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前景何在:粉絲與內容悖論

2020-11-25 搜狐網

  本周五(11月22日),搜狐IT爆出新聞(新聞連結),稱百度即將完成對完美世界旗下的縱橫中文網的收購,價格在三到四億元人民幣。而恰恰在一個月前,人民網也宣布以2.48億的價格收購古羌科技(旗下擁有看書網)69.25%的股權。時間再向前推一個月,騰訊高調進軍移動閱讀的鼓聲還沒有消散。

  巨頭紛紛入局,2013年的網絡文學市場似乎越發的熱鬧,只是熱鬧背後,似乎每一個入局者都有點迷惑,自己在談論網絡文學時,談論的究竟是什麼?

  發展模式的十字路口

  一個領域越熱鬧,其背後可能存在的利益也往往越大,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但是同樣背後的風險也與之共存。對比人民網收購看書網的價格,完美此次出售稱得上是「賤賣」,畢竟縱橫中文網也以行業老二自居許久。

  池宇峰在為縱橫砸下重金之後,在這個時候選擇低價出手,自然也有著他的考慮。很長時間以來,人們給予網絡文學市場的一大標籤就是遊戲和影視產業的上遊市場,因而在盛大完成了對網絡文學的布局之後,完美世界自然不甘人後,也想先圈起一塊地來,將來好自產自銷。

  但事實上,此前網絡文學市場的虛熱很大程度上也來自於對改編問題的過高期待。先看遊戲市場,這些年真正算得上成功改編的其實真的不多,《誅仙》算一個,只是那似乎並非網絡文學商業化時代的產物。盛大真正自產自銷搞得還不錯的,恐怕也就是《星辰變》了。

  相比於搜狐暢遊花錢買下金庸老爺子所有作品的改編權,然後大賺一筆,網絡文學到網路遊戲這一所謂產業鏈的轉化率實在是有點低。這就如同我們每個人都要吃豬肉,但並不見得我們每個人都要自己去養豬。

  至於影視改編,確實近年來大量的網絡小說被改變成影視作品並且大獲成功。但是這些作品中本身在網絡上大火,然後將這種熱度延伸到影視上的有多少。很多網絡文學作品是在被改編之後,才被人意識到,然後去閱讀的。

  而且這些改編作品也多半都是女頻小說,而這個市場早已經被盛大文學旗下的紅袖、晉江之類網站卡得死死的,想顛覆市場格局的難度很大。加之,創作平臺日益泛化,豆瓣、天涯,甚至是微博、微信都成為了這類作品的創作平臺,市場份額和界線正在被稀釋。至於廣大IT男更多接觸的男頻小說,好吧,請問如何將一部動輒就水了幾百萬字,甚至是千萬字的小說改編成一部電視劇(就不說電影了),傳說中的《盜墓筆記》電視劇版都已經傳了好久,至今連影子都沒有見到。

  內容銷售在沒有強勢渠道或者形成規模效益之前幾乎是空話,而作品的改編則是一個成材率低、周期長的空中樓閣,因而選擇一個還可以清盤退場的時候放手,對池宇峰和他的完美來說總歸要好過繼續套牢在上面,讓之前的投入都成為沉沒成本,算是一個還算「完美」的選擇吧。

  而對於整個網絡文學行業來說呢,似乎在經歷了十年發展之後,擺在它面前的是一個十字路口。

  網絡文學的粉絲經濟要來了?

  在中國做內容,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盜版。哪怕是像網絡視頻這樣主要賣廣告的行業,盜版行為都能引發一場圍剿與反圍剿,就更不必說網絡文學這種直接出售內容的商業模式了。盜版讓網絡小說得以更廣泛的傳播,根據CNNIC的數據,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2.48億,但是這其中真正的正版閱讀用戶數卻讓人堪憂,因為獲取盜版小說實在是太容易了,再也不是當初那個一本大頭書相互傳來傳去的時代了。

  這也是人們對於百度收購縱橫中文網的最大質疑,一直以來被盛大文學看作頭號公敵——百度,為一批盜版文學網站導入了流量,甚至一度出現盜版小說連結被置頂的情況。而如今,且不說貼吧中的盜版問題,手機百度客戶端中盜版小說一鍵離線的功能多少就有點玩過火了。因而我們不由得想問一句,百度能夠玩得好網絡文學嗎?

