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我們最日常的用來補充營養的食物,它的營養很容易就可以被我們吸收,比起一些海產來講,它也可謂是相對比較便宜了。而水煮這種方式很好地保留著它的營養,所以也是最常見的吃雞蛋的方法。
但是一般都以為煮蛋就是將它丟在水裡加熱之後就可以了。其實很多關鍵的步驟沒有掌握好,煮出來的雞蛋就會又老又難吃,而且營養也喪失了很多。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最科學的方法吧。
首先,我們在下鍋煮的時候一定要記著用冷水煮,這樣煮出來才不會是一個破裂的蛋。如果是從開水就直接讓他丟下去,沒幾分鐘他就會直接破裂。另外,我們煮雞蛋的時候火也不要開得太大,就開中火就可以了,這樣的火候煮出來的蛋才是最滑嫩可口的。
雞蛋記住不要生吃,一般我市面上我們購買到的雞蛋裡面都會有細菌。所以非常的不衛生,一定要煮夠時間,有的人喜歡吃溏心雞蛋,所以最好的時間就是下鍋煮大概十分鐘。如果喜歡吃老一點的就多煮一會兒就好了。
煮的差不多了之後,我們就把它拿出來,然後倒上一小碗礦泉水,將雞蛋浸泡一下。記得不要直接用生水,因為蛋殼上面會有很多的小氣孔,直接用自來水的話,水裡面的細菌就會又進入蛋裡面。我們就會將這些細菌都吃進肚子裡。
所以直接用礦泉水最好,這樣浸泡過後的蛋,我們不僅很快就可以吃上。而且剝它的時候也非常的方便,一點都不會黏,很完整的就將一個雞蛋剝出來了。大家都記得這個方法了嗎?這才是最科學的煮蛋的方法,下一次煮的話一定要用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