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早餐都會有吃一個雞蛋的習慣,因為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被很多人喜愛。但是像雞蛋這種餐桌上常見的食物,食用對了才能為人體補充營養,如果方法不對,不僅對身體沒有好處反而還會有害。那麼,每天吃幾個雞蛋對身體最好,吃雞蛋又有哪些誤區?
每天吃幾個雞蛋更健康?
雞蛋當中的蛋白質、卵磷脂、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等等,對於大部分人群都有好處,但是也不宜大量食用。對於普通健康的人來說,每天一個雞蛋就足夠了,一個星期不要超過7個雞蛋。
對於體內蛋白質攝入不足的人來說,一天可以食用兩個雞蛋,因為身體有能力消化吸收。但正常情況下,吃太多雞蛋會給消化和代謝系統增加負擔,不僅不能吸收雞蛋的營養,還會給健康帶來威脅,儘管是營養食物,我們也要適量攝入。
那麼,吃雞蛋會有哪些誤區?
只吃蛋清不吃蛋黃
有很多人只喜歡吃蛋清或者蛋白,這種吃法其實是不正確的,蛋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而蛋清也可以中和蛋黃中的高脂肪攝入。所以我們要吃全蛋才能攝入更豐富的營養,特別是不能丟棄蛋黃。
喜歡油煎雞蛋
有些人喜歡在早餐吃一個煎雞蛋,覺得口感非常好,但雞蛋在油煎過程中,會破壞它的營養成分,而且含有太多的油脂。煮雞蛋是雞蛋的最佳食用方法,它的營養物質不會被破壞,而且吸收率高。
吃生雞蛋
有人喜歡吃生雞蛋,這樣不僅不利於人體消化,而且生雞蛋中還存在沙門氏菌等其他有害微生物。經常吃生雞蛋會加大這些有害物質對人體的損害,甚至引發食物中毒。所以為了我們的安全和健康,儘量選擇全熟的雞蛋食用。
土雞蛋更健康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土雞蛋比普通的雞蛋更有營養,其實,土雞蛋含有的脂肪酸和膽固醇更高一些,並沒有更高的營養價值,所以我們沒有必要花高價選擇土雞蛋。另外,吃雞蛋會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這樣的說法也不準確,每天一個煮雞蛋對人體膽固醇的水平影響比較小,反而會降低膽固醇的吸收率。
怎麼煮雞蛋?
因為煮雞蛋是雞蛋烹調方法中,消化吸收率最高的,但煮雞蛋的時候,也有很多注意事項。首先,煮雞蛋不要用沸水煮,很容易導致蛋殼破裂。我們可以先用冷水下鍋,然後慢火小煮,等水沸騰後再煮三分鐘,最後關火燜5分鐘左右。
因為吃雞蛋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在營養學界中雞蛋一直有「全營養食品」的美稱,而且雞蛋當中的蛋白質組成與人體非常接近,吸收率比牛奶、豆類都要好,蛋白質的含量是海參的兩倍。但雞蛋食用方法不對,不僅不能吸收到雞蛋的營養物質,還對身體健康帶來危害,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雞蛋吃得安全、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