  於是有人便開始拿百度將顛覆原有模式格局說事兒,認為網絡文學並不一定非要靠賣內容,說得多少也有那麼點道理,但仔細琢磨卻不是那麼回事。

  當然,盜版一方面讓作者和網絡文學網站損失了大量收入,另一方面,卻為作者們積攢了足夠的人氣,讓小說得到了更廣範圍的傳播,甚至使一部分用戶因為對作者和其作品的喜愛而轉為付費用戶,來表示支持。網絡文學的付費用戶群體很大一部分也來源於此,因為愛,所以才會選擇付費。這多少有點像羅振宇老師做羅輯思維的路子,只是其實這樣的玩法早已經被日趨成熟的「起點模式」不斷完善,並廣泛被複製了。

  今年8月,縱橫中文網上就有網友為作者夢入神機的新書「捧場」一百萬元,平臺和作者三七分成。而在更為成熟的起點,在一本書上消費千元才能獲得盟主稱號,而這種「消費」大多數是來自於對作者的「打賞」。起點的榜單排名機制更是催生了大批讀者為了讓自己的作者排上更高的名次而瘋狂打賞,甚至組成了粉絲後援團性質的組織,如所謂的「唐門」「紅盟」等等,而起點的打賞分成比例則是對半分成。

  這樣的模式也使得讀者的忠誠度往往是針對某個作者,而非哪一個平臺,正如很早之前闌夕老師所說的那樣,作者成了這個行業中最大的資產,同樣也是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因而相比於作者,盛大才是更恨百度的那一方。

  依著這樣的趨勢走下去,或許微信才是那個更適合網絡小說發展的平臺,移動化的閱讀方式、即時的推送、日漸成熟的贊助方式、更好的粉絲互動平臺。試問同樣在微信上做內容的廣大自媒體人,有多少能夠有這麼龐大的一個粉絲群體,振臂一呼能夠得到六位數以上的贊助呢?

  似乎網絡文學正在從內容經濟走向粉絲經濟,但問題恰恰又沒有這麼簡單。

  粉絲經濟與內容經濟的悖論

  問題是網絡文學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大的市場,很大程度上並不是靠那些振臂一呼就能日入百萬的大神,而是數量眾多的中低層寫手。他們沒有那麼多的鐵桿粉絲,他們靠正版訂閱得來的收入少得可憐,甚至許多寫手最終得到的只是網站一份千元左右的「低保」。但是他們所創作的內容和閱讀這些內容的讀者構成了整個網絡文學金字塔的根基。

  因而內容免費、靠粉絲經濟來獲利方式或許適合自媒體人來玩,但是並不適合網絡文學。因為對於很多寫手來說,這是一個產業,一份工作,而非一個興趣。自媒體人往往都有較為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名和利之間往往更希望得到名,然後放長線釣大魚,但網絡小說的寫手卻不同。

  很多人所想像的網絡小說免費閱讀不可能實現之處恰恰在於此,因為它會毀掉以起點模式為代表的網絡文學造血機制。快餐終歸是快餐,只不過有麥當勞和街邊攤的區別罷了,倘若將快餐當作俏江南來運作,那絕對將是一場災難。

  所以說,儘管巨頭紛紛入局,改變的也只能是這個行業的格局,給它添一把虛火。大家坐上了牌桌,就還是需要按照原有遊戲規則來玩,只不過比的是誰手上的牌更大罷了。

  除非哪一天有人拿出一套新的規則,另開一桌,只是這塊本不算大的網絡文學市場真的值得,也真的能夠拿出一種新的玩法嗎?我看不見得。當我們在談論網絡文學的時候,或許我們多半是想多了。

it.sohu.com true 搜狐IT http://it.sohu.com/20131125/n390722952.shtml report 3317 本周五(11月22日),搜狐IT爆出新聞(新聞連結),稱百度即將完成對完美世界旗下的縱橫中文網的收購,價格在三到四億元人民幣。而恰恰在一個月前,人民網也宣布以2

