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易患什麼病?喝酒為啥臉紅?

2020-12-06 河北新聞網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發表

國人易患什麼病?喝酒為啥臉紅?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

4月30日,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研究團隊對隊列中代表中國不同地區和民族的10588人DNA樣本進行了40×深度全基因組測序,完成了高質量的中國人群遺傳變異數據構建、中國人群體結構分析、基因組特徵比較以及變異頻譜和致病性變異解析。

日本人與北方漢族人 聚類完全重疊

ChinaMAP一期研究覆蓋中國七大地理區域,包括了人口排名前十的漢族、壯族、回族、滿族、苗族、彝族、藏族和蒙古族,顯示了中華民族跨地理區域人群遺傳背景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研究團隊首次揭示了漢族人群可顯著分成七個亞群:北方漢族(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山西),西北漢族(甘肅、陝西),東部漢族(江蘇、浙江、上海、安徽),中部漢族(湖北),南方漢族(貴州、四川、重慶、湖南、雲南、江西),東南漢族(福建)和嶺南漢族(廣東、廣西)。

少數民族中,藏族、彝族、蒙古族、苗族和壯族都有著獨特的人群聚類,而滿族和北方漢族相近,回族和西北、北方漢族相近。不同地域人群的變異特徵也與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徙和變遷相關,例如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中不同民族遷徙的交通要道,歷史上包括粟特人等許多民族曾在此經商生活。ChinaMAP研究揭示,現代河西走廊地區的人們具有的基因多態性位點數量更多更複雜。

與全世界其他人群相比,中國人的遺傳特徵與歐洲、非洲、南亞和拉丁美洲人群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與非洲人群差距最大,而與東亞人群非常相似。研究者在成分分析中發現,日本人群與中國北方漢族人群聚類完全重疊。

中國人常患什麼病?

ChinaMAP對中國人群的遺傳性疾病相關變異位點進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團隊發現,中國人群中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慢性胰腺炎、遺傳性掌蹠角化症等疾病的致病基因變異攜帶者較歐美人群顯著更多,且具有地域分布特徵。

例如,中國人和日本人高發的長島型掌蹠角化症相關SERPINB7基因致病位點rs142859678在中國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頻率超過百分之一,是歐美人群的約20倍。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發生相關的一些致病變異頻率在中國人群中比歐美人群高10倍以上。

疾病相關變異位點在中國人群與歐美人群中的頻率差異,說明我國的遺傳諮詢和解讀,對重要性不確定的基因變異(VUS)的研究,以及相關臨床指南和路徑制定,需要依據中國人自己的大樣本和高質量數據。

山東人酒量並不突出

ChinaMAP對中國人的營養代謝和藥物代謝相關遺傳特徵也進行了分析比較。

對受到廣泛關注的酒精代謝能力,從總體上看,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相對更好,河南人酒量居於全國前列,山東人酒量並不突出,福建人和廣東人排在最後。

ChinaMAP證實,導致喝酒臉紅和酒精代謝能力差的乙醛脫氫酶2基因rs671變異是東亞人特異性的,在中國人群中的攜帶者(純合子比例4.50%,雜合子比例34.27%)遠高於全球其他人群。rs671變異也是誘發食管癌發生的重要風險因素,所以喝酒臉紅應少喝酒。

另外,研究團隊也對抗凝藥華法林的減量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的適用人群分類,他汀類降脂藥副作用風險人群進行了分析。例如,對於高脂血症常用的降脂藥辛伐他汀,中國人中有超過20%的個體存在橫紋肌溶解這一不良反應的風險,提示了針對我國人群特徵的藥物基因組研究和藥物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糖尿病等風險基因 與歐美不同

代謝性疾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和肥胖,已成為中國和世界範圍內發病率最高的重大慢病。在複雜疾病的遺傳因素中,很多效應較強的基因變異大多存在於特定的地理區域和種族群體中。例如,歐洲人群中最顯著的2型糖尿病遺傳風險TCF7L2基因變異(如rs7903146)在中國人中的頻率很低,並不重要。在代謝特徵和疾病研究中僅參考和驗證歐美人群的結果是不行的。

