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的來源及食用歷史
魚翅可分很多種,但煮法即大致相同。魚翅的檔次分很多種,最高級的是天九翅,其他依次是:海虎、金鉤、春翅、蝴蝶青等級,最次一等是脊仔翅。
天九翅的叫法來自中國古代。當時有一種名叫「推牌九」的玩意兒十分流行,牌九是一種用木頭等硬材質做成的牌,一副牌共有32隻,打法有點象現在的撲克中的「鬥大」。而「天九」是牌九出張時的一種法,類似「鬥大」中的「金剛」,但牌九中還有最大的「至尊」。當然,要是手裡抓住一副「天九」,自然就是好牌了。
當時,推牌九還是一種賭博活動。賭客要是贏了錢,自然想「豪氣」一番,吃點好東西。吃什麼好呢?當然是甚為稀罕的魚翅了。好的魚翅當時的叫法又不那麼齊全,店家為了迎合賭客的心態,就把上等的好翅稱為「天九翅」,通俗易懂得,於是一下子就傳開來了。
據說,在清朝乾隆年間,魚翅被當作貢品從國外流入中國,當時在中國沒人會做。朝廷御廚想了老半天也搞不懂該如何烹調,看它挺硬的,於是先把它泡軟,軟了之後,用手一摸,表面上有層粗糙的砂皮,於是用刀刮去。至於怎樣煮才好吃,他們心裡沒個譜。心想,既然是好東西,那麼跟好東西一塊兒煮肯定錯不了。於是就把當時最為美味的食品老雞、火腿、牛肉等連同魚翅一齊倒進鍋裡煮,結果午到皇上的大加讚賞。從此,這種煮法就奠定中國烹製魚翅的基礎。
魚翅分類
魚翅可按4個方面來劃分:
1)按照鯊魚的品種來劃分:
黃膠翅、群翅、海虎翅等。
2)按所處鯊魚身上的部位來劃分:
魚翅來自鯊魚的鰭,主要是背鰭、胸鰭和尾鰭,可分別製得脊翅、翼翅和勾翅。其中脊翅多呈三角形,與勾翅一樣兩面顏色相近,但翼翅則多呈長身,兩面顏色不同,即所謂「陰陽色」。
①勾翅:取自勾翅尾鰭,全鰭無骨,故加工後成數最高,翅針粗長,價格亦最貴,多作散翅用。
②脊翅:又稱只翅,取自脊翅背鰭,翅針較細短,多作包翅用。
③翼翅:又稱翅片,取自胸脊,翅針最細小,翅身薄,價錢較低,多作散翅用。
3)按溼發形狀來分
①包翅(酒樓多寫作鮑翅):又稱排翅,翅針緊連著柔軟的骨膜,成梳型扇狀。
②散翅(酒樓多寫作生翅):翅針獨立成一條條模樣。
③群翅(頭圈、二圈、尾圈):整副上碟,不散不爛,一條條的翅針排列整齊,清晰可見。
4)按是否經加工來分:
①生貨:翅灰黑色,為未經加工的貨品。
②熟貨:亦稱乾貨,由生貨再經加工,刮沙、起骨、曬乾後而且成立,一般顯淡黃色,酒樓多用熟貨。
③水盤超:已浸發洗淨的魚翅,酒樓使用這種翅而不自行浸發,可以節省人手、地方、燃料,而且容易計算斤兩和利潤。
魚翅常見的種類
群翅
群翅有「翅中之王」的美稱,分布於東南亞及印度洋中,尤以南沙群島與西沙群島最多,質量上乘,群翅取自犁頭鯊之尾鰭,亦稱棉群翅,背鰭又及稱群翅。群翅翅針精壯,肉膜薄,入口香滑,膠質豐富。
群翅可分黃沙群翅、珍珠群翅、黃群翅、軟沙群翅等多種。
群翅翅針粗壯,肉膜薄,入口香滑,尤其膠質豐富,群翅價值不菲,是犁頭鯊的鰭。犁頭鯊是漁民的俗稱,正確應稱為「犁頭鰩」。可以取鰭作群翅的鰩,是犁頭鰩科的犁頭鰩屬和尖犁頭鰩屬的魚類,大約有20多種,如斑紋犁頭鯊、達尖犁頭鯊等,公布在紅海、東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朝鮮等地,中國南海和東海亦有生產,尤以南海的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為多。