");}

相關焦點

  • 新生代賦予網絡文學新氣象
    正如《大江大河》一樣,這依然是一部由網絡文學改編成的電視劇。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絡文學自身不斷迎來進化和迭代。近日發布的《2018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如今的網絡文學在各個維度均展現出全新面貌,其中新生代的崛起和粉絲價值的凸顯更促使行業產生內生式的升級和變革。
  • 網絡文學IP產業鏈的開發——以網絡小說《擇天記》為例
    摘要:經過多年的發展,網絡文學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優質網絡文學IP業已成為文化產業爭先挖掘的對象,是否具備深度開發潛力的內容基礎,是否擁有海量級的粉絲基數,已成為了判斷IP是否優質的重要標準。
  • 網絡文學 一字千金
    讀者付費閱讀,網絡文學網站與寫手分成——這種商業模式催生出一支數十萬人的碼字大軍,其中佼佼者早已名利雙收。
  •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與時代、世界和文化趨勢合拍
    2010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開啟了「文化逆襲」新起點,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IP多元化傳播的「2.0時代」國內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和讀者聚集,以及作品海外出版並贏得第一筆收入,讓網絡文學的先行者看到了前景和希望。
  • 現象級網文《詭秘之主》宣告完結|克萊恩·莫雷蒂|網絡文學|閱文...
    於2019年度,《詭秘之主》躍升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男生總榜第一,並且在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中,「愛潛水的烏賊」成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網文作者。圖說:網絡小說《詭秘之主》 網絡圖《詭秘之主》小說以克蘇魯神話為設定內核,以資本主義上升期的歐洲為歷史原型,創造了一個蒸汽工業版的奇幻世界。
  • 聚焦:全國網絡文學的「路橋現象」
    路橋獨特的文化環境,成為滋養網絡文學發展的沃土,該區對網絡文學、網絡影視的重視,吸引了一批網絡作家前來體驗生活和創作。  網絡文學從業者形成四個代層  台州的網絡文學從業者年齡跨度大,老中青少四代具備。
  • 網絡文學平臺有了更多「洋」寫手
    這一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兼具的網絡文學盛會,展現了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最新成果。來自各國的網絡文學作家、編輯、譯者和產業合作夥伴等與會,就網絡文學出海成果、IP生態發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主題,展開探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來自海外的網絡文學原創作家們。他們日復一日在中國的網絡文學平臺上寫作,為中國的網絡文學平臺增添了更多國際元素以及中外文化融合發展的文學案例。
  • 中國網絡文學走過20年 從"起點"出發再加速
    網絡文學的力量日益壯大,從文本衍生到漫畫、遊戲、影視等產業,越來越多熱播影視劇改編自網絡小說,越來越多網絡寫手躋身作家富豪榜。 在廣東,誕生於陽江的「起點中文網」聚集了當時網絡文學帝國的「五虎將」,林庭鋒、吳文輝、羅立等人成為閱文集團的領頭羊。2011年,廣東率先成立全國首家網絡文學院,並創辦《網絡文學評論》期刊,隨後又成立了廣東省網絡作家協會。
  • 「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發布:新生代崛起,中生代穩固
    報告顯示,隨著網絡文學內容創作者和消費者的代際變遷,中生代作家地位逐步穩固,新生代作家接連崛起;85後、90後佔據半壁江山,95後作家多位上榜;男頻作品類型多元,女頻作品女性意識凸顯,IP及書粉影響力持續攀升。
  • 起點17年,一部網絡文學浮沉史
    創意大爆炸「當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文學網站出現後,無論是作品的數量,還是整體的內容質量,或是創意、寫作手法,都有了爆發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當時網民數量還偏低的情況下,在短期內,網絡文學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前網文作家、現閱文集團內容運營總經理楊晨表示。在楊晨看來,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區別,絕不只是把紙上的文字「搬到」線上,更重要在於和讀者的互動。
