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腓前韌帶的解剖與MRI

2021-02-12 山東足踝

一般距腓前韌帶出現在距骨頸層面,相較於距腓後韌帶的寬大扇形(在水平面的MRI影像中表現),距腓前韌帶比較細長。

在斷層的MRI中,水平面,沿外踝尖向近端數3~4個層面,即可找到距腓前韌帶。(按層厚3mm計)

距腓前後韌帶基本與脛腓長軸呈直角,即踝中立位時掃描,水平面上恰好能看到距腓前後韌帶的全長。

跟腓韌帶與脛骨長軸遠端向後夾16~22°,即踝關節在背伸20°時進行掃描,即可在矢狀面及冠狀面上看到跟腓韌帶的全長。踝關節中立位時進行掃描,可在水平面上看到部分跟腓韌帶。

距腓後韌帶出現的層面上尋找距腓前韌帶是一個比較快捷的方式。因為距腓後韌帶較寬大,且不易損傷斷裂。

距腓前韌帶的寬度在7~11mm左右,按MRI層厚3mm計,一般不會出現——因沒掃到而找不到的情況(當韌帶正常時),也即如在MRI上找不到,則高度懷疑斷裂。

因距腓前韌帶厚6~10mm,所以可能在兩個層面都看到。

MRI可能存在假陽性及假陰性,即MRI的結果與手術探查結果可能不一致。

備註:本文中的文本說明為瑞麟整理添加,可能與原作者本意有些許出入;如與PPT內容不一致,關於距腓前韌帶的解剖與影像表現請以PPT的圖文為主,文本說明為輔。

聯繫我們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手足外科,山東大學足踝外科研究中心

醫院地址:濟南市天橋區北園大街247號(歷山路與北園大街交口處)
門診地點:門診樓3樓外科二區10診室
病房地點:至善樓11樓
病房醫生辦電話:0531-85875163
諮詢電話:15105316123/666123
山東足踝外科網:www.sdzuhuai.com
微信公眾號:山東足踝,sdzuhuai
科室理念:致善致親,追求卓越