犁頭鯊形狀扁平,頭長,吻三角形突出。體背及腹面光滑,背面純褐色、無斑紋、吻側和腹面淺淡,吻的前部腹面具一黑色斑塊,體長可達2米,體重百多斤的便需十年的時間生長。故產量不多。
棉群翅,以東印度群島一帶來貨最多,體形較小,淺灰黃色,翅針不粗且入口稍覺粗糙,故不大為香港食家所欣賞,多外銷亞洲其他地區。
另有軟沙群翅,外層有斑點,翅身薄,吃起來很軟滑,尾部翅針相當豐富。
浸發群翅,可先煲滾水,放入翅20分鐘後,即收火。浸2小時,再撈起浸冷水,去沙褪骨,至發脹成形即可,外形相當美觀,為名貴食品。
琉球翅
琉球翅以日本出產最多,由於出產這種翅的鯊魚在琉球群島一帶被捕獲較多,因其得名。
琉球翅外層沙色灰咖,有斑點,底層黃白色,尾部較闊,翅針素質佳。
尾鰭多用作制勾翅,背鰭則是製作翅餅的理想原料,看上去翅針浮不規則、顏色金黃、外形美觀,很有吸引力。
海虎翅
海虎翅是相當有名的魚翅,翅針粗壯甚為美觀,口感綿軟幼滑,做骼翅居多,如「高湯海虎翅」,只見湯內條條粗壯翅壯,甚為美觀。是一種相當有名的魚翅。
海虎翅多來源於南美太平洋區,這種鯊魚的脊翅可與白脊翅媲美,勾翅是有名的金山雙頂勾,通常海虎翅所用的胸翅,也稱翼翅,其背鰭相當厚,論體積可與白青相媲美。勾翅體積也相當大,以「金山雙頂勾」為名堂擺在海味店或是食肆的玻璃櫥櫃中往往備受矚目,不過這種翅的翼翅翅針雖粗壯但比較疏,是美中不足之處。
青蓮翅
很多人對「青蓮翅」這種翅會感到陌生,但如果說起高茶勾翅,很多人知道,那是一個翅針粗而軟滑的品種,作紅燒大散翅最宜。其實,產青蓮翅的鯊魚,其尾部製成的勾翅,也就是高茶勾翅了。
「青蓮」這個名字,是說這種鯊魚活力很強,像年輕人一般氣力充沛,因此所產的翅叫「青年」,後來改寫成「青蓮」了。這種鯊魚體長可達4公尺,多分布於溫帶和亞熱帶海洋。
青蓮翅的勾翅素質較佳,但背鰭及胸鰭製成的只翅和翅片卻相差甚遠,背鰭尚可接受,製成魚翅供人煲湯之用。但翼翅針粗而疏,肉膜又厚,只可作混合翅餅用了。
牙揀翅
牙揀翅主要產於日本、東南亞各地,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南韓亦有出產,巴西來貨也不少。
這種翅沙呈黑色,雖然翅針不粗,但勝在翅針軟滑,肉膜薄,而且產量較多,屬於較普遍以背鰭(只翅)及尾鰭(勾翅)作一盅盅的「雞燉鮑翅」的材料,而取其魚翼翅浸發搓料作雞絲生翅在酒樓中也很常見。
處理牙揀翅時先用冷水浸一夜,剪去翅頭、尾,除去肉膜,取出翅針,將發好的牙揀翅用姜、酒煨煮15分鐘,再用水煲3小時,然後混合上湯煮片刻,其浸發成數約每斤可發18-20兩,由於不耐火,故煲翅時3小時便已適合。
黃膠翅
黃膠翅屬於膠質較多的魚翅,因沙色黃而得名,北方人食翅喜棉糯軟滑,因而這種翅最受歡迎。
黃膠翅在太平洋兩岸均有出產,其翅針粗而軟滑,用作鮑翅最為適宜,但其膠質重而翅膜大,作散翅成本高。
黃膠翅浸發時間要長些,可用開水燙1小時後,再用冷水浸松肉膜後,取刀起骨,便可取之燉或紅燒,制出來的湯含膠質,非常可口。
不是所有黃膠翅都能食用,產翅的鯊魚魚齡較老容易翅針老化而「生骨」,不宜食用,但一些海鮮酒家還是因為它翅形龐大而厚重,放在櫥窗裡作「招牌」,亦很有吸引力,加上它貨源不穩定,現在食肆中都比較少用了。
