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開發出吸附空氣中氧氣新方法

2020-11-26 中國科學院

近日,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能夠從空氣中單單吸附氧氣的新方法。這種方法應用了大型放射光設施「Spring-8」製造的一種新型材料,為氣體吸附產業開拓了一條新的思路。

據介紹,研究人員是利用空氣中氧氣和氦氣分子中各自電子運行方式存在差異的特點,首先開發出一種被稱為四氰基對苯醌二甲烷(TCNQ)的特殊多孔吸附材料。由於這種材料僅同空氣中氧氣的電子發生反應,亦只有氧氣分子可以通過這種物質細小的孔被吸附進來,從而可以很方便地將空氣中的氧氣分離出來。

目前,利用多孔材料從氣體中吸附特定物質的方法本身並不稀奇,像活性炭和沸石(zeolite),這些材料作為除臭劑和吸附劑早已經投入市場。但是,由於空氣中氧氣和氦氣的分子大小几乎一樣,這些物質都無法從空氣中將特定的氧氣和氦氣分子吸附進來。

研究人員稱,這種新的方法改變了以往的思路,如果將來能夠進一步提高從空氣中吸附及分離氧氣的效率,對吸附產業來說將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技術。此外,這種方法也為從大氣中有效去除有害氣體的研究提供了一條新的可供參考的思路。

