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城市都有「智慧大腦」了?天津市給出了答案

2021-01-13 騰訊網

泛在電力物聯網打造城市「智慧大腦」

伍夢堯 金振文 程權 楊培斌

10月12日,國網天津電力向天津市政府遞交了「電力數據看經濟」前三季度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天津市全社會用電量實現穩步增長,第三產業增長6.14%,增幅最為明顯,為下一階段政府相關部門制定發展政策提供了可信數據支撐。

「國網天津電力將通過建立能源數據指標體系和共享機制,正在為天津打造城市『智慧能源大腦』。」國網天津電力網際網路部主任王劍鋒表示,今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與天津市籤署《加快實施「三型兩網」,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泛在電力物聯網在津落地共建共享新階段。年內,國網天津電力將試點建成電、氣、水、熱能源資源數據及氣象、交通、管網等市政數據的統一歸集平臺,開發住房空置率、群租房分析、金融信用評價等10大數字產品,深入挖掘能源大數據應用場景和價值,為推動天津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綜合能源服務提升用戶獲得感

「通過主動向客戶提供增值服務,量身定製用能方案,我們為客戶算好經濟帳,使電力客戶獲得實惠。」國網天津電力市場處處長任帥向記者表示。

為更好滿足不同客戶的用能需求,今年,國網天津電力正式建成綜合能源服務中心,可根據客戶能源利用需求因地制宜為客戶提供風光儲、地源熱泵等綜合用能方案,向客戶提供「供電方案+綜合能源服務」的全業務服務增值服務。據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中心王嘉庚介紹,在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中心內,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系統監測數據清楚了解219戶企業綜合能源項目運行情況,現場優化策略並下達調控指令,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服務電力客戶降低用能成本。

國網天津電力工作人員正在監測檢查能源大數據中心數據

已運行兩年有餘的北辰產城融合示範區綜合能源服務項目成效已十分明顯。園區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風光儲微網、地源熱泵、電動汽車充電樁五個系統,不僅實現了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更在智慧能源管控平臺的智能調度下,實時以最優用能組合為商務中心提供能源供給,每年可節約電能200萬千瓦時,預計7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資成本。

操作使用智能家居。

用手機顯示智能電錶採集的用能情況。

在現有實踐的基礎上,國網天津電力將繼續聚焦園區、景區、樓宇等場景,不斷完善多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一體化內部協同作業流程,加快推進傳統供電業務與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深度融合,以盡力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能源需求,真正提升用戶用電獲得感。

優化能源服務實現高效用電

10月14日,400餘塊新型智能電錶正在天津計量中心進行檢定。通過這種升級後的新型電錶,用戶可以遠程實時查看家用電器用能情況,並獲得系統提供的能效分析建議,進而優化用能習慣。近期,這款電錶即將在天津濱海中新生態城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試點應用並進行推廣。

慧風溪小鎮照片。

這一項目的落地,得益於「9100行動計劃」的正式推行。今年,國家電網與天津市共同啟動了實施涵蓋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在內的九大行動、百項任務,即「9100行動計劃」,內容涵蓋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智慧能源生態等九大方面、100項任務,全方位深化戰略合作。

慧風溪小鎮照片。

作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在津落地的示範項目,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將在建設中充分應用智能量測、智慧建築等先進實用技術,除了新型智能電錶,還將建設電動汽車「一拖多」充電系統、綜合能源服務廣場等項目,並利用先進的建築及能源技術實現所需能源100%自產,以推動清潔能源高比例利用,實現有序高效用電。

工作人員檢查綠色能源網屋頂光伏發電設備。

與此同時,天津市的另一座智慧能源小鎮——北辰產城融合區,也將建設柔性交直流混合配電網以讓光伏、儲能、電動汽車與電網實現可靠互聯,同時光伏、風力、地熱等多種能源的綜合運用也將進一步優化能源服務方式,助力節能減排。

人工智慧技術加快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10月12日,在天津西青區賽達工業園內,雙臂全自主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正在進行它的第十次現場作業。與傳統人工開展帶電作業方式相比,這一機器人的成功上崗大大降低了人身安全風險,有效提升了帶電作業的安全水平。而這種機器人,正是由「改革先鋒」張黎明帶領創新團隊完成的研發,是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力行業現場作業中的創新應用。

