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我
感冒是一年四季中都可能發生的常見病、多發病,誰還不得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
因此,對正常人來說,患感冒可選用的中成藥種類很多,但是因個體差異的不同,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不同,用藥效果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只要是對症選藥就會有療效,感冒患者對所選藥物沒有過多的禁忌。
可血液病人就不同了,血液病患者不可隨便選用感冒藥。
因為,血液病人大多血象低,不宜服用含有撲熱息痛、阿斯匹林成分的藥物,如速效傷風膠囊、速效感冒膠囊、VC銀翹片等。正常人使用的感冒藥,對於血液病人來說,要慎用。
那麼,適合血液病人的感冒藥有哪些呢?
若患者體溫在39℃~40℃左右,可以服用「清開靈口服液」;仍不退熱者,可加服「安宮牛黃丸」。具體用量遵醫囑。
若患者體溫在38℃~39℃左右,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羚羊角粉」,兒童減量服用。
若患者體溫在37℃~38℃左右,且有咽喉疼痛、鼻流黃涕,宜服「西羚解毒丸」、「羚翹解毒片」、「感冒清熱衝劑」、「板蘭根衝劑」。
拓展閱讀 —發燒多少度吃退燒藥?
當腋下溫度已經到達38.5度,這種情況下的體溫已經很高,大腦基本已經出現暈乎乎的感覺,為了避免體溫持續升高,需要及時吃退燒藥才行。
當出現暈厥,或者是精神不佳,四肢無力等症狀時,那麼就算腋下體溫還未達到38.5度,那麼也需要吃退燒藥。這是因為有些人的身體素質很差,身體自帶的免疫系統沒有起到免疫功能,因此體溫會越來越高。為了防止體溫繼續升高,需要及時吃退燒藥。
當腋下溫度已經大於39度,我們都知道腋下體溫39度屬於是高燒,高燒要靠身體免疫力退燒是比較難的,而且高燒不及時退燒只會越來越嚴重。很多人一開始發燒的時候,都是想憑藉自己的抵抗力以及物理降溫的方式退燒,但是有時候身體情況不好,發燒會越來越嚴重,這時候就需要吃退燒藥幫助退燒。
若有鼻塞、流清涕、咽癢等症狀,可以服用「通宣理肺丸」。
若流黃涕、有黃痰、咳嗽,宜服「止嗽青果丸」。
若咳嗽、咽幹,宜服「桑菊感冒丸」。
若是夏日感冒,舌苔白厚,身體倦怠,噁心納少,宜用「藿香正氣丸」。
用於熱感的中成藥,有很多種,雙黃連,呱清火梔麥片也是非常不錯的,在疫情期間,雙黃連被炒的沸沸揚揚,其實有些藥待驗證,恐慌(著急下手)的不是民眾,而是商人。
血液病人體質弱、免疫力低下,患感冒的機率要大大高於正常人,用藥的選擇也有很多禁忌,這是醫生及患者家人應特別關注的。
如若感冒預防做得好,等於血液病治好了一半,一點都不誇張,有很多治癒和恢復比較好的病友,都是因為感冒和發炎而復發的。
由此可見,對血液病患者來說,如何正確選用防治感冒的藥物至關重要。
還有一點要特別提醒大家的,因為總是擔心血小板數值受影響,很多病友都不敢用西藥,甚至在有炎症的時候也不用,這樣是不行的,炎症不消,病就不容易好,血小板更是上不來。
所以有炎症時一定要及時消炎,如果比較嚴重,建議用西藥,因為西藥快,以前醫生會經常給病人推薦的是阿奇黴素,這個應該對血小板減少的患者來說沒什麼影響的,建議大家開西藥,或者類似處方藥的話,儘可能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然後提示醫生,說自己是類似於血小板減少或其他的血液病患者即可。
還是那句話,血小板減少也是血液病一種,屬於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儘量注意一些,別感冒了,天冷就要多穿衣,天氣預報是個好助理,然後是如果身邊有人感冒了,就離遠一點,提前喝感冒衝劑預防一下也是可以的。
小編要吃雞腿,能給點個[在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