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習近平和馬英九穿越66年時空的握手照片定格在了近200家媒體的鏡頭裡。兩位先生在此次歷史性的握手之後,舉行了閉門會談、晚宴,其間雙方還分別召開了記者會。那麼,雙方的晚宴吃了什麼?馬英九送的禮物有何寓意?會談時座次有何講究?會場的安全如何保障?北京青年報記者一一為您揭秘。
昨天下午,兩岸雙方記者會結束後,習近平與馬英九進行了AA制晚宴。按照議程安排,大陸記者會於16時15分開始,臺灣記者會於17時舉行,18時進行晚宴。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實際進行時,大陸於16時10分開始,在16時40分之前結束;臺灣方面於16時50分開始,17時25分結束。從結束記者會,到18時50分許走出香格裡拉大酒店,雙方的晚宴大約持續了1個小時20分鐘。根據此前安排,習近平與馬英九的晚宴於18時開始,19時30分結束。
晚宴在哪吃?
百餘平方米宴會廳 最多可容納80人
在昨天下午的臺方記者會上,馬英九在連連抱歉稱「要參加晚宴」中離席。據了解,習馬會晚宴與兩人見面會、兩岸記者會並非在同一區域,上述活動在塔樓翼(Tower wing),而晚宴在香格裡拉酒店的峽谷翼(valley wing)舉行。位於該區域3樓的state room是峽谷翼唯一的宴會廳,最多可容納80人,長11.4 米、寬 8.7米,面積有101平方米,高僅3.4米。
北青報記者昨晚7時許趕到該處宴會廳時,酒店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收拾整理餐具。值得注意的是,state room以前也舉辦過領導人間的小範圍會談,比如去年香格裡拉論壇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和美防長哈格爾曾在這裡舉行雙邊會晤。
晚宴上有誰?
兩岸七人代表團均列席
此前對外透露的安排是習近平與馬英九共進晚餐,但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最終同桌吃飯的並非僅是習馬兩人,而是此次參與習馬會的兩岸七人代表團,共14人。
這14人分別是:大陸方面的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慄戰書,國務委員楊潔篪,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總書記辦公室主任丁薛祥,中臺辦、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中臺辦、國臺辦副主任陳元豐;臺灣方面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陸委會主委夏立言,陸委會副主委吳美紅,「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
晚宴吃了啥?
主食是擔擔麵 甜品有湯圓
從北青報記者獲得的菜單看,晚宴期間兩岸14人共享用了六道菜、一道主食、兩道甜品:
涼菜是金箔片皮豬、風味醬鮑片脆瓜;熱菜是湘式青蒜爆龍蝦、竹葉東星斑XO糯米飯、杭式東坡肉、百合炒蘆筍;主食是四川擔擔麵;甜品是桂花糖雪蛤湯圓和水果拼盤。
對比22年前同樣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當時的晚宴菜單未按照涼熱菜、主食、甜品等類別列出,只羅列了九道菜,分別是乳豬鱔片、乳酪龍
蝦、琵琶雪蛤膏、董園鮑翅、官燕燉雙皮奶、木瓜素菜以及三種海鮮。九道菜對應的菜名也別有深意,曾參與「汪辜會談」報導的記者錢勤發曾描述:挨序而來,你我「情同手足」,同是「龍族一脈」,今夕「燕語華堂」、「琵琶琴瑟」和鳴,譜一曲「喜慶團圓」,祝大家「萬壽無疆」,海峽兩岸的「兄弟之誼」能「前程似錦」、「三元及第」。
晚宴喝啥酒?
頂級白酒+福建特產平價老酒
據媒體披露,馬英九專門帶了臺灣金門高粱酒和馬祖老酒兩種酒在晚宴上飲用。
臺灣的一位酒類批發商王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這次「習馬會」上喝的臺灣金門高粱酒是「黑金剛」,因為其包裝的顏色而得名。王先生表示,這屬於白酒中的頂級產品,市價可以賣到6000臺幣(約為1166元人民幣),「這幾年去大陸的量也很大」。
據了解,金門高粱酒在臺灣地位極高。2008年,馬英九和蕭萬長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和副領導人後,曾推出金門高粱酒58度「馬蕭」就職紀念酒,不過這一款酒的價格比「黑金剛」便宜不少,一般的新品600cc(立方釐米)只需400元臺幣(約為77元人民幣),好些的大約在1300臺幣左右(約為252元人民幣)。
批發商說,金門高粱酒很多都是8年陳高,拿出來賣的時候至少已經在地窖裡放了8年。而且白酒存放時間越長越香,所以昨晚開瓶的「黑金剛」必然味道極好。
這位批發商介紹,比起高端的金門高粱酒,馬英九更加青睞的是平價的馬祖老酒,600cc只需要300元臺幣(約為58元人民幣),馬英九將其指定為國宴招待酒。據報導,在「習馬會」中,馬英九辦公室也準備了8壇馬祖老酒。這位批發商告訴北青報記者,馬祖老酒產自馬祖酒廠,其實是一種福建特產,因為馬祖人都是從福建移民來的,說的還是閩北話。他說,現在市面上的馬祖老酒都是釀成後存窖19年的,馬祖老酒由糯米釀成,口感類似於紹興黃酒,喜歡喝的主要是老一輩的人,其實有些「小眾」。
另據馬祖酒廠官網的消息,早年習近平在福建任省長時,與馬祖前議長陳振清熟識,官方會面都以馬祖高粱酒——東湧陳高作為紀念品,習近平曾盛讚此酒。馬祖所在的連江縣縣長劉增應11月6日上午聯繫「總統府」,感謝馬英九長期將馬祖老酒作為指定宴請,以及習近平肯定馬祖高粱酒,代表馬祖轉贈習近平東湧陳高一箱。 文/本報記者 鄒春霞 趙婧姝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禮物
馬送習「臺灣藍鵲」有何深意?
