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親密》:為什麼我們總是與伴侶親密不起來?答案在這裡

2020-12-05 薄荷書影

和大多數情侶一樣,男孩和女孩相識的時候,都帶著一顆美好的心,認為沒有什麼事情能將他們分開。他們不見面時會彼此思念,見面會有說不完的話。

但相處時間久了,男孩埋怨女孩不懂得體諒他,女孩覺得男孩光顧著工作;男孩喜歡打遊戲,女孩喜歡看電視劇;男孩受不了女孩的瑣碎,女孩討厭男孩的大大咧咧。男孩覺得女孩應該乖巧可愛,女孩希望男孩聽話大方又寵自己。

於是爭吵時有發生,所有的一切都會是他們爭吵的導火線。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曾寫過「人生若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詩句,說的是與意中人相處,如果後來產生了怨恨、埋怨,沒有了剛剛相識的時候的美好、淡然。那麼一切還是停留在初次見面的時候為好。

為什麼好好的感情最終變得爭吵不斷?難道我們都回不到最初的美好?但無休止的爭執,相互指責的關係,誰願意一直身在其中?

當代心靈導師蓋伊·芬利指出:情侶間,尤其是關係成熟時,產生的問題要比最初在一起時多。情侶間親密不起來,關係只會越來越差。那我們應該如何去解決問題?讓我們和伴侶間的關係恢復往日的親密。

01,我們對自己的不了解限制了我們愛的能力

昨晚樓上的夫妻又在吵架,男人說:「我是一家之主,什麼應該我說了算。」女人說:「經濟能力決定家庭地位,我經濟比你好,你覺得你有資格說這話嗎?」

樓上的鄰居是一對年輕夫妻,剛結婚不久,但夫妻兩人都屬於強勢型,都在單位裡當領導,不過女的能力比男的強些。對於家裡的決定權,夫妻兩人總是談不攏,爭吵時有發生。

每次吵架之後,他們又會陷入冷戰期,彼此不理會。如此往復,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難道以後每次需要決定時,都要通過一場戰爭來完成嗎?為什麼曾經相愛的人會變得如此猙獰?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我能理解這種感受,因為我爭的並不是權利,而是內心的安全感。只有安全感十足,我們才能夠撐起保護罩。

真的是這樣嗎?

有研究表明,在親密關係中,最常出現的是以下3大類問題:

●爭權:其中一方過於強勢,另一方過於討好

●糾纏:總是在不斷指責、攻擊彼此,凡事都要爭論一遍

●疏離:使用冷暴力,逃避責任,冷淡

親密關係中出現問題,其實是我們沒有看清和了解自己。引用書中的話就是:

我們越是依賴他人為我們提供自我價值感,或者需要在他人的眼中看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就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他人令我們失望時感受到某種怨恨。

我們一直在依賴其他人,覺得他人應該為我們的幸福感負責,所以我們有權利去鞭策他們做得更好。

所以我們只有看清自己,才能用愛來照亮「陰暗面」,治癒彼此的心靈,修復親密關係。

02,愛的吸引法則將對立的男女聯繫在一起,讓彼此完整

中國傳統道家思想認為:陰陽平衡,萬物和諧。在古籍《黃帝內經》中,岐伯說: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從古到今會將男性比喻成陽剛,女性比喻成陰柔,將陰陽理論運用到家庭中,就是丈夫為陽,妻子為陰。一個家庭的和諧,需要陰陽平衡。

那問題來了,如何實現陰陽平衡?如何讓相對立的男女變得更完整?

電影《甜心先生》中,自私自負的體育經紀人傑裡,在創業過程中利用單身母親多蘿西的感情,想要藉助她的能力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後來多蘿西覺得這並不是她想要的感情,傑裡給不到她想要的承諾,於是選擇攤牌。

隨後傑裡向多蘿西求婚,但是悲劇。因為傑裡求婚的目的只是害怕失去唯一一個支持自己計劃的人。

在後來的一場體育賽事中,橄欖球運動員羅德和自己的行動讓傑裡幡然醒悟。於是他找到了多蘿西,告訴她:「是你讓我變得完整。」

在沒有遇到多蘿西之前,傑裡並不清楚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不清楚自己的感情缺乏什麼,但是從多蘿西身上,他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感覺,讓他明白到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需要作出怎樣的改變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同樣的,多蘿西也因為傑裡的出現而改變了自己。

在一段感情中,愛有治癒的力量。愛讓對立的男女聯繫在一起,給他們啟示,讓他們跨越阻止相愛的障礙,最終成為完整的彼此。

03,告別以往,從新出發,讓關係更親密

任何形式的單戀,都會註定因自身不穩固的根基而在重壓力之下崩潰。

無論在什麼關係裡面,我們都害怕受到傷害、欺騙,喜歡被愛,享受有人關心的感覺,但事實上在我們的大多數關係中都是單向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永遠沒有能力去要求別人像我們希望的那樣來愛我們。

那我們應該如何改善和伴侶的關係呢?如何讓愛更加長久呢?

