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Cell:神經元突變如何破壞大腦連接性

2021-01-12 生物谷

2019年12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軸突是神經元的長線狀延伸,能夠向其他腦細胞發送電信號。由於軸突連接,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可以完成所有必要的任務。在我們出生之前,軸突已經在整個灰質區域中生長,並隨著大腦的發育而正確地連接。 近日,UNC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了因連接錯誤導致罕見神經發育異常狀況的原因。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UNC-教堂山分校細胞生物學和生理學教授伊娃·安東(Eva Anton)博士發表在《Developmental Cell》雜誌上的文章展示了兩個基因突變如何改變神經纖毛的功能,進而導致罕見的Joubert症候群相關疾病(JSRD)。Anton說:「我們的實驗表明,睫狀體信號傳導促進了軸突束髮育和連接,破壞纖毛信號可以導致JSRD中的軸突畸形的發生。」

儘管在大多數細胞類型中都發現了纖毛,但直到最近,它們在大腦發育中的重要性仍未得到充分認識。

現在,科學家們知道纖毛會感知周圍的環境,而功能異常的纖毛會破壞胎兒發育過程中的軸突生長和連通性。患有纖毛功能異常以及相關的不規則軸突生長和連通性的嬰兒會患有JSRD。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會經歷發育遲緩,智力障礙,呼吸節律異常,身體運動控制困難以及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但是上述症狀是如何發生的目前還不清楚。

Anton和同事使用攜帶Arl13b和Inpp5基因突變(JSRD患者相關突變)的小鼠模型,利用光遺傳學手段研究了纖毛功能失調對軸突連接性以及大腦發育的影響。

在小鼠中,他們發現Arl13b或Inpp5e突變會削弱纖毛作為信號傳導樞紐的能力。進一步,Anton及其同事發現號蛋白PI3K AKT活性的變化,從而調節了軸突行為。

Anton說:「通過揭示原發性纖毛在大腦連接性出現中的重要性,有助於我們了解纖毛失調是如何導致JSRD相關疾病中軸突缺陷的形成。」(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Scientists show how tiny, mutated neuron antennae impair brain connectivity原始出處:

Jiami Guo, James M. Otis, Sarah K. Suciu, Christy Catalano, Lei Xing, Sandii Constable, Dagmar Wachten, Stephanie Gupton, Janice Lee, Amelia Lee, Katherine H. Blackley, Travis Ptacek, Jeremy M. Simon, Stephane Schurmans, Garret D. Stuber, Tamara Caspary, E.S. Anton.

Primary Cilia Signaling Promotes Axonal Tract Development and Is Disrupted in Joubert Syndrome-Related Disorders Models. Developmental Cell

