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腎病男子,常吃1「物」,血肌酐從240降到67!

2020-12-05 朱醫生說健康

大家好,我是中醫朱醫生。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它不僅僅可以分解身體的毒素,還能影響著身體的新陳代謝。一旦腎臟發生病變,那麼廢物就很難從尿液中排出體外,水就會蓄積,還會使人體的抵抗力降低,新陳代謝變慢。

糖尿病腎病是比較常見,也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糖尿病腎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控制和治療,就會有可能發展成尿毒症,嚴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54歲的周大伯,患有糖尿病長達5餘年,由於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於2012年初因雙下肢有輕度水腫,偶有雙下肢抽筋,在醫院檢查血肌酐為240 umol/L, 24小時尿蛋白定量 5.8g,血漿白蛋白31.6gL,血紅蛋白106gL,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

在此期間,周大伯嘗試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他聽朋友介紹找到了當地一位有名的中醫,周大伯自述平日神倦乏力,目乾澀,納可,腹脹,且尿量偏少,中醫根據周大伯現有的症狀,給他推薦一道湯劑:鹿元草3克、黃芪2克、枸杞8粒,一日一劑,煮水喝或者泡水喝方可食用。

據《本草綱目》中記載,鹿元草被用作「君藥」,屬於五加科草本植物,體如蠶豆大小,常年生長於我國北部,具有益腎助陽之效,含有多種植物醇鋅、皂苷以及錳等元素,被譽為腎臟的保護傘;配上枸杞,性味甘,具有滋補肝腎的作用,同時加上黃芪,能夠行氣,使得全身氣機調暢。

根據中醫的建議,周大伯每天泡水喝,大概服用了兩個月後,現在身體狀況好了很多,服用了半年後,再次去醫院複查時,醫生發現體內的腎病血肌酐由240 umol/L降到了67,腎病悄悄好了。

溫馨提示:

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運動一個小時以上。為了能夠讓這種習慣好好的堅持下去,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運動的動力所在

戒酒,酒中的乙醇是有機酸,尿酸也是有機酸,它們都是從腎臟同一通道排出去的,喝了很多的酒,乙醇要排出去,通道就這麼大,這樣就會使尿酸排出去的少。所以尿酸高的人有必要制止喝酒。

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復精氣神的重要保障,工作再緊張,家裡的煩心事再多,到了該睡覺的時候也要按時休息

