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全領域內容,「看了嗎視頻」想成為短視頻界的今日頭條

2021-01-09 36氪

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6-2017中國短視頻市場研究報告》,去年中國移動短視頻用戶1.53億人,預計今年將達到2.42億人。

短視頻可以說是直播後最受資本關注的網生內容領域,玩家眾多。有資訊類聚合平臺,如梨視頻;PGC平臺,如二更;UGC平臺,如快手、秒拍;垂直領域的MCN花開百家;巨頭也相繼發力,如阿里以大魚號布局域,孵化內容。行業向好的同時,流量大戰早已打響。

看了嗎視頻成立於今年6月,已完成A輪融資。APP於7月10日在各應用商店上線,截至目前已進行了8次迭代。看了嗎視頻定位全領域的短視頻內容聚合平臺,整合娛樂、知識、資訊各類PGC短視頻內容,通過算法和人機結合為用戶推薦視頻內容。簡單地說,看了嗎視頻的野心是成為短視頻版的今日頭條。

在內容上,看了嗎視頻分為社會、生活、體育、創意、搞笑、旅行、遊戲等16個頻道。看了嗎視頻告訴36氪,目前已邀請超過1500個短視頻原創PGC入駐,年底預計達到5000家;同時搭建平臺,幫助內容生產者進行分發和變現;另外,看了嗎視頻團隊也會針對熱點事件自製部分原創內容。

除了暴走漫畫、陳翔六點半、同道大叔等KOL的入駐,看了嗎也與政務單位,如環保部、文化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進行內容合作,第一時間發布實時資訊;同時與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進行獨家戰略合作,與人民在線、央視網、中青在線、光明日報等近十家中央媒體建立內容合作。

在技術上,一方面,看了嗎團隊自行研發了推薦算法模型,對大量視頻進行智能識別和質量判斷,篩選後自動添加標籤和分類,再進行人工覆核,進行時效性和關鍵詞判斷後入庫;另一方面,機器會分析用戶對視頻的播放、點讚、分享等行為數據,計算出用戶的短期和長期興趣畫像,得到用戶的動態興趣圖譜,每次刷新都能獲得私人訂製的內容。

變現方式上,除了為廣告主提供精準廣告與原生廣告,看了嗎也會幫助平臺合作的內容生產者,進行更定製化的變現。

未來,針對優質原創作者,看了嗎會提供流量扶持,開通讚賞、廣告、原創孵化、原創保護等支持;並會打通粉絲與優質帳號之間的社交關係,加強用戶與內容生產者的互動與黏性,為粉絲經濟鋪路。

