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壞消息 中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結束並關井

2021-01-19 能源圈


好消息:中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今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中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中國擁有綿長的海岸線,洶湧起伏的海浪蘊藏著無盡的能量。為利用好這一天然能源「發動機」,中國電科38所在海南島進行海浪發電試驗,歷經3年技術攻堅,項目組通過不斷優化和改進裝置模型,採用智能偵調綜合控制技術,提升了波能裝置的轉換效率,增強了吸能效果;首創的寬幅逆變穩定技術,實現了海洋能千伏級逆變系統的高效轉換。近三個月的海上試驗表明,該發電裝置浮體擺動正常、吸波穩定,飛輪蓄能均勻而連續,發電性能穩定。該項目組負責人王振收介紹,他們研製的岸崖浮擺式浪能發電裝置,由浮子、擺杆、壓載框、液壓系統、飛輪系統、逆變器、控制及監控系統等組成,其浮子既可以像船舶一樣漂浮,也可以在颱風來臨時收攏到岸邊。目前,這款波浪發電裝置前期裝機5千瓦,採用浮體重構模塊化設計理念,後續可以擴大波浪能發電系統裝機容量,通過併網可以提供標準電力供給。


好消息:中國建全球首座熊貓型光伏電站已正式併網發電

世界上首座熊貓外型的光伏電站在山西大同郊外落成,近日,已開始正式併網發電。電站由黑白兩種顏色組成。熊貓的黑色部分,由單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組成;白色部分由薄膜太陽能電池組成。全部投入使用後,電站能在25年內提供32億千瓦時的綠色電力,相當於節約煤炭105.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0萬噸。


消息:神霧環保和神霧節能雙雙跌停

截止中午收盤,神霧系兩隻個股神霧環保和神霧節能雙雙封在跌停板上,兩隻個股在上午11點左右幾乎同時封在跌停位置,大單資金出逃全面湧出。其中神霧環保大單淨流出在0.82億,而神霧節能則淨流出0.79億,神霧系兩隻個股同時遭到資金拋售。


消息:第四次原油期貨全市場生產系統演練圓滿結束

7月8日-9日,第四次原油期貨全市場生產系統演練圓滿結束。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標誌著原油期貨上市準備工作又邁出實質性一步,技術系統的準備工作已全部完成。據介紹,從演練整體情況看,上期所、上期能源及市場各方準備良好,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基本得到有效解決。下一階段,將持續做好上市前的各項籌備工作,爭取年內推出原油期貨。

 

消息: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結束並關井

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工程全面完成預期目標,第一口井的試開採產氣和現場測試研究工作取得圓滿成功,並正式實施關井作業。自5月10日試氣點火以來,已連續試開採60天,累計產氣超過30萬立方米,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下一步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加大勘查力度,為產業化提供技術準備。

 

消息:菜鳥網絡物流園區屋頂光伏電站

近日阿里巴巴已經宣布了菜鳥網絡物流園區屋頂光伏電站2017年-2019年度集中採購的中標單位名單,A股兩家上市公司正泰電器旗下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與隆基股份旗下事業部隆基新能源均成為中標人。


消息: 特斯拉Model 3首輛汽車完成生產環節

特斯拉執行長Musk表示,特斯拉Model 3首輛汽車完成生產環節,正進行最後的檢驗,將很快發布相關圖片。媒體指出,如果「最終檢驗」按計劃進行,將意味著特斯拉從技術上實現在2017年7月份開始生產Model 3。

 

消息:未能就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一致

德國總理默克爾8日在漢堡峰會結束後表示,二十國集團就自由貿易達成一致,但未能就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一致。

 

消息:印度金石公司聯合比亞迪公司,將一款新型電動巴士引進印度昌迪加爾

據印度《論壇報》7月6日報導,印度金石公司聯合比亞迪公司,將一款新型電動巴士引進印度昌迪加爾。該巴士預計將於7月10日試行。為了排查城市車輛的汙染排放,印度政府行政部門決定在智慧城市計劃的基礎之上引進電動巴士。此前已經完成了對塔塔汽車旗下電動巴士為期15天的測試,現在將要對金石巴士進行測試。


消息:全球首輛太陽能火車將在澳運行 由老火車改造而成

據澳大利亞「新快網」7月9日報導,澳大利亞煤炭大亨弗蘭納裡(Brian Flannery)為澳大利亞新州拜倫灣(Byron Bay)帶來全球首輛太陽能火車,計劃將於今年聖誕節前投入運行。據報導,弗蘭納裡名下的拜倫灣鐵路公司正計劃在已於2004年廢棄的卡西諾至默威倫巴線路運行全球首輛太陽能火車。項目具體規劃線路為拜倫灣至北灘,單程3公裡,每天早上8點至晚上10點運行14個來回班次。在拜倫灣作家節以及拜倫灣美食節活動期間將適具體情況增加班次。


