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仔翅,最常見於香港的街頭,老是在香港的電視劇裡面聽到這個美食的名字,也好奇它到底有什麼魅力,讓幾乎每一家碗仔翅小店外的人龍這麼多年來都沒有斷過。
魚翅,又稱鮫鯊翅,是指鯊魚鰭中像細絲一樣的軟骨,是將鯊魚的胸部、腹部、尾部這幾處地方的鰭翅切成絲幹製作而成的。真的魚翅是「海味八珍」中珍貴的一味。
而讓吃貨們大排長龍的「碗仔翅」裡面其實並沒有上面所說的珍貴魚翅,有的只是像魚翅的粉絲,因為碗仔翅實屬「貧民美食」。
現在街上大家青睞的碗仔翅裡面粉絲、冬菇絲、木耳絲、火腿絲、豬肉絲/雞胸肉絲、馬蹄粉、豉油……等廉價的食材,都是大家都能夠隨意買得起的一些常見的配料。
而在賣出的時候,店家還會細心的問你要不要加點胡椒粉和麻油,口味任君選擇。
雖然如今的碗仔翅裡面找不到魚翅,但是碗仔翅原本是來源於真的魚翅的。在香港的40、50年代的時候,香港酒樓食肆會將自己用剩下的翅頭翅尾給街邊的小攤檔,小攤販們就將這些魚翅熬煮好,加入一些冬菇、木耳、豬肉、味精、醬油、生粉等做成湯羹拿出去賣錢。
由於是用一個個小碗裝的,因此也被叫為「碗仔翅」。
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能夠吃到一碗盛有奢侈食物的小食,不但可以飽肚子,還非常的鮮美,即使只是一些翅頭翅尾也非常的滿足,這個小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發展到今天,碗仔翅的又因應時代的變化和人們的經濟水平增加了很多口味,有蟹黃翅、鮮蝦翅、生蠔翅等,原本的碗仔翅裡面也增添了蛋花、魚肚等材料,相當的足料。
鑑於健康方面的考慮,店家也不在碗仔翅裡加入味精了,而是改由高湯熬製,相當鮮美。
碗仔翅成為了香港的特色街頭小食,食客每天在這些小店門口大排長龍,為的就是一嘗個中美味。如果是你,你會為了它排人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