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進化生物學》:喝酒臉紅或因水稻種植

2021-01-19 科學網
《BMC進化生物學》:喝酒臉紅或因水稻種植 該研究由宿兵小組完成;引發科學界不同反應

 

研究發現,「喝酒臉紅」很可能和水稻種植有關。

 

為什麼亞洲人喝了酒,臉就容易紅?中國科學家最近刊發的一項研究結果認為,這歸因於水稻在亞洲的普及。他們認為,新時期時代中國水稻等農作物的馴化導致了人類食物結構的變化,繼而導致了某種基因突變,使得容易出現所謂的「亞洲紅」,不過,也有科學家對此研究持保留態度。

 

當人喝酒時,肝臟裡的乙醇脫氫酶(ADHs)會將酒精轉化為乙醛,然後,乙醛會被轉化為乙酸。然而因為基因突變,有50%的亞洲人和5%的歐洲人體內的這些酶可以令酒精的新陳代謝能力提升100倍。這意味著代謝的中間體乙醛會大量積累。一旦乙醛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可能導致臉部的毛細血管擴張,這些人的臉就變紅了,其他的不良反應還包括噁心和頭疼等等。

 

2008年,耶魯大學的克蒂(Kenneth Kidd)發表文章指出,這個基因突變要歸咎於乙醇脫氫酶第47位胺基酸多態性(ADH1B*47His),而這一基因突變可能是東亞人群自然選擇的結果。

 

隨後,由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

宿兵

領導的科研小隊開始尋找這個自然選擇的源頭。他們的研究結果在1月20日的《BMC進化生物學》(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期刊刊登,隨後,《科學》雜誌在科學新聞欄目中對其進行了介紹。

 

研究者們在中國的38個民族中選取了2275個樣本,對他們體內的ADH1B*47His突變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中國江浙地區的被調查人群中,有99%都存在這種基因突變,來自中國西部的被調查者則有60%到70%的人中存在這一基因突變,而藏族被調查者體內,存在這一基因突變的人就比較少,只有14%的人有。該基因突變較多的人群都來自於水稻種植區。

 

科學家也對這一基因突變的發生時間進行了考證,認為它出現於7000年到10000年前,這正好與中國南方開始種植水稻的時間相吻合。研究認為,這種自然選擇的壓力表現在,該基因突變的出現是為了保護早期農民,阻止其過量飲酒從而減輕乙醇對身體的傷害,但同時又能利用大米經發酵後產生的較高營養價值。「該研究是目前報導的僅有的幾個人類對食物變化分子適應的例子,為了解新石器時代以來人群遺傳結構的變遷以及自然選擇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的證據。」研究者表示。

 

這一新奇的研究引起了科學界不同的反應。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人類學家克諾說,這一研究顯示了人類的文化在人類演化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變革力。此前就有研究顯示,農業的出現和人體內一些酶如化解澱粉的澱粉酶,以及乳糖酶等基因的出現,都存在一定的聯繫。

 

