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Alison Abbott
德國一科研資助機構表示Niels Birbaumer的研究數據不完整,並對其實施了嚴厲的制裁。不過Niels Birbaumer卻堅持他的研究結果。
德國的一個大型科研資助機構DFG發現,該國一位著名的神經科學家在研究中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該科學家曾宣稱自己研發了一種能夠讀取癱瘓病人思想的大腦監測技術。
Niels Birbaumer曾經對無法與外界溝通的患者進行過研究,得到了大量關注。| 來源:DPA Picture Alliance/Alamy
DFG對Niels Birbaumer的這項引人矚目的研究展開了調查,發現有兩篇論文的數據不完整,而且分析有缺陷,但DFG並沒有說明研究方法是否有效。DFG對Birbaumer的這項研究提供了部分資助。在9月19號發表的聲明中,DFG表示將對Birbaumer實施最嚴厲的制裁。Birbaumer在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和瑞士 Wyss 生物與神經工程中心(Wyss Center for Bio and Neuroengineering)均有職位。
DFG已禁止Birbaumer在5年內申請其基金,或擔任DFG的基金評委。DFG建議將其發表在PLoS Biology上的兩篇論文[1,2]撤稿,還表示將要求其退回在該研究中使用的經費。
Birbaumer在一封發送給《自然》的郵件聲明中表示:「DFG發現我學術不端並對我進行了處罰。我必須承認我無法反駁對我的指控。」在後來《自然》的電話採訪中,Birbaumer補充道,他無法對調查結果做進一步的評論,因為DFG還沒有向他詳細說明其一系列決定的理由。
Birbaumer表示他會堅守自己的研究。他說自己的研究「顯示,基於對血流和腦電波的計算機分析,是有可能和完全癱瘓的病人進行溝通的」。
DFG還發現,上述發表在PLoS Biology上的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Ujwal Chaudhary有學術不端行為。Chaudhary是Birbaumer在圖賓根大學和瑞士 Wyss 生物與神經工程中心的團隊成員。DFG禁止Chaudhary在3年內申請其基金或擔任DFG基金評委。Chaudhary並沒有回應《自然》的評論請求。
腦活動
對Birbaumer 和Chaudhary的學術不端指控和他們在2013-14年進行的研究有關。在這項研究中,他們對4名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LS)的患者進行了研究。這些患者在家由親屬照顧。
研究者用放置在病人頭皮上的傳感器記錄了他們的腦活動。在2017年的一篇論文[1]中,Birbaumer和同事報告稱,他們通過分析腦活動記錄,可以判斷出病人是否以無聲的方式對簡單的問題做出了「是」或「否」的回答。這篇文章獲得了大量的媒體報導。
DFG在調查委員會的總結報告中指出,這些研究者並沒有將對病人的研究過程完整地錄下來,也沒有適當地展示分析細節,還作出了錯誤的論斷。
DFG強調,這些研究者對參與創新研究的病患負有「特殊的責任」,但是他們沒有負擔起這種責任,「特別體現在沒有完整記錄整個研究過程。」
Birbaumer表示,為了配合病患的看護需要(如從病人口中吸掉唾液),錄影過程常常被迫中斷。他在郵件聲明中指出:「由於這個原因,我們無法上傳我們收集到的數據,只能在發表的論文中稱其無法被分析。另外,我們也沒有描述複雜的數據分析中的每一步,也沒有在視頻記錄中將分析的過程完整錄下來。」
重新分析數據
在有人舉報後,今年初,DFG和圖賓根大學分別展開了獨立的調查。時為圖賓根大學信息學博士後的Martin Spüler表示,他重新分析了已發表的數據,發現無法重複出論文裡的結果。
根據DFG的聲明,DFG委託的一名獨立專家以及另外兩名舉報人得到了和Spüler一樣的發現。DFG的專家委員發現,上述研究者並沒有正確地分析數據。但是論文的另外4名共同作者沒有被調查。
今年4月,針對Spüler關於第二篇論文的批評,Birbaumer及其團隊進行了反駁。DFG建議將這篇論文撤回。在DFG公布調查結果之後,PLoS Biology很快發布了針對所涉兩篇論文的「編輯部關注」。
今年6月,圖賓根大學對Birbaumer 和Chaudhary的調查得出結論,二人學術不端屬實。
參考文獻:
1. Chaudhary, U., Xia, B., Silvoni, S., Cohen, L. G. & Birbaumer, N.PLoS Biol15, e1002593 (2017).
2. Chaudhary, U., Pathak, S. & Birbaumer, N.PLoS Biol.17, e3000063 (2019).
原文以Prominent German neuroscientist committed misconduct in 『brain-reading』 research為標題
發表在2019年9月21日的《自然》新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