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家蔡倫,是如何造紙成功的,又為何服毒自殺?

2020-12-05 百家號

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逸佑 ,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來人物解說,今天我們要解說的時候發明家蔡倫,他是如何造紙成功,最後又為何服毒自殺。

比較簡單的造紙方法是蔡倫想出來的,後來幾經流轉又傳向了西方,如果沒有紙的話,那麼中國這麼長的歷史如何記錄到真的是個問題了,所幸畢竟還是發明了紙。蔡倫是桂陽郡人,桂陽它之前是楚國的地方,相當於在今天湖南那邊,他是明帝時宮廷內當差的小太監,他為什麼會成為太監呢?這個其實並沒有什麼詳細的記載,很有可能是因為家裡貧窮,所以就送她來皇宮中的太監,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家有親屬犯罪,所以他的子孫連坐就成為了奴,被刑罰成為了太監,原因其實並不太清楚。

但是這孩子吧,他非常聰明並且非常好學,在他不算短暫的一生中侍奉了東漢四位帝王,在任何一朝他都成為了皇帝或者是太后非常寵幸的太監,在和帝的時候啊,他已經做到了後宮太監總管之一,因為他的興趣比較廣泛,又心靈手巧,對器械製作也非常的有研究,所以也算是有很多打發時間的活動。

每當他在皇宮裡得到了假期的時候,他並不做什麼應酬或者是招待別人的事情,而是喜歡到了田野中去觀察自然,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是在約束重重的古代社會,即使自己還是個沒有很多權力的太監,這一點就註定了蔡倫是不普通的。其實大自然在古代真的給了人們很多靈感,事實上在今天大自然也給我們很多靈感。

作為一個太監,他其實還是非常不同的,因為他深受歷朝太后的信任,而且也得到了皇帝皇后的尊重,他敢於在後宮之中直接的表達一些建議來給皇帝,並且讓皇帝避免犯一些錯誤,可以說他是一個在太監裡面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並不是那種一味只知道討好。蔡倫主管宮內器物供應的時候,凡是那些珍貴的東西是如何做出來的,他都非常認真的去學習,在有時間的時候還會自己去做。

蔡倫看到皇宮裡堆了一堆堆的竹簡,很佔地方,看著頭疼。他覺得把竹簡很重啊,早就應該把它換掉了,但是布帛雖然很方便,但是成本又太貴了,總是用不起,因此他在這個時候就靈機一動,就想說能不能製造出一種好用的東西能夠代替這些布帛呢?

有一次他放假了,他出宮去了海邊的一個漁村,他看見那些漁民把破舊的漁網扔在河邊,這些東西變得爛兮兮黏糊糊的,是蔡倫是一個很好奇很有求知慾的人,他最喜歡研究這些東西了。他用手指沾了一些這種粘兮兮的東西,在兩指之間稍微拉扯了一下,竟然出現了一層薄薄的黏膜,就像是封閉的屋子突然打開了窗戶,有一道光照了進來,他的腦子裡突然有了想法,就買下了這灘東西。

回到了自己的住處,別的什麼事情先放在一邊,畢竟還在放假嘛,他還是先處理買回來的這堆東西,要說怎麼處理,也是全憑直覺。他把這些東西泡在水裡,他心裡也沒什麼完整的想法,只是在按照感覺去做而已,他進行攪勻,然後用當時竹編的一個篩子或者類似的東西把這些漿水中就露出了一層薄膜,但這層薄膜幹了以後就形成了一張非常原始的一張紙,當然這個紙非常的脆,容易破。

後來他又想要改進,就在裡面摻合了一些樹皮,還有破布甚至是稻草磨成的粉末,還加了石灰,用蒸的之類的方法,把它變成了紙漿,再用其他的液體把它漂白,用膠水把它混合起來,然後重新再對著石頭把它抹上,然後在石壁上烤一烤,經過非常繁雜的手續,才造成了一張紙,他把這個發明了獻給和帝看,和帝覺得他做得非常好,於是就公布了它的製作方法,讓其他的州縣都去學習。

蔡倫發明纖維造紙的那一年呢,和帝去世了,鄧太后執政了,又立了一個新的皇帝。但是這個皇帝在位時間一年之後就去世了,後來就立了劉慶的兒子做皇帝,這就是安帝,並且還是由鄧太后來執政,因為工作上盡職盡責並且有了重要的發明,蔡倫也被封侯了。經過一段時間後安帝自己執政了。