相關焦點

  • 腎病患者血肌酐高了,這4種治療方法比用所謂「降肌酐藥」靠譜!
    周遜 腎內科主任腎病患者短期內出現血肌酐升高:第一種情況是剛發現自己患有腎病就存在血肌酐超標;第二種情況則是原來患有多年腎病的患者突然發現血肌酐超過正常。血肌酐高了,怎麼辦?絕大多數腎病患者理解為「使用降肌酐藥物」就可以解決問題。
  • 肌酐高了怎麼降?
    我們平時抽血檢查腎功能,其中的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血肌酐,它的高低可以反映腎臟過濾廢物的能力。某些健康問題影響了這個功能,會使有害的肌酐水平升高。這時,我們可以通過調整飲食、改善某些生活方式、服用藥物和接受治療等方式降低肌酐。什麼是肌酐?
  • 54歲男子,飯後常吃1物,不到3個月,低密度脂蛋白從6.4降到2.6
    當斑塊隨著血液的不斷衝擊,會有脫落的情況,此時會隨著血液流動到身體的各個組織和部位,一旦形成血栓,會堵塞血管,血液無法進行循環,人的各個部位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怎麼知道血管有沒有堵?
  • 明明血肌酐還好,可腎病已處於嚴重階段,怎麼回事?
    等到檢查結果出來之後,醫生也好,患者本人也好,都會特別關注血肌酐值如何:在正常範圍嗎?還是僅稍微高一點?如果發現血肌酐完全正常或不太高,一般會認為病情較輕或不嚴重。然而,有些腎病患者的情況並非都是如此。先看看如下這一病例,當腎友了解了之後,或許會改變以前傳統的認知。
  • 尿蛋白 vs 血肌酐:二者是啥關係?誰對腎病最重要?
    出現尿蛋白升高和免疫炎症,表示腎臟生病了,但不能說明病情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是否嚴重到了腎臟無法保持正常工作。腎病的發展程度,是看血肌酐,血肌酐高了,才表明腎臟無法保持正常工作,進入腎功能不全和腎衰竭。分階段來看: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腎衰竭期→尿毒症期,是逐步發展嚴重的。
  • 肌酐高吃什麼食物好 預防肌酐高的方法
    肌酐偏高是一種疾病的徵兆。當血肌酐超過正常指標時意味著腎臟出現損傷,已經腎功能不全、腎衰竭。那麼,肌酐高吃什麼食物好呢?肌酐偏高時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如何預防肌酐變高呢?一起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3、對於曾有腎病綜合症的患者使用了損害腎臟的藥物,可以出現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轉的。
  • 誰都看不出耿先生患病,一查肌酐已達550,何種腎病如此難發現?
    周遜 腎內科主任這是筆者一月前收治的一位腎病患者,年齡僅為34歲的青年男性,姓耿。耿先生被發現患有腎臟疾病的時間僅為三個月,而且是因視物模糊去醫院測量血壓(BP 180/130mmHg)後診斷為3級高血壓並由眼科醫生建議檢查腎功能才發現血肌酐高達550μmol/L,進而被為診斷為慢性腎衰竭。從之前的視物模糊、到發現高血壓,再到後來診斷為慢性腎衰竭,在這三個月期間及之前相當長時間,誰都看不出耿先生是有病的人,更不要說已處於嚴重階段的慢性腎臟病了。
  • 潛血、肌酐、白蛋白:「我們被腎病患者誤會了!」
    許多腎病朋友在我查房時或是在微信上,經常問到標題裡的這幾個指標。部分腎友對它們存在誤解,常見的誤解有以下3個:1.潛血陽性代表出現了疾病實際上,腎科醫生基本不看潛血,看的是尿紅細胞,因為潛血可能是正常現象。潛血是破裂的紅細胞。紅細胞的壽命很短,只有3-4個月,壽命到了後它的成分就會自然排出來,所以有不少健康人檢查尿液會出現潛血陽性。
  • 腎不好,去醫院查一個肌酐就知道!醫生告訴您:肌酐升高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肌酐的生成量是恆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排出肌酐的多少。腎臟的代償功能十分強大,如果兩個腎臟都正常,那麼只要一個腎臟發揮功能,血肌酐就能維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說,腎功能一定要下降到正常的一半水平時,才會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並不能完全反映早期、輕度的腎功能下降原因。
  • 肌酐是評估腎臟排毒能力的指標,超過這個數,腎損傷已經很嚴重了
    血肌酐有外源性肌酐和內源性肌酐之分。 外源性肌酐指的是我們每天進食的魚、肉等高蛋白食物在體內分解產生的肌酐。 內源性肌酐是肌肉中的肌酸分解、代謝生成的小分子物質(每20克肌肉可代謝產生1毫克的肌酐),這些肌酐通過血液循環後進入腎臟,再順著尿液排出體外。
  • 一起學病例 | 伴有基底膜變薄的腎病症候群
    查:尿蛋白 3+、潛血 3+,尿蛋白定量5~6 g/d,血HB 93g/L,ALB 18.5g/L,血肌酐正常,補體C3正常,C4 0.12g/L。超聲示泥沙樣膽囊結石。 予甲潑尼龍40mg/d靜滴×6d,複查尿蛋白定量1.78g/d,後口服甲潑尼龍40mg/d。
