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熱液生物,你還藏著什麼秘密?

2020-11-26 人民網

原標題:深海熱液生物,你還藏著什麼秘密?

  本報記者 劉 莉

  ■直擊大洋34航次科考

  30多年前,人類認為幾千米深的海底只有極少的寡能量微生物能夠生存,因為「萬物生長靠太陽」,那裡沒有陽光和氧氣。直到1977年美國科學家搭載「阿爾文」號深潛器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首次發現活動的熱液噴口和豐富的熱液生物群。此後,深海熱液新物種不斷被發現,這裡的微生物以一種之前不為人熟知的方式獲得能量,太陽對它們並不重要。

  這裡被看作是研究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極佳場所。30多年來,人類對這一特殊環境下生物的研究從未間斷,我國科學家也在這一領域取得一些進展。大洋34航次科考中也專門設立了「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熱液生物及環境的調查項目。

  平均每個月發現兩個熱液新物種

  熱液噴口的發現被看作是「革命性的」,因為它徹底改變了人類對生命的認識。大洋34航次科考第二航段生物組組長、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施曉峰提供的資料顯示:隨著深海探測技術的發展,經過30多年的研究,目前已探察到的熱液區總計超過580個,描述的熱液生物新種已有近600種,且這個數字仍在以平均每個月兩個種的水平不斷增長。

  在被發現的海底熱液區生物新種中,大多數均為熱液環境的特有種,包括了原生動物門和12個後生動物門,其中,節肢動物門的種類最多,軟體動物門和環節動物門次之。上述3個門類的數量佔所有熱液生物種類數量的90%以上。

  極端環境隱藏生命起源之謎

  熱液生物群被科學家們看作是認識生命起源的窗口。

  據第二航段首席科學家助理、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雷吉江介紹,現今地球環境中殘留的與原始生命有關的信息相當少,「最早的生命怎麼來的?是什麼樣的?又是如何演化的?這是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十分關注的問題。如果能找到一個地球形成初期就已存在或者與之相似的環境就可能獲得一些與生命起源與演化有關的線索」。高溫、高壓、高毒的熱液噴口正是這樣一個環境。

  現有研究發現在熱液噴口高溫的環境中有很多嗜熱細菌,嗜熱細菌位於表現生命演化過程的「生物進化樹」最根部,可能是地球生命共同的祖先物種。熱液生物為研究這種早期生物提供可能。美國科學家曾在東太平洋底的熱液噴口附近進行了原位視像觀測,發現那裡的生物有明顯的種群更替現象,從最初的微生物為主逐漸變成大型生物為主,說明這裡存在研究生命與環境協同演化的潛質。

  雷吉江介紹說,關於「最早的生命是怎麼來的」,有各種假說,比如有人認為最早由隕石將生命物質攜帶至地球,也有人認為是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地球環境中的無機質通過化學合成生成有機質從而形成生命物質,後一種假說即著名的「有機湯」假說,一度佔據主導地位。近些年,科學家們在海底熱液噴口流體中發現了有機質分子由非生物合成的證據,使得海底熱液噴口環境成為可能揭示生命起源過程的重要場所。

  熱液生物是被競爭的研究資源

  熱液生物本身是否有特殊之處,使其能在高溫、高壓、高毒的特殊環境生存?對這些特殊性的研究或許能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改變。

  深海生物資源是世界各國的戰略發展資源,許多發達國家已日益關注國際公共深海區的競爭和開發,深海生物研究也是國際海洋研究中的熱點課題。目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已將深海生物列為海洋科學未來十年最重要、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和科學發現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

  我國已有數十年的大洋深海調查經驗,雖然海底熱液探索比國外晚起步二十多年,但目前已經擁有了較強的探測深海熱液活動區的實力,並已在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發現了33個新熱液區。目前,我國在這些熱液區獲得了大量的深海熱液生物。施曉峰所在的課題組就曾在熱液區採集到幾種之前沒有報導過的鎧甲蝦和海蜘蛛。

