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酒就臉紅,竟是基因突變作祟

2021-01-19 中國環境

   春節臨近,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是假日裡少不了的節目。作為感情載體的酒,有些人可千杯不醉,另一些人卻一喝酒就臉紅、乃至沾酒就倒。這是為什麼?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陳玉國教授,近日從基因角度對飲酒臉紅現象進行了解讀。

  「亞洲臉紅」:30%到50%的東亞人喝酒容易「上臉」 

  陳玉國提出一個詞——「亞洲臉紅」。他說,「不是說亞洲人容易羞澀臉紅,而是東亞人中有30%~50%的人,喝酒容易『上臉』。」

  陳玉國介紹,人體代謝酒精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是「變身」。酒精變成容易代謝的乙醛,但是乙醛仍有毒性,會導致全身血管擴張,最容易被發現的就是臉紅。第二步為「解毒」。乙醛被迅速代謝成乙酸,然後變為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陳玉國說,解毒過程中,起到最關鍵作用的便是「乙醛脫氫酶2」催化酶。

  陳玉國研究發現,30%~50%的東亞人攜帶乙醛脫氫酶2突變基因(Glu504Lys),導致產出的酶結構先天不良,代謝能力大大減弱,也就使得乙醛在體內堆積,產生飲酒後臉紅的現象。

  飲酒臉紅者即使不喝酒也易患某些疾病 

  多年研究讓陳玉國團隊有了重大發現:飲酒臉紅的人群即使不喝酒,患一些疾病的機率也會上升。這些疾病包括急性冠脈症候群(包括不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腦梗塞(俗稱「中風」)、老年痴呆症。

  陳玉國團隊發現,攜帶飲酒臉紅突變基因的漢族人比起不攜帶者,患有急性冠脈症候群的機率明顯更高。已經得了急性冠脈症候群的人,如果攜帶飲酒臉紅突變基因,經過同樣治療後更容易再犯。

  國內外研究團隊的大多數研究都認為,飲酒臉紅基因突變會明顯增加患腦梗塞的機率,尤其是男性,患病機率增加更為明顯。在男性裡,攜帶飲酒臉紅突變基因者比不攜帶者,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機率明顯提高,但女性裡這二者沒有明顯關聯。

  陳玉國提醒,並不是說飲酒臉紅的人就一定會得上述這些疾病。但飲酒容易臉紅的朋友,從年輕時就應注意預防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戒菸限酒,控制體重,注意飲食平衡、不食油膩食物,適量運動,避免熬夜,保持良好心態。 (明文)