張黎明與創享3號機器人

據張黎明介紹,作為全球首臺全自主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雙臂全自主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配備了多傳感器融合的定位系統,可實現對導線的毫米級識別定位並採用雙臂配合,還能夠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像大腦一樣主動規劃作業路徑,高效完成工作任務,大大提升了帶電作業的效率與精度。值得一提的是,同樣由國網天津電力研發的單臂人機協同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兼具了機器人操作的安全性和人工操作的靈活性雙重優點,也能夠滿足複雜情況下的帶電作業需求。

目前,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已開始在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大保電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據《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這一帶電作業機器人將在天津進行產業化生產。國網天津電力也將利用新型智慧機器人,不斷提高作業效率、提高供電可靠性,拓展新技術在天津的落地使用,進而加快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作者:伍夢堯 金振文 程權 楊培斌

圖片來源:國網天津電力

編輯:劉趁

校對:陳晨

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智慧時代,如何規劃建設城市大腦IOC?
    全球都在緊鑼密鼓的布局智慧城市建設,歐洲、北美、日韓等地區處於技術領先地位,而中國也在積極進行智慧城市試點,形成了多個智慧城市群,中國的智慧城市試點項目超過歐洲、印度和美國之和。未來城市IOC智能運行中心是如何規劃構建的,本文給您答案。
  • 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到底啥樣?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題: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到底啥樣?新華社記者溫競華隨著大數據、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和應用場景變得更加聰明智能。而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聽起來高端大氣,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3日至5日在京舉行,記者帶你一探究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停車位!
  • 如何讓城市擁有更強大的智慧大腦?
    以廣州荔灣區彩虹社區舊樓加裝電梯項目為例,前期日立電梯通過大量走訪勘察和深入溝通,並根據該棟樓居民的需求提供了針對性的設計,量身定製出一套適用性極高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面積十分狹小的老舊小區,日立電梯通過無焊接分段式組裝,這有效降低了對環境影響,同時也縮短了安裝周期,減少了對居民正常生活的幹擾。
  • IEEE論文:城市大腦,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模型的智慧城市建設
    [導讀]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模型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2015年2月在csdn第一次發布文章
  • 騰訊超級大腦:數字世界的作業系統和下一個十年的答案
    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在踏足雲計算產業時,都喜歡給出「技術輸出」的概念,將自身積累的技術、運維等經驗,以雲服務的形式輸出給合作夥伴,在計算能力之外尋找差異化優勢。不過傳統雲計算的技術輸出還局限在以往的經驗,超級大腦卻承載了騰訊對數字世界建設全面而長期的技術構想,為下一個十年給出的答案。
  • 2020全國兩會關注智慧城市發展 如何讓「城市大腦」更聰明
    成效與問題並存 城市智慧化水平待提升 當前,我國城市正處於新舊治理模式交替、城鎮人口快速上升、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階段,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因時制宜、因勢利導成為多地政府的一致選擇。前瞻產業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至2020年4月初,我國智慧城市試點數量累計已達749個,規模發展已初見成效。但此次疫情考驗下,智慧城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
  • 智慧城市萬裡行 | 四川遂寧:構建城市「最強大腦」
    智慧城市萬裡行 | 四川遂寧:構建城市「最強大腦」 2021-01-07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城市大腦「思考」起來 數字政通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摘要 【讓城市大腦「思考」起來 數字政通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政通成立於2001年,多年來,公司始終專注於網格化管理模式在城市治理和社會治理領域的應用和實踐,致力於推動社會治理數位化能力的不斷提升。
  • 從中樞大腦到基層系統,智慧城市是否需要重新定義?
    一、智能城市「看山不是山」「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於1992年由IBM提出,這一概念的關鍵導向在於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資源運用效率,優化城市管理與服務,最終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目標。國內很多企業也成為「智能城市」。但是,即便有了概念,對於智慧城市的落地依舊眾說紛壇,始終沒有統一的定義或路徑來予以理解和實踐。
  • 佛山市應急管理局:持續建設運營城市安全「智慧大腦」
