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著名數學家谷超豪逝世
本報駐溫州記者 甘凌峰 世界著名數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谷超豪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昨天凌晨01時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歲。 谷超豪是土生土長的溫州人,有很深的溫州情結。
-
谷超豪:徜遊在數學的海洋裡—新聞—科學網
那一年穀超豪考入聯立中學,第二年轉入溫州中學初中部。谷超豪就讀的溫州中學是當時溫州地區唯一一所完全中學,不僅教學質量高,還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從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抗日戰爭,一直是溫州革命運動的中心。因此,日軍飛機也把溫州中學列入了空襲的目標。日寇的暴行激起了谷超豪內心強烈的愛國熱情,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十萬個為什麼》、《大眾哲學》、《通俗經濟學講話》、《西行漫記》、《論持久戰》等進步書籍。
-
聚焦中微子-新聞專題-科學網
科學網作為以網絡社區為基礎構建起面向全球華人科學家的網絡新媒體,利用網絡平臺優勢,2012年3月8日第一時間網絡同步直播中微子實驗結果新聞發布會>;並於3月14日在網際網路上率先推出在線訪談《聚焦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邀請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主要參與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科學網知名博主曹俊、邢志忠兩位老師同廣大網友交流。
-
相交相知二十載 溫籍院士孫義燧解讀谷超豪
核心提示:談到谷超豪的成長曆程,孫義燧總結兩點:一是那一代人讀書風氣盛,深受永嘉學派經世致用的學說浸潤;二是他們都很愛國,一生堅持科技強國的抱負。【專題】溫籍院士谷超豪逝世談到谷超豪的成長曆程,孫義燧總結兩點:一是那一代人讀書風氣盛,深受永嘉學派經世致用的學說浸潤;二是他們都很愛國,一生堅持科技強國的抱負。從某種程度上說,孫義燧和谷超豪有著相似的人生軌跡。
-
14歲入黨的谷超豪 人生多傳奇
讀初中時的谷超豪 昨天,聽聞谷超豪逝世的消息,電話那頭的馮增榮,語調黯然:「超豪比我還小几個月,他是1926年5月生的,我是1925年12月生的。當年讀書會的老同學、老戰友,如今一個個都去了。 馮增榮與谷超豪的哥哥谷超英,是最早參加這個讀書會的幾個人,讀書會的主要內容就是引導同學們讀馬列主義的書,比如艾思奇的《大眾哲學》,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等等,同時開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動。 不久,谷超豪也跟隨哥哥參加了讀書會。在馮增榮的記憶裡,少年時代的谷超豪,敏於事,勤於學,心向革命,貌似靦腆,心若磐石。
-
著名數學家谷超豪病逝 復旦大學生作詩紀念(圖)
新聞原標題:谷超豪:「處處留心皆數學」 張炯強 傅曉暄 「數理巨擘出西關,種下芬芳桃李園。後學亦當多努力,不負春暉報湧泉。」昨天,當一代數學大師谷超豪院士逝世的消息傳進復旦大學校園,一首紀念谷老的詩便在校園網傳誦,它的作者是復旦數學科學學院2008級本科生趙磊。
-
著名數學家谷超豪6月24日於滬離世 網友:巨星隕落
復旦大學官方微博今天上午發布消息,證實谷超豪先生去世 (資料照片) 東方網記者唐漪薇6月24日報導:著名數學家谷超豪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6月24日01時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歲。消息於今天上午9:29時許公布於復旦大學官方微博,不到40分鐘,即被轉發1230餘條,人們紛紛向這位偉大的學者致以哀悼。
-
聚焦論文造假-新聞專題-科學網
-
谷超豪院士:數苑嘗百味 人生大胸懷
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和數學物理,絕大多數人眼中艱深的「百慕達三角」,卻成就了谷超豪生命中的「黃金三角」,60餘年求索不息。谷超豪在莫斯科大學科學博士論文答辯會上作報告。1974年,谷超豪在與楊振寧合作時,他最早得到經典規範場初始值問題解的存在性,對經典規範場的數學理論做出了突出貢獻。後來谷超豪又給出了所有可能的球對稱的規範場的表示;首次將纖維叢上的和樂群的理論應用於閉環路位相因子的研究,揭示了規範場的數學本質,並應邀在著名數學物理雜誌《物理報告》上發表專輯。
-
谷超豪:學海茫茫欲何之人生幾何學幾何
新聞視點:您在數學方面是否有特殊的天賦? 谷超豪:我不知道我有沒有天賦。但我對數學的興趣源於小學三年級接觸到循環小數,數學要靠想像,熟悉這個無限的概念激發了我的想像能力,之後我便愛上了數學。 新聞視點:您很年輕便做出了受國際重視的成果,這很難得吧?
