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你補的鈣 都吸收了嗎?

2020-12-06 環球網

鈣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它不僅是我們骨骼的營養劑,也對心臟、血壓、神經、腎等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因此,補鈣是生活中必須要學會的一件事。現如今,補鈣似乎已經成了「全民行動」。不過,我們補了這麼多年的鈣,到底補對了嗎?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就請營養學專家跟大家說說補鈣那點兒事兒。

什麼?缺鈣還能增加肥胖風險

缺鈣和過多的鈣流失或引起骨質疏鬆,這是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的。不過,缺鈣對人體的影響還遠不止這些。營養專家舉例說,缺鈣還與高血壓有關係,如果體內鈣水平比較低而鈉離子又高的話,血壓就不好控制。而讓減肥一族扎心的是,鈣還跟肥胖有關係,當你的膳食裡鈣的攝入水平比較低時,肥胖發生的風險比吃鈣多的人要大。鈣除了能營養骨骼,同時對心臟、血壓、神經、腎等其他方面都有益處。

專家提醒,補鈣可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隨著歲數的增大,骨量的減少,加上骨結構的變化,最終導致身高的變矮。同樣一個人,從35到45歲再到65歲,身高可能降低5至10cm。因此,補鈣應該成為老、中、青三代人都要關注的問題。

鈣的國家推薦量標準是多少呢?18~50歲之間的適宜攝入量為800毫克,50歲以上的人群為1000毫克,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為2000毫克。當每日攝入超過2000毫克鈣以後,再增加鈣攝入量並不會因此獲得額外的好處,相反,發生鈣過量的風險會增高。

四大因素導致缺鈣的總是你

究竟什麼原因會導致人們鈣缺乏?營養專家分析,可以將其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人均奶製品攝入量非常低 據估算,我國居民每天喝牛奶的平均量為22㎎。這是什麼概念?袋裝牛奶接近250ml,22㎎是一袋牛奶的1/11,也就是大約一口的量。

拿其他食物替代奶製品 鈣的來源以植物性為主,比如說豆漿。但在補鈣的問題上,豆漿的補鈣水平比牛奶相差甚遠。豆漿雖有較好的蛋白、較低的脂肪、大豆異黃酮等,也要跟牛奶交替飲用。蝦皮和芝麻醬含鈣的百分比並不低,但使用量並不高,而且鈣的吸收率比起牛奶來要低很多。

幹擾鈣吸收的膳食因素較多 如菠菜、茭白、飲料、咖啡、濃茶等等,食用過多影響鈣的吸收。

冬天日照比較少 北方地區冬天很冷,人們出門全身都裹得嚴嚴實實。在冬季,北方居民身體裡維生素D水平要比南方居民偏低,缺少陽光照射影響了鈣的吸收和利用。

吃什麼最補鈣?還得說是奶製品

生活中我們可能都聽說過一些補鈣偏方兒,比如吃豆腐補鈣,專家表示其效果較弱;再比如骨頭湯補鈣,但沒有任何的證據顯示骨頭湯能補鈣。有人把骨頭嚼碎了吃進去,還有人拿吸管喝大棒骨裡的骨髓,專家表示,這些通通不補鈣。特別是骨髓裡沒有鈣,而是膽固醇。

要說膳食裡什麼食物的鈣來源最好?營養專家介紹,就是牛奶製品。奶製品中的鈣不僅吸收率高,而且裡面有促進鈣吸收的成分。比如說牛奶裡的乳糖,還有部分胺基酸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一袋250ml的牛奶鈣含量大概是250㎎,1ml牛奶提供1㎎的鈣,吸收率高達40%左右,所以結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奶製品是最核心的補鈣來源,如果每天能喝到500ml的牛奶,大約相當於咱們袋奶的兩袋,就可以滿足75%的每天推薦鈣的攝入水平。剩下百分之二十幾的鈣可以通過雞蛋、瘦肉、豆腐等補充。中老年人可以選擇脫脂或者低脂牛奶,血脂正常的人群也可以喝全脂牛奶。專家建議,最好分成早、晚各一袋,一次性全部喝入即便不拉肚子,也可能會降低鈣的吸收利用率。牛奶雖說可以補鈣,但其飲用也有講究:

不要空肚子喝 雖然有些人空腹喝牛奶沒事,但是經醫學觀察發現,空腹飲用牛奶確實會有胃腸道不適的風險。所以營養專家建議要先吃幹的東西,最後再喝牛奶。

不要混合其他飲品 有的人喝牛奶的時候覺得沒味道,放三勺咖啡,這是錯誤的,咖啡會干擾鈣的吸收。還有人喝完牛奶緊接著喝一大杯濃茶,也是不合適的。

溫度要控制 不要喝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牛奶,這樣會刺激到腸胃。最好的辦法是,將牛奶放到常溫下靜置一會,或者用微波爐加熱一下。

有的人乳糖不耐受,一喝牛奶就不舒服,怎麼辦?專家表示,乳糖不耐受的朋友也不要輕易放棄喝牛奶。據介紹,牛奶裡有乳糖,乳糖到體內需要乳糖酶把它分解才能被利用。如果身體裡沒有乳糖酶的話,這個乳糖就會一直完整地通過胃、小腸,進入到大腸,當乳糖進到大腸以後,大腸裡的細菌就會作用在這個乳糖上產酸、產氣,就會導致腹脹、腹瀉。專家建議,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選擇少量多次喝,把一袋牛奶分成若干次喝;用酸奶替代牛奶,酸奶在發酵過程中去掉了1/3的乳糖,或者換成去乳糖的奶粉。

補鈣需求因人而異。一般人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製品、豆類、蛋、蔬菜等就可滿足身體對鈣的需求。但是有些人由於體質原因,鈣的吸收沒有那麼好,個人身體情況差異不同,要懂得採取適合自己的補鈣方式。必要的時候可在醫生的指導之下選用鈣製劑。據介紹,鈣片分兩大類,一個是無機鈣,如碳酸鈣等;另一個是有機鈣,如檸檬酸鈣、葡萄糖酸鈣等。無機鈣的鈣元素含量比較高,吸收也比較高,但對胃腸道有刺激,容易引起便秘和大便乾燥。有的人服用以後出現肚子不舒服,這種情況下,就可以改成有機鈣。

粗糧雖好吃太多會阻礙鈣吸收

人們現在都注意主食的粗細搭配,不少人甚至拿粗糧代替主食,但粗糧中含有大量的磷會阻止鈣的吸收,這都會對鈣的吸收造成一定的影響。營養專家介紹,磷是主食裡非常多的一種元素,磷跟鈣的比例應維持在1∶1,這樣有利於鈣的吸收,鈣磷比值最好的食品就是牛奶。但是現在咱們吃的磷普遍偏高,如進食粗糧、動物內臟就會攝入更多的磷。一旦磷攝入偏多,就會導致骨質疏鬆的情況,還會出現腎臟病變的情況。所以,對進食粗糧要有度,一天吃粗糧的量不要超過總主食量的1/3,食用動物內臟也要有節制。

值得一提的是,維生素D和維生素K,都是幫助鈣吸收和利用的「好搭檔」。維生素D的作用是把吃進去的鈣從腸道裡吸收進去;維生素K的作用是幫助吸收進的鈣進入到骨頭裡。補充維生素D最好的辦法是曬太陽。每天拿出15分鐘到戶外曬太陽即可,把胳膊、臉、手全都露到外面。在紫外光作用下,皮下的膽固醇經過肝和腎轉變成活性的維生素D。玻璃會把紫外光中對生成維生素D有效的部分阻擋掉,所以隔著玻璃是不行的。

維生素K是體內細菌產生的,它們不是靠外界補充的。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K,如芥藍、生菜、甘藍、捲心菜、蘆筍等。每天要吃到生重400~500克,大約就是中午一盤菜晚上一盤菜的量。文/本報記者李潔

