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類人猿能分辨人類想法對錯 與嬰兒能力不相上下

2020-11-22 網易

(原標題:研究稱類人猿能分辨人類想法對錯 與嬰兒能力不相上下)

新華社北京4月7日新媒體專電;英媒稱,研究人員說,在分辨人類的想法究竟正確還是錯誤方面,類人猿與嬰兒的能力不相上下。

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5日報導,雖然此前的研究已經證明,類人猿能夠理解他人的目標、意願和想法,但研究人員說,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類人猿還具備一項重要的認知能力。

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戴維·巴特爾曼說:「最近30多年來,人們以為理解他人的想法是人類的關鍵標誌,是人類區分於其他物種的真正特徵。但看上去並不是這樣。」

巴特爾曼說,類人猿不僅能理解他人的錯誤想法,還能將這種認知運用到自身的行動中。

巴特爾曼及其同事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期刊上撰文描述了他們對34隻類人猿理解錯誤想法的研究過程。接受測試的類人猿包括倭黑猩猩、黑猩猩和猩猩,研究人員讓它們進行了一個一兩歲嬰兒能夠通過的測試。

他們首先訓練這群類人猿學會打開一些拴著門的箱子,然後讓類人猿目睹一名實驗人員將一件物品放進其中一個箱子。

接著他們製造兩個場景。在第一個場景中,又有一個人來到箱子前,在前一名實驗人員的視線範圍內從第一個箱子中取出物品放進另一個箱子。然後將兩個箱子都鎖上。在第二個場景中,第二個人在前一名實驗人員離開房間時將物品轉移到另一個箱子並將箱子鎖上,這樣前一名實驗人員回來後就會錯誤地認為物品還放在原來的箱子裡。

在這兩個場景中,類人猿隨後都看到實驗人員艱難打開原來放置物品的箱子,結果箱子裡是空的。

研究人員想看看,如果給類人猿機會,它們究竟會幫助實驗人員打開那個空箱子,還是那個後來放有物品的箱子。

結果表明,在實驗人員沒有看到有人轉移物品的場景中,類人猿打開實際盛放東西的箱子的概率較大,為76.5%;在實驗人員看到有人轉移物品的場景中,類人猿打開正確箱子與錯誤箱子的概率幾乎相同。

