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6-2017中國短視頻市場研究報告》,去年中國移動短視頻用戶1.53億人,預計今年將達到2.42億人。
短視頻可以說是直播後最受資本關注的網生內容領域,玩家眾多。有資訊類聚合平臺,如梨視頻;PGC平臺,如二更;UGC平臺,如快手、秒拍;垂直領域的MCN花開百家;巨頭也相繼發力,如阿里以大魚號布局域,孵化內容。行業向好的同時,流量大戰早已打響。
看了嗎視頻成立於今年6月,已完成A輪融資。APP於7月10日在各應用商店上線,截至目前已進行了8次迭代。看了嗎視頻定位全領域的短視頻內容聚合平臺,整合娛樂、知識、資訊各類PGC短視頻內容,通過算法和人機結合為用戶推薦視頻內容。簡單地說,看了嗎視頻的野心是成為短視頻版的今日頭條。
在內容上,看了嗎視頻分為社會、生活、體育、創意、搞笑、旅行、遊戲等16個頻道。看了嗎視頻告訴36氪,目前已邀請超過1500個短視頻原創PGC入駐,年底預計達到5000家;同時搭建平臺,幫助內容生產者進行分發和變現;另外,看了嗎視頻團隊也會針對熱點事件自製部分原創內容。
除了暴走漫畫、陳翔六點半、同道大叔等KOL的入駐,看了嗎也與政務單位,如環保部、文化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進行內容合作,第一時間發布實時資訊;同時與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進行獨家戰略合作,與人民在線、央視網、中青在線、光明日報等近十家中央媒體建立內容合作。
在技術上,一方面,看了嗎團隊自行研發了推薦算法模型,對大量視頻進行智能識別和質量判斷,篩選後自動添加標籤和分類,再進行人工覆核,進行時效性和關鍵詞判斷後入庫;另一方面,機器會分析用戶對視頻的播放、點讚、分享等行為數據,計算出用戶的短期和長期興趣畫像,得到用戶的動態興趣圖譜,每次刷新都能獲得私人訂製的內容。
變現方式上,除了為廣告主提供精準廣告與原生廣告,看了嗎也會幫助平臺合作的內容生產者,進行更定製化的變現。
未來,針對優質原創作者,看了嗎會提供流量扶持,開通讚賞、廣告、原創孵化、原創保護等支持;並會打通粉絲與優質帳號之間的社交關係,加強用戶與內容生產者的互動與黏性,為粉絲經濟鋪路。
團隊方面,看了嗎視頻創始人李紅梅曾就職於央媒,後任一點資訊副總裁。整體核心團隊均來自BAT等一線網際網路公司,其中技術團隊佔比一半以上。
36氪認為,看了嗎雖說形態上可以類比為「短視頻版今日頭條」,內容運營方式上卻不同。以抓取和依靠數據推薦的形式讓今日頭條跑得飛快,也面臨了今日與其他平臺的接口矛盾,內容低俗等問題,看了嗎人工+算法的形式或許可行,內容規模化和用戶獲取則是接下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