另外,一個人攜帶的某個基因變異產生的疾病風險可能並不大,但綜合多個基因變異的作用後對個體特徵有重大影響。在ChinaMAP研究中,研究者對2型糖尿病遺傳風險進行了多基因風險評分,以量化評分、年齡和血糖值的排序三維顯示了每個人在整個群體中的精確位置。多基因風險評分排名顯示了2型糖尿病高風險和低風險的個體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血糖差異,高風險個體隨著年齡的增加,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都顯著高於中風險和低風險者。

另外對比證實,基於東亞人群的基礎數據比歐洲人群的數據結果更加準確。這些結果提示基於中國人群基礎數據對2型糖尿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進行精確風險評估的重要性,對重大慢病的預防、個體化健康管理和公共衛生決策具有價值。

相關新聞

大型研究揭示:

基因和肥胖雙重推動我國糖尿病流行

一項多中心、大樣本的前瞻性隊列研究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同時存在β細胞功能障礙和肥胖導致的胰島素抵抗問題,未來應該據此「雙重推動」制定更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

以往的觀點認為,β細胞功能障礙是中國人2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機制。但β細胞功能障礙不足以解釋糖尿病患病率在過去40年間的快速增長。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方式演變,肥胖與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平行上升趨勢。肥胖是否影響我國糖尿病流行以及兩者之間的關聯究竟為何?

研究證實,相比β細胞功能障礙,肥胖影響的胰島素抵抗是我國糖尿病更重要的危險因素。

研究提示,我國糖尿病的發展趨勢具有特殊的原因及特點。研究人員指出:中國人同時具備了較弱的β細胞功能,同時較高的肥胖患病率和伴隨而來的胰島素抵抗,給本來脆弱的β細胞功能增加額外打擊,導致糖尿病患病率持續攀升。