團隊方面,看了嗎視頻創始人李紅梅曾就職於央媒,後任一點資訊副總裁。整體核心團隊均來自BAT等一線網際網路公司,其中技術團隊佔比一半以上。

36氪認為,看了嗎雖說形態上可以類比為「短視頻版今日頭條」,內容運營方式上卻不同。以抓取和依靠數據推薦的形式讓今日頭條跑得飛快,也面臨了今日與其他平臺的接口矛盾,內容低俗等問題,看了嗎人工+算法的形式或許可行,內容規模化和用戶獲取則是接下來的關鍵。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內容營銷大全:選人、投放、數據效果全揭秘
    @腦洞歷史觀 是今日頭條的一位歷史領域創作者,他用一篇文章推《俄羅斯大師科學叢書》,全平臺流水超過800萬,直接一本書賣爆。這就是今日頭條上KOL營銷的巨大潛力。不止楊不壞認為「頭條號內容的營銷價值,被忽略或者被低估了」,許多營銷從業者也在逐漸把目光投向這一篇紅海:流量巨大、創作者豐富,但營銷價值並未充分被挖掘。今天就想和大家分析下被忽視、被低估的圖文流量——今日頭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頭條號」。
  • 抖音快手「脫鉤」短視頻
    原本以自拍為主的短視頻嘗試囊括更多分類——混剪、配音、時評、影評、短劇、Vlog……代表短視頻在和長度中等的西瓜視頻、Bilibili等平臺接壤。2019年6月,抖音放開15分鐘視頻權限;到8月,快手放開視頻時長至10分鐘。這一脫鉤儀式在最近完成爆發,據「Tech星球」報導,9月28日,抖音在最新的13.1版本中,將「抖音短視頻」中的「短視頻」關鍵詞剔除,僅顯示為「抖音」APP。
  • 今日頭條-用算法計算世界
    用今日頭條,不用打字搜索,只要滑一下,想看的內容都會被推到你面前。你看的越多,它就越懂你:你想看什麼?自媒體時代,生產內容不是問題,消費內容才是。算法不關注內容價值,只求效率。不管你的興趣是科技、汽車,等等,最后里面的內容都是貪痴嗔,這是欲望的陷阱。
  • 2018年今日頭條科普內容閱讀量超5000億 知識分子如何走紅?
    李永樂憑的是在今日頭條發布的一系列科普短視頻,在2018年走紅:《馬化騰張一鳴等 IT 大佬互懟有幾種方法?現在,李永樂在今日頭條已收穫了266萬粉絲,成為了西瓜視頻籤約作者,人大附中最知名神級教師。「能好怎」「玉文化」「夾竹桃天蛾」……這一系列讓網友樂此不疲的「梗」背後,蘊藏著用戶對知識內容的強大需求。根據今日頭條此前發布的《科學科普創作者畫像》,2018年今日頭條上共產生科學科普內容4352萬篇,這些內容總閱讀量高達5593億,較去年增長130%。其中航空航天、氣候與環境、應急避險、能源利用、信息科技、前沿技術等多個領域閱讀量超過了300 億。
  • 短視頻和電商的「618 探戈」、「吸金黑洞」字節跳動以及優衣庫的...
    這次代號為「Demo-2」的任務,雖然在 27 日因為天氣原因推遲到了今天,但好事多磨,當獵鷹 9 號火箭把載有兩名太空人的龍飛船,送入預定軌道時,SpaceX 毫無懸念地成為全球第一家有能力將航天員送往國際空間站的商業太空公司。
  • 今日頭條金秒獎第3季度獲獎名單揭曉,冒險雷探長和大胃王密子君等...
    i黑馬訊 11月23日消息,新媒體短視頻獎項「金秒獎」第 3 季度頒獎典禮在京召開,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今日頭條視頻合作總經理張偉偉、演員舒暢以及 400 多位短視頻行業創作者出席活動,大會頒發了金秒獎「季度短視頻」「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短視頻團隊」「最佳導演」等24項獎項。
  • 微信視頻號的社交內涵
    對於目前的內容歡迎,短視頻領域最為火熱的應該是抖音,而微信以及整個騰訊公司,和字節跳動公司,屬於是一個「競爭關係」。在獨立短視頻產品裡,微信擁有「騰訊微視」,但是,目前從整體品牌和用戶規模來說,還有就是用戶接受度來說,抖音依然是更多人的青睞。
  • 今日頭條反低俗能力再升級 靈犬上線短視頻識別功能
    12月16日,今日頭條靈犬反低俗助手(以下簡稱「靈犬」)再次升級。新版「靈犬」增加短視頻識別功能,支持用戶以視頻輸入方式對內容進行反低俗檢測,具備反色情低俗、反暴力血腥等能力。  目前,「靈犬」已實現支持視頻識別、文本識別、圖片識別和語音識別,覆蓋當今網絡所有主流的內容類型。
  • 今日頭條接盤錘子科技!
    據錘子科技內部人士透漏,已經接到臨時通知,要求他們放棄錘子這邊的假期、股權等等,然後再籤頭條 6 個月試用期,改籤勞動合同到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字節跳動」。下面是匿名網友的留言:從這看,錘子科技真是人走茶涼了。
  • 抖音產品分析報告:如何成為短視頻領域的翹楚