不過,也有科學家對這一最新實驗持保留態度。美國耶魯大學的克蒂認為,這個研究小組所做的假設是「較為合理」的,但到目前為止,還只是在假設階段而已。對於科研小隊是否正確地核對了基因突變的時間他也表示懷疑,因為這和其他科學家此前估計的時間相差了至少3000年。而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考古學家福勒也認為,研究人員如果只是單獨地將基因突變的發生和水稻種植的普及聯繫起來,這可能是錯誤的。福勒還表示,如果研究人員將分析局限在時代稍晚一些,即大約8000年前,也就是水稻已經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時的考古學證據中,那麼可能會發現導致亞洲人臉紅的原因就不止大米了。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一喝酒就臉紅?原來是因為這樣
    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酒這個東西,不管是餐桌上,周末休閒時,還是娛樂唱k中,多多少少都會看到它的身影,今天要說的問題是,喝酒就臉紅的人,能不能多喝酒?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喝酒就臉紅的人,一般都不容易醉」,「喝酒容易臉紅的人,酒量都很不錯」其實這些都是謬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喝酒後臉紅代表更能喝?喝酒臉紅的人,更容易得癌?你該明白了
    人生在世,總會有不少人要「把酒言歡」,談及飲酒,一些人在喝酒之後總會出現「臉紅」的問題;如果你覺得「喝酒後出現臉紅的人更能喝」,那您的想法存在「根本性錯誤」,喝酒臉紅代表著「酒精代謝慢」、「更傷肝」、「患癌風險增加」,關於「喝酒後出現臉紅的問題」,您應該知道以下這些事情。
  • 「喝酒臉紅」VS「喝酒臉白」,究竟哪個更能喝?
    親朋好友相聚常常要喝點酒 有些人酒一下肚臉就紅了有人喝了半天還是面不改色勸酒之際有人說喝酒容易臉紅的人酒量大有人說喝酒不臉紅的人酒量大喝酒上臉怎麼回事?有研究統計顯示,喝酒臉紅的現象在亞洲人身上更常見,所以被稱為「亞洲紅臉」,大約36%的東亞人(中國、日本、韓國)都有這個問題。
  • 一喝酒就臉紅,竟是基因突變作祟
    作為感情載體的酒,有些人可千杯不醉,另一些人卻一喝酒就臉紅、乃至沾酒就倒。這是為什麼?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陳玉國教授,近日從基因角度對飲酒臉紅現象進行了解讀。  「亞洲臉紅」:30%到50%的東亞人喝酒容易「上臉」   陳玉國提出一個詞——「亞洲臉紅」。
  • 一喝酒就臉紅的人,不但酒量差,患癌風險還高!
    江湖上傳言:一喝酒就臉紅的人,通常酒量都很好,不易醉。 那為啥「一喝酒就上臉」的小脈,一杯就倒下了呢? 提前吃東西,喝酒真的會不難受嗎? 關於喝酒這件小事,咱們今天就好好來嘮一嘮。 喝酒臉紅≠酒量好,而是基因突變了 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進入人體後,代謝過程是這樣的。
  • 一喝酒就臉紅,是好是壞?是體內缺什麼嗎?告訴你科學的答案
    雖然喝酒不好,但是在疫情的「壓制」下,三五好友共舉杯的歡樂場景真是讓人忍不住的懷念。在與他人一起喝酒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情況,有的人還沒喝兩口酒呢,就「上頭」了,臉紅得像猴屁股一樣。坊間總說,一喝酒就臉紅的人酒量大,喝不醉。那麼一喝酒就臉紅,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一喝酒就臉紅,是不是意味著酒量大?今天就來揭開真想。
  • BMC植物生物學因期刊文章圖片重複使用!
    BMC植物生物學的編輯撤回了這篇文章[1],對文章圖片的擔憂。https://bmcplantbi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70-020-02782-w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PaperRSS小編刪除,轉載請註明來源。
  • BMC Biology 最新內容目錄
    此外還包括一些最新發布的其他主題系列的文章,比如進化論主題中,Eörs Szathmáry探討了自然選擇如何推廣第五規則(生物版的第五誡命,即「尊敬你的父母」),Eric Bapteste和Philippe Huneman在一篇觀點文章中談到生命之網可以幫助進化論更好地解釋生物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 喝酒為啥臉紅?
    喝酒為啥臉紅?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ChinaMAP證實,導致喝酒臉紅和酒精代謝能力差的乙醛脫氫酶2基因rs671變異是東亞人特異性的,在中國人群中的攜帶者(純合子比例4.50%,雜合子比例34.27%)遠高於全球其他人群。rs671變異也是誘發食管癌發生的重要風險因素,所以喝酒臉紅應少喝酒。
