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很多人崇拜成功學,拿著所謂成功人士的故事,背得滾瓜爛熟,然後激勵自己去埋頭苦幹,結果往往碌碌無為。成功學並不能讓我們成功,反而讓我們置身於那些成功的光芒之下,眩暈了雙眼,看不清哪裡是出路。
反而是別人的缺點,別人的失敗,讓我們反思自己,鞭撻前行,最終取得屬於自己的成功。作為年輕人,更應該認清弱者的3種心態,避免其成為成功路上的攔路虎。
(1)「窮忙族」的順從心態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人,每天「啃著」勵志名言,做自己最忙碌的憤青。他們每天早早起床,先背半個小時單詞,然後想著明天的文案;老闆要求的工作從來都是加班加點完成,而且還自告奮勇攔下了各種活,美其言鍛鍊自己的綜合能力;下班回家,搭公交,洗衣做飯,都不忘背隨著帶著的英語生詞本。
除了忙自己的事外,他們還忙別人的事。同事叫幫的忙,總是先來後到,排著隊來。「老好人」的形象坐實後,幫別人做的事越來越多,而自己的事卻無暇顧及。
他們沉浸於忙碌之中,卻不知道更應該花時間去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更應該去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造成的直接後果是,越忙碌,越貧窮。
(2)逃避現實的「鴕鳥心態」
鴕鳥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當可能的危險來臨的時候,它就會把自己的頭插入草堆,殊不知自己的腿很長,足夠應對很多風險。
有「鴕鳥心態」的年輕人也是這樣,遇到屁大點事,就會想辦法找別人坐,自己最好就是啥也不用幹,看看報紙就是一天。不只是在工作上,在生活上他們也如出一轍,成為了逃避現實的孬種。
(3)酸葡萄效應的忌憚心態
我聽過最大的謊言之一,就是沒能力走出貧窮的人,高聲吶喊著知足常樂。他們看著身邊的同事晉升,卻安慰自己,身居高位,壓力重大,不要也罷。他們沒有錢買肉,天天吃蘿蔔白菜,卻說素食養生。他們買不起房子,蝸居於移動出租屋,卻說沒有別人的爸。
面對人生的低谷,他們想到的是如果為自己的窘境找說辭,尋安慰,甚至忌憚別人的成功,卻不去想想如果改變。
年輕人若想取得人生的成功,就更應該重視自己的「弱者心態」。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不要畏懼困難,更不要忌憚別人的成功。除此之外,還應該懂得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把對的時間用在對的事情上,學會拒絕,不要做「窮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