相關焦點

  • 這些沒搞懂,補再多鈣鐵鋅都是瞎折騰!
    原標題:這些沒搞懂,補再多鈣鐵鋅都是瞎折騰!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雖然含量很少,但所起的作用卻是特別重要。像大家熟知的鈣、鐵、鋅就是寶寶生長發育中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 兒童缺鈣補鈣,能否服用澳諾鋅鈣特鋅鈣同補?
    孩子能否服用澳諾鋅鈣特鋅鈣同補?鈣鋅同補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這樣兩種聲音:鈣鋅同補,二者會有競爭關係,會降低鈣的吸收,鋅幾乎不會被吸收,應該白天補鋅,晚上補鈣。
  • 讓鈣更易吸收16個飲食秘訣,快快收藏吧!
    很多女性都會花錢買補鈣的保健品,以保證身體的鈣吸收量。但是,補鈣不是補得多就好,如果身體對於鈣質的吸收率不高,那麼補了也等於白補。如何才能提高身體對鈣質的吸收呢?小編教你16個飲食秘訣。 女人如何補鈣?除了平時多吃含鈣高的食物之外,食材的烹飪技巧也很重要,它們不僅能充分釋放食物裡的鈣質,還能促進身體吸收,防止體內鈣流失。
  • 維生素D什麼時候開始補?補到幾歲?這些寶寶一輩子都該補!
    寶寶吃了食物後,食物中的鈣會被吸收到血液中,體內的維生素D就開始負責把血液中的鈣搬到骨骼,這樣鈣才能真正從血液中沉積到骨骼裡。 VD可以說是每個寶寶都要額外補的維生素。那麼多大開始吃?吃到幾歲最好?
  • 不注意這個小細節,給孩子補再多鈣可能也白搭,不少父母忽視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不注意這個細節,給孩子補再多鈣效果也不好 醫生和梅梅談話之後告訴他:「補鈣的時候維生D不能忽視,否則補再多鈣往往也是白搭
  • 鈣和鋅可以一起吃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我家寶寶不好好吃飯,是不是應該補點鋅?聽說鈣和鋅不能同補,是真的嗎?其實,關於寶寶補充營養,真相在這裡。缺鈣有什麼表現?兒童缺鈣後會有這些症狀:不易入睡、不易進入深睡狀態;入睡後愛啼哭、易驚醒,入睡後多汗;「X」型腿、「O」型腿,雞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厭食、偏食;白天煩躁、坐立不安;智力發育遲、說話晚;學步晚,13個月後才開始學步;出牙晚,10個月後才出牙,牙齒排列稀疏、不整齊、不緊密,牙齒呈黑尖形或鋸齒形等。
  • 碳酸鈣、乳酸鈣、氨糖鈣……到底哪種鈣才適合自己?
    經過了多年健康教育,相信大家對這個觀點都十分認同:補鈣對身體有益的。 但落到實處,很多人發出靈魂拷問:我該補嗎?有啥好處?選哪種鈣?莫急,今天小編就帶著你,一次解決所有關於補鈣疑惑!
  • 0-40周孕期營養:葉酸、鈣、鐵、DHA……各階段怎麼補?補多少?
    懷孕吃點葉酸就行了嗎?孕期需不需要十全大補呢?其實孕媽媽除了葉酸外,隨著孕媽媽身體的變化,還需要很多至關重要的營養,比如鐵、鈣、蛋白質等等,但是不同時期到底該補充多少量呢?真的是補的越多越好嗎?我們今天重點來說一下!
  • 寶寶補鈣產品評測(下):你被液體鈣、90%的吸收率忽悠了嗎?
    哪些營養成分會影響鈣吸收?鈣鐵鋅能同時補充嗎?不同種類的鈣吸收率有什麼不同?9款鈣劑對比PK!當游離鈣或鈣離子進入腸道之後,有兩種吸收方式進入血液:主動吸收和被動吸收。如果我們吃的鈣比較少或者身體處於缺鈣的狀態,那麼就會以主動吸收為主,這個時候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將腸道中的鈣運送進入血液,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鈣劑都有添加維生素D的原因。
  • 湯臣倍健天然博士提示你鈣要這樣補
    寶媽群裡補鈣永遠是熱門話題,因為鈣對於寶寶成長發育真的太重要了,寶寶牙齒發育需要鈣的支持、寶寶骨骼發育也需要鈣的支持......但是媽媽們真的掌握了正確的補鈣方式嗎湯臣倍健天然博士鈣顆粒,帶你科學補鈣,走出補鈣誤區,助寶寶長得更高更壯!
  • 維生素D到底要怎麼補?補多少?2歲以後還要繼續補嗎?
    就好比小編上高中的時候,數學老師總是不耐煩地說:「這個知識點我都講爛了,大家都聽得耳朵起繭子了,你怎麼還問?」我能有什麼辦法,別人聽得起繭子和我有什麼關係,我仍舊不知道啊。預防佝僂病為什麼要補維生素D而不是補鈣?維生素D和維生素D3一樣嗎,補哪種更好?什麼時候開始補,補多少?靠曬太陽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嗎?
  • 不要「瞎補」!維生素A、D、鈣鐵鋅、益生菌……這樣挑選更科學!