相關焦點

  • 膝關節韌帶正常解剖與損傷的MRI表現
    本文就從膝關節韌帶正常解剖、損傷的 MRI 表現作一介紹。一、膝關節韌帶的組成、解剖及生物學特性穩定膝關節的結構主要由 4 個韌帶構成:前交叉韌帶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後交叉韌帶 (posterior cruciate
  • 腰椎黃韌帶與椎板、椎間孔關係解剖研究
    對黃韌帶經典的解剖描述由Naffzinger等於1938年提出,在他們的描述中,黃韌帶起於上位椎板的下方或前下方,止於下位椎板的上方或後上方。後續有學者將其分作棘突間、椎板間和關節囊間三部分,進而分為淺層和深層兩部分。但迄今為止,關於黃韌帶在椎管外側的大體解剖研究很少。深入研究其解剖特點,有利於放射科醫生和外科醫生更好的理解黃韌帶的意義,及在椎管狹窄中的作用。
  • 韌帶損傷一定要手術嗎?不手術能長好嗎?
    不同的關節有不同的韌帶,像膝關節有前後檢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肩關節有盂肱韌帶、喙肱韌帶、肩鎖韌帶等,踝關節有距腓前韌帶等,不同關節的不同韌帶的起點止點不同,血液供應來源不同,和重力的關係不同,癒合能力不同,功能也不同。像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是維持膝關節前後方向穩定的,主要血供來源兩端骨頭,損傷撕裂後修復困難,就是修復很多都是瘢痕組織替代修復,瘢痕組織是起不到韌帶組織的功能的。
  • 前交叉韌帶重建中移植物放置的五大要點!
    在美國,外科醫生每年大約會進行20萬次前交叉韌帶重建(ACLRs)。在過去十年中,人們對前交叉韌帶解剖指導(ACLR)的興趣激增。前交叉韌帶AM和PL束的股骨止點實際上,大多數解剖前交叉韌帶重建(ACLR)技術的一項主要手術目標是根據ACL股骨足印區的解剖中心(中心點)來創建股骨隧道。使用單束技術,股骨隧道定位在整個足印區的中心;使用雙束(DB)技術,定位點在前內側(AM)和後外側(PL)束的中心。
  • 前交叉韌帶移植物與後交叉韌帶撞擊發生機制及解決方法的研究進展
    前交叉韌帶移植物與後交叉韌帶撞擊發生機制及解決方法的研究進展
  • 愛蹺二郎腿可能傷及腓總神經
    據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功能科主任安曉飛介紹,腓總神經是坐骨神經的分支,由膕窩部繞過膝關節外側的腓骨頸溝處解剖位置相對表淺,腓骨頸部的腓總神經分布在骨的表面,軟組織(潤滑劑作用)少,容易發生卡壓導致途經的腓總神經受損,臨床可出現一系列神經症狀:    1.足下垂,運動、行走受到影響,走路呈拖曳垂足、跨越步態。    2.踝關節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或力弱。
  • 全身MRI解剖圖譜,收藏學習了
    MRI臨床適應症廣泛,是顱腦、脊髓、骨與關節軟骨、滑膜、韌帶等部位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份全身MRI解剖圖譜,圖片比較多,建議醫護人員收藏備用!——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中英文字幕:前交叉韌帶重建(ACL Reconstruction with Arthrex RetroScrew)
    ACL Reconstruction (Arthrex RetroScrew)前交叉韌帶重建(Arthrex RetroScrew)Overview(概述)This procedure replaces a damaged or tor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中英文字幕:膝關節解剖(Anatomy of the Knee)
    Anatomy of the Knee膝關節解剖Overview(概述)The knee is the body's largest joint.讓我們來深入觀察膝關節各個主要部分的解剖。 Bones(骨)The base of the knee is formed by the tibia. This bone, also called the "shinbone," is the large bone of the lower leg.
  • 看3D動畫了解腰椎解剖
    圖1:腰椎後面觀圖2:橫突間韌帶,棘上韌帶,髂腰韌帶(起自腰5橫突,止於髂嵴後部內唇),骶髂關節韌帶圖3:提肋骨長短肌,橫突間肌(前,後)圖4:多裂肌(位於棘突與橫突間),腰方肌(起髂腰韌帶,止於L1-4橫突及第12肋下緣)圖5:肋間外肌圖6:豎脊肌:胸棘肌、
  • 認識脈絡膜前動脈:從解剖到臨床
    ,距離後交通動脈發出點遠端2~5mm處,脈絡膜前動脈變異較大,但到視束、大腦腳、內囊後肢和脈絡叢的分支比較固定,血管管徑雖細,但供血範圍廣泛,其梗死機制尚無定論,臨床表現多樣,易導致嚴重後果,本文摘取網絡,從「出生」到「成熟」,從解剖到臨床,認識ACHA。
  • 大腦MRI軸向切片彩色解剖圖
    解剖結構- Gyrus precentralis· 中央前溝 - Sulcus precentralis· 中央後回 - Gyrus postcentralis· 中央後溝 - Sulcus postcentralis· 中央溝 - Sulcus centralis·
  • 椎管內麻醉穿刺入路的解剖層次都在這
    點擊查看 硬膜外隙麻醉穿刺入路的解剖層次當位置確定後,在選定的部位用局麻藥注射一個皮丘,在椎骨的棘突之間進針,進針時針尖方向與棘突的方向一致,穿刺針經過皮膚→淺筋膜→深筋膜→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硬膜外隙。這種進針的方法簡單易行,不會導致創傷。對於脊柱活動大並且能夠很好彎曲脊柱的年輕人,宜選用此法。
  • 簡明易懂的腦部斷層解剖:橫斷位MRI
    然而神經系統解剖結構複雜,相關名詞很多,一份斷層解剖圖譜對於日常工作必不可少。小編整理了一份簡明易懂的解剖圖譜,希望能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幫助。本文將對不同橫斷位的腦部MRI圖像進行標示,主要講解內容是腦部基本解剖。腦部橫斷位解剖,尤其是內囊層面的影像學解剖一直是一大重點,一起來學習一下。
  • 艾氏人體解剖(26) 手指和拇指滑車樣結構和韌帶
    (26)  手指和拇指滑車樣結構和韌帶重點:
  •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ACL)損傷斷裂是個什麼病?
    今天就來跟隨瀋陽市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專家來一起解讀,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斷裂是如何造成的。 前交叉韌帶損傷除了造成短期的殘疾,那些遭受ACL斷裂的人,同樣存在提前10年患骨關節炎的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