  據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於曉果研究員介紹,熱液生物與熱液活動及熱液成礦作用相互聯繫,也構成了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海底熱液研究綜合體系,是地球科學與生命科學的新結合點,是當前國際深海研究的熱點和突破口。其中,熱液生物是敏感的環境指示者,其存亡又依賴於熱液噴口,所以能提供海底熱液活動及成礦作用的某些信息,對探尋海底熱液礦藏有重要指引和參照作用。

  採樣難制約研究發展

  每次電視抓斗取樣上甲板後,負責生物採樣的施曉峰總是第一個採集樣品,「因為要儘量減少汙染,所以生物樣品都要在第一時間採集」。他一般會戴著橡膠手套,拿著鑷子和塑料瓶仔細地在抓斗的各個窗口尋找附著在巖石或沉積物上的生物樣品。

  除此之外,他還要採集海底沉積物中的微生物,沉積物樣品將暫存於低溫環境中,等待送回實驗室後對其中的微生物尤其是深海古菌進行室內培養、分離和鑑定。每次採樣後,施曉峰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海底表層沉積物進行篩淘。先用淡水洗開,再通過篩網過濾篩選,獲得個體大於0.25毫米的底棲生物樣品。這項工作一般需要兩個小時。施曉峰所在的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深海底棲生物實驗室對海底甲殼類研究有很多積累,本航次科考,他們也希望獲得熱液生物中的甲殼類及其它有區域代表性的底棲生物樣品。

  採樣是熱液生物研究的基礎,但目前的研究中採樣卻面臨一些難題:對深海物種的獲取,目前主要來源於拖網和抓斗等採樣方式,所以獲得的樣品較為零散,用施曉峰的話說「獲得樣品的隨機性和偶然性比較大」,採樣缺乏研究所需的系統性和較強的目的性,歸根結底,目前樣品種類和數量依然缺乏,採樣方式是目前開展生物研究的瓶頸。「如果採樣能集中在幾個熱液區,就能對該區域熱液生物整體分布、生物多樣性研究更加深入。」施曉峰說。

  熱液生物還有太多的秘密等待我們發現。儘管海底熱液生物已有30多年的研究時間,但因為熱液生物在全球海底中分布廣泛,新的熱液群落又不斷被發現,所以許多熱液區的物種組成至今仍不清楚,而且熱液生物在全球海底的分布和遠距離傳播之間的內在聯繫也尚未被揭示。

  目前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海底熱液系統研究相對較多,而西南印度洋中脊深海熱液區研究則較為薄弱,國際上較少踏足這片海區。目前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籤訂的「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正在這一區域。對我們而言,這或許是一個發現更多秘密的機遇。