-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專題論壇在京舉辦—新聞—科學網
聚焦後疫情時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亞洲水塔最新研究成果入選聯合國專題報告—新聞—科學網
亞洲水塔區冰川與冰凍圈補給河流分布 《團結在科學之中2020》專題報告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谷超豪:加減乘除的人生
(網絡圖)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中科院院士、著名數學家谷超豪獲此殊榮,以表彰其在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及其在是航天工程的基礎研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谷超豪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科學網—著名有機化學家周維善院士逝世
【科學網 黃辛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
—新聞—科學網
35年前的6月12日下午4時,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正在東京大學數理學部講演廳向日本數學界作主題為
-
李小文院士逝世。
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新聞連結)的消息,深感悲痛! 李小文老師2007年7月29日在科學網註冊開博,成為科學網成立上線以來首批活躍的博主之一,7年來多在科學網累計發表了1878篇博文,同時經常和科學網網友們進行密切交流,對年輕科研人員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和照顧(例:海歸孫愛武事件)並多次參與科學網組織的各項活動(例:詳見在線訪談:中國最慘博士後
-
中國科學院院士谷超豪:數學王國的"戰略家"(圖)
2009年10月20日,谷超豪先生出席「谷超豪星」命名儀式。圖為谷超豪先生與「谷超豪星」運行軌跡。谷超豪的弟子,同是中科院院士的復旦大學李大潛教授談起谷超豪先生時充滿了崇敬之情。 還在蘇聯留學的時候,谷超豪先生就因為研究K展空間的新方法而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當時他的主攻方向是微分幾何。在1956年我國制訂科學發展規劃時,很少有人知道,谷超豪先生就是規劃的參與制訂者之一,當時他和數學界的一些學者聯合提出數學領域要重點發展微分方程、概率論和計算數學。
-
谷超豪:培養出中科院士9人,臨終遺願讓人淚目
1938年,谷超豪先生考入了溫州中學,這個中學的教育水平在浙南地區,乃至於整個江浙地區都是首屈一指的,裡面有許多學霸,而谷超豪先生則是學霸中的學霸,特別是在數學這個科目上,谷超豪先生更是永遠的第一人。對於谷超豪先生而言,年少目睹祖國的屈辱,更加堅定了谷超豪努力學習日後報效祖國的信念。在1943年穀超豪先生考入了浙江大學,在這座大學裡,谷超豪先生遇到了他仰慕已久的數學大師蘇步青,蘇步青先生對於谷超豪先生影響非常大,特別是蘇步青先生講解數學時那種條理清晰、圖文並茂的方式,讓谷超豪先生非常著迷。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薛隨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 及時的新聞報導、權威的專家解讀、深度的熱點追蹤,關注科技工作者的喜怒哀樂,搭建跨學科交流的橋梁。 ◆吳季(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報》是中國的科學事業和公眾的橋梁。
-
專家聚焦大連先進光源—生物分子質譜發展—新聞—科學網
12月13日,首次「大連先進光源生物分子—質譜實驗站用戶專題研討會」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