    我有機會跟大家相聚首都北京,並代表廣東省佛山市就城市安全發展創新實踐探索作簡單的陳述,感到很榮幸。我的發言主題是:打通城市『神經脈絡』,構築安全『智慧大腦』。」佛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魏鈺應邀在「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發言。據悉,該論壇年會於11月20日—21日在北京召開,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聯合主辦。
  • 佳都科技:聯合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城市大腦研究報告 新一輪智慧城市...
    來源:發布易11月17日,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大會於上海白玉蘭廣場隆重開幕。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與佳都科技(600728)聯袂發布《城市大腦建設目標選擇、方法與路徑——城市大腦規劃建設與應用研究報告》。
  • 城市有大腦,人民更幸福
    城市和作為人的主體如何形成一種良好發展的互動?這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討論,也是居民幸福感的關切。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智慧化城市治理,是增加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徑。在杭州,關於城市數字治理的「城市大腦」建設提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認同,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則開始了杭州的數位化探索方案。
  • 騰訊雲中標長沙城市超級大腦項目 助力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中新網7月2日電 近日,騰訊雲以5.2億元成功中標長沙市城市超級大腦項目。根據長沙政府採購網公示內容,未來,騰訊將運用自身網際網路科技優勢和強大的運營能力,攜手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長沙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神經中樞」,加快推動長沙的數位化發展進程。
  • 「硬核」黑科技為城市裝上「智慧大腦」
    「硬核」黑科技為城市裝上「智慧大腦」 2020-11-30 0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2020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通報
    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探索出一條新技術、新理念與區域經濟發展、地方特色、文化旅遊有機結合的新模式、新路徑,上述智慧小鎮無論是人文,科技,貿易,生態還是數位化經濟和新型城鎮建設都在全國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太昊國際智慧城市評估組推薦上述小鎮入選2019-2020年度中國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小鎮百強榜單!
  • 如果人類的大腦開發到100%,會變成怎麼樣?科學家給出答案
    人類在地球上是最高級的生物,這是因為我們人類的智慧比其他生物來的高而智慧這種東西跟我們大腦有關,從而有了智商高低這一說法,而為什麼有些人智商會比常人高呢?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得到了開發。今天我們來說說如果人類的大腦開發到100%,會變成怎麼樣?科學家給出答案!
  • 天津成為智慧城市樣本,背後是整體服務商成長的十年
    這座近代以來中國工業文明的先驅城市,再一次煥發新的蓬勃生機,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篤定前行。」《人民日報》在報導中如此點評。近幾年,「智慧」正在成為天津發展的新動能,而「智慧城市」正在成為天津的新名片。雲籤約、雲納稅、雲辦公、雲看病、雲上課……正在成為天津人的日常。儘管應用在雲端,但智慧城市的發展絕不僅僅在雲端。
  • 英國這個「最智慧城市」給出了答案!
    這是一個高科技小城,樸實到讓你仿佛置身於歐洲的「鹿港小鎮」,但它卻更是一個未來城市,衣食住行都用科技和數字連接。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布裡斯託,來看看他是如何運用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來幫助城市越來越智慧的。 這個智慧城市項目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以布裡斯託2005年碳排放量為基準,預計到2020年把布裡斯託的碳排放量減少40%,二是把可持續性發展作為社區發展的首要原則,確保可持續性成為改善人們生活質量的必經之路。
  • 藉助「城市大腦」 鑄牢護民之盾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人防辦依託「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智慧」的杭州「城市大腦」平臺,在獲取運用數據、提高防護能力方面積極探索,為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提供了有力支撐。「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本版對他們的探索進行整理刊發,以期為科技強防工作提供借鑑。
  • 專訪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鄭志彬:建設古羅馬式智慧...
    歷次技術的更新迭代都一步步貼近人們對智慧城市的構想,當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擺上臺桌,智慧城市開始二次進化。華為希望通過中樞大腦真正把割裂的各行各業的數據和應用有機的整合到一起,可以展示出數據匯聚和融合的價值,並展示協調指揮的作用。現場鄭志彬重點介紹了城市數字平臺,華為希望重新定義智慧城市的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基礎設施能力原來在不同的行業中單獨建設,相互之間是孤立的,建設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