    編輯導讀:刷視頻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休閒娛樂活動,其中抖音憑藉著它優質的內容成為短視頻領域一顆閃亮的星。抖音作為一款優秀的短視頻軟體,它的成功經驗值得其他產品學習。本文將從五個方面,對抖音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在短視頻的藍海裡跌跌撞撞的吃螃蟹者
    原標題:在短視頻的藍海裡跌跌撞撞的吃螃蟹者   3月22日,短視頻博主李子柒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更兩個月之後,終於「上新」。她的一條「藍印花布」視頻,在今日頭條平臺短短幾天之內就達到94萬次的播放量。不少網友留言:「終於更新了!」「等到頭髮都白了兩根!」   李子柒,短視頻創作領域的知名博主,來自四川綿陽。
  • 今日頭條2021版下載
    今日頭條是一款用戶量超過60,000,000的新聞閱讀客戶端,可以自定義訂閱自己想看的一些新聞種類,今日頭條手機版的自定義比較強,可以篩選一些不感興趣類的新聞資訊,整體還是不錯,適合愛.看新聞的朋友。
  • 短視頻系統開發 妙音短視頻系統開發
    在這個信息傳播這麼快的時代,報紙早已經不是我們知道訊息的第一介質,在這個短視頻這麼發達的時代,一個視頻、一段語音、一段文字就可以把想表達的內容完全表達出來,相對於文字,為什麼短視頻會發展的如此迅速呢?到底短視頻是一個什麼東西呢?
  • 好看視頻錨定全網最強視頻信息知識圖譜
    騰訊試圖藉助微視在視頻賽道這一局裡一展風姿,阿里囊入優酷之後就動作漸少,倒是以搜索起家的百度,其旗下的好看視頻在知識視頻的領域裡,確實玩出了不少新水花。宋健說:「不存在中國的 YouTube。現在說誰是中國 YouTube,恐怕為時過早。短視頻行業如今已經走過追求感性的快速發展階段,接下來到了從感性步入理性的時刻,一切都還存有變數」。
  • 集體入坑 短視頻社交戰局還有翻身希望?
    從產品邏輯來看,即影更想讓你發一個圖文內容,只不過文字是P在圖片或視頻上的。設計上也吸收了國內圖片社交產品in的玩法。所以,從核心上來看,即影就是一個採用全新圖文展示模式的微博。特別是加上那個功能跟微博熱搜一模一樣的發現tab,簡直就是微博本博。至於所謂的短視頻,只是每條「微博」自動展示15秒而已。
  • 短視頻可能成為行業標配
    具體到競爭層面,短視頻領域可謂山頭林立,前有抖音、快手兩大強敵,中有騰訊、愛奇藝、B站等聚合平臺,更有微信、QQ等社交平臺和今日頭條、網易等資訊平臺,短視頻行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如何突圍是擺在所有短視頻平臺面前的問題,更是短視頻MCN機構必須思考的生存根本。
  • 新聞AB面丨「舌尖」IP遇冷,頭條瞄準長視頻能煲出精品嗎?
    短視頻重量級玩家收購相機應用,全因相機成了新入口,看來收購一個公司獲得大量新用戶將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新趨勢;今日頭條為長視頻業務招兵買馬,選擇幹這件燒錢的活,大概是想成為愛優騰戰隊中的新成員。舌尖3收視率與收入齊飛,口碑卻遭遇滑鐵盧,節目組說美食創新太難做,舌尖粉表示還是先解釋清楚花鱸和黑口鱸魚那檔子事兒吧。
  • 短視頻內容+直播——視頻內容電商新風口
    2016年起,短視頻和網絡直播迅速發展,成為網際網路新風口,用戶規模持續增長。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直播平臺成為新的流量高地,紛紛探索流量變現渠道增加收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期的結束,傳統電商亟需新的流量入口,同時內容平臺也需要拓寬變現渠道。
  • 騰訊構築內容護城河"企鵝帝國"的敵人是今日頭條?
    持續3天的大會上,「內容側」的戰略也逐漸清晰,企鵝號宣布重大升級,QQ打出「年輕+社交」的大旗,新的短視頻品牌yoo視頻也正式官宣。騰訊強勢的標籤是「社交」「遊戲」「流量」「資本」等,但是「內容」在外界看來,並沒有特別高光。細數以往,和內容相關的業務分別分布在不同的事業群,微信成為爆款後,騰訊內部的賽馬機制盛行,鼓勵了競爭,也產生了不必要的資源消耗。
  • 短視頻營銷第一股:雲想科技為何能成為風口上的「豬」?
    伴隨短視頻崛起的,相關產業鏈公司也呈現幾何式增長——中國領先的短視頻營銷解決方案供應商雲想科技在過去3年,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幣2.35億元增至2019年的23.1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13.5%。當前雲想科技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有望成為港股名副其實的短視頻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