, 2019; 51 (6): 759 DOI: 10.1016/j.devcel.2019.11.005

相關焦點

  • Neuron:ALS中大腦運動神經元在是如何死亡的
    相關研究已經刊登於Neuron雜誌上,這項新研究表明,ALS一個共同的基因突變會產生致命的蛋白質,可能引起大腦損害,導致ALS。約5%的ALS患者攜帶C9orf72基因變異,其在ALS患者中含有數百個重複序列,而不存在於正常個體中。在2011年就發現了該基因,但是研究人員一直在試圖理解它的正常功能,以及其在ALS的作用,並提出了多個假設。
  • Cell:成功繪製出小鼠大腦中1000個神經元的連接圖譜
    兩年前,當Jayaram Chandrashekar和他的同事們開始他們的神經製圖工作時,神經科學家對哺乳動物大腦中的哪些區域相互交談有一個大概的想法。但是,大腦中的信息傳遞架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謎。一種完整的神經迴路圖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大腦是如何連接的,以及信息如何通過這種神經迴路進行傳播。
  • Science :科學家揭秘大腦神經元迴路的連線規則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5年12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我們的大腦中包含著數億萬個神經元,而這些神經元又通過數百萬億個突觸進行連接,儘管揭開這些連接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就成功完成了這項任務,研究人員在文章中成功解析了小鼠大腦皮層中神經元的連接方式,大腦皮層是大腦的外層結構,其被認為主要負責機體認知和感覺功能的發揮。
  • Cell: 星形膠質細胞保護神經元免受毒素累積
    2019年6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2019年5月23日,研究人員在《Cell》雜誌上報導了腦細胞收集過度活躍神經元分泌的受損脂質,然後將這些有毒分子回收利用的現象,它是保護神經元免受過度活動的破壞的機制。當神經元快速而激烈地活動時,細胞中的脂質分子會受到損害並且會變得有毒。
  • 經過基因編輯的神經元能修復中風大腦 還讓失明小鼠恢復視力
    中風通常會導致永久性殘疾,永久性失明、帕金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威脅著越來越多人群……但將來,通過使用移植的新的健康神經元替換死細胞,可以修復中風導致受傷的大腦。而且,經基因編輯「二次發育」後的神經元,還成功地讓失明小鼠重見光明。
  • 聚焦神經元重要研究 解讀大腦奧秘
    發現重寫創傷記憶的神經元doi:10.1126/science.aas9875 doi:10.1126/science.aau0035對創傷經歷的回憶會導致精神健康問題,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會破壞一個人的生活。據估計,當前將近三分之一的人會在他們生命中的某個時刻遭受恐懼或應激相關的障礙。
  • Cell:大腦中到底有多少類型的神經元?
    「普查」,如今刊登在Cell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新方法,其可以幫助科學家們系統性地鑑別單一類別的大腦細胞或者脊髓中的神經元細胞,隨後研究者揭示了神經元運動形狀迴路架構背後的元件,同時也闡明了這種統計學方法如何為神經學家們提供一種關鍵有效的工具來對大腦任何區域中的細胞多樣性進行定量化分析。
  • Cell Stem Cell:神經幹細胞移植物有望治療脊髓損傷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他們成功地將神經幹細胞的高度特化移植物直接植入小鼠的脊髓損傷部位中,隨後記錄這些移植物如何生長和填充損傷部位,並與這些小鼠現有的神經元網絡整合在一起。
  • Cell:重大突破!發現視網膜中感知光線強度的神經元群體
    他們發現眼睛視網膜中的神經元分工協作,從而使得特定的神經元經過調節對不同的光照強度範圍作出反應。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9月28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Population Representation of Absolute Light Intensity in the Mammalian Retina」。論文資深作者、波士頓兒童醫院F.M.
  • 新技術揭示與自閉症風險基因相關的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異常
    新技術揭示與自閉症風險基因相關的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異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2:08:27 美國哈佛大學Paola Arlotta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體內Perturb-Seq技術,揭示出與自閉症風險基因相關的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異常
  • Science:大腦中的神經元是如何連接的?
    2019年5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大腦由大量相互連接的神經元組成。數十年來,研究人員對神經元細胞的複雜模式如何在發育過程中發展成功能迴路的過程十分感興趣。如今,研究人源已在果蠅中發現了一種新的信號傳導機制,它指明了大腦中神經元迴路的形成。
  • Stem Cell Rep:新研究揭示人海馬區神經元特徵
    該研究發表在最近的《Stem cell Reports》雜誌上。在阿爾茨海默氏病中,調節動機,情感,學習和記憶的海馬結構受到嚴重影響。但是,由於無法獲得海馬組織,除非進行驗屍,否則研究人員不可能了解導致細胞功能障礙和隨後神經元損傷的原始事件是什麼。然而,如果能夠在阿爾茨海默氏病發生早期了解哪些細胞途徑會發生改變,就可以開發出可以減慢疾病速度的療法。
  • Cell:神經元釋放絲氨酸支持胰腺癌mRNA
    針對PDAC的遺傳分析表明軸突導向調節因子頻繁發生突變,提示神經元支持在腫瘤發生中的作用。此外,既往研究表明神經切除或用辣椒素破壞神經纖維可提升PDAC荷瘤小鼠的存活率,這佐證了神經在PDAC發展過程中的促癌作用。相關研究表明,來自背根神經節和交感神經的感覺神經元會加速PDAC腫瘤發生,而膽鹼能神經則抑制其生長。但是迄今為止,相關機制集中於神經營養因子或神經遞質的釋放。
  • 谷歌發布史上最強1/3果蠅大腦地圖,精準定位25000個神經元連接!
    休斯醫學研究所 (HHMI) 合作自動重建了整個果蠅的大腦,現在,他們又迎來一個重要裡程碑:已經精確定位了25,000個神經元之間的數百萬個連接,這是有史以來最大、最詳盡的果蠅大腦地圖。戳右邊連結上 新智元小程序 了解更多!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夢想通過繪製完整的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以了解神經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 Cell:挑戰教科書!揭示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機制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8.01.008。這項研究鑑定出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中的特定位點,這些神經元以一種快速的空間精確的方式釋放多巴胺---這一發現與關於這種神經遞質如何在大腦中傳遞信號的當前模型相衝突。
  • 近期人類大腦神經元研究重磅成果之梳理
    修復大腦和脊髓遭受的損傷可能是醫學界最艱巨的挑戰。直到最近,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項新研究提出了「成體大腦再生的轉錄路線圖,研究者表示,通過使用現代神經科學、分子遺傳學、病毒學和計算能力等一系列極好的工具,我們首次能夠鑑定成體腦細胞中的一組完整的基因如何自我重置以進行再生。這使得我們對再生如何在轉錄水平上發生有了新的基礎了解。」
  • Cell:重磅!首次發現硒或能有效保護大腦中特殊類型的神經元!
    為了尋找背後的原因,研究人員在小鼠的大腦中鑑別出了一種特殊類型的神經元亞群,當包含硒的GPX4缺失時這種特殊神經元就會消失,深入研究後研究者人員發現,在出生後的發育階段,當用硒替代硫的酶類GPX4缺失時小鼠大腦中的特殊神經元就會缺失。
  • Cell Stem Cell:操縱PTEN基因培養出具有表面褶皺的大腦類器官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懷特海德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Yun Li說,「我們發現增加的神經祖細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 NPC)增殖促進人大腦類器官中的皮層組織擴大和皮層褶皺。再者,我們確定剔除PTEN基因允許NPC細胞中生長因子信號增加,從而釋放它的生長潛力和促進增殖。」
  • 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突變會導致神經元阻塞
    遺傳學研究發現,GGA3的罕見突變會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在之前的研究中,當前研究的作者確定了GGA3蛋白在非神經元細胞系中轉運BACE1的作用。BACE1是一種蛋白酶,負責裂解蛋白質APP來產生β-澱粉樣蛋白肽,這些肽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積累成斑塊。這篇新論文首次在培養的神經元和小鼠中證實了GGA3功能障礙對BACE1的影響。
  • Cell:新研究闡明大腦幹細胞的身份
    2018年5月5日/生物谷BIOON/---人神經系統具有複雜的結構,它將來自大腦的電信號發送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使我們能夠移動和思考。不幸的是,當腦細胞因創傷或疾病遭受損傷時,它們不會自動地再生。這能夠導致永久性殘疾。但是在大腦內有少量幹細胞持續存在到成年期,這就為修復受損的大腦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新細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