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致殘性的疾病是什麼?
2030年世界負擔最重的疾病是什麼?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抑鬱症
究竟是什麼可以讓人快感喪失?
究竟是什麼可以讓人悲傷自殺?
社會?心理?環境?
基因?神經生物?……
答案仍在迷霧中
MKP-1
這個在大腦中作用廣泛的
一種編碼雙特異性磷酸酶的基因
可以說是一個令人激動的突破口
最新研究發現
MKP-1基因編碼的蛋白質
在抑鬱症患者的大腦和血液中
相比健康對照組有不同的表達
同時在抑鬱症動物模型中
MKP-1相對於健康對照組
也有異常的表達
這意味著
從神經生物和基因角度
探討抑鬱症的發病機理
探究對應的治療手段
不僅成為可能
而且具備了無限的可能性
灣區博士邀請來自荷蘭Maastricht University的安博士開設神經心理學課題《MKP-1基因在抑鬱症的病理機制研究》,梳理、整合已經相關前沿文獻,完成符合發表標準的綜述文章,使用軟體繪製MKP-1作用於大腦和抑鬱症的機理,最終總結髮現並給出未來研究的方向。
本課題邀請對神經心理學、生物、基因、精神衛生等領域感興趣的學生參與研究。與安博士一起深度交流,從乏味的日常學習中脫身而出,邁進真正的學術殿堂,馳騁在星辰大海的壯闊世界。
第一階段:研究領域介紹
認識基本概念和知識比如大腦結構,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應,抑鬱症的動物模型。分配接下來的文獻閱讀任務。
第二階段:文獻閱讀與研究
第一組學生查找MKP-1和MAPK相互作用的文獻,第二組學生查找MKP-1在抑鬱症患者上的表達異常,第三組學生查找MKP-1在抑鬱症動物模型的表達異常。開展文獻交流會,互相講解學習成果。
第三階段:可視化呈現
使用軟體繪製MKP-1作用於大腦和抑鬱症的機理。
第四階段:研究成果
訓練學術論文寫作能力,掌握學術論文寫作過程和思路,總結研究內容和發現,提出未來研究的可能性,撰寫最終論文。
安博士
[1] Chisholm, D., et al., Reduc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depression. 2004. 184(184): p. 393.
[2] Berry, A., et al., Social deprivation stress is a triggering factor for the emerg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like behaviours and leads to reduced brain BDNF levels in C57BL/6J mice. 37(6): p. 762-772.
[3] Sjöberg, R.L., et al.,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sex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a promoter polymorphism of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06(4): p. 4.
[4] Hirschfeld, R.M., et al.,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Empirical findings. 1983. 40(9): p. 993-8.
[5] Vaidya, V.A. and R.S. Duman, Depression – emerging insights from neurobiology. 2001. 57(1): p. 61.
[6] Willner, P., J. Scheel-Krüger, and C. Belzung, The neurobiology of depression and antidepressant action.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2. 37.
[7] Patterson, K.I., et al., 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s: Critical regulators with diverse cellular targets. Biochemical Journal, 2009. 418(3): p. 475-489.
[8] Jeanneteau, F. and K. Deinhardt, Fine-tuning MAPK signaling in the brain: the role of MKP-1. Commun Integr Biol, 2011. 4(3): p. 281-283.
[9] Hui, L.Y.,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KP-1, BDNF, and Gonadal Hormones with Depression on Perimenopausal Women.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2015. 25(1): p. 71-77.
[10] Duric, V., et al.,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MAP kinase causes depressive behavior. Nature Medicine. 16(11): p. 1328-1332.
[11] Barthas, F., et al., Cingulate Overexpress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 as a Key Factor for Depression. Biological Psychiatry: p. S000632231730094X.
[12] Chen, P., Q.S. Lin, and L.C. Zhang, [The distribution of MAP kinase phosphatase-1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contacting nucleus and its functional contribution to depressive behaviors]. 2015. 67(1): p. 90-96.
[13] Iio, W., et al., Effects of chronic social defeat stress on MAP kinase cascade.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1. 504(3): p. 281-284.
灣區博士的課題研究項目跨度12-16周,由博士1對1 指導,在選定的專業領域裡,確定有價值的科研主題,開展定量和定性研究,並最終獲得一個屬於學生自己的研究結論。
加入灣區博士,你可以參加短期跨度12-16周、長期跨度1-2年的課題研究項目,由博士1對1指導,在選定的專業領域裡,確定有價值的科研主題,開展定量和定性研究,並最終獲得一個屬於學生自己的研究結論。
加入灣區博士,你可以在數十個細分學科、幾百個研究課題中找到自己的學術興趣所在。
1,三個項目模塊
導論課程,專題研究,和論文課程
2,60課時
36科研課時,24個答疑課時
3,兩位博士
學術導師教你開始科研,課題導師帶你完成科研
4,兩次答辯
文獻閱讀答辯,論文答辯
5,一篇論文
一篇有摘要、正文、引文、參考文獻和附錄、並符合學術期刊發表規範的學術論文
6,一封學術推薦信
一封包含學生豐富科研細節和成果描述的學術推薦信
7,八個收穫
查閱文獻技巧,文獻快速閱讀技巧,文獻精讀技巧,選題頭腦風暴技巧,實驗設計技巧,論文答辯技巧,論文投稿技巧,論文寫作技巧
8,一次競賽輔導
提供AMC,丘成桐,iGem,普林斯頓數學競賽,協和歷史論文競賽等專業輔導
參加課題的同學將完成一篇學術論文,彰顯自己的學術能力,從而幫助斬獲了海外名校的錄取,或者收穫學術競賽獎牌。
學術論文將會投稿發表在國際SCI刊物,還是EI或CSCI,或者是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等正規學術刊物上。同學們將會有一次完整的科研體驗。
在課題項目周期裡,同學將會和博士導師們深度接觸:頭腦風暴確定課題方向,文獻閱讀疑難解惑,參加實驗室實驗或田野調查訪談,以及論文答辯。
灣區博士定期組織的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參加課題的學生將結識非常多優秀的博士、學長、和同學們,就熱點的學術話題展開討論。參加灣區博士課題項目將會是一次有趣又有益的經歷。
如果您對灣區博士課題研究項目感興趣,或者想了解灣區博士更多學術資訊,請掃描二維碼與濤濤老師聯繫溝通。
其他相關課題回顧
心理學課題 | 順時而動——運動、自我認知與專注力
心理學課題 | 少年的你,勇敢的你——基於分布式領導理論的校園欺凌行為研究
心理學課題 | 崩潰之後,請勿棄療-- 孩子可能是遇到了「學習障礙」
教育心理學課題 | 改善兒童多動症(ADHD)--父母的介入靠譜嗎?
神經心理學課題 | 最後的疆域--應用fNIRS技術探索腦的高級認知功能
社會科學課題合輯∣科學地認識社會上的種種問題
如果你
想要了解更多課題
探索大學專業,提升學術能力
請請掃碼關注灣區博士
並進入課題庫瀏覽其他課題
學術交流,或商務合作,歡迎掃碼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