相關焦點

  • 如何從空氣中分離出氧氣和氮氣?
    氧氣與氮氣的沸點不同,所以可通過液化空氣的方法使它們分離。地球上的空氣主要是由氧氣和氮氣構成的,氮氣佔78%,氧氣佔21%,其他所有的氣體才佔1%。籠統地說,地球上的空氣氮氣佔八成,氧氣佔兩成。要分離它們,首先就要將空氣液化。液化空氣如果把溫度降低,空氣中所有的氣體都能凝結為液體。這看似簡單的常識,18世紀中期以前幾乎無人知曉。直到18世紀末,才被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所領悟。隨後,道爾頓繼承了這一思路,在1801年,他強調:「一切彈性流體都可以化成液體。
  • 空氣與氧氣(空氣的組成及空氣中氧氣體積的測定)
    18世紀中葉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空氣是一種單質。觀察空氣想一想:如何收集一瓶教室裡的空氣?灌滿水的集氣瓶帶入教室,在教室內倒出瓶內的水,蓋上玻璃片。猜一猜:空氣中有哪些氣體?可能含有: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A. 水(H2O)的檢驗B. 氧氣(O2)的檢驗C.
  • 空氣中氧氣含量 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是多少
    氧氣是空氣的成分之一,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氣體,那麼你知道空氣中氧氣含量是怎樣的嗎?它佔空氣的百分之多少呢?  空氣中氧氣含量  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約佔21%,這個是在大氣層比較穩定的情況下的佔比。
  •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和製取氣體
    裝置②是固液常溫反應製取氣體的裝置,實驗室用雙氧水製取氧氣,用石灰石和稀鹽酸製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②,正確;B. 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氣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裝置③,氣體從導管a進入佔據下方空間,空氣則被趕到上方空間而從b排出,錯誤;C.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幹燥不與其反應的氣體,裝置④是洗氣裝置,導氣管是長進短出,實驗室乾燥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④,氣體從導管a進入,正確;D.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工業制氧的方法
    工業制氧的方法:     1、空氣冷凍分離法     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氮氣。利用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從空氣中製備氧氣稱空氣分離法。首先把空氣預冷、淨化(去除空氣中的少量水分、二氧化碳、乙炔、碳氫化合物等氣體和灰塵等雜質)、然後進行壓縮、冷卻,使之成為液態空氣。
  • 《Angew》空氣取水!基於MOFs的新型吸附材料!
    Harvesting from Arid Air wi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dified by Hygroscopic Salt」的熱點研究論文,針對乾旱地區缺水難題,開發了基於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s)的新型複合吸附材料,應用在空氣取水裝置中,實現了從空氣中吸附收集液態飲用水,具有效率高、零耗能、循環穩定性好等優勢。
  • 一種新方法:可以把水從相對乾燥的沙漠空氣中抽出來
    這是一種能夠利用陽光熱量,從幾乎乾燥的空氣中提取水的裝置,可以幫助在偏遠地區且電力供應有限的人們提供可持續的水源。該裝置由拉波汀和她的同事開發,其中含有一種被稱為沸石的吸附劑材料,在夜間收集空氣中的水蒸氣。而白天,來自太陽的熱量收集在「太陽能吸收器」面板,以驅動水從材料中釋放,所以它是適合使用的。拉波汀表示,因為沸石是非常多孔的,並且有很大的內部表面積,它可以吸附幾乎乾燥的空氣中的少量水。基於對她的團隊設備的初步測試,該模型預測從空氣中產生水相對溼度低至20%(沙漠中的溼度)。
  • 膜分離或變壓吸附?氮氣發生器的原理對比
    在我們的氮氣發生器上,我們用膜分離技術和變壓吸附技術來生產氮氣,如果我們的顧客對某一種技術青睞有加,我們可以根據客戶的喜好來推薦合適的型號。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應用設備,使用其中的一種分離技術比另一種更有優勢。膜分離技術讓壓縮空氣通過中空纖維膜,當空氣通過膜的時候,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汽 會通過中空纖維膜管道上的小孔,進而排到大氣中去。
  • 中考化學填空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只需掌握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的藥品選擇要求,實驗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和誤差分析分析即可。【例題展示】例題8(2017來賓)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如圖所示:(l)燃燒匙內盛放的藥品是 。
  • 科研人員開發出檢測酪氨酸磷酸化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離與界面分子機制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卿光焱與中藥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梁鑫淼合作,在蛋白質磷酸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開發出一種智能聚合物功能化的仿生離子通道器件,實現了酪氨酸磷酸化的實時感知與測量,並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篩選中展現出較好的應用潛力。
  • 英科學家開發新技術 用蜜蜂檢測空氣汙染狀況
    原標題:英科學家開發新技術 用蜜蜂檢測空氣汙染狀況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7月13日報導,近日,英國科學家們開發出環境檢測新技術,利用附著在蜜蜂身上的顆粒物來檢測空氣品質,其原理是根據蜜蜂身上附著的汙染顆粒物,尋找這些粒子的源頭,這樣一來便大大縮小了汙染源存在的可能範圍。
  • 新型集水系統:從乾燥的空氣中提取飲用水
    techxplore.com網站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velyn Wang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此前的設計基礎上開發了一種兩級式空氣集水系統。該系統能夠依靠太陽能或其他低熱源供熱,從乾燥的空氣中提取水分,因此適合在乾旱和缺乏電能的偏遠地區使用。
  • 新型集水系統:從乾燥的空氣中提取飲用水
    techxplore.com網站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velyn Wang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此前的設計基礎上開發了一種兩級式空氣集水系統。 該系統能夠依靠太陽能或其他低熱源供熱,從乾燥的空氣中提取水分,因此適合在乾旱和缺乏電能的偏遠地區使用。相關研究成果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刊登在《Joule》雜誌中。
  • 為什麼說靜電吸附方式的空氣淨化設備不能用?
    眾所周知,該產品是以利用靜吸附工作原理見長的品牌,不由得對在實驗二小就讀的貴族子弟們的未來表示擔心。簡單說,靜電吸附的工作方式會產生臭氧,而人體吸入過量臭氧則會產生毒性傷害人體健康。廠家肯定宣稱自己的產品產生的臭氧量在國家規定範圍內,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真的是這樣嗎?靜電吸附的原理是利用電極的正負相吸作用,利用靜電把灰塵吸附於濾網上的方式。
  • 新型集水系統可從乾燥空氣中「隔空取水」
    techxplore.com網站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velyn Wang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此前的設計基礎上開發了一種兩級式空氣集水系統。該系統能夠依靠太陽能或其他低熱源供熱,從乾燥的空氣中提取水分,因此適合在乾旱和缺乏電能的偏遠地區使用。相關研究成果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刊登在《Joule》雜誌中。
  • 【知識歸納】「空氣、氧氣」必考知識點
    1.18世紀70年代,瑞典科學家舍勒和英國的科學家化學家普利斯特裡,分別發現並製得了氧氣。2.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最早運用天平作為研究化學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5的結論。
  • 2道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題
    1.【2017江蘇省常州市】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實驗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mL空氣(活塞拉至30mL刻度處),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為50mL;在硬質玻璃管中放入過量銅粉,在右側導管口套上癟的氣球;點燃酒精燈,反覆推拉注射器和擠壓氣球,待充分反應後,冷卻至室溫;將氣球中氣體全部擠入硬質玻璃管,注射器中氣體的體積為14mL。(1)寫出銅粉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呼吸制氧機如何制出高純氧氣?選購注意事項
    A:家用制氧機利用分子篩物理吸附和解吸技術,在制氧機內裝填分子篩,在加壓時可將空氣中氮氣吸附,剩餘的未被吸收的氧氣被收集起來,經過淨化處理後即成為高純度的氧氣。分子篩在減壓時將所吸附的氮氣排放迴環境空氣中,在下一次加壓時又可以吸附氮氣並製取氧氣,整個過程為周期性地動態循環過程,分子篩並不消耗。
  • 九年級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及實驗室製取氧氣考點匯總
    空氣   一、空氣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紀70年代,瑞典科學家舍勒和英國的科學家化學家普利斯特裡,分別發現並製得了氧氣。   2.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最早運用天平作為研究化學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5的結論。
  • 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的新方法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在火星條件下製造氧氣的新方法,這一發現可能有一天會幫助火星上的太空人,這一方法似乎比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測試的效率高出25倍,該探測器將於2月登陸火星。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宇航局的程序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