊條渦流和機翼前緣渦襟翼渦流等——複雜多渦系的互相耦合,若設計水平高,控制得當,將產生巨大的升力收益和減阻效果(顯著超過使用升力體機身、邊條翼、鴨翼三者中一種或兩種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