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土壤日|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發倡議:保護土壤,你我參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李殷婷土壤保護刻不容緩土壤是萬物之源,農業之本,全球約95%的食物來自土壤,土壤的健康與否關係到人們的「米袋子」和「菜籃子」,而土壤出現有機質下降、重金屬和有機物含量升高的現象,保護土壤刻不容緩
-
讀英語文章 土壤對人類對重要性
這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生物多樣性的世界。今天,在世界土壤日的前夕,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首次發布了對這個地下世界生物多樣性的全球評估。大約300名專家匯集了他們的知識和數據,描述了這些多樣性的生物在自然環境和農業環境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面臨的威脅。
-
土壤有多少種顏色? 土壤是如何形成的?
土壤之於地球,正如皮膚之於人體。毫無疑問,皮膚是動物的最大器官,更是抵禦外來傷害的首要屏障,幾乎沒有人懷疑皮膚對於動物生存的重要性。其實,土壤作為陳鋪在地球表面的一層鬆散物質,就像皮膚一樣維持著陸地生命的存續。
-
土壤健康對發展有機農業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國土上,耕地不過佔12.68%,用全國1/10左右的土地,養活世界上1/5的人口,這實在是不小的挑戰。這不僅會導致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會下降,農藥化肥對土壤本身的生態系統也會造成嚴重的破壞。尤其長期使用農藥的話,土壤自身對殘留的農藥成分難以吸收和分解,就會加劇土壤被汙染的程度。
-
土壤ph傳感器進行土壤PH值測量的重要性
為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長,藉助科技手段對土壤PH值進行測量,有利於及時了解土壤的物力狀況,為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加強土壤環境管理起到重要作用。,表示土壤酸鹼度的方法就是土壤pH值。我國土壤pH值的量程為0~14,按數值大小將土壤酸鹼度分為五級:pH<5為強酸性土,pH5.0~6.5為酸性土,pH6.5~7.5為中性土,pH7.5~8.5為鹼性土,pH大於8.5就是強鹼性土。它對土壤中養分存在的形態和有效性,對土壤的理化性質、微生物活動以及植物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
-
土壤為什麼能滿足植物需要?土壤改良的重要性有哪些?
土壤是土壤顆粒經過長期的自然作用按照一定的結構堆積而成的。 通過了解我們知道植物可以從土壤中吸收其生長所需的礦質營養,土壤母質本身就是各種礦質元素組成的。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把從土壤上拿走的有機物還回土壤,按照自然規律進行合理的農業種植,就能維持土壤的健康並不斷地提升土壤環境,就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 肥沃的土壤 表層土的養分來自腐爛的動植物的遺體,他們被稱為腐殖質。 腐殖質腐殖質是植物生長的必需肥料。腐殖質越多土壤越肥沃。 不是所有的表層土都是肥沃的。
-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土壤環境安全知識競賽試題
8、參考資料:參賽者可到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www.cepf.org.cn)網站點擊生態長城項目,下載《土壤汙染防治知識問答》。9、競賽答題的有效截止日期為2009年7月15日(以寄出當地郵戳為準)本次活動的相關事宜由承辦單位負責解釋。
-
萬物土中生,如何保護好有生命的土壤?
保護好「大地母親」的「皮膚」,是人類不容推卸的責任與義務如何保護好有生命的土壤?人類如何與土壤和諧共存?經濟日報記者圍繞這些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來源:經濟日報作者:常理土壤與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中,消耗的約80%以上的熱量,75%以上的蛋白質和大部分纖維都直接來自於土壤。
-
提升土壤保護知識與意識 專家呼籲守護人類生命線
為了增強更多人的環保知識和意識,中國青年網聯合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於2017年8月啟動了「環境大家談」系列活動,邀請各界環保專家分別以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土壤保護為話題,進行視頻訪談,向觀眾講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啟發思考:如何從自身做起,參與環境保護?