(綜合澎湃新聞、新民晚報、新華社)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一喝酒就臉紅?原來是因為這樣
    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酒這個東西,不管是餐桌上,周末休閒時,還是娛樂唱k中,多多少少都會看到它的身影,今天要說的問題是,喝酒就臉紅的人,能不能多喝酒?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喝酒就臉紅的人,一般都不容易醉」,「喝酒容易臉紅的人,酒量都很不錯」其實這些都是謬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一喝酒就臉紅的人,不但酒量差,患癌風險還高!
    江湖上傳言:一喝酒就臉紅的人,通常酒量都很好,不易醉。 那為啥「一喝酒就上臉」的小脈,一杯就倒下了呢? 提前吃東西,喝酒真的會不難受嗎? 關於喝酒這件小事,咱們今天就好好來嘮一嘮。 喝酒臉紅≠酒量好,而是基因突變了 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進入人體後,代謝過程是這樣的。
  • 喝酒後臉紅代表更能喝?喝酒臉紅的人,更容易得癌?你該明白了
    人生在世,總會有不少人要「把酒言歡」,談及飲酒,一些人在喝酒之後總會出現「臉紅」的問題;如果你覺得「喝酒後出現臉紅的人更能喝」,那您的想法存在「根本性錯誤」,喝酒臉紅代表著「酒精代謝慢」、「更傷肝」、「患癌風險增加」,關於「喝酒後出現臉紅的問題」,您應該知道以下這些事情。
  • 「喝酒臉紅」VS「喝酒臉白」,究竟哪個更能喝?
    親朋好友相聚常常要喝點酒 有些人酒一下肚臉就紅了有人喝了半天還是面不改色勸酒之際有人說喝酒容易臉紅的人酒量大有人說喝酒不臉紅的人酒量大喝酒上臉怎麼回事?有研究統計顯示,喝酒臉紅的現象在亞洲人身上更常見,所以被稱為「亞洲紅臉」,大約36%的東亞人(中國、日本、韓國)都有這個問題。
  • 一喝酒就臉紅,竟是基因突變作祟
    作為感情載體的酒,有些人可千杯不醉,另一些人卻一喝酒就臉紅、乃至沾酒就倒。這是為什麼?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陳玉國教授,近日從基因角度對飲酒臉紅現象進行了解讀。  「亞洲臉紅」:30%到50%的東亞人喝酒容易「上臉」   陳玉國提出一個詞——「亞洲臉紅」。
  • 一喝酒就臉白或臉紅的人,哪個酒量更大?酒量能後天練出來?闢謠
    一、喝酒臉紅和臉白,誰的酒量更大?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喝酒臉紅,有些人喝酒臉白。為什麼臉紅?喝酒容易迅速臉紅的人,往往只有前一種酶。乙醇脫氫酶可以把乙醇迅速的轉化為乙醛,但迅速累及的乙醛卻無法及時代謝,所以在短時間內會使得臉發紅。等肝臟把乙醛慢慢轉化後,這種紅色才會逐漸褪去。
  • 一喝酒就臉紅,是好是壞?是體內缺什麼嗎?告訴你科學的答案
    雖然喝酒不好,但是在疫情的「壓制」下,三五好友共舉杯的歡樂場景真是讓人忍不住的懷念。在與他人一起喝酒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情況,有的人還沒喝兩口酒呢,就「上頭」了,臉紅得像猴屁股一樣。坊間總說,一喝酒就臉紅的人酒量大,喝不醉。那麼一喝酒就臉紅,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一喝酒就臉紅,是不是意味著酒量大?今天就來揭開真想。
  • 什麼人不能喝酒?不宜喝酒的七類人群
    提示:在喝酒前,儘量先吃點菜,然後再喝酒,嚴禁空腹喝酒,既容易醉,又容易傷胃。 什麼病不宜喝酒 1、糖尿病
  • 《BMC進化生物學》:喝酒臉紅或因水稻種植
    《BMC進化生物學》:喝酒臉紅或因水稻種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人類學家克諾說,這一研究顯示了人類的文化在人類演化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變革力。此前就有研究顯示,農業的出現和人體內一些酶如化解澱粉的澱粉酶,以及乳糖酶等基因的出現,都存在一定的聯繫。 不過,也有科學家對這一最新實驗持保留態度。美國耶魯大學的克蒂認為,這個研究小組所做的假設是「較為合理」的,但到目前為止,還只是在假設階段而已。
  • 臉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臉紅預示著什麼
    一提到臉紅很多人認為是因為緊張或者是不好意思引起的,但是有些人的臉紅可能因為喝酒或者是某種疾病導致的,那您知道臉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您知道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臉紅怎麼辦呢?對於經常臉紅的人怎麼做才好呢?那就來看看臉紅怎麼治吧,感興趣的人一起來看看吧。
  • 喝酒上臉,是酒量好還是過敏反應?能不能喝酒?它說了算