五羊翅
五羊翅以日本出產最多,外皮沙層啡色,沙幼。五羊翅背鰭可作鮑翅用,翼鰭和尾鰭作散翅用。若散翅以粗幼排列,以骨翼翅為首,其次是海虎、五羊及牙揀了。
五羊翅翅針耐火而幼滑,翅皮滑而帶膠質,慢火燜之,甘香軟滑,味道濃鬱。
金錢骨翅
金錢骨因骨紋有一個個類似金錢的圓形而得名。它又分為:「滑沙金錢骨」和「糙沙金錢骨」兩大類。
「滑沙金錢骨」多產於南美洲厄瓜多、委內瑞拉一帶,沙層淺灰色,有光澤,翅針幼,經濟價值較低。
「糙沙金錢骨」的翅針軟滑、肉膜少,浸發成數高,混合牙揀之類作散翅,可降低成本而又味道好。由於體積小,擺在海味參茸店內毫不起眼,一般消費者以為是普通貨色。但酒樓買手識貨的就知道這是好貨了。這種翅的來源地有澳洲、巴西來貨最多。但論體積則以及澳洲產的較大。
白青翅
白青翅源於一種鯊魚,這種鯊魚的背鰭和翼都很發達,但尾鰭體積不大。有白青和河青之分。白青翅,尾勾不發達,翅針少,而划水翅翅針粗密,肉膜薄,市面較常用。河青翅翅針比較粗長,但較疏。
軟沙翅
軟沙翅俗稱「大王翅」。其翅針軟滑,沙皮灰色,肉膜薄,背鰭和翼翅都很大,勾翅也以體積大而著稱。若以大小排拉,天九翅最大,骨翼翅第二,第三位便是軟沙翅,第四位則是海虎翅。
黑尾青翅
這種翅翅針粗針,背鰭不大,但亦可作鮑翅之用,在粵、港的海鮮酒樓很流行。
蝴蝶青翅
蝴蝶脊翅也是多取其鯊魚的胸鰭,即翼翅,翅膜不厚,翅針特粗,因其比天九翅軟滑可口,足有能力取代天九翅的地位。背鰭制翅,肉膜厚,翅針不及胸鰭的粗大,但以之做水盤翅亦一流,質素甚佳。
春翅
春翅源於雙髻鯊,這種鯊魚分布地域甚廣,東南亞、日本、美洲、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等地均有出產。春翅的特點是翅針粗而硬,肉膜薄,骨頭也少,煲黏後甚為美觀。
天九翅
天九翅以大見稱,此翅翅針特粗而長,翅味香濃,膠質豐富,是翅中極品。
天九翅可分為兩種,「牛皮天九翅」和「挪威天九翅」。牛皮天九翅源於鯨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鯊魚,長可達20米,重可達5噸。魚體大,取其魚鰭製成的翅也不會小。牛皮天九翅色澤灰黑,翅針粗壯,不過吃起來會感覺粗糙,且灰味較重。
挪威天九翅源於姥鯊,這種鯊魚為世界第二大鯊魚品種,長成後體長可達15米。挪威天九翅比牛皮天九翅體積稍細和薄少許,皮外層淺灰色,翅針不但粗長且柔軟滑嫩,翅皮極爽滑,肉膜不厚,尤以及翼鰭和尾鰭最佳,為時下最好的一種天九翅。
浸發天九翅,可先用較熱的熱水浸泡,浸開後用刀刮去沙層,放熱水中浸15分鐘至1小時,以浸開皮層肉膜,再去沙去骨後,用姜蔥酒煨之即成。
魚翅的營養功效
根據營養分析 ,每100克魚翅含蛋白質83.5克,脂肪0.3克,熱量337千卡,可見,魚翅是一種蛋白質、低脂肪,熱量中等的健康營養食品,適合於現代人生活的營養要求。
魚翅是一種名貴海味,《本草綱目遺》稱:魚翅能補五臟,長腰力,益氣清痰開胃,《藥性考》中亦記載,魚翅可以補血、補氣、補腎、補肺、開胃進食。
鑑別魚翅的優劣質
魚翅雖為宴席上的名貴佳餚,但因為它成本高,價格昂貴,所以一般老百姓難以承受。目前,各地的食用魚翅者日益增多。但是海洋中鯊魚資源比較有限,於是人工製造的「魚翅」就應運而生了。這種人造魚翅同樣來自海洋中的魚類,是將蝠鱝魚、鰩魚、魴魚等的皮、鰭,經加工曬乾後,再用機器切制而成。從外表看酷似真魚翅,吃起來口味感相差不了多少,而售價卻只有真品的十分之一。