  • BMC Series 5 月精彩回顧
    原文連結:http://blogs.biomedcentral.com/bmcseriesblog/2018/06/19/highlights-bmc-series-may
  • BMC專題徵稿 | 生態學與進化發育生物學
    2001年,Scott Gilbert提出了生態發育生物學的概念二十年後的今天,誕生了Eco-evo-devo這個新的概念,它讓生態學家、發育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開始思考環境對生命的生長和維續的影響。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和EvoDevo 聯合宣布推出關於生態和進化發育生物學
  • 李德銖研究員受邀成為《BMC進化生物學》編委
    近日,應《BMC進化生物學》(BMC Evolutionary Biology)編委會邀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銖研究員從2009年1月起擔任該刊編委會聯合編委(Associate Editor),任期3年。
  • 酵素水稻種植:麻城農商互動聯合社推進農業種植新革命
    酵素水稻種植的探索——麻城市農商互動聯合社推進農業種植新革命側記□羅先放近年來, 麻城市農商互動聯合社本著「為食者保健康,為耕者謀福利」的理念,探索用酵素種植水稻。經過三年多的實踐,他們已經取得成功。麻城市農商互動聯合社理事長饒永祥一、酵素種植根麻城酵素是生物學上所稱的酶,即植物發酵後所產生的一種新物質,酵素是酶類物質的一種。酵素肥料是用植物的有機體與水和糖蜜,在一定的溫度和時間、空間內進行充分發酵而成的。2018年, 麻城市農商互動聯合社在麻城市中館驛鎮、宋埠鎮、鐵門崗鄉試種了酵素水稻100畝獲得成功。
  • 一喝酒就臉白或臉紅的人,哪個酒量更大?酒量能後天練出來?闢謠
    眼看就要到年底,群裡關於喝酒的討論也多了起來,各種說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人說,「喝酒上臉的人,說明酒量很好,放倒一桌人沒問題」!也有人說,「酒量是練出來的,只要多喝就能越戰越勇」。一、喝酒臉紅和臉白,誰的酒量更大?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喝酒臉紅,有些人喝酒臉白。為什麼臉紅?
  • 臉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臉紅預示著什麼
    一提到臉紅很多人認為是因為緊張或者是不好意思引起的,但是有些人的臉紅可能因為喝酒或者是某種疾病導致的,那您知道臉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您知道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臉紅怎麼辦呢?對於經常臉紅的人怎麼做才好呢?那就來看看臉紅怎麼治吧,感興趣的人一起來看看吧。
  • BMC Biology | 近期研究精選
    同時,我們根據進化論系列文章中的最新一篇詳細介紹了薄葉海膽的轉錄組、蛋白質組和基因組草圖。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者您想詢問您的論文是否適合在BMC Biology 上發表,請隨時聯繫我們!郵箱:bmcbiologyeditorial@biomedcentral.com。
  • 《BMC進化生物學》:長臂猿「歌聲」有地方口音
    可以更廣泛的用於識別物種關係以及確定它們的遷徙經歷近日,科學家發現長臂猿用來相互交流的歌聲中存在著地方口音,長臂猿是僅次於大猿的最接近人類的物種。
  • 遺傳發育所儲成才課題組實現水稻施氮肥少而產量高...
    2021年1月6號,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儲成才課題組題為「Genomic basis of geographical adaptation to soil nitrogen in ric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水稻的氮利用效率的遺傳基礎與當地土壤的適應性相關,揭示了氮素調控水稻分櫱發育過程的分子基礎。
  • 上海交大陳功友團隊開闢水稻廣譜抗病育種新途徑—新聞—科學網
  • [趣味生物]鳥類情緒波動時會臉紅
    左圖為一隻情緒平靜的禿鷲 右圖為因激動而臉紅的禿鷲  在自然界有鳥也和人類一樣會「臉紅」。現在,科學家已經找到了鳥類臉紅的原因和原理。  在最近一期的《比較生物化學與生理學》上,一篇研究論文指出臉紅是為了使身體上感到躁熱或是心理上激動的鳥類平靜下來。它與臉紅的人的情況差不多。  該論文的主要作者朱安·約瑟·尼鈷祿告訴記者鳥類的臉紅與人類有相似之處。他解釋說:「年輕女子在參加舞會之前,常常會捏自己的臉頰使其變得更紅潤。現在,一些女性會抹胭脂,以便向男性顯示她們是美麗而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