-
土壤光譜學:創新技術助力解鎖土壤奧秘
文章來源於聯合國糧農組織,作者 FAO 利用創新技術來了解土壤土壤:滋養著養活我們的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空間,並且有助於保護和控制我們的氣候。但是不幸的是,土壤承受著壓力。人口增加,對食物的更高需求以及土地用途的變化已經使我們全球約33%的土壤產生了退化。現在,我們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來確保我們可以保護它們。在糧農組織和全球土壤夥伴關係(GSP)框架內建立的全球土壤實驗室網絡(GLOSOLAN)朝著這一目標邁出了一大步。自從發現光譜技術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機構和專家第一次通過一項全球計劃,共同努力來利用這項技術支持全球土壤保護的決策。
-
天瑞儀器全速領跑環境保護之土壤檢測,天瑞儀器,土壤檢測,土壤修復...
【中國環保在線 明星企業】「土十條」的出臺為土壤修復及土壤檢測帶來重大利好,天瑞儀器作為眾多涉及土壤檢測設備研發及業務的企業龍頭,憑藉全備的土壤檢測儀器及領先的解決方案,有望在未來幾年,成為土壤修復領域的大受益者,助推我國土壤修復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推進。
-
土壤重金屬汙染防治的有效措施:土壤負載容量管控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2002年,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IUSS)理事會提議,將每年的12月5日作為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這一提議得到聯合國(UN)糧農組織(FAO)的支持,並提議將2015年定為「國際土壤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Soils,IYS)」。
-
菏澤連棟智能大棚生產廠家產品土壤消毒的重要性
菏澤連棟智能大棚生產廠家產品土壤消毒的重要性 ,「12i2en」 菏澤連棟智能大棚生產廠家產品土壤消毒的重要性 蔬菜生長中後期,中午前後膜外溫度達到15℃時,部分棚膜被正確揭開,允許陽光直接射入棚膜。
-
美國開啟土壤「太空計劃」,中國16億保護補貼到位
都是犁地惹的禍作為全球農業出口額第一的國家,美國很早就知道土壤的重要性,但也走不過不少彎路,而轉折點就是上世紀1930年代著名的「沙碗事件」(Dust Bowl)。在今年4月19日國務院發布會上,據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雲透露,今年是實施行動的第一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6億元的資金,主要用於支持秸稈覆蓋免耕作業補助,支持東北四省區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4000萬畝。信號已經非常明確了,土地要保護,土壤更加要保護。
-
土壤對養殖有哪些重要性?
土壤對養殖有哪些重要性?導語:各位看官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又見面了。隨著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將養殖對象轉移到蚯蚓這種生物上,讓這種十分神奇的生物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如果想要獲得比較優質的養殖效果,在準備進行蚯蚓養殖之前,必須要為這種生物挑選恰當的養殖地,那麼,怎樣選擇蚯蚓的養殖地呢?土壤對這種生物有哪些重要的影響?
-
土壤微生物的奇妙「食譜」
導遊X菌:人類是地球上的統治者,食物鏈的最高點,但很多人類卻並不了解自己腳下土壤裡的世界。土壤微生物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嗎?今天我們就跟隨土壤微生物界的導遊來看看土壤微生物們的生活方式吧!朋友們好,我是土壤微生物界的導遊X菌,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我們土壤微生物的生活。和人類一樣,為了生存,同時也為了保持健康的身體,我們就必須不斷的從外界環境中獲取所需的各種食物,從中獲得各種原料和能量,以便合成新的細胞和物質。
-
重磅 | 《生活在土壤裡》中文版來啦!
加利西亞文化理事會為了使年輕人認識到土壤的重要性並致力於保護它,以加利西亞語出版了《生活在土壤裡》科普漫畫。
-
細說土壤和土壤微生物
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我們一說到土壤、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據統計,世界上約有35萬種植物生長在土壤當中。
-
土壤微生物群組
這些海量的微生物與複雜的土壤環境總稱為土壤微生物組(Soil Microbiome),是工農業生產、醫藥衛生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核心資源之一,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高地,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
南京土壤所揭示稻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演變特徵
土壤與巖石的差別,在於土壤中棲息著難以計數的微生物,使得土壤成為一個活的生命體,支撐了植物生長,維繫了人類發展。然而,土壤形成過程最長可達上億年,在漫長的地球歷史演化過程,棲息於土壤中的微生物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並形成了穩定的群落區系,迄今仍未有明確的結論。其中的主要難點是,土壤發生的歷史條件不可複製,形成過程不可逆轉,發育過程很難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