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至此,人類基因組計劃距離正式啟動過去了14年,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年多。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美國正式啟動。9年後,中國獲準加入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成為參與這一計劃的惟一發展中國家。在一次訪談中,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聯繫人楊煥明教授說:「人類基因組計劃應該說是1953年4月23號(應為25日)開始的。」
-
人類基因組計劃:從「生」前開始造福人類健康 ——中國科學院...
【每日科技網】 3月24日,2010年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HUGO)「卓越科學成就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楊煥明院士做客杭州科學大講堂第128講,作「人類基因組計劃和健康中國」的主題科普講座。
-
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1993年,於軍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裡程碑式的偉大科學計劃,也成為早期參與計劃的唯一華人,他在導師Maynard V.Olson的全力支持下,促成了中國科學家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日前,證券時報記者獲得了獨家專訪於軍的機會。從下鄉知青到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從回國推動中國基因組學研究到參與組建華大基因公司,於軍首次向媒體披露往事。
-
於軍: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1993年,於軍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裡程碑式的偉大科學計劃,也成為早期參與計劃的唯一華人,他在導師Maynard V.Olson的全力支持下,促成了中國科學家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日前,記者獲得了獨家專訪於軍的機會。從下鄉知青到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從回國推動中國基因組學研究到參與組建華大基因公司,於軍首次向媒體披露往事。
-
人類基因組「中國卷」率先繪製完成!!
號稱「生命登月」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日前率先在中國取得突破:儘管參與時間最晚,但是我國科學家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完成了所承擔的染色體區域測序任務,在參與六國中率先繪製出完成圖。專家認為,「中國卷」的繪製完成,標誌著作為參與計劃唯一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為破譯人類基因組「天書」 作出了獨特貢獻。 存在於染色體上的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片段。
-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1%部分提前完成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經過我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完成圖」提前兩年繪製完成,並於今天通過由科技部和中科院聯合組織的專家驗收。這是繼2000年6月26日中國科學家與國際同行共同發布「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以及在2001年2月15日在《自然》上發表《人類基因組:初步測序及分析》論文之後,我國科學家所取得的又一階段性成果。
-
人類基因組計劃:科研距實踐 到底有多遠?
若干年前曾經引起過世界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今天的國人看來,已不是什麼陌生的詞彙。但論及基因組計劃以及基因研究在具體醫學和生活領域的運用,大多數人至今還一臉茫然。 作為一項舉世矚目、越國界、跨世紀的科學壯舉,人類基因組計劃和「曼哈頓原子彈工程」和「阿波羅登月計劃」一起,被並稱為「20世紀三大科學工程」。
-
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和阿波羅計劃並稱為三大科學計劃,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又一個偉大工程,被譽為生命科學的「登月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由美國科學家於1985年率先提出,於1990年正式啟動的。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我國科學家共同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
人類基因組計劃為何廣受矚目
該計劃已繪製出覆蓋率達97%的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並將在2001年6月前繪製出更高覆蓋率的「完成序列圖」。什麼是人類基因組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國際組織中國合作者、中科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中心主任楊煥明教授介紹說,基因,是決定一個生物物種的所有生命現象的最基本的因子。決定一個物種之所以是這個物種,是由它的遺傳信息決定的,而遺傳信息的載體,就是DNA(脫氧核糖核酸)。
-
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啟基因組研究時代
在基因組測序研究方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我國參與了1990年正式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一起,並稱為人類自然科學史上的"三大計劃",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創舉之一。我國作為六個參與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之中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
-
深圳人物楊煥明:帶團繪製黃種人基因圖譜(圖)
楊煥明為爭取和主持完成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1%項目」立下汗馬功勞。圖為人類染色體的掃描顯微圖。新華社發 自1980年以來,楊煥明院士長期從事醫學遺傳學與人類基因定位工作,曾為爭取和主持完成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1%項目」立下汗馬功勞。2007年帶領華大基因團隊繪製出第一個黃種人基因圖譜。科技部一位官員這樣評價楊煥明:「上過山、下過鄉、留過洋,有一股韌勁兒」。
-
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15周年——從個人基因組到精準醫療
「千人基因組計劃」,共同提出並啟動和領導了「國際腫瘤基因組計劃」,率先啟動了Genome England的十萬人基因組項目,間接影響到美國的「精準醫療計劃」的提出。 英國人在人類遺傳學上的投入也不遺餘力,英國有全世界研究人類遺傳病最好的研究團隊,並且英國有政府引導,科學家和企業共同參與的舉國基因組研究體制,可以說雖不及美國人在人類基因組研究上的布局深刻,但是英國總能在某些領域裡有獨特的見解和布局,通過自己的方式影響著世界,並且不得不說的是,英國在基因組研究領域對中國科學家毫無保留的幫助的無私情懷,從捐贈中國華大基因研究中心測序儀,到在各種國際合作中為中國提供便利和幫助
-
國際人類基因變異組項目設立中國區
國際人類基因變異組項目設立中國區將建立20種疾病資料庫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26 19:05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胡浩)國際人類基因變異組項目(HVP)26日在京為該項目的中國區工作委員會授牌。
-
華大基因參與發起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
4月2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正式發布「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科研展望文章。華大基因是該項目的發起單位之一,他們稱,這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生命科學領域又一件大事,堪稱生物「登月計劃」。華大基因發起生物登月計劃據科技日報4月25日消息,華大聯合創始人、華大基因理事長楊煥明,華大執行長、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徐訊,深圳國家基因庫副主任張國捷均參與其中。徐訊表示,這一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項目將幫助我們全面了解地球生命演化的奧秘。
-
人類基因組計劃後,華大基因又發起了一項更宏偉的項目
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生命科學領域又將迎來一件大事——華大基因與美國斯密森尼生物多樣性基因組學項目組聯合發起了「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比人類基因組計劃更宏大的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arth BioGenome Project, EBP)即將啟動,目標是破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因組。
-
張文宏主任對話楊煥明院士: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精彩片段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研究員在武漢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上,帶來了一場題為精彩報告,談組學技術對感染性疾病防控模式的影響與改變。未來,人類怎樣和微生物共生、共存?
-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重要負責人簡介
新華網杭州8月30日電(記者李斌張樂)一個幾經爭取最後才得以落戶中國的國際會議——人類基因組計劃第十次國際戰略會議今起在杭州召開。 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六個成員國十六個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參加了這次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最高協調會議。以下是與會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重要負責人的簡介。 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 Ph.D., M.
-
人類基因組計劃:歷時十三年耗資30億美元 六國科學家共同參與|70年...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科學家共同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按照這個計劃的設想,在2005年,要把人體內約2.5萬個基因的密碼全部解開,同時繪製出人類基因的圖譜。換句話說,就是要揭開組成人體2.5萬個基因的30億個鹼基對的秘密。到2000年6月26日,人類基因組草圖的繪製工作已經完成。
-
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
這幾年,不同規模的基因組計劃經常見於報導,目前這些計劃進展如何呢,現在就扒一扒現在這些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1. 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人類基因組計劃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左右,主要目的就是攻克癌症。
-
人類基因組計劃:解讀基因的奧秘
它標誌著人類探索生命奧秘的進程和生物技術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如果將人類的基因組計劃圖譜比喻世界地圖,那麼一條染色體就相當於一個國家。以中國為例,其中的一個基因就相當於天安門廣場或故宮。要弄清30億個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相當於把地球上每個人的身份都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