巴特爾曼說,結合進一步試驗證明,類人猿不僅嘗試向實驗人員指出哪個箱子放有物品,而且知道實驗人員什麼時候對物品的存放地點形成判斷,判斷是什麼,以及對錯與否。

(原標題:研究稱類人猿能分辨人類想法對錯 與嬰兒能力不相上下)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類人猿也會「讀心」
    人類並非唯一能夠理解他人錯誤想法的物種
  • 研究表明,類人猿擁有心智,可以像人類一樣理解彼此的精神狀態
    它是一種認知技能,可以讓個體根據自己對所處情境和所涉及的人的了解,解讀他人的想法或感受。日本京都大學和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大猩猩、倭黑猩猩和猩猩等大型類人猿可能也具有這種能力例如,與人類實際所能做的相比,追蹤關於一個物體位置的錯誤信念是一個簡單的壯舉。相關動物行為,如瀕危熊類可以模仿彼此的面部表情進行交流。
  • 學者稱德國新發現類人猿化石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
    德國古人類學家6日在德國蒂賓根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展示新發現的類人猿化石,稱這種生活在1162萬年前的類人猿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即將進化史上一個重要階段——直立行走的時間比人們原來認為的時間提前數百萬年。
  • 最新研究表明:亞洲是類人猿的發源地
    起初人們認為人類和猿猴的祖先高等類人猿的發祥地是在非洲,但根據最新發現的化石來看,科學家們推測人類的發祥地並非非洲,而是亞洲地帶。光明網科技配圖  2012年6月4日《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新聞稱,法國Poitier大學等國際研究組織研究表明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類人猿的記憶力也是棒棒噠!
    京都大學的這項研究利用類人猿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了類人猿能否記憶起自己24小時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或看到的事情,並對即將要發生的事情做出預測這個問題。比如,當看過某人的某一行為之後,類人猿能否在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時,對該行為的目的做出預測。
  • 為何與類人猿表親不同,人類需要大量運動才能
    早先幾個月,當我尚於白雪皚皚之際哈佛大學舒適教室裡盤算著夏季研究計劃時,我想像著黑猩猩肯定會為生存付出艱苦努力,它們每天應該勤於覓食方能勉強裹腹。但是,當我來到烏幹達,多日跟蹤研究這些黑猩猩後,我得出一個和想像截然相反的結論:黑猩猩其實非常懶惰!但是直到最近我才明白類人猿的懶惰和人類進化之間的關聯。
  • 為什麼說把類人猿養在動物園裡是符合道德的?
    另外一些批評者聲稱,即使這些生物沒有感到痛苦,動物園還是錯的,因為被人類出於娛樂目的而囚禁,是剝奪了它們的尊嚴。這樣的地方「是為我們自己所建,而不是為了動物」,哲學家代爾·賈米森(Dale Jamieson)寫道,「對那些正被我們迫害至滅絕的動物,動物園毫無幫助」。 但是我想為動物園的價值辯護。是的,有些動物園確實應該關掉。
  • 倭黑猩猩也會老花眼 有助於研究為什麼人類比類人猿更為長壽
    2016年11月8日訊,(許永新)據《每日新聞》報導,7日,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發布消息稱,類人猿倭黑猩猩也會同人一樣患上老花眼。這將有助於了解人類的老化過程。該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
  • 嬰兒學習能力多強大?這12小時的效果,大人是追不上了
    02嬰兒到底有多牛?嬰兒的語言學習能力,不是類似於成年人的讀、說、聽的能力,嬰兒在這些方面肯定不如成年人。 再說,這種對比也不公平嘛,你多大了,嬰兒多大? 我是指「本源能力」(沒錯,我又在造詞)。嬰兒的神奇能力,就是能把這種「外國味兒」去掉。 一個中國嬰兒如果生在美國、長在美國,他的語言和美國人不會有差異。 嬰兒的語言學習能力牛,首先就牛在這裡。 這不稀奇。大家想想就能明白,還用得著我在這裡羅唣嗎?
  • 研究:嬰兒接觸音樂有助於提高語言學習能力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5日報導,美國華盛頓大學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嬰兒接觸音樂不僅有助於培養樂感,甚至還能激發他們在語言學習上的潛能。據報導,華盛頓大學庫爾(Dr Khul)教授對39名9個月大的嬰兒進行每周三次的研究實驗。
  • 三星樁未解之謎說明人類祖先可能不是類人猿?一起來看看
    對三星反應堆的研究一直在進行,因為它真的很神奇。作為世界九大奇蹟之一,三星反應堆仍有許多神秘之處。讓我們一起看看關於三星反應堆的未解之謎和偵探記錄。三星堆的發現是一個偉大的壯舉,甚至誇張地說它成功地將人類
  • 人類與類人猿擁有共同祖先,為何只有人類發展成智慧生物?
    為了搞清楚這1%的區別究竟在哪裡,近日,來自瑞士生物信息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聯合洛桑大學的科研人員一起,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對大腦中的人類特異基因來進行精準定位,最終為區分人類和類人猿的根本所在,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日的《科學進展》雜誌上。
  • 科學家聲稱人類是由18000年前的水棲類人猿進化而來
    我們都知道,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隕石撞擊了地球導致了地球霸主恐龍的滅絕,從此開啟了哺乳動物的黃金進化歷程,逐漸演化出了現在的高智慧人類。傳統進化論認為人類由2300萬年前~1000萬年前的森林古猿進化而來,但是很多專家認為「人類由類人猿進化」存在嚴重缺陷。根據最新消息,科學家聲稱:人類是半水棲類人猿進化而來!這可能是人類與現在的類人猿如此不同最好的解釋:人類具備永久直立行走的特殊能力,這樣的姿態顯然可以讓頭部更容易露出水面。人類擁有大鼻竇。
  • 為什麼人類眼睛可以「洞察心靈」,人類的眼睛有什麼獨特性
    現代研究發現,眼球底部有三級神經元,就像大腦皮層細胞一樣,具有分析和合成的能力。瞳孔的變化和眼球的活動直接受腦神經的控制,因此人的情感可以從眼睛自然地反映出來。瞳孔的變化是人類無法控制的。瞳孔的擴大和收縮真實地反映了複雜多變的心理活動。
  • 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那麼現在的類人猿還能進化成人嗎?
    人類是古代類人猿進化來的,本質上講,與現代類人猿已經沒有關係,自從一部分類人猿進化成人走向完全不同的進化道路之後,就註定人類是特殊的,人類和大猩猩等靈長類物種就成了完全不同的物種!
  • 科技日曆|440萬年前的「最早人類化石」被發現,揭秘人類與類人猿...
    科技日曆|440萬年前的「最早人類化石」被發現,揭秘人類與類人猿之間的進化  Evelyn Zhang • 2019-09
  • 為什么女性能分辨很多口紅色號,而男性只知道是紅色?
    人類在生長過程中,對顏色的認識和辨別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的,而是逐步的。一個健康的嬰兒出生後就能看到世界的光,但對外界特別模糊,對顏色的分辨能力也不強。在六個月之後,隨著大腦和眼睛的不斷發育,嬰兒對顏色的辨別能力逐步增強,開始對色彩敏感,所以父母在早教時,手上拿不同顏色的球吸引嬰兒的注意力,就會有很強烈的反應。人類的視覺是「三色」的,與我們的祖先靈長類動物相似。正常人的眼球後部的眼網膜上有三種不同的錐狀細胞,對紅、藍、綠三個波段最為敏感。
  • 外媒:研究稱人類能夠解讀黑猩猩叫聲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新媒體專電 據法新社6月16日報導,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將於當地時間6月17日發表一項研究結果,該研究表明,人類能夠根據黑猩猩的叫聲分辨出它是在遭遇攻擊、發現食物還是撓痒痒。
  • 黑猩猩與人類嬰兒一同長大,以為自己是人類,後來變成什麼樣了
    但是在當時也有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後天環境的影響對於人類的發展同樣重要,這其中包括溫思羅普·凱洛格,他是一位比較心理學專家。他當時甚至想把一個智商正常的嬰兒扔到荒郊野嶺,觀察研究嬰兒的成長。當時出於各種原因,並沒有成功。
  • 人類的祖先真的是類人猿?科學家發現新證據,原來我們都誤解了!
    人類的祖先真的是類人猿?科學家發現新證據,原來我們都誤解了!美人魚是人們幻想中的一種生物,很多人都想一睹美人魚的芳容,卻始終沒有機會,在很多書上記載了關于美人魚的各種特徵。此外還有很多電影中出現過美人魚,這些美人魚似乎都與人類心中所想的略有不同,在多數人的眼中,美人魚是最美的動物,它的上半身與人類幾乎一致,下半身就比較特殊了,是一條妖豔的魚尾,它主要生活在深海中。傳說中亞特蘭蒂斯帝國的所有居民就和美人魚長得一樣,當然這些都只是傳說,並沒有人真正的看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