相關焦點

  • 一喝酒就臉紅的人,不但酒量差,患癌風險還高!
    江湖上傳言:一喝酒就臉紅的人,通常酒量都很好,不易醉。 那為啥「一喝酒就上臉」的小脈,一杯就倒下了呢? 提前吃東西,喝酒真的會不難受嗎? 關於喝酒這件小事,咱們今天就好好來嘮一嘮。 喝酒臉紅≠酒量好,而是基因突變了 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進入人體後,代謝過程是這樣的。
  • 喝酒後臉紅代表更能喝?喝酒臉紅的人,更容易得癌?你該明白了
    人生在世,總會有不少人要「把酒言歡」,談及飲酒,一些人在喝酒之後總會出現「臉紅」的問題;如果你覺得「喝酒後出現臉紅的人更能喝」,那您的想法存在「根本性錯誤」,喝酒臉紅代表著「酒精代謝慢」、「更傷肝」、「患癌風險增加」,關於「喝酒後出現臉紅的問題」,您應該知道以下這些事情。
  • 一喝酒就臉紅?原來是因為這樣
    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酒這個東西,不管是餐桌上,周末休閒時,還是娛樂唱k中,多多少少都會看到它的身影,今天要說的問題是,喝酒就臉紅的人,能不能多喝酒?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喝酒就臉紅的人,一般都不容易醉」,「喝酒容易臉紅的人,酒量都很不錯」其實這些都是謬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BMC進化生物學》:喝酒臉紅或因水稻種植
    《BMC進化生物學》:喝酒臉紅或因水稻種植 為什麼亞洲人喝了酒,臉就容易紅?中國科學家最近刊發的一項研究結果認為,這歸因於水稻在亞洲的普及。他們認為,新時期時代中國水稻等農作物的馴化導致了人類食物結構的變化,繼而導致了某種基因突變,使得容易出現所謂的「亞洲紅」,不過,也有科學家對此研究持保留態度。
  • 一喝酒就臉白或臉紅的人,哪個酒量更大?酒量能後天練出來?闢謠
    一、喝酒臉紅和臉白,誰的酒量更大?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喝酒臉紅,有些人喝酒臉白。為什麼臉紅?1.中國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更好;2.與歐洲和非洲相比,中國人的乙醛脫氫酶2基因突變更高,酒量更差;3.中國人喝酒,食道癌風險更高。
  • 能不能喝酒?酒精代謝基因檢測了解一下
    前面已說過,酒量是由基因決定的,人出生後基因型已經無法改變。多喝酒雖然能夠讓你的大腦和器官逐漸適應酒精帶來的刺激,但是酒精以及乙醛對各個器官帶來的傷害是無法逆轉的,付出的就是健康的代價了。有些人一喝酒就臉紅,我們常說「上臉」,其實這正是由於前文提到的乙醛脫氫酶活性低,乙醛不能被進一步分解掉而引起的。乙醛在體內堆積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面部緋紅,而且還會有噁心、頭暈、嘔吐、心跳加速等反應。
  • 「喝酒臉紅」VS「喝酒臉白」,究竟哪個更能喝?
    親朋好友相聚常常要喝點酒 有些人酒一下肚臉就紅了有人喝了半天還是面不改色勸酒之際有人說喝酒容易臉紅的人酒量大有人說喝酒不臉紅的人酒量大勸你再喝一杯那麼哪種說法正確嗎?喝酒上臉怎麼回事?有研究統計顯示,喝酒臉紅的現象在亞洲人身上更常見,所以被稱為「亞洲紅臉」,大約36%的東亞人(中國、日本、韓國)都有這個問題。
  • 喝酒上臉,是酒量好還是過敏反應?能不能喝酒?它說了算
    是千杯不醉,還是一杯就倒?喝酒上臉,是酒量好,還是過敏反應?為啥同樣的酒,不同人的反應差別巨大?能不能喝酒,到底看的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酒量是酶決定的,而酶又是基因編碼(ALDH2)的,那麼——問題的核心在於基因型,也就是說酒量大小是能遺傳的。有人可能會疑惑,如果酒量大小是天生的,那我原來一杯就倒,闖蕩酒場十來年,現在十杯還好,酒量漸長是咋回事?
  • 這些基因突變在你身上,那你也算有超能力啦!
    在科學家認為,這樣的能力都是由於他們擁有特定的基因突變,研究後發現是一個叫做hDEC2的基因在作祟。科學家們希望在將來能利用這個基因的遺傳來幫助人們調整睡覺。TAS2R38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擁有比其他人更加強烈的味覺。就像是,他們會更傾向於在苦咖啡裡面加入牛奶和糖,或是避免吃太過油膩的食物。
  • 喝酒為啥臉紅?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發表國人易患什麼病?喝酒為啥臉紅?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研究團隊發現,中國人群中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慢性胰腺炎、遺傳性掌蹠角化症等疾病的致病基因變異攜帶者較歐美人群顯著更多,且具有地域分布特徵。例如,中國人和日本人高發的長島型掌蹠角化症相關SERPINB7基因致病位點rs142859678在中國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頻率超過百分之一,是歐美人群的約20倍。