因為安帝的生父是清河王劉慶,劉慶原來是章帝的太子,宋貴人生的,後來章帝吧就寵幸竇皇后了,於是改立竇皇后,並且還另外換了一個人做太子,那個時候呢,蔡倫曾經奉竇皇后的命令審問宋貴人,這件事直接導致了宋貴人的死亡,現在她的孫子要為她討回公道,雖說當年發生這件事並不全是他的過錯,但他仍然很是內疚,於是就自殺了。其實要是現代對這種重大發明的發明家是很尊敬保護的,遭受這樣的結果是不能想像的。

好了,今天逸佑解說就講到這裡,對於蔡倫的一生,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發明家蔡倫為何自殺?他做了一件齷齪事,得罪了皇帝
    美國有一本書叫做《影響世界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在這本書中,蔡倫的排名與孔子的排名距離很近,可見他在世界名人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然而蔡倫悽慘結局卻鮮為人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蔡倫的一生。  一、蔡倫發明造紙術還是改進造紙術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宋陽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年齡尚小的蔡倫入宮做了太監。他雖然年齡小,成熟卻比較早。
  •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發明了造紙術的蔡倫,其實人品很差
    因為史書對於蔡倫造紙的記載太少,《後漢書》中滿打滿算,不足二十個字。 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漢書》 其沒有具體的一個製造過程,也沒有說其前因後果,更沒有明說是蔡倫發明了紙。所以歷史上,對於蔡倫發明造紙術是有許多人持懷疑態度的。
  • 中國這位世界排第6發明家,結局卻是自殺…
    我們都知道,造紙術是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的。其實在蔡倫造紙之前,世界上也有紙張的生產和使用。古代埃及人有紙草紙,也叫莎草紙。就是把一種草的淺色內莖切成長條薄片,浸泡後排列起來,捶打並去除水分成為薄片,用來記述事物。歐洲人則將羊皮刮乾淨,再拉伸成薄片使用,叫做羊皮紙。
  • 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竟是東漢大宦官,最後為何慘死?
    記得小時候書本上寫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有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其中造紙術的發明者就是蔡倫了。這裡有一個新的史學見解,認為造紙術其實是出現在西漢,後來由蔡倫改進的。蔡倫公元61年,蔡倫出生在湘江支流耒水河畔的農民家庭,從小下地種田,腦子很活絡,能說會道受人喜愛。
  • 東勝版「蔡倫」?這個發明家有點意思!
    東勝版「蔡倫」?這個發明家有點意思!在東勝區就藏著一個低調的「發明家」他利用廢棄的桃木作原材料將傳統工藝和現代機械相結合用來——造紙!!造紙過程中劉二保一絲不苟「造紙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就是製作紙漿,失敗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反覆重做了30多回。」劉二保對記者講道。可就是因為這股子倔勁兒,他的桃木紙終於成功了。劉二保通過傳統技藝和現代設備相結合製作桃木宣紙劉二保成功後,想將這個技藝保留下來,於是申請了國家專利。
  • 蔡倫,「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
    蔡倫,出生於桂陽郡,今湖南耒陽市人,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的發明創新不止改進造紙術紙,他「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有蔡太僕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
  •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人中,蔡倫排名第七!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 ,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
  •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這可能是個誤會!
    曾記得,在當年的小學課本裡,蔡倫和他的造紙術是鐵一般的事實,但是,隨著人們對歷史的探索不斷深入,「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的論點開始受到質疑,就像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愛迪生發明了燈泡,可後來卻發現在他之前已經有人發明了燈泡,他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而已1801年,英國化學家戴維將鉑絲通電發光,後來,他更是發現可以利用兩根碳棒之間的電弧進行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爾使用一根炭化的竹絲
  • 西漢蔡倫是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嗎?事實證明不是
    於是蔡倫將造紙的過程、方法寫成奏章呈上漢和帝,還將他造出來的植物纖維紙,一起給漢和帝試用。漢和帝得到這些紙張以及造紙術之後,十分開心,對蔡倫大加讚賞,紙張以及造紙術對於宮廷來說十分重要,漢和帝為了感激蔡倫的貢獻,拋開了宦官的身份,將蔡倫封為龍亭侯。
  • 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發明家蔡倫,一個宦官,神一樣的人生軌跡
