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天外來物,總是給人一種神秘感,星球碰撞又產生了怎樣的火花也更是令人好奇。今天,我們將繼續關注依蘭隕石坑,揭秘這個形成在白堊紀花崗巖基巖上的天外之吻。
隨著科學鑽探的開始,依蘭隕石坑逐漸揭開神秘面紗,這個形成在白堊紀花崗巖基巖上的天外之吻也慢慢展露不為人知的一面。
依蘭縣文廣旅局 工作人員 王本昆
據陳鳴教授說,全世界190多個隕石坑中,唯一的隕石坑冰川遺址,獨特性,隕石坑冰川疊加的遺址。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就展開了對隕石坑的調查。2009年,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證實了我國第一個隕石坑——岫巖隕石坑,位於我國的遼寧省。但之後的10年就再也沒有新的隕石坑被發現,直到去年12月24日,依蘭隕石坑的出現,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兩處隕石坑都發現在東北地區,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存在特殊原因呢?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研究員 陳鳴
實際上,我們就說,地外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它是沒有方向性的,但地球表面能否保存隕石坑,這起到很關鍵的作用。很多地方報導了有這個東西,有這樣環形構造,但是不是很多工作我們還有待具體的深入研究,只不過就是說 我們目前對東北地區,遼寧的岫巖,我們黑龍江的依蘭,我們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不等於別的地方沒有。
也就是說,依蘭隕石坑的出現不僅為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同時也預示著我國存在其他隕石坑的可能。而相比於第一個被證實的岫巖隕石坑,我們這位新人自然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研究員 陳鳴
它們作為隕石坑的成因是一樣的,但演化歷史不一樣。岫巖隕石坑它形成以後它也是形成了一個湖泊,由於湖水就把坑口衝開了一個小缺口,這個缺口不大 就是一百多米嘛,但是我們依蘭隕石坑發現就不一樣了,缺失了兩公裡的坑緣,那麼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所以我們經過前期研究,我們覺得它很可能跟冰川作用有關。
除了演化歷史不同,依蘭隕石坑形成在地球造山帶上,也就是地殼活動比較強烈的區域,相比於形成在地殼活動較為穩定地區的岫巖隕石坑來說,保存難度較大。它的發現,也為我國行星科學和地質學研究提供了一個珍貴的「天然隕石坑實驗室」。
版權歸新聞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請聯繫我們
圖片來源: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新聞夜航》熱線:0451-8289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