消息:特斯拉承諾百日內在澳洲建全球最大電池儲能系統,逾期就免單

馬斯克旗下汽車生產公司特斯拉宣布,攜手法國可再生能源公司 Neoen,準備在100天內在南澳大利亞州建造世界最大的鋰離子儲能系統,該項目是該州政府5.5億美元能源計劃的組成部分。在發布會上,馬斯克對外承諾要在100天內完成,如果超期將直接免單。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儲能系統建成後會是全球最高功率的電池系統,將為鋰電池在全球電網中大規模實施應用樹立榜樣。


消息: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稱近幾個月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了核能發電量

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稱,近幾個月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了核能發電量,是從1984年以來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核能發電量。增長原因是大量新的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農場出現,以及去年冬天西部各州普降大雪和暴雨導致最近幾個月水力發電量猛增。


消息:谷歌與荷蘭電力公司Eneco達成一份協議

谷歌與荷蘭電力公司Eneco達成一份協議,在未來十年內,谷歌將收購荷蘭最大太陽能發電廠全部電力,輸送給谷歌位於荷蘭的埃姆斯哈文數據中心。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成功試採海域可燃冰
    系全球首個成功在海域穩定開採可燃冰的國家;2030年前將會商業開發利用新京報訊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官微「中國地質調查」消息,昨天,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據了解,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能的國家。
  • 重大突破,南海可燃冰第二次商業試採成功,中國再創世界紀錄
    ——中國在可燃冰裡的艱難奮鬥難道可燃冰就真的可望而不可即了嗎?對於海洋可燃冰的研究,中國從1995年就開始了,並已經於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成功獲取了可燃冰實物樣品,成為世界上第四個通過國家級開發項目發現可燃冰的國家。
  • 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可燃冰試採再獲突破,創世界紀錄,外國惶恐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就在昨天(3月26日),我國自然資源部宣布,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成功。這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可燃冰,也是繼2017年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
  • 中國首次試採海域可燃冰成功 中集「藍鯨1號」承擔重任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宣布試採成功)        「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2017年5月18日,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站在正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作業的鑽井平臺「藍鯨1號」上宣布。自此,中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試採技術的國家,這對於促進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具有裡程碑意義。當天的儀式上,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主任高雨宣讀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創兩項世界記錄
    央廣網北京3月26日消息(記者劉飛 見習記者於子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26日),自然資源部傳出好消息: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就是俗稱的「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成功,並且創造了「產氣總量」和「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
  • 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什麼時間試採成功的?附官方最新消息
    可燃冰指的是天然氣水合物,是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近日,自然資源部日前宣布可燃冰試採成功。那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什麼時間試採成功的呢?一、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
  • 中國南海採「冰」記:領跑全球!中國首次海域試採可燃冰成功!
    圖片來自網易新聞5月18日,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這次突破將對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影響。圖片來自鳳凰網我大中國的可燃冰開採技術可是全球第一哦!咳,接下來上自然科學課!
  • 重大突破!中國南海可燃冰第二次試採成功:北大水合物中心盧海龍...
    2020年3月26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宣告我國第二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於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紀錄。
  • 中國首次可燃冰試採成功 有望改變能源格局
    「頁巖氣革命」改變全球能源格局之後,中國在另一項能源資源開發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今日(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國也是世界上首次海域泥質粉砂型可燃冰試採成功。姜大明是於今日上午10時,在中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藍鯨一號」海上鑽井平臺上做上述宣告的。中午時分,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 我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中國證券網訊 10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2030年前商業開發
    原標題:我國計劃2030年前進行可燃冰商業開發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其實,可燃冰並非都像冰塊一樣。在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天然氣水合物其實都和泥沙混在一起。
  • 可燃冰試採成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中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因為可燃冰礦產集中度很高,開採的水層淺,如果技術有了突破,理論上開採成本將低於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開採。而且,預計2020年後,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會再次上漲,那未來可燃冰可能就成為重要的替代能源。    「拋開可燃冰概念未來能否商業化,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本身就是我國國家能源戰略的一個重大突破,我國擁有了一個新的能源技術儲備。」
  • 可燃冰試採成功 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意味著什麼?
    北京習風堂微信號:bjxft2015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是「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所凝結而成的突出成就。
  • 中國首次在南海試採海底可燃冰獲成功 中央致賀電
    1號」上宣布,「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大公網5月18日訊(記者李昌鴻)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站18日上午在正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作業的鑽井平臺「藍鯨1號」上宣布,「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自此,中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試採技術的國家,這對於促進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具有裡程碑意義。
  • 海南島3年海浪發電試驗:中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海南島3年海浪發電試驗:中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可滿足兩百年能源需求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 中國可燃冰試採「天然氣」,收穫86萬立方米,創下兩項世界紀錄!
    中國可燃冰試採「天然氣」,收穫86萬立方米天然氣,創下兩項世界紀錄! 我國地質勘探部周四宣布,在為期一個月的南海試生產中,中國從可燃冰中提取了861400立方米天然氣。試驗開採於2月17日至3月18日在廣東省珠海市東南約320公裡的神湖海域237-304米海底進行。
  • 全球首次!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央視新聞今天(18日)援引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消息,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今日中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去賀電。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中集集團供圖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 波浪發電裝置突破關鍵技術
    據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10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