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五蘊的人體構成

2020-12-04 嶺南曬寶

五蘊是佛教中一個重要概念,它有時指一般的物質和精神表現,但主要還是關於人或人的身心現象構成要素的一種理論。佛教認為世間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人的身體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

早期佛教以說明人生現象為重點,要說明人生,就必須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現象為何物的問題。佛家對於這個問題所給出的答案就是五蘊理論。「蘊」是梵文的音,意思是積聚。佛教認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此五蘊合成。

五蘊分別所指的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

色蘊不是指色慾,色蘊的色是指物質。色蘊即物質的積聚。色蘊包含內色與外色。內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們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軀);外色就是:色、聲、香、味、觸--五境:所知的外境,這些都包含在色蘊之中。

古代印度人把世間的物質,分為四種性質稱為四大。色是由四大種造,一切物質皆具四大種。所謂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堅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動潮溼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熱暖性之元素;四者、風大~輕浮流動性之元素。以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此四大是指物質的三態以及熱的能量:地大~物質的固態;水大~物質的液態;火大~熱的能量;風大~物質的氣態。故四大並非指地、水、火、風,它是指物質的四種性質,只是用地、水、火、風做代表罷了。經綸上說每一種物體都具有四大,比如說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風大少。如果海水加熱,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說一塊石頭,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風大少。如果石頭冷的話,火大少;石頭熱的話,火大就多。

佛教對物質的分類比較注重直覺的分析,即是我們的感官接觸物質時,直接的了解它,並非像研究物理、化學那樣,用各種儀器來研究,發現、明白裡面包含何種元素,佛陀是依據當時的社會人文條件方便說法。它著重於指導我們認識物質和心之間的關係,所以佛教是以物質的活動與精神的活動,在心與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個很特別的分類方法,既是將色法分為內色和外色,內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種;外色有色、聲、香、味、觸五種,合稱為五雙色。

受蘊指的是感官接觸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我們還有思想上的憂受與喜受。憂受是擔心、憂慮種種的事務;喜受就是對事物產生快樂的心情。憂受與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續而產生,並非由六根而來。比如你想起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內心很快樂,這就是喜愛。苦、樂、舍三受是六根「接觸外境後」,加上煩惱而生起的感受,所以憂、喜是煩惱,苦、樂、舍不是煩惱。受蘊是無量無數相續不斷的受心所集為一聚。這個受心所是無量無數剎那生滅的苦、樂、舍三種感受,它們生生滅滅不已,稱為受心所。

行蘊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而產生的行動意志。行蘊是很複雜的,我在此只作簡單的解說:我們的心所生的種種心念,稱為心所。這些心所除了受與想之外,其餘的一切心所生法,這些心的行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並且念念遷流變化,都稱為行;這種種的「行」聚合在一起,則稱為行蘊。比如貪、瞋、痴的心:人家罵你,起嗔心,這就是「行」。此外,貪、瞋、痴、忿、恨、惱、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們的心念中,除了識、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這些心會造業,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們念一部《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為我們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兒變化,這個行是屬於善的:如果我們被人家罵,起瞋心是屬於惡的,那就是造惡。行蘊所生的心是造業的主要力量與原因,因為這些心念驅使我們的身、口、意去造業,所以行蘊是五蘊中造業的主要心理作用。

五蘊這一概念的提出是要表明在五蘊之外不存在獨立的「我」或永恆不變的主體,世間所謂的「我」是五蘊暫時的和合,「我」實際上並不存在,而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把五蘊認做實在的「我」或不變的主體來執著。