  (科技日報西南印度洋「大洋一號」2月6日電)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深海中的黑暗生物群落——熱液生物
    ◎李 筱/文熱液生物是指生活於海底熱液口,與化能自養細菌共生,利用硫化物和其他還原物通過化學合成作用進行初級生產,製造有機物的海洋生物群落。熱液生物不依賴來自太陽的光能,但卻需要海水中的氧氣參與,這些氧氣最初也是由光合作用形成,所以某種程度上說熱液生態系統不能完全脫離光合作用。
  • 深海熱液生物挑戰「萬物生長靠太陽」鐵律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11月25日電(記者 劉巍巍)隨著近30年來人類對深海熱液生物群科研的不斷深入,千百年來不容置疑的「萬物生長靠太陽」定律正在逐漸被顛覆。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學系教授汪品先近日表示,深海熱液生物群的發現為人類揭示生命起源奧秘開拓了新思路。  人類對深海生物的認識主要在最近30年中形成。
  • 中國科學院院士:長壽基因的秘密或許就藏在深海裡
    近半個多世紀來,技術發展使人類可以進入深海。  從科學角度,探索深海能夠幫助人類深入了解海洋的奧秘、地球的奧秘。從經濟角度,深海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油氣和生物資源。  深海藏著很多奧秘  我們為什麼要探索深海?  我國深海裡有什麼?  如何通過海洋研究復興國家?  我國目前深海研究發展到哪一步了?
  • 西南印度洋,這裡的熱液生物不一般
    來源:科技日報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秘超慢速擴張洋脊熱液生物群落年際變化 徜徉西南印度洋寒冷、高壓、低氧、沒有光照、營養物質匱乏……在黑暗廣袤的深海海底,在零星分布的高溫熱液噴湧的極端環境中,卻出現了生機勃勃的
  • 研究發現深海熱液甲殼動物趨同進化的表型及分子證據
    該研究首次發現深海熱液甲殼動物趨同進化的表型及分子證據,揭示白色體色和化能合成營養代謝的關鍵遺傳機制,為揭秘深海物種環境適應的獨特機制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趨同進化是進化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熱點,指親緣關係較遠的生物因棲居於相同的生活環境而演化形成相似的形態特徵或生理表型的現象。通過趨同進化研究,可揭示物種適應特殊環境的生物學本質。
  • 你見過最大的生物來自哪裡?為什麼深海的動物那麼大呢?
    考慮到海洋最深處的大部分仍未被探索,一些科學家預計隨著他們將海洋探索擴展到世界各地,會發現更多的型生物在深海巡航。除了魷魚,海洋深處還棲息著巨大的等足動物、巨大的螃蟹、甲殼類、軟體動物類、巨大的管狀蠕蟲和畸形大小的魚類。似乎特別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一些生活在深海中的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之一,它們已經發展了許多適應能力,使它們能夠在海底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 我國啟動深海盆地熱液活動成礦機理研究
    3月26日,國家「973」項目——典型弧後盆地熱液活動及其成礦機理項目在青島啟動。未來5年,我國科學家將通過不同發育階段的弧後盆地(靠大陸一側的深海盆地)熱液系統對比,揭示該區域熱液活動對近海底水體和沉積環境的影響機制,圍繞弧後盆地的地質構造與巖漿對熱液成礦的作用進行研究。
  • 藏在大海深處的秘密(圖)
    「每一個寂靜的夜晚,我都能在夢裡看見你、觸摸你,因而確信你仍在守候……」每當電影《鐵達尼號》主題曲那婉轉悽美的旋律緩緩流淌,總會有人想起1985年美國「阿爾文」載人深潛器在大西洋海底和她的一面之緣。然而,除了這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大海深處還有什麼?海洋還將給人類帶來什麼驚喜?
  • 假說眾多 新研究探索深海中生命起源的秘密—新聞—科學網
    最近,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稱,科學家發現了在至少37.7億年前深海熱液口及其周圍微生物活動的證據,這可能代表著地球上最早期的生命形式。這一發現為生命起源的探索增加了新的認識。 37.7億年前地球海洋已存在生命 深海熱液附近聚集著大量的生物,被科學家認為很可能是地球上最早支持生命活動的環境之一。
  • 生活悅讀之《深海》「美」詹姆斯·內斯特
    你好,本期為你解讀的書籍是《深海》,這本書的中文版大約26萬字,我會用大約26分鐘時間為你解讀書中精髓:探索海洋裡隱藏的世界,了解人類自身的秘密。1949年的時候,一名義大利中尉,雷蒙多·布特,決定進行一次冒著死亡風險的挑戰。他要坐船到深海區,在那裡一口氣下淺到100英尺的深度,約合30米的樣子。
  • 「蛟龍」號在西南印度洋熱液區採集大量生物樣本
    「蛟龍」號在西南印度洋熱液區採集大量生物樣本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12 10:19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向陽紅09」船1月12日 電(記者 張旭東)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11日繼續在西南印度洋龍旂熱液區下潛科考,採集到了300多隻螺、49只貽貝以及茗荷、多毛類動物等大量生物,這些樣品對研究這個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 視頻首次曝光:「深海勇士」號拍到海底2000米的海洋生物