互送禮物是習近平和馬英九此次新加坡會面中值得關注的一個環節。昨日,據央視新聞援引中評社報導,馬英九此次赴新加坡與習會面,除了兩款酒,還準備了「臺灣藍鵲」的手工瓷器送給習近平。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下午和這款臺灣藍鵲瓷器的設計和製作方臺灣傑作陶藝公司取得了聯繫,該公司負責人許元國先生表示,這款瓷器早在半年前就開始製作,最初並不是為「習馬會」而準備。一個星期前,他接到臺灣官方的通知,將這款「臺灣藍鵲」作為馬英九送給習近平的禮物。
此款禮物象徵「兩岸一家親」
那麼,為什麼馬英九選擇送「臺灣藍鵲」這款禮物?藍鵲又有什麼寓意呢?
「拿到這個任務,我們覺得很光榮,畢竟是這樣一個關鍵時刻,我們也能夠參與進來。當時,馬英九先生方面給我們的要求是,這個禮物要體現兩岸合作、兩岸一家親這個寓意。」許元國告訴北青報記者,臺灣藍鵲是臺灣特有鳥類,俗稱長尾山娘,在低海拔山地,時常可見臺灣藍鵲的美麗身影。藍鵲是很有家庭觀念的物種,因此這款藍鵲瓷器象徵著兩岸一家親、兩岸和平相處的寓意。
「總的來說就是,在技術上,要讓大陸覺得驚豔;寓意上有深刻兩岸和平的象徵。我清楚記得馬英九聽到我們介紹的這些情況後說,這個符合要求。」許元國說。
據了解,許元國所經營的這家公司製作的很多工藝品,都被臺灣官方部門和外資企業選用並當做禮物送給外賓。在許元國看來,瓷器能夠既代表臺灣印象又能體現中華文化。他還提及,大陸陶瓷技藝歷代都非常強,而且強項在彩繪方面,「我們臺灣不可能贏過景德鎮。這款瓷器,我們用了純粹的立體設計,這隻藍鵲、樹樁、花都是陶瓷做的,技術上無疑是高難度的。」
禮物上市後約值4萬元人民幣
談及這款禮物的製作細節,許元國還介紹道,我們從半年前開始製作這款工藝品,因為設計和技術上都具有高難度,現在僅僅成功了三件臺灣藍鵲瓷器,馬英九送給習近平的禮物是其中一件。因為考慮到它的稀有性,將來製作也不會太多。
據了解,馬英九要送的這件作品長31釐米、寬28釐米、高53釐米,重量約2.7釐米,有「禮輕義重」的寓意。
至於外界廣泛關注的臺灣藍鵲的價格,許元國披露道,因為臺灣官方方面是有預算限制的,我們這次是特價供應給他們的。未來上市,市場價在20萬新臺幣,大約為4萬人民幣。
「價錢多少都不重要了,主要是促成兩岸這樁好事。」許元國笑稱。
在採訪過程中,許元國還特意向北青報記者提及了這款重要禮物的運輸細節,他稱,臺灣官方方面是6日從他們公司取走瓷器的。因為易碎性,他還特意向工作人員囑咐運送過程要多加小心。「今天上午,我接到了他們官方的電話,他們告訴我們,早晨搭轉機去新加坡時,這個禮物被裝在了一個特製的木箱裡,用安全帶將其繞起來,然後固定在頭等艙的一個椅子上,相當於特意為了這個禮物佔了一個位置。」。 文/本報記者 趙萌
會談
兩岸閉門會談座次有何講究?