    比如維生素A、D、益生菌、DHA、鈣鐵鋅...那麼營養品該如何選擇?怎樣「進補」才不是「瞎補」?單一型or複合型該如何選擇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看看吧~不要「瞎補」正確看待寶寶營養品中國人講究「藥食同源」,總想在飲食中解決一些潛在的疾病。
  • 原來是『偷鈣賊』在偷你的鈣
    嚴重時,即使是打噴嚏或彎腰繫鞋帶這些日常的動作,也會引發骨頭的斷裂,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不折手斷」。 根據2019年的調查數據,在我國,估計有1090萬名男性和4930萬名女性患有骨質疏鬆症。
  • 營養不良、體重低下的老人,這樣「補」,營養好吸收,身體少負擔
    上了年紀之後,身體各個機能都會出現下降的趨勢,無論是消化能力、吸收能力還是機體抵抗力都大不如從前,年紀越大,越容易出現身體虛弱、體質差的問題。很多老年人在衰老階段,都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的現象,一是因為老年人胃腸功能弱,吃得不多,二是因為消化系統紊亂,營養的吸收利用率低,三是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夠全面。這些因素都可能成為老年人健康狀態不好、身體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的原因。
  • 扶娃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液效果怎麼樣,扶娃這個牌子怎麼樣?帶你揭秘
    說到給孩子補鈣,很多家長都不陌生。但是,現在市場上各式品牌補鈣產品眾多,讓人無從下手。究竟什麼樣的補鈣產品好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藥師常推薦的扶娃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液效果怎麼樣?從多方了解扶娃這個牌子怎麼樣?在了解扶娃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液效果怎麼樣,以及扶娃這個牌子怎麼樣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要給孩子補鈣?有必要補嗎?
  • 鈣鐵鋅到底要怎麼補?寶寶微量元素檢測靠不靠譜?家長必知
    微量元素檢測的方法主要包括頭髮、尿液、指尖血,但這些其實都不夠準確!比如指尖採血,檢測出來的數據只是局部血液水平的,並不能真實反應寶寶體內的營養狀況。微量元素檢測真的一無是處?如果寶寶出現鈣鐵鋅缺乏的表徵,在診治需求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微量元素檢測,進行疾病診斷!
  • 你還要補電解質!這些飲料都可以
    又到了下班時刻,你今天想要跑步嗎?期待跑步嗎?答案是:好熱啊!但我還是決定去跑幾公裡!到了中伏時期,全國各地的溫度是這樣的。(想住水裡,有木有)為什麼這麼熱,我還要去跑步?因為接下來的一周都要下雨啦,你以為下雨就可以降降溫了?錯了!會更熱!
  • 還在惡補氮磷鉀嗎?
    還在惡補氮磷鉀嗎?這樣是不準確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樣施肥更準確?還在惡補氮磷鉀嗎?   土壤元素之間有很多的相輔相成,有些相互搶奪,有相互促進也有相互拮抗。各元素之間的拮抗,就是植物在吸收和利用元素時,不同元素或者多種元素之間出現的互相抑制或者不協調的情況;或者說多個元素在一起出現了小於單獨產生的效果時可以說是一種拮抗。   怎樣施肥更準確?還在惡補氮磷鉀嗎?
  • 「鈣鎂鋅鐵硒,維生素ABCDE」到底要給孩子怎麼補?補多久?
    該補點啥?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從鈣片、維生素,到燕窩、鮑魚等,能補則補! 可您真的補到點兒上了嗎? 關於鈣、鋅等微量元素,您真的了解嗎?
  • 全網都在說「補硒」的重要性,大家都補對了嗎
    但就在大家「花式」養生的過程中,「補硒」一度成為全網關注的焦點,「物以硒為貴」這種說法廣為流傳。相信你一定聽過有關硒元素的很多益處:提升免疫力、排毒養顏、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肝病的天敵...人們如此瘋狂追求的「補硒」,真的很有必要嗎?大家在這條路上,真的走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