或許有人會說,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爭吵,冷戰來達到目的,但真的會有用嗎?其實答案都非常清楚,用這樣的方式最會惹人厭,把關係越弄越僵。

換一種思維出發,你其實可以這樣做: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和了解自己,不要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去傷害別人。當爭端挑起時,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站在愛人的立場去看問題。

其次,把自己從常見的關係陷阱中撥出來,用簡單的話語停止所有爭論,用心去感受親密關係帶來的活力。

最後,通過愛的力量治癒殘缺的自己,讓自己和伴侶遠離傷痛,建立夥伴關係,讓親密關係更加長久。

結語:

當我們缺乏發現問題的能力,溝通也會出現問題,導致的是我們無法與其他人聯合,最終關係變得無從維繫。

但其實與人親密是一種可以學習的藝術,只要你願意,做出改變,和另一半學習改變,那親密關係將會長久地存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我們向伴侶提出要求和有所期望,是錯誤的做法?
    文/學乃身之寶當我們決定走進一段親密關係時,總是會有所期待的。因為人類是趨利避害的。當我們對親密關係有所期待時,一定會對另一半有些具體的要求,比如,要求對方愛自己,在乎自己,這些都是正常的。但有人說,我們不能向伴侶提出要求和有所期望,或者說,我們的需求不應該要伴侶來滿足。
  • 《與人親密》:從情侶到夫妻,每一種親密關係,都可以更藝術些
    為什麼親密人為瑣屑的事而爭吵不論是情侶還是夫妻之間,兩個人是因為什麼而互相吸引,最終達成了一種親密的關係呢?美國的作家蓋伊·芬利在《與人親密》中,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我們被別人吸引的原因之一,正是他或者她的存在使我們覺得自己擁有新的可能性,讓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
  • 愛情是一個故事丨學會用看故事的方式理解和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
    「每個人都有理想的愛情故事,」我們與人交往,總是喜歡帶著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這會讓我們是在自己構建的故事裡去了解他人,它與對方真實的情況相聯度很低,雙方的故事就會產生差異。就像去諮詢鬧離婚的夫妻,我們會發現他們的描述像是兩段不一樣的婚姻。
  • 七夕科普:影響伴侶間親密關係的,可能是基因
    其中 CC 基因型的人群可以更好地與另一半交流,負面情緒較少,還能及時調整與伴侶之間的關係。如此看來,談戀愛的本事還真有可能是與生俱來的。母愛激素與親密關係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親密關係對我們影響巨大。有研究表明,良好的親密關係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還能降低死亡率。
  • 天秤座超級新月 || 讓你的親密關係成為通向靈魂的橋梁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好看到這樣一段關於親密關係的文字,覺得非常契合這次新月的主題,想要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你的親密關係伴侶,都是用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
  • 關注親密伴侶間的權力:脅迫控制研究述評
    本文旨在具體呈現脅迫控制研究與親密伴侶暴力研究、反家暴運動和女性主義的互動,深刻理解有關研究為何以及如何研究親密伴侶間的權力,繼而思考中國脅迫控制研究的發展空間。一、引言:什麼是「脅迫控制」在包麗徹底屈服之後,男友對她說:「記住你的一切都是我的,不許再和我說不,只要你能做到,我就會娶你回家的——我們來複習一下,在別人面前要叫我什麼?」
  • 我為什麼總是對親密關係感到恐懼?記錄我和我的阿卡西解讀師的一次...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人,我們的每一種情緒,都能從宇宙當中尋找到根源。第一次和我的解讀師見面是在她舉辦的讀書會活動上,其實在此之前,就已經有朋友想介紹我們認識,但一直沒找到機緣。因為都是從事靈性層面的工作,我們相談甚歡。由於我們工作方式的不同,我也對阿卡西解讀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於是決定讓她幫我做個案。
  • 親密關係四象限:收穫幸福的前提
    可能因人而異,比如同一種親密關係對不同的人來說定位不同(不同質量的伴侶);也可能因時間遷移,比如同一段親密關係在不同的時間階段所處位置不同(感情變化和身份變化)。例如,如果有一個你很欣賞的人,你們處處都能配合得很好,彼此默契度很高,但是完全不來電,沒有荷爾蒙,答應我,別渣人家好麼。左上角的區域,這種朋友就適合一起搞事業,明明是一個潛在的優質合伙人,如果因為自己拎不清非要往伴侶方向發展,最後多半是傷人傷己,一地雞毛。
  • 心理學:親密關係的六個特點,看看你們的親密程度!