相關焦點

  • 我們是真的本具佛性 與宇宙是真的有聯繫通道 五蘊遮蔽難見本來
    《中倫》中說的另一種世界,也叫實相,但這個實相說的是世間現象的本質,龍樹菩薩認為世間萬事萬物本無自性,即世間萬物的本性是空性,佛家各個流派都是接受這個空性的,這就是《中倫》的實相世界。換句話說,第一種世俗世界可以叫俗諦,第二種實相世界可以叫第一義,在《中倫》有記載: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 「五蘊、十二處、十八 界」有何關係,意義是什麼?
    解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意義及其關係依俱舍論,在世間或出世間,不管有形或無形,有現象或無現象的事事物物,真是多得不可勝數。如果要個別的去了解他,那實在是不可能的。雖則是這樣,但歸納起來,不外有漏無漏的兩大類法,因這兩大類法,能統攝一切法無遺。
  • 人體是由什麼構成
    人體仿佛是一臺精密絕倫的機器,能夠自我生長,能夠分析、思考問題,能夠修復各組織器官並保持完好;人體還能夠繁殖後代,使人類得以延續。人的身體組成似乎沒有什麼特殊性,構成人體的20多種化學元素,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到處都有。但是這些元素在人體內可以組合成數不清的化合物,因此人體是由複雜的化合物構成的。
  • 存在很多護法神的佛家「無神」論
    佛家是主張「無神」論的,但是佛家的「無神」卻又和唯物主義的無神並不一樣。佛家與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無神」的主張,不論任何宗教,不是崇拜多神的偶像,就是信奉一神的主宰。只有佛教獨樹一格,認為不是神創造了世界,而是世界創造了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為緣起而產生的。
  • 佛家的「無」和道家的「無」究竟有什麼分別?
    嚴格來說,佛家是不講本體論的,即不追問宇宙、人生的本源是什麼。佛家指看重因緣和因果,主要通過這兩個角度看待、理解世界。因緣是指事物之間的空間關係,因果是指時間關係,無論空間或時間關係,這其中都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本體,沒有持續不變的存在,這是佛教「無」的本質含義。所以佛教經常說,諸法無我,諸行無常,萬法隨緣,就是這個道理。
  • 6個構成人體的元素的特點
    構成人體的元素具有下列特點:(1)生物體是在地球上產生的,並且同環境變化一起沿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選擇地取捨環境中的物質而進化發展,所以構成生物體的元素都是環境中存在的,且豐度較高。
  • 人體由原子構成,在人死後原子又將何去何從?
    時至今日,我們雖然沒有破解生命誕生之謎,但是根據相關研究已經了解到原子是構成生命的重要物質。實際上,原子不僅僅構成了生命,更是宇宙中萬事萬物的組成部分,這是微觀物理角度中為我們找到的最合理的解答。科學家們曾經表示,人體同樣是由無數個原子構成,於是也有人思考,原子本身不會思考,為什麼人類可以思考呢?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人體的組成     人體各個部分的協調作用,充分體現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人體是由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組成的。最小的單位是細胞,最大的是系統。     細胞: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生物體中結構和功能的最基本單位。就像是一棟建築物由許許多多的磚塊組成一樣,人體包含著大約100萬億的細胞。
  • 佛家對於陰陽,佔卜、推步盈虛、看天象這些怎麼看?
    惟賢長老開示 Q 問:佛家對於陰陽 A 答:佛家是反對的。《佛遺教經》都說過的,那些不要學,那叫不正命。佛教八正道裡面有一個正命,即要以正法而活命,不要以邪法而活命。以邪法而活命那就走到邪路上,對自己沒有好處。
  • 從物理角度談人類的起源:構成人體的元素是怎麼來的?
    德莫克利特猜想世間萬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構成的,整個世界就是由原子和虛空組成的。這在當時來說,確實是天才般的想法。顯然,複雜的人體是不可能由這麼簡單的幾種元素構成的,想用該理論指導治病救人更是行不通的。什麼是元素?
  • 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是什麼?其構造如何?
    細胞是組成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它是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組成。(3)細胞核由核被膜、核基質、染色質和核仁構成。 人體內除成熟的紅細胞外,所有的細胞均有細胞核。其主要功能是貯存遺傳信息,控制細胞的代謝、分化和繁殖等。2.什麼是細胞器?
  • 三體人與地球人的較量並未獲勝,讀者討論時,卻說到佛家的六神通
    三體人與地球人的較量並未獲勝,讀者們討論時,卻說到佛家的六神通你可以機關算盡,卻不能算盡人心。三體迷們對於大劉的這個設定,都覺得非常佩服,有人說,如果地球人遇到的對手具有佛家所說的他心通,那就麻煩了,地球人絕對沒有抵抗和還手的餘地。於是就有人好奇了,佛家所講的他心通是什麼呢?比三體人超級發達的科技還要厲害嗎?讓我們來看一看,佛家所講的他心通,到底是什麼。
  • 佛家供奉佛菩薩,道家供奉三清祖師,儒家供奉的這個牌位厲害了
    佛家「明心見性」,道家「返璞歸真」,儒家「修身養性」,方法各不相同,卻殊途同歸,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找回被塵世染汙的那顆原本清淨明亮的內心。佛家供奉的是佛菩薩,道家供奉的是三清祖師,儒家除了供奉先師孔子之外,往往還要供奉和祭拜「天地君親師」。佛家之所以供奉佛菩薩,是因為佛家教義有云:佛是開悟的人,人是未開悟的佛。
  • 佛家雙手合十是什麼意思?
    佛家弟子拜佛時候都雙手合十,虔誠膜拜,不過雙手合十代表什麼意思呢?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四》:「明公恕齋 ,嘗為 獻縣令,良吏也。官太平府 時,有疑獄,易服自察訪之,偶憇小菴,僧年八十餘矣,見公合十肅立。」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
  • 佛家所說的「相」是什麼?如何產生?其實大多數人的認識錯得離譜
    那麼,佛家所說的「相」,如何產生?其實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甚至錯得離譜。因為大家都認為,佛家所說的「相」,就是天地萬物的一切存在。這個存在並非實有,而是本心所產生的幻象,因此,所謂的「相」其實就是本心所生的幻象。
  • 人體由碳氧等十幾種元素構成,那這些元素又是怎麼來的?
    德莫克利特猜想世間萬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構成的,整個世界就是由原子和虛空組成的。這在當時來說,確實是天才般的想法。顯然,複雜的人體是不可能由這麼簡單的幾種元素構成的,想用該理論指導治病救人更是行不通的。●什麼是元素?
  • 10個極富智慧的佛家名句,領悟1句,受益終身!
    不過以有限的時間,研究領悟佛家極富智慧的名句,也將獲益良多。1.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引申:這是釋迦牟尼佛證悟後所說的第一句話。這是一句充滿希望的話,它告訴我們,成佛並非遙不可及的,佛性人人本具。只要按照正確的法門去修行,我們都能夠證入佛境,斷除所有痛苦,獲得永恆的法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