    深海勇士首次曝光來自海底2000米的神奇生物(02:18)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海洋佔總面積的70%佔生存空間的90%以上海洋最深處有什麼?
  • 中科院海洋所自主研發原位拉曼光譜定量探測深海熱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閻軍團隊、李超倫團隊在深海熱液系統原位拉曼光譜定量探測研究中獲得進展,基於自主研發的深海原位雷射拉曼光譜探測系統(Raman insertion probe-RiP)對衝繩海槽中部熱液區的高溫熱液流體進行了原位拉曼光譜定量探測,在國際上首次獲得高溫熱液流體中溶解二氧化碳及硫酸根離子的原位濃度
  • 成為深海甲殼動物的百科全書
    而這個 「冷板凳」他一坐就是十幾年,埋首浩瀚學海,他最終成為深海甲殼動物的 「百科全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沙忠利。探尋熱液阿爾文蝦的「前世今生」    隨著我國深海科研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不為人知、藏於深海的生物出現在科學家的面前,這些新生物的「前世今生」猶如謎底,亟待探秘解答。
  • 研究揭示深海熱液微生物基於硫化鎘納米顆粒利用光能新機制
    OT37-5b的文章,報導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超岷團隊關於深海熱液細菌基於硫化鎘納米顆粒利用光能的新發現,為解釋深海微生物是否能夠利用光能及發展新型光學納米材料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和物質基礎。深海熱液口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極端生境,溫度高、重金屬含量高,同時也孕育了豐富的生物類群,是研究深海生物極端環境適應機制乃至生命起源的理想場所。
  • 開曼群島神秘的深海「黑煙囪」隱藏未知生物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發布了2013年2月圖片顯示,科學家操縱深海遙控潛水器對海底「黑煙囪」進行探索,這片深海位於開曼群島的海槽中,距離表面海水大約5000米。根據本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喬恩·科普裡介紹:「深潛器正在監測海底熱液流的溫度,並收集一些深海水體樣本,我相信在未來的數個月內會發現其他新的生命形式。」
  • 研究揭示深海熱液微生物基於硫化鎘納米顆粒利用光能新機制
    OT37-5b的文章,報導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超岷團隊關於深海熱液細菌基於硫化鎘納米顆粒利用光能的新發現,為解釋深海微生物是否能夠利用光能及發展新型光學納米材料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和物質基礎。深海熱液口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極端生境,溫度高、重金屬含量高,同時也孕育了豐富的生物類群,是研究深海生物極端環境適應機制乃至生命起源的理想場所。深海熱液口在活躍狀態下不斷噴發熱量並產生微弱的光,被認為可能是光合生物的起源地,也可能孕育其它特殊光能利用生物,但一直沒有得到證實。
  • 海洋所發現深海熱液微生物基於硫化鎘納米顆粒利用光能新機制
    研究團隊在深海熱液樣品中分離到一株細菌Idiomarina sp. OT37-5b,在前期研究中發現該菌能耐受並脫除較高濃度的鎘離子,在額外添加半胱氨酸的情況下,耐受及脫除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並形成了大量硫化鎘納米顆粒。
  • 這21種深海生物照片,你可能見都沒見過的奇葩
    ,這些生物可能是我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海洋裡可是藏了不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你可能不會相信,那麼趕緊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奇葩的21種深海生物吧。據說這條魚從深海拿出來直接就變成這樣了,怎麼還吐舌頭了呢這條魚光是看著都讓我覺得恐怖,這長相也太獨特了,甚至都看不出來它是一條魚,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怪物呢
  • 這21種深海生物照片,你可能見都沒見過的奇葩!
    國外的一位漁夫常年出海打漁,這樣的經歷也讓他見識了大海裡不少我們沒有見過的另一面,他把這些照片發到網上之後得到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他拍到了很多生長在大海裡的奇特生物,這些生物可能是我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海洋裡可是藏了不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你可能不會相信,那麼趕緊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奇葩的21種深海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