  • 壁虎醫生:腎友除了控住蛋白尿、肌酐,這3點也很關鍵!
    但並非所有腎病患者在有生之年都會進展到腎衰竭,腎病早期腎功能具有強大的代償性,自身可以「消化」掉部分損傷,中後期尤其是腎功能不全階段,則是整個腎病的轉折點,不少患者出現多種併發症,腎功能開始加速走下坡路。 整個腎病發展過程中,有一些症狀和指標,既反映出腎功能的變化,又影響著病情的發展,至關重要。其中蛋白尿和血肌酐就是備受重視的「焦點」性指標。
  • 防尿毒症別只看肌酐,有一點更關鍵!別等腎衰竭了才重視
    對於腎臟的這兩項功能,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看血肌酐指標,肌酐作為一類代謝「廢物」,不斷的升高一定程度反映出腎臟排毒功能逐漸下降,血液內毒素水平較高。但在過濾功能方面,肌酐並不能準確的反應腎小球基底膜受損的情況,及濾過率的情況。實際上,血肌酐可以反應腎臟功能的一方面,但卻不能以偏概全。且肌酐的高低主要是腎功能的影響,只通過肌酐去判斷腎功能的好壞,反倒是局限了,本末倒置了。
  • 肌酐超標可能是正常的,肌酐正常也可能是腎衰竭
    目前,血肌酐穩坐「腎功能老大」之位。多數腎病朋友們包括部分醫生,一拿到腎功能化驗單就先看肌酐,把肌酐看作是腎功能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在「迷信肌酐」的風氣之下,經常會出現一些怪事:沒病的人以為自己有病,病重的人反而認為自己沒事。
  • 腎病感冒了,枸杞搭一物泡水喝,這樣治療最穩妥,不會傷腎
    糖尿病 腎病不是一下子就發生的,這類慢性併發症是長期積累發生的,因此糖友要格外觀察自己的身體情況,除了血糖波動大外,近期有這3個表現,及時注意起來1、頻繁出現抽筋小腿抽筋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另外,糖尿病腎病發生時,很有可能出現 蛋白尿 ,起初尿液中的蛋白是比較少的,而當尿液的蛋白量越來越多,表明患者很有可能發展為腎功能衰竭,而這就是糖尿病腎病最嚴重的後果。
  • 腎病突然加重,醫生只用了一招,尿蛋白快速下降!
    但今天腎上線要和大家分享的病例,醫生卻沒用降蛋白的藥,也讓尿蛋白迅速降了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咱們熱烈歡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鄧元俊博士開講!女孩今年27歲,前段時間因為腎病加重,來我們門診看病。她已經有20多年腎病史,在她很小的時候,無明顯原因出現全身水腫,當時尿常規:尿蛋白3~4+,診斷為「腎病症候群」,予以口服藥物好轉,後來停藥。這20多年來,腎病間斷復發過多次,每次她規律服用激素,病情都可以控制。
  • 肌酐兩三百,尿蛋白、血壓等指標控制非常完美,還有希望穩住不透析嗎?
    「我現在肌酐250,一年多了,不說治好,但如果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有沒有可能穩住,不繼續惡化了,以後不透析?」 這是一位40歲男性,慢性腎衰竭患者向我們提出的疑惑。 想必也有很多人同樣有此疑問,今天腎上線就來聊一聊腎衰竭這個話題。
  • 預防糖尿病腎病,糖尿病患者必須要知道這3個檢查指標
    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早期常無明顯臨床表現,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是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敏感指標,檢測發現微量白蛋白尿有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從而早期對疾病進行幹預,開展正規合理治療,最終達到逆轉或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的目的。
  • 肌酐達到多少需要做透析?
    ,因此,測定血肌酐濃度可以反映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肌酐參考範圍 血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 男54-106μmoI/L 女44-97μmol/L 小兒24.9-69.7μmol/L 尿肌酐 :主要來自血液經過腎小球過濾後隨尿液排出的肌酐
  • 肌酐正常卻已是腎衰竭?判斷腎功能好壞,3項指標會「說話」
    得了腎病,判斷病情好壞的關鍵一點就是腎臟功能。但腎功能看不見摸不著,如何深入的了解病情?部分腎友往往喜歡用血肌酐值的高低衡量腎功能的好壞,認為肌酐正常腎功能就正常,肌酐升高腎功能就受損了。血尿酸相對來說大家比較熟悉,常與痛風聯繫到一起。尿酸主要是體內嘌呤的產物,經腎臟代謝率過,腎功能受損後,會出現明顯升高,往往與肌酐一同升高。但單純尿酸升高,並不一定會有尿蛋白、潛血、水腫等症狀,引起不好判斷腎功能的好壞。血尿素氮是血漿中除蛋白質之外的,另一種氮質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