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區:監督延伸到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

2020-12-04 金臺資訊

「黨的政策好,錢都拿到了,我以前享受的政策一項也沒有取消,幹部們對我的關注和幫扶一點也沒有減少,特別是今年危房改造我已經住進新房子好。」面對前來核實幫扶落實情況的督查組工作人員,開山鎮東南村貧困戶李必青臉上樂開了花。

這是賀州市八步區開山鎮加強對脫貧摘帽後「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情況的監督檢查的一幕。

開展專項治理工作以來,八步區持續深化運用「6 2」「抓系統、系統抓」「抓書記、書記抓」等自治區專項治理工作機制,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專項治理效能,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以八步區4個鄉鎮片區聯合執紀審查中心為載體,開展專項治理工作提升年活動,打通脫貧攻堅政策措施落實「最後一公裡」,圍繞提升線索處置水平和案件查辦質量,探索實施扶貧領域問題線索提級辦理制度,推動監督執紀問責更精準有效。

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八步區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共立案45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9人。在「抓系統、系統抓」工作中,八步區累計檢查扶貧項目720個,資金25321.351萬元,發現問題17個、整改12個,運用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23次。(張雅潔、韋楊麗、劉雪芳)

相關焦點

  • 金海湖新區打通脫貧攻堅路網「最後一公裡」
    海拔村通村路「十三五」期間,金海湖新區按照「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建成公路裡程1223.16公裡,其中,境內高速公路24.88公裡,國道20.48公裡,省道29.4公裡,縣道177.72公裡,鄉道208.29公裡,村道438.96公裡,組組通硬化路
  • 解決脫貧「最後一公裡」
    新華社長春5月5日電 題:白城萬名幹部駐村 解決脫貧「最後一公裡」  新華社記者 李雙溪  日前,白城市派出1.1萬名幹部駐村,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把辦公室搬進貧困戶家,以問題導向,拔除貧困戶思想觀念上的「窮根」、從制度上解決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  思想觀念「拔窮根」  「我才30多歲,你給我買癌症保險,這不是咒我嗎?」
  • 甘肅隴南:攻堅「最後堡壘」 確保如期脫貧
    近日,甘肅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在隴南召開,吹響了向脫貧攻堅「最後堡壘」發起總攻的號角。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隴南凝心聚力實施精準脫貧,全市有6個縣區脫貧摘帽,1565個貧困村退出,貧困人口下降至3.69萬,貧困發生率由53%下降至1.56%,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2621元提高到7734元,年均增速居秦巴山特困片區18個市州第一。
  • 農村道路助力宜賓屏山脫貧攻堅駛入快速路
    (四川站)在四川最後一站屏山縣隆重舉行。,隨著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二級巡視員李佔川宣布自駕遊車隊發車,自駕遊車隊從金通廣場出發,在遊覽壯美河山的同時,感受著貧困山區農村和貧困群眾自脫貧攻堅以來生產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
  • 黨的領導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
    作者:大連海事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邢文利、裴麗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現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實現全面勝利,我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鬆勁懈怠。
  • 魯網網評:脫貧攻堅謹防「木桶效應」
    脫貧攻堅就好比「木桶」,各級黨組織唯有確保任何一塊木板都不短,方能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讓脫貧成果禁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擰緊作風「鐵箍」。桶上若存在縫隙,即便木桶再高、木桶周徑再大,水也會透過縫隙流掉,這就需要用鐵箍擰緊。脫貧攻堅進行到當前,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而啃「硬骨頭」需要硬作風做保障。
  • 廣西藤縣:圍繞脫貧攻堅工作開展精準監督
    藤縣紀委監委壓實扶貧領域職能部門的主體責任,督促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加強對決戰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謀劃部署、推進落實,及時落實扶貧各項優惠政策,紮實推進產業扶貧、紮實開展控輟保學、特殊群體社會保障工作,落實好疫情期間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穩崗及交通補貼,確保貧困戶順利復工,穩固經濟收入脫貧摘帽。
  • 強化法治保障 護航脫貧攻堅——寶興縣築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法治保障
    創新機制,壯大脫貧攻堅專業法治力量(一)律師團隊護航脫貧攻堅。引進博紳、凱越、明炬、黎輝等4個律師事務所,為黨委政府制定脫貧攻堅政策措施、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提供專業性意見建議100餘條防範法律風險。協助做好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合法性審查,依法制定村規民約提供法律依據。
  • 北京市社會學者齊聚一堂討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議題
    新時代中國脫貧攻堅路徑的社會學解讀國務院扶貧辦扶貧發展中心主任黃承偉指出,2020年決勝脫貧攻堅面臨四大歷史任務,一是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二是鞏固脫貧成果,三是做好脫貧攻堅總結工作,四是設計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制度與政策體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西藏著眼高質量發展 確保群眾長期穩定脫貧