對這種假魚翅的鑑別,可採用以下辦法:
1)用手搓壓,假魚翅會變形或折斷,真魚翅針會有彈性,保持原狀;
2)可將整塊魚翅放在燈光下照,如只有一層皮而沒有翅針,就是人造翅了。
對於真魚翅的質量鑑別,我們以原翅和明翅為例,給大家提供以下小知識。
優質魚翅的特徵:
1)原翅:鰭塊飽滿,肥大、不捲曲;無皺紋,表皮潔淨,砂密平而光滑,鱗面完整,不脫落;鰭根少,肉淨。
2)明翅:翅塊完整,無鰭骨、鰭根,無殘肉及骨質物;皮面破裂不多,潔淨有光澤,色淡白。
劣質魚翅的特徵:
1)原翅:翅塊瘦薄,有捲曲,有小皺紋,表皮不潔淨,色暗、無光澤;砂殘破且有脫落,脫砂處有紅或白色灰狀物。
2)明翅:翅塊不完整,皮面破裂多,形體較紊亂,骨條殘肉較多,色暗不潔淨,並有棕、赤、紫黑色。
魚翅要幹身,易彎曲則表示不夠幹,不宜購買。
魚翅的漲發方法
裙翅的漲發加工:
裙翅,又稱大包(鮑)翅,為魚翅中的上品,漲發加工的方法是:
1)用剪刀將翅邊剪齊(約1公分左右),放入清水內浸泡,要據魚翅的乾燥程度和大小,浸泡8-12小時,泡透後置於盛器內。
2)將沸水倒入容器內,加蓋泡約2-4小時(以魚翅能去沙為度),取出去沙,刮沙時不要刮破翅膜,刮淨沙的魚翅要洗淨,置盛器內,用清水浸泡2小時左右。
3)用疏眼竹笪兩件分別將去沙的裙翅夾住,擺在不鏽鋼的煲魚翅的專用筒內(煲魚翅忌用鐵器,否則魚翅會因化學作用而變黑,最好用瓦器,不鏽鋼的器皿亦可),加清水煲約1-2小時,以能去骨為度,取出,置容器內,用清水漂之,並去翅骨、沙膜及夾生筋(注意保持裙翅的完整),然後再用竹笪夾住。
4)裙翅再放入筒內,以清水煲約2小時,取出換水再煲(一般需換水四次),以煲清魚翅的腐臭異味。
胸翅、膜翅漲發基本上與裙翅的漲發加工程序相同,但在胸翅、膜翅中皮肉和骨頭(俗稱翅頭)較多,翅根不連結,翅針呈散狀。漲發時要與裙翅分開,不宜混在一起。另外,煲翅時應注意魚翅的質地、幹製程序和新陳之別,如老鯊或新加工製成的魚翅,一般膠質充足,煲時耐火;如小鯊翅或早已加工製成的魚翅,一般膠質少些,煲時不耐火。這需在煲制過程中掌握時間,分別對待。
魚翅的漲發和加工,分煲翅和煨翅兩道工序。上面介紹的是煲翅工序,目的是去掉翅上的沙、皮肉和骨頭,清除腐臭異味,並達到由幹到稔的過程。煨翅的工序是指將煲後的魚翅加湯料煨制,使魚翅在煨制的過程中增加鮮味,達到適口的程度。
家庭浸發魚翅的方法
魚翅為席上佳餚,許多人認為浸發魚翅非常麻煩,其實,一般家庭送禮的小魚翅,要處理起來也不太繁複,以下簡述有關方法:
1)煲開水。
2)水開後放下魚翅,煮一段時間(勾翅即尾鰭1小時,脊翅、翼翅(即背鰭)及胸鰭30分鐘,幼嫩小魚翅15分鐘。
3)熄火,2小時。
4)取出浸冷水8-10小時。
5)燒開水,放幾片姜,水開後放下魚翅,加白酒煮15分鐘,撈起即可。
6)宰殺一隻老雞,衝洗乾淨,瘦肉0.5公斤、金華火腿0.5公斤做湯料同放煲魚袋內,放鍋內,加水,加魚翅,煲3-4小時,調味,即可上桌。
如果是急凍即食魚翅,那就更方便了。只要煲水,放薑片,水開後放入急凍魚翅(無須解凍),煮15分鐘,隨後撈起,與上述的湯料齊煲3-7小時,調味即可上桌。