昨天下午,在習馬兩位先生發言之後,兩岸雙方舉行了閉門會談。根據現場披露的照片,長方形的會議桌兩邊各坐七個人。最中間的分別是習近平和馬英九。底色為紅色的名牌用黑色中文筆跡寫著他們的名字。專家表示,無論從人數還是職務上,雙方都幾乎是一一對應的。
人數與職務均對應
大陸方面陪同習近平與馬英九會面的共有六人,從左至右依次是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陳元豐,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慄戰書,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國務委員楊潔篪,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總書記辦公室主任丁薛祥。
臺灣方面從左至右依次是臺灣陸委會副主委吳美紅,「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臺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雙方參與會見的人員,從人數和職務方面,都幾乎是對應的。
緊挨著習近平在其右側就坐的是中央辦公廳主任慄戰書,而在馬英九同樣位置的則是「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
挨著慄戰書和曾永權的分別是張志軍和夏立言,兩人作為負責兩岸關係各自部門主要官員,參與其中理所當然。
四位副手兩兩對坐
坐在四個邊角位置的是僅有的四位副手,與中間的八位官員不同,他們根據工作職能兩兩對坐。他們分別是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陳元豐和臺灣陸委會副主委吳美紅;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總書記辦公室主任丁薛祥和「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
有媒體根據陳元豐和吳美紅的工作性質猜測,兩人在此次習馬會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或是具體操辦者。
可以肯定的是,對坐的兩人的確是老熟人,就在2014年2月,臺灣陸委會負責人王鬱琦率團赴南京,當時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隨團。前往接機的國臺辦官員即是陳元豐。兩者也都參加了隨後的「張王會」,即張志軍和王鬱琦的會面。
丁薛祥與蕭旭岑也同樣。2013年6月,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率領國民黨中央訪問團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當時丁蕭兩人作為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和文化傳播委員會主委參加了會談。
臺方派一位「專業人士」
除了上述官員外,大陸方面參與會面的還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和國務委員楊潔篪,這也非常容易理解。在上次習近平與吳伯雄的會面中,王滬寧、楊潔篪都參與其中,更何況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是中國共產黨最高智囊機構。而作為分管外交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國務委員楊潔篪也負責聯繫國臺辦。
臺灣方面派出的「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張文生提示,在2014年1月中共中央成立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楊潔篪應是委員之一。這方面也有一定的職能對應。
根據人民網的記述,在臺灣,除了「陸委會」外,「國安會」也是「總統」制定兩岸政策的重要幕僚。此外,張文生表示,相對而言特殊的是,臺灣方面還派出一位「專業人士」,即「國安會」諮詢委員會委員邱坤玄。文/本報記者 嶽菲菲
安保
習馬會會場安全如何保障?
昨日為保證習馬會順利進行,新加坡警方對會場所在地香格裡拉酒店進行了最高級別的安保措施。據北青報記者了解,新加坡警方從7日凌晨開始入駐,直到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離開酒店後,安保才解除。
安保人員提前一周獲知習馬會
北青報記者從負責此次習馬會安保的工作人員處獲知,在一周前他們就已經接到7日舉辦習馬會的通知。「我們一周前就已經知道會有習近平和馬英九的會面了,如果提前兩三天通知哪裡找得到這麼多人(負責安保)。」
香格裡拉大酒店負責安保的人員中,既有身穿新加坡警服的警察,也有白衫黑褲的工作人員。一名當地警察告訴北青報記者,白衫黑褲的工作人員為新加坡警方僱傭,負責安檢,以往的國家安保活動中他們也會採取此操作。
入場車輛至少要經三人安檢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早在7日凌晨,香格裡拉便開始被拉著各種安保設施的大車包圍,酒店左側的停車場已經清空車輛,運入移動空調、圓桌、椅子等,被當作安保警察的臨時休息場所。根據北青報記者現場看到的情況,參與此次習馬會安保的警察大約在200人左右。
習馬會於昨日下午3時舉行,而昨日一早開始,新加坡警察已開啟香格裡拉酒店的安保措施,只允許酒店的住客入內,進入酒店的車輛必須經過安全檢查。
車輛進入酒店需停車接受全車安檢。北青報記者現場看到,至少有三個警察負責一輛車的安保,一人負責司機,一人負責副駕駛,還有一人負責用儀器對汽車底盤全掃描一遍,並翻開後備箱查驗。
記者安檢入場機器叫就重檢
此次參與習馬會報導的記者有629人,來自195家媒體,其中大陸媒體59家、226人,臺灣媒體51家、158人,港澳媒體23家、84人,外國媒體62家、161人。
昨日13時,新加坡香格裡拉酒店開始安檢。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半個小時內安檢速度非常慢,13時30分許,現場安檢工作人員向排隊記者解釋:因前面的記者安檢時機器一旦發出聲音就要退回重新安檢,所以安檢效率較低,他因此提醒排隊記者不要攜帶不必要的東西,現場警察提醒記者硬幣都最好不要帶入。
除此外,記者安檢入場時,新加坡警察要求記者們準備好大陸國臺辦或臺灣方面陸委會發放的採訪證件,同時還需要準備帶有本人照片的身份證件,這樣才可安檢入場。
現場負責安檢的警察告訴北青報記者,這次習馬會的安檢比以往都要嚴格。北青報記者還獲悉,因為擔心安保出現問題,想要提前進入現場安排布線的電視媒體都未能獲得允許。文/本報記者 鄒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