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幹沙漠,維吾爾語的意思是「進不去的地方」,常被稱為「死亡之海」。它位於南疆塔裡木盆地的中心,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總面積33.76萬平方公裡,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僅次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佔中國沙漠總面積的43%。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上最神秘、最迷人的沙漠,風沙大,氣溫變化大。屬溫帶乾旱沙漠,最高溫度67.2,晝夜溫差40以上,一年三分之一是沙塵暴天,風速達到每秒300米,年平均降水量不超過100 mm,最低只有四五mm;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
我國的科學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考察沙漠,發現塔克拉瑪幹沙漠並不像前人說的那樣荒涼可怕。沙漠裡有一些植物,它們的根很發達,可以吸收地下水,還有一些動物在夏天睡覺。
中國人向來不服輸,在綠化了大大小小的沙漠之後,他們現在正在綠化中國最大的沙漠,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沙漠公路兩旁有許多綠色植物。這條長436公裡,寬72-78米的綠化帶,貫穿了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南北,於2005年6月全面竣工,這條綠化帶建在塔裡木沙漠公路兩側,對保護沙漠公路、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南疆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994年,研究人員開始進行防沙綠化試點試驗,利用地下水造林,篩選出檉柳、沙拐棗、梭梭等一批造林樹種,1999年完成生物治沙試驗工程,2001年建成防護林生態示範工程,為實現全沙漠公路綠化奠定了基礎,2003年7月,總投資2.2億元的沙漠公路綠化工程開工建設,塔裡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全線採用鹹水滴灌造林技術,設計年用水量550萬立方米,防護林生態工程種植苗木總量達到1800多萬株,林帶總面積3000多公頃。
隨著這條綠化帶的建成,沙漠公路的客流增加了,沿途的餐館、酒店、商店都已落戶,塔裡木盆地的野生動物也開始沿著這條綠色通道遷徙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