  • 進化史上最幸運的8項基因突變
    這一突變在歐洲傳播得較為廣泛,因為中東人馴化了山羊和奶牛,增加了營養來源,並且把山羊和奶牛帶到歐洲,長期飲用乳品選擇出了這一優勢基因突變,使很多歐洲成人也能分泌乳糖分解酵素,現在90%以上的歐洲人把乳品作為日常飲用品。但是,亞洲和非洲中的非高加索人種,擁有這一「有益」突變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群繼續呈現對乳糖的不耐受。
  • 這8種基因突變可以幫你
    不眠基因hDEC2與短睡者想像一下你每天只要睡4小時就會精力充沛一整天。而有些人天生就這樣。這類人群被稱作「短睡者」,科學家們也是最近不久前才知道這其中的原因。研究人員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能力與特定基因的突變有關,並且已經公開識別出了hDEC2基因。
  • 這8種基因突變能幫你
    苦味基因TAS2R38與超級味覺者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吃東西的時候,味覺反應比其他人更強烈。這些味覺特別敏感的人平時都傾向於往苦咖啡裡加牛奶和糖,或是儘可能避免吃油膩的食物。科學家認為造成這種反應的原因在於他們的基因,特別是一種叫做TAS2R38的苦味受體基因。其中,嘗味者體內造成「超級味覺」的變體稱作PAV,味盲者體內的變體則被稱為AVI。
  • 一喝酒就臉紅,是好是壞?是體內缺什麼嗎?告訴你科學的答案
    雖然喝酒不好,但是在疫情的「壓制」下,三五好友共舉杯的歡樂場景真是讓人忍不住的懷念。在與他人一起喝酒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情況,有的人還沒喝兩口酒呢,就「上頭」了,臉紅得像猴屁股一樣。坊間總說,一喝酒就臉紅的人酒量大,喝不醉。那麼一喝酒就臉紅,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一喝酒就臉紅,是不是意味著酒量大?今天就來揭開真想。
  • 中國哪裡人最能喝酒?反正不是山東人!看看這個基因研究咋說的
    中國哪裡的人最能喝酒?北方人真的比南方人能喝嗎?少數民族的酒量實力碾壓漢族?容易臉紅的人酒量更好嗎?所以,喝酒上臉和生氣時臉紅脖子粗,本質上是一致的。在乙醛的代謝過程中,編碼基因位於12號染色體的乙醛脫氫酶2(ALDH2)是關鍵酶。染色體上的基因是成對的,當ALDH2的等位基因發生突變(由原來的的G變為A,或者寫成ALDH2*2),酶的活性就降低,你代謝酒精的能力就相應降低。
  • 《自然》雜誌最新研究: 喝酒會破壞幹細胞DNA,引起突變
    乙醛對人體不是個好東西,如果分解不夠快,不僅讓人反胃、嘔吐,還會造成毛細血管擴張,也就是喝酒臉紅,更嚴重的是,它會殺死肝臟細胞,如果長期被乙醛刺激,還容易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過去有研究指出,乙醛會損傷細胞的DNA。世界衛生組織呢,也早早給乙醛蓋了戳:一級致癌物。
  • 臉紅不宜喝酒、中國人群甲狀腺疾病風險高 全自主中國人群基因研究...
    具有特有變異位點王衛慶介紹,研究團隊對隊列中代表中國不同地區和民族的10588人的DNA樣本,使用華大基因華大智造的國產自主高通量測序平臺進行40×深度全基因組測序,完成了高質量的中國人群遺傳變異數據構建、中國人群體結構分析、基因組特徵比較以及變異頻譜和致病性變異解析。
  • 基因突變不一定都是壞事兒,比如這8個?
    這一突變在歐洲傳播得較為廣泛,因為中東人馴化了山羊和奶牛,增加了營養來源,並且把山羊和奶牛帶到歐洲,長期飲用乳品選擇出了這一優勢基因突變,使很多歐洲成人也能分泌乳糖分解酵素,現在90%以上的歐洲人把乳品作為日常飲用品。但是,亞洲和非洲中的非高加索人種,擁有這一「有益」突變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群繼續呈現對乳糖的不耐受。
  • 獨特的「亞洲紅」其實是基因缺陷?
    01 喝酒臉紅 小心胃癌風險在一項研究亞洲人為什麼更容易患胃癌的文章中提出:飲酒後,乙醛脫氫酶2(ALDH2)基因突變與面部發紅有關,而且喝酒臉紅的人,發現在對照組Signature 16中有70%的患者攜帶ALDH2基因突變,其中90.5%以上的患者為亞洲群體。
  • 喝酒越不上臉越能喝?酒精作用大揭秘!
    為什麼有的人喝酒臉會特別紅?喝酒臉紅的人到底能不能喝酒?喝酒臉紅到底是由什麼原理造成的?主要由於體內的兩種酶作用導致的。分別為酒精脫氫酶以及乙醛脫氫酶。喝葡萄酒的人是第一種酶而不是第二種酶的人,所以他們的身體會迅速積累乙醛,而乙醛是他們無法代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