    喝酒上臉,是酒量好,還是過敏反應?為啥同樣的酒,不同人的反應差別巨大?能不能喝酒,到底看的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看點01.酒量大小能遺傳嗎?喝酒時,乙醇主要經胃或小腸吸收入血液,會首先到達肝臟,被肝中的乙醇脫氫酶(ADH)氧化為乙醛,要知道,乙醛是一種具有致癌性的有毒物質,也是造成宿醉的主要原因之一。兇殘的乙醛遇到它的天敵乙醛脫氫酶(ALDH)會轉化為相對無害的乙酸(醋的成分),最終乙酸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 為何有些人喝酒臉紅,為何有些人更容易患癌?這些都與體內某些特定...
    國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比歐美人群高10倍眾所周知,不少遺傳性疾病是寫在基因密碼當中的。曹亞南介紹,中國人群中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慢性胰腺炎、遺傳性掌蹠角化症等疾病的致病基因變異攜帶者較歐美人群顯著更多,且具有地域分布特徵。
  • 臉紅不宜喝酒、中國人群甲狀腺疾病風險高 全自主中國人群基因研究...
    研究證實,導致喝酒臉紅和酒精代謝能力差的乙醛脫氫酶2基因rs671變異是東亞人特異性的,在中國人群中的攜帶者遠高於全球其他人群,「rs671變異也是誘發食管癌發生的重要風險因素,喝酒臉紅還是應少喝酒。」
  • 首次全部中國自主創建最大規模國人基因庫結果發表於國產期刊
    為什麼有些人喝酒臉紅,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患癌。其實,這些都與體內某些特定基因有關。國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比歐美人群高10倍眾所周知,不少遺傳性疾病是寫在基因密碼當中的。曹亞南介紹,中國人群中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慢性胰腺炎、遺傳性掌蹠角化症等疾病的致病基因變異攜帶者較歐美人群顯著更多,且具有地域分布特徵。
  • 喝酒臉紅的人酒量大?很多人還不知道……
    正因為眾多人的關注所以網上關於某種食物的說法也是多種多樣比如喝酒後臉變紅代表酒量大?味精加熱後有毒,甚至會致癌?今天我們就挑幾個和大家好好說一說喝酒臉紅代表酒量大?網上流傳:喝酒後臉色變紅的人酒量更好,臉色變紅,證明酒精都揮發掉了。事實上,酒後臉色變紅的人,其實代表的是此類人不適合飲酒。
  • 喝酒上臉的人能喝酒?實則是危險信號,酒桌上該怎樣保護自己
    其實恰恰相反,喝酒上臉的人是因為體內缺乏解酒物質,臉紅是一種中毒的表現,這樣的人喝酒比一般人患上食道癌的機率多20倍。那麼,喝酒上臉的人該如何保護自己呢?一、喝酒上臉意味著著能喝許多人覺得喝酒後臉發紅表明本身的新陳代謝快,實際上是不正確的。在身體中,對酒精的吸收代謝主要是由二種酶來決定的,一種是乙醇脫氫酶,一種是乙醛脫氫酶。對喝酒臉發紅的人而言,身上擁有很多高效率的乙醇脫氫酶,能夠快速的將酒精轉換為乙醛。
  • 寒冷的天氣喝酒真的能驅寒嗎?當然不能,喝酒這些謠言你知道嗎?
    ,當然我們喝酒產生的乙醛就得不到正常的分解和揮發,然後就會堆積在自身的體內,就會導致身體當中的毛細血管由於堆積造成擴張,到最後就會出現臉變紅的現象,所以乙醛堆積這是因為體內的毛細血管擴張,才會出現臉紅的現象,當然乙醛的過分堆積也會產生骨骼細胞分解的問題,就會讓自己的骨頭變得更加容易骨折。
  • ...疫苗人體試驗初步結果,喝酒臉紅的人易患胃癌,中國人均預期壽命...
    一喝酒就臉紅的人,更容易患胃癌近日,東京大學等多家日本研究機構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更好地預防胃癌提供了重要信息。研究人員對531名胃癌患者的基因組數據和生活方式等進行綜合分析,通過比較其中300名亞洲人和200多名非亞洲人的數據,總結出亞洲人容易得胃癌的三大因素:抽菸,喝酒,東亞人特有的一種基因突變。
  • 喝酒越不上臉越能喝?酒精作用大揭秘!
    為什麼有的人喝酒臉會特別紅?喝酒臉紅的人到底能不能喝酒?喝酒臉紅到底是由什麼原理造成的?主要由於體內的兩種酶作用導致的。分別為酒精脫氫酶以及乙醛脫氫酶。喝葡萄酒的人是第一種酶而不是第二種酶的人,所以他們的身體會迅速積累乙醛,而乙醛是他們無法代謝的。
  • 學術頭條:美新冠疫苗人體試驗初步結果,喝酒臉紅的人易患胃癌,中國...
    一喝酒就臉紅的人,更容易患胃癌近日,東京大學等多家日本研究機構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更好地預防胃癌提供了重要信息。研究人員對531名胃癌患者的基因組數據和生活方式等進行綜合分析,通過比較其中300名亞洲人和200多名非亞洲人的數據,總結出亞洲人容易得胃癌的三大因素:抽菸,喝酒,東亞人特有的一種基因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