    去年底,西藏所有縣(區)全部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眼下,西藏立足改善民生福祉、著眼高質量發展,確保群眾長期穩定脫貧。  美朵的媽媽:老大、老二從來沒有做過產檢,榮瑪鄉到尼瑪縣有200多公裡的土路,能在臨產前到達縣醫院已經是萬幸了。現在坐車半個小時就到堆龍區人民醫院了,條件還這麼好,前前後後一分錢都沒花。  榮瑪鄉位於西藏那曲市尼瑪縣最北端,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
  •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強調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當前,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已進入最後衝刺的關鍵時期。  10月12日至16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前往涼山州,驅車一千餘公裡輾轉甘洛縣、越西縣、昭覺縣、美姑縣、金陽縣、布拖縣開展調研督導。  彭清華登上通往村寨的鋼梯,一邊察看建設維護和安全保障情況,一邊聽取村民講述從藤梯、鋼梯到樓梯的巨大變遷。  彭清華說,「懸崖村」的脫貧成效一定意義上講是我省脫貧攻堅事業的一個縮影。希望鄉親們心懷感恩、矢志奮鬥,講好「懸崖村」脫貧故事、做優「懸崖村」文旅品牌,繼續走好致富路、幸福路。
  • ...脫貧攻堅群英譜】傾心為民 病倒在脫貧攻堅一線奇蹟生還 吳...
    10月,貴州高速集團積極響應中央、省委、省政府全面推進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號召,按照省交通運輸廳統一部署挺進貴州省從江縣加勉鄉,在全公司範圍內挑選一批能吃苦、作風實、能打仗的幹部職工奔赴加勉鄉脫貧攻堅第一線。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凱裡南收費站站長吳秀實得知消息後,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報名,並迅速深入到加勉鄉真由村真蹲實駐,成為貴州高速集團派駐加勉鄉脫貧攻堅隊的第一批「扶貧人」。
  • 奮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追記倒在脫貧攻堅路上的第一書記唐乾
    轟鳴聲來自於一條進村1.2公裡的公路建設現場,工人們甚少交談,反覆對施工質量進行查看,似乎在打造一個藝術品。進村公路400米處的拐角,是慈利縣審計局駐泗虎坪村第一書記唐乾,倒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地方。這條1.2公裡的拓寬道路完成後,將大大化解因道路狹窄導致的經常性擁堵,極大優化村裡的生產生活需求。「唐書記走了,我們要以他的標準,最高質量完成這項工程。」
  • 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出明確要求,為我們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脫貧成色,確保取得最後勝利。」……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
  • 淮安:圍繞「六個聚焦」 全力脫貧攻堅
    >begin--> 近年來,淮安市深化改革創新,圍繞「六個聚焦」,採取有力舉措開展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聚焦低收入農戶脫貧,增收保障措施落實到位。出臺《淮安市開展「防貧保」工作助推脫貧攻堅指導意見》,在全市範圍內推行防返貧保險,惠及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和臨貧易貧人群超59萬人。聚焦村級增收,統籌推進省市定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村發展。出臺《關於統籌推進省市定經濟薄弱村和面上低收入村持續增收的意見》,優化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思路,落實重點舉措。
  • 水利部掛牌督戰四川涼山,攻克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最後一座堡壘
    這一天,率隊再赴涼山現場督戰的水利部副部長田學斌鄭重宣布:截至6月底,涼山州7個未摘帽貧困縣全面完成了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收尾工程建設任務,全面解決了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涼山州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 平涼市華亭市司法局「四大舉措」助力脫貧攻堅
    本網訊  (通訊員  李文文)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精準扶貧,全面脫貧,法治責無旁貸,甘肅省華亭市司法局作為脫貧攻堅中法治力量最重要的一環
  • 助力核桃產業發展,濟源一企業老總榮獲脫貧攻堅奉獻獎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河南豐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濟源本土民營企業,多年來,立足企業發展,大力開展產業扶貧、消費扶貧以及文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彰顯企業擔當與責任。該公司坐落於梨林鎮,是一家專業從事植物蛋白、功能飲料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核桃種植三產融合發展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 【中國的脫貧智慧】「苦瘠」褪 「甘味」來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
    健康扶貧甘肅省健康扶貧醫療部分脫貧標準為醫療機構 " 三個一 "、醫務人員 " 三合格 " 和服務能力 " 三條線 "。" 三個一 " 是指行政村有衛生室,鄉鎮有衛生院和縣有公立醫院,其中,鄉鎮衛生院所在行政村可不設村衛生室,300 人以下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置衛生室。"
  • 贛州市脫貧攻堅應知應會基本知識
    錯退:對於脫貧戶「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只要有一項沒有達標則認為是錯退。六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五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