家中如有電子瓦鍋,可以把已經浸發好的魚翅連同配料一起放,燉幾個小時至十多個小時也不用人看,晚上準備,早上可以把魚翅做早餐。
魚翅烹調方法
1)魚翅的烹調方法:
①魚翅的腥味濃厚,雖然經過浸發,腥味仍然存在,所以在烹調之前,必須要煮煨去腥,散翅要利用姜蔥和酒煮煨,而群翅和鮑翅則採用姜水煮泡的方式。
②散翅的翅針發散,可以直接煮煨,做法以姜蔥起鍋爆香,再加廚酒,加進清水,將魚翅的腥味煮了出來。
③群翅和鮑翅成排狀,為避免將魚翅煮至散爛,釆用竹笪夾實和紮緊,放進薑片於魚翅當中,以清水慢煮,去除腥味。
2)烹調入味:
魚翅的腥味去掉後,可以正式進行烹飪工作,首要的步驟是將魚翅入味。
①入味
A. 群翅翅針粗,骨膜肥厚、需要加進配料烹製,方能入味鮮甜,一般做法:選用老雞、亦肉、雲腿、味料和上湯,與群翅一同煲制,盡使群翅吸進配料之鮮味。
B. 鮑翅沒有群翅那樣名貴,入味做法可用上湯和湯料將翅慢炎燒至入味便可。
C. 散翅入味只需加入上湯及味料,煮開即可。
②烹製
A. 經過入味的群翅和鮑翅,必做扒制,而入味後的散翅,可扒制或炒用。群翅扒制,定要使用高湯,作用是加重菜式的食味,因為高湯的成分中含有濃厚的肉味,湯液濃鬱,要使菜式給濃香的氣味,還需要加進一些濃燉的雲腿汁。
鮑翅的扒制,湯液可選高湯,也有選上湯。選高湯,則是魚翅的體型較大加翅針較粗壯的一類,散翅扒制,由於翅身味不足,常會借重配料來補味。比如:蚧肉扒生翅,珊瑚扒大生翅等。
B. 除扒制以外,魚翅還可以湯制,通常都是用鮑翅和散翅。但用作燉湯的魚翅和散翅,就無須經過入味的處理。 這是因為燉湯制的魚翅,必定配以濃湯和足夠的魚翅,必定配以濃湯和足夠的材料,魚翅燉成,食味自然佳美。
C. 入味後的散翅,還可以與其他材料配合,以炒、蒸、炸、扒、燴等烹飪手法,制出不同風味的菜式。比如:炒桂花翅、珊瑚炒散翅、香煎琵琶等。
美味菜式
煲仔翅
材料:
水發魚翅500克、火腿25克,水發玉蘭片20克、水發香菇20克、油菜心15克、雞湯1000克,清湯150克。
製作方法:
1)火腿、玉蘭片切片,香菇撕小塊。
2)魚翅放涼水中用微火燒開撈入碗中。
3)砂鍋內油8成熱時下蔥絲、薑末,再放雞湯及調料,燒開後倒入盛魚翅的碗中,用旺火蒸至8成爛。
4)用蔥絲、薑末熗鍋,放清湯、調料和魚翅,燒開後倒入砂鍋,轉微火燉20分鐘,放油菜心上桌即可。
冰糖魚翅
材料:
幹鯊魚翅60克,冰糖300克,清水1000克,葡萄乾15克、純鹼5克、生薑30克、麯酒20克、青蔥3條。
製作方法:
1、先將乾魚翅用剪刀剪成小塊,放入鍋內,倒入50℃的溫水,用鍋蓋蓋嚴進行浸泡,大約浸3小時後把水濾掉,再加入冷水、純鹼、青蔥、生薑(用刀拍破)。然後放在爐上,用慢火煮開,在水沸騰時把麯酒倒入,待其再煮開一會兒,使之去掉腥味,把鍋端離火位,待浸50分鐘後,把水濾掉,放入清水,用手 把逐片魚翅上的黑膜脫洗掉,邊脫邊漂洗,漂洗至沒有黑膜時,再用清水浸漂兩天,每天換水兩次,撈乾待用。如果泡發的數量比較多,一時使用不完,可裝入塑膠袋放進冰箱冷藏保鮮,需用時比較方便。
2、用鍋裝入已泡好的魚翅,加清水750克,先用中火煮開,後用微火燉,約燉一小時後再加入清水250克。再煮開,然後轉為微火燉1.5小時,再把冰糖和葡萄乾加入,煲至冰糖全部溶化,用湯碗或燉盅盛裝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