    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發明家蔡倫!  造紙!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蔡倫這個名字,永遠都在!    蔡倫出身鐵匠世家,蔡家因為冶鐵技術與朝廷官員聯繫緊密。家境優越,蔡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為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
  • 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是是非非
    尤其是自唐代起蔡倫被神化,為他建廟立祠,舉行祭祀,在每一個造紙坊(比如電視劇《新世界》裡徐天管的那一片白紙坊,就是北京造紙的地方)裡也供奉蔡倫像,被奉為祖師爺(就像古代學堂供奉孔子像,中醫供奉扁鵲或華佗,說相聲的供奉東方朔)。到底是發明還是改進?
  • 蔡倫不是紙的真正發明人!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而其中的造紙術被後世誤解最多,許多人理解為蔡倫是紙的發明人,也造出了第一張紙,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下面了解下紙張的發展過程。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大陸漂移學說,蔡倫造紙
    蔡倫造紙紙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類文化之所以有今天,也是因為能夠把文化保存下來傳給後代。要把文化傳給後代,就需要記錄,而紙張對於記錄是必不可少的。在發明紙張以前,人類是在平石板或粘土板上;在金屬器物或骨頭上;後來在獸皮和木片上做記錄的。
  • 「一起讀科普雜誌」紙是蔡倫發明的嗎?
    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是蔡倫在公元105年發明了紙。蔡倫是東漢時期的一位官員,負責為皇家製作器具和武器,他也是我們所知的第一個將造紙過程記錄下來的人。蔡倫怎樣造紙?事實上,蔡倫的貢獻並不是發明了紙,而是改進了紙張的生產工藝。也有人認為,他還縮短了紙張的生產時間,確定了造紙的選料配方。經過蔡倫改進的配方裡,主要有破麻布、舊漁網、樹皮,其中桑樹的樹皮在造紙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蠶以桑葉為食,桑樹皮也就成了當時絲綢業的副產品,幾乎隨處可得。在此之前的幾個世紀裡,藤條、麻布和竹子是製作紙張的主要原料。很快,它們就被桑樹皮所取代。
  • 蔡倫—最佳發明家
    蔡倫—最佳發明家蔡倫出生在東漢年間,東漢是一個政治較為穩定,經濟較為平穩發展的時期,因此外部環境的穩定也帶來了文化和科技上的一定的進步。這說明四大發明的出現不僅依賴於發明創造著個人智慧,也依靠著穩定的外部條件和充分的物質基礎。首先,從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的生平經歷來看,他本人出生在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並且祖祖輩輩有著冶鐵的技藝,祖輩給他傳達的絕不只是技藝,更是匠人之心,認真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蔡倫幼年時就飽讀詩書,並且愛好觀察生活。
  • 美刊評選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 中國蔡倫上榜
    蔡倫畫像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2007年各領域的最佳發明,也同時公布了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國的蔡倫榜上有名。    以下是《時代》周刊評出的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部分名單:      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年到212年)    在非洲,著名的阿基米德螺旋杆,也就是一種水泵至今還在使用。據說他曾在浴室洗澡的時候,突然悟出了水置換法則,就不顧一切地從浴室跑出來,嘴裡高呼「我發現了!」
  • 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畸形人生
    蔡倫的名字也和造紙術捆綁在了一起,可謂家喻戶曉,而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是個什麼樣的人?有怎樣的人生?結局如何?卻鮮有人提。今天就說說蔡倫的人生,和他最後的結局。蔡倫是東漢人,在水平末年被選中入宮成為宦官,年僅13歲。
  •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在紙還沒有發明之前,書寫都要寫在竹簡或者絲綢上,正如我們傣族的貝葉經,將經文書寫在貝樹葉子上。貝葉經很多人都知道和了解貝葉經,但是有一點一定不了解,那就是傣族也有歷史悠久的造紙工業。西雙版納的造紙術是從中原傳過來的,但是又有了本土的一些特徵,並保留了傳統技藝。那麼中原的造紙術是怎麼來的呢?
  • 其實紙不完全是蔡倫發明的,主要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其實紙不完全是蔡倫發明的,主要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紙是東漢的時候被蔡倫發明出來的。其實在東漢的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之前。人們對於紙的概念,其實就是絲棉。人們認為絲棉組成的東西,它就是紙。所以小編講羋月傳裡邊用那個東西也可以被叫做是紙。到今天各位網友都應該非常驕傲地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中國是最早發明造紙技術的國家,而在我們中國整個的歷史之中,紙的產生,也對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影響。那麼在我們說到紙的產生的時候,就一定得先明確一下什麼是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