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魚的由來及歷史
「日月魚」並非會遊泳的魚類,其實它是貝殼類生物扇貝科下的多種貝類而已,主要是「長肋日月貝」。日月魚貝殼圓形,兩殼顏色不同,一邊是肉紅色,像太陽;另一邊顏色潔白天,似月亮,故以得名。棲息生活在近海,平時以白殼(右殼)向下,而以紅殼(左殼)向上。
日月魚常見的種類
日本日月貝
日本日月貝,也稱圓貝。產於南海,在廣東、廣西沿海公布很廣,尤以廣西北海市等地產最較多。產季多在春秋二季。
日本日月貝貝殼圓形,兩兩相等,其直徑約10釐米。中央部略向外突出。前後兩耳較低小,邊緣呈直線形傾斜。兩殼表面均光滑,具有細的同心生長輪脈,左殼比右殼的粗且明顯。兩殼顏色不同。左殼表面淡玫瑰色;內面淡咖啡色,略具光澤。右殼表面淡黃帶白色;內面白色具杏黃色邊緣,有放射肋15-16條,近殼頂部已不明顯。鉸中合線中部稍凸,內韌帶棕褐色。
日月貝的營養功效
日月貝營養豐富,能明目滋陰。以發達的閉殼肌為美味。可以做多樣菜餚,但以做湯最為清香可口。日月貝不但是筵席上的佳餚,而且是藥用的妙品。據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六《介部》的所載:「日月蠔可治消渴下氣,中得五臟,止小便,消腹中宿物……」日月貝周圍的肉唇,和數株芫荽用水煮沸,加上一點鹽,連續服用幾次便可治人眼病迎風流(風淚眼)之症。故日月魚又有人稱為明目魚。明目魚,具清肝明目的作用,民間常用作日常的食療方。
明目魚乾屬於深海產品,常用作煲湯佐膳,也是民間用作日常的食療方,可有醫治眼疾,補腎益肝,養顏美發功用。它的營養成份很高,富含蛋白質、磷、鐵、碘、及鈣質等。煲湯時記得加幾片薑片,這樣煲出來的味道能去腥哦,不過腥味很少的,但它的味道卻一流,吃過的朋友都愛吃!
鑑別日月貝品質的優劣
日月月貝的閉殼肌經脫水幹制而成的,分生曬與熟制兩種。
生曬的日月貝質軟色淡白,易生潮發黴;熟制的鬼澤金黃,質量較好。
鑑別:日月魚以個顆大形圓、身幹完整、色澤紅黃、無白霜、無雜質、有特殊香味的為佳;色老黃、粒小、稍有松碎殘缺的質量較次;色澤深暗或呈黃黑色,質量最差。
美味菜式
日月魚豬骨湯
材料:土茯苓25克、金針菜25克,白朮25克、炒扁豆50克、馬蹄20粒、甘筍3隻(約300克)、新鮮豬骨250克、日月魚6隻(約50克)、鹽適量。
製作方法:
1、洗淨日月魚,用暖水浸半小時,待用。
2、馬蹄刨皮洗淨,洗淨甘筍切段。
3、洗淨豬骨,用開水煮5分鐘,撈起待用。
4、洗淨金針菜、土茯苓、白朮、炒扁豆,待用。
5、取適量清水,先將土茯苓、白朮、炒扁豆、豬骨、日月魚煲30分鐘,再加入甘筍、馬蹄、金針菜保1小時,最後加鹽適量,便可飲用。
日月魚煲雞腳湯
材料:雞腳8隻,日月魚8隻,豬肉250克,杞子1湯匙,龍眼肉半湯匙,姜1片。
製作方法
1、日月魚用清水浸10分鐘,洗淨。
2、杞子、龍眼肉洗淨。
3、雞腳切去腳甲方,洗淨。
4、雞腳、日月魚、豬肉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取起洗淨。
5、把適量之水煮開展,放入日月魚、豬、雞腳、杞子、龍眼肉、姜煮開,文火煲3小時半,下鹽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