  • 《悟空傳》丨從這裡再看網絡文學與網絡新人類
    原標題:由《悟空傳》反觀網絡文學與網絡新人類文/玄峰網絡文學,顧名思義就是以網絡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其真正的學術定義尚不明確。在世紀之交時,中國的網際網路事業逐漸發展起來,《悟空傳》作者今何在最早在新浪網金庸客棧上面連載發表小說,共二十章。該書在出版後引起廣大網民的閱讀高潮,在網絡上一直享有「網絡第一書」的美譽。
  • 2019年網絡文學:內力深厚 別有洞天
    然而,即便在此情形之下,網絡文學的發展仍別有洞天。在「粉絲經濟」的支撐下,受技術、市場和政策交織影響的網絡文學,在商業模式、互動機制等方面都有新發展,在作家作品層面更有重大轉型和進化。雖被外部力量反覆衝擊,但「內力深厚」的網絡文學仍穩步向前。近年來,網文行業內部最大的事件是免費閱讀的崛起,以及由此引發的免費閱讀與收費閱讀之爭。
  • 網絡文學生態出海
    昨天,在上海舉行的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式上,以筆名JKSManga寫作的英國作者傑克·舍溫在接過「最受歡迎原創作品」獎時如是說。近年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經翻譯走出國門,中國網文在海外的影響不斷擴大,正在實現國內外同步「圈粉」。其中,雲集閱文集團等頭部企業的上海是網絡文學重鎮,立足於上海開放的國際化土壤,成為網文「出海」主要推手之一。
  • 咪咕閱讀全IP運營促使網絡文學升級 內容產業走向成熟
    近年來,網絡文學IP視頻化、遊戲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可以說,其全IP運作模式已經得到了網絡文學內容產業的一致認同。12月6日,一直紮根於網絡文學IP開發及運營的咪咕閱讀,又迎來一部重量級作品——《燃魂傳》的全IP發布,其作者管平潮也親自出席活動現場,為此次聯手合作站臺。
  • 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 聚焦網絡文學產業化、國際化
    本屆活動還首次邀請來自英國、義大利、波蘭、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的作者、譯者,以及韓國、泰國網絡文學企業代表共同參與,堪稱一場聚焦網絡文學產業化、國際化和創新性的行業盛會。  從輸出到聯動 中國網絡文學出海促進世界文化交流  當下,中國網絡文學出海正經歷從內容到模式、從區域到全球、從輸出到聯動的不斷升級。
  • 網絡時代,「文學青年」是一個貶義詞嗎?
    《大明宮詞》的粉絲裡,有的已經當了母親,還有的甚至快有孫女了,彈幕的刷屏,讓她感到意外。而數十年前,那時的李少紅,還不是一位電影導演,而是四川軍區獨立第2師的一位宣傳兵。在她的軍旅生活中,陪伴她最多的,除了政治學習就是書籍。「文學青年」,曾是李少紅身上的一個標籤,也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人的故事。
  • 中國網絡文學的二元性
    對中國網絡文學的評價歷來充滿分歧,肯定者強調網絡文學的革命性、新生性,強調它在文學生產、閱讀與傳播範式方面的巨大轉型意義,否定者指斥網絡文學的大眾化、淺薄化,認定它是大眾讀物,是文字垃圾。這種爭論從網絡文學興起之初就開始,到現在20年過去了,爭論仍在持續,在筆者參加的一些網絡文學會議上,時常會看到雙方爭得面紅耳赤。
  • 月關攜新書《南宋異聞錄》亮相 「網絡文學+」大會,探討AI與文學的...
    近日,2019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的開幕式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本屆峰會延續「網絡正能量、文學新高峰」的主題,著重突出「+」的概念,旨在運用網絡文學與IP融合的衍生形態,進一步推動網絡文學在創作上的積極正向,促進良好的網絡文學生態構建。
  • 狂歡到逃離:網絡文學裡的一千萬內卷大軍
    網絡文學生產的基本特徵曾繁亭認為網絡文學平臺成立之初就已經奠定了它的商品化前景。網絡平臺藉助網際網路媒介形成的跨時空的傳播能力,聯結了更多的文學消費者與生產者,形成一個更為龐大的市場。網絡文學平臺資本增殖的關鍵就是更多、更好地將網絡文學作者商品化。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展現目前網絡文學生產的商品化特徵。
  • 《燃魂傳》來了,《仙劍》作者管平潮再掀網絡文學「軒然大波」
    如今,網絡文學全IP運作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青睞,早在IP元年爆發前,網絡文學產業已經讓咪咕公司嗅到了商機,並催生出一個以網絡小說智慧財產權為核心的全新行業,並延伸到了遊戲、漫畫、商品和線下商店等衍生產業,形成咪咕生態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