    我們每天都會和許許多多的人打交道,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對待不同的人我們採取不同的態度,這些因素締造了我們種類繁多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是複雜多樣的,外賣小哥、滴滴司機、同學、老師、同事、領導、父母、愛人、朋友……這裡面的角色有些每天出現在生活裡,影響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有些可能只是見面時打個招呼過後就拋在腦後。我們同這些人的關係大體上可以分為泛泛之交和親密關係,雖然沒有嚴格的標準界定,但是我們很自然的就能區分哪些是泛泛之交,那些是親密關係。
  • 幸福女性課堂「婚姻家庭關係」系列講座(四):心理類型(MBTI)在親密...
    愛與親密的前提是——了解彼此 為什麼我們總是爭吵?
  • 假性親密與依賴共生(Codependency)
    Codependency這個詞,在中文中曾經被翻譯為拖累症,然而我們認為這種翻譯並不完全準確。我們更願意稱呼它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最早出自和物質成癮相關的語境,是指一種伴侶之間的關係。例如,一對伴侶中一方酒精成癮,導致自身功能低下;而另一方則依賴於伴侶的這種功能低下,給出強制性的照顧(caretake),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 PUA大流行的時代,你需要了解親密關係中這9種隱形攻擊
    原創 KY KnowYourself我們在後臺收到一篇留言。「KY君,愛情一定會在柴米油鹽中被消磨殆盡嗎?」「我和男友明明很愛對方,卻感覺相處起來越來越累了。我們總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
  • 人類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一百樣東西》告訴你
    今天 ,有一個話題持續熱議審題官來了人類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我們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離婚的時候才想起來,原本只想要個擁抱為什麼要親密關係也是一樣試著倒退看到答案就赤裸裸的站在那,如同一個孤獨的人是的,我們不想孤獨不想一個人被以億萬單位的群體隔絕在另一頭
  • 深陷這3種根深蒂固的恐懼,親密關係便蒙上一層陰霾
    文/學乃身之寶無論是談戀愛,還是經營結婚,我們的目標都是要收穫幸福。但是,我們和伴侶相處的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使得矛盾不斷,關係緊張,影響了親密關係的質量。那麼,這些衝突背後的根源是什麼呢?或者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呢?如果我們仔細反思衝突背後的根源,就會發現和3種根深蒂固的恐懼有關。
  • 傳統Tantra為我們的親密關係帶來了什麼?
    傳統Tantra為我們的親密關係帶來了什麼?我們第一次來Shri Kali Ashram是在2013年,我們1月26日剛結婚,1月28日就飛到了果阿(印度城市)。2019我們又來這裡了。我們打算回來很久了,但是這是第一次實現(笑)。
  • 隱藏在親密關係裡的暴力
    施加「過度管束」的人,沒有安全感,極度渴望一直有人陪著,需要持續被關注。這樣錯誤的方式,會造成對方強烈的焦慮和恐懼, 是很不健康的親密關係。   隱忍,帶不來真正的親密關係   現實生活中,很多年輕人對親密關係暴力的忍耐力的確很強。但健康的親密關係,真的沒有一味地、持續地「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比如一個女生遇到渣男,但她就是不肯放棄這段關係,最後自食其果。
  • 「人為什麼對越親密的人態度越差」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原因
    對於喜歡的人,我們希望和他的關係更加親密,但是兩個人變得親密後,對彼此的態度卻會越來越差。 以至於有一種說法,我們總是把最差的一面留給了我們最親密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如此,我們總是不能和父母、愛人好好說話。 人為什麼對越親密的人態度越差?
  • 【越城區婚姻家庭學校活動周·微課堂】親密關係中的溝通障礙及其...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心理中心負責人紹興市婦聯權益部兼職副部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會員親密關係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關係之一,對於親密關係有各種各樣的定義,今天我們在這裡討論的親密關係,則是聚焦於婚戀的伴侶關係。
  • 親密關係:動物如何影響了人類歷史?
    「我們是現代人,是智人,獨一無二的認知能力把我們和其他所有獸類區分開來。流暢的表達、善於思考和推理的特性以及複雜的情感反應使我們在生物界一枝獨秀。這是其他物種永遠無法完全企及的高度。」誠如作者所描述,人類總是這樣認知自己相比於其他動物的優越性。與此同時,人類也是社會性動物,有著強烈的與其他動物建立關係的心理衝動。
  • 親密關係裡這5種隱藏暴力,請讓你身邊的人知道
    每一個受害者,都可能是我們身邊認識的人。犯罪心理學在讀博士張蔚問我:「你知道反鎖這一個行為,就能預防70%的入室搶劫嗎?」我真的不知道。不過還好,我有這個習慣。那你知道親密關係裡的犯罪心理嗎?施加「過度管束」的人,沒有安全感,極度渴望一直有人陪著,需要持續被關注。這樣錯誤的方式,會造成對方強烈的焦慮和恐懼, 是很不健康的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