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的《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誌網絡版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孫兵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Th2細胞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性T細胞亞群,其在抗寄生蟲感染、誘導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疾病及哮喘等疾病中發揮關鍵性作用。孫兵研究組從Th2細胞中尋找到一種新的功能性細胞外基質蛋白(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簡稱ECM1),它可以調控Th2細胞表面趨化因子受體S1P1的表達,進而選擇性地控制Th2細胞從淋巴結中向外周炎症灶遷移。這一發現對人們深入了解Th2細胞的遷移調控和過敏性疾病的發生進程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幼稚T細胞在淋巴結中被抗原遞呈細胞活化,分化成熟為不同的效應性T細胞。這些細胞將遷移至病灶部位發揮功能。T細胞的遷移在時間和空間上被精確調節。在這調節過程中,趨化因子受體S1P1在T細胞的表達調控,對細胞的遷移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其調控機制有待澄清。
通過研究Th2細胞介導的小鼠過敏性哮喘模型,孫兵研究組的李振虎和張淵博士發現ECM1在Th2細胞中被高表達。利用ECM1基因敲除技術在過敏性哮喘小鼠模型中證明,ECM1的缺失會導致哮喘疾病症狀的減輕。ECM1的缺失會使Th2細胞停留在淋巴結中,而在Th1細胞中不存在這種現象。研究機制表明:在Th2細胞活化的晚期,其所分泌ECM1分子與Th2細胞表面的白介素2受體的β亞基相互作用,進而抑制IL-2介導的STAT5磷酸化,從而解除對轉錄調控因子klf2的抑制作用,促進S1P1的表達,並最終促進T細胞的遷移。
這些發現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Th2細胞的遷移和其所介導的免疫性疾病的關係。該研究工作提示,ECM1有可能作為過敏性哮喘治療的藥物靶標。
此項研究成果得到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科委的經費資助。(來源: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