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強焊工:中國首座核電站、首條高鐵、國產航母都和他有關

2020-11-01 車前鑑

在現代社會中,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同時,憑著人類的努力鑽研,科技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要想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就必須要培養科學技術人才,才能使國家一直富強繁榮。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有價值的,而價值又分為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能夠將這兩個價值都很好地實現了的人,少之又少。但是,有這樣的一位老人,他叫潘際鑾。他是價值千億的最強院士,火箭和航母都離不開他的技術。完美地將兩種價值都在自己的身上得到了實現。



現在,我們常常提起「匠人精神」這一詞,我想,潘際鑾應該無愧於這樣的讚譽。他在自己的崗位上面,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一做就是幾十年,通過刻苦的鑽研,推動了行業的進步,中國首座核電站、首條高鐵、國產航母都離不開他,堪稱中國最強焊工!



首先,潘際鑾的技術在我國的首個核電站上得到了運用。潘際鑾成功地將氬弧焊應用於在核反應堆的製造當中。那麼,氬弧焊是什麼呢?它是氬氣保護下的一種焊接方法,避免了局部的氧化,潘際鑾是當時中國掌握運用這一技術的第一人,因為他的存在,我國的首座核電站才能被成功建造出來。



潘際鑾對我國航母的製造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大家都知道海軍在現代戰爭中的巨大作用,而航母的製造,就是海軍軍備的重中之重,是現代海戰的關鍵。但是我國製造航母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其中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被潘際鑾解決的。當時,面對根據航母製造特點而生產出來的鋼材,一般的焊接方法根本就不管用,而潘際鑾經過反覆的鑽研,最終找到了焊接鋼材的方法,中國的航母才能順利下水。



最後要來講的就是與我國國計民生緊緊相關的交通工具——高鐵了。在每年的國慶期間,它次次都表現出了巨大的運輸能力。那些堵在高速路上的乘客表示,以後如果搶不到高鐵票就不回家不旅遊了。相較於其他交通工具來講,它的優點是非常明顯的:速度快、車廂整潔、運行平穩。但在高鐵的製造過程當中,也出現過很多困難。比如,我們普通鐵路的軌道之間的接頭縫隙是比較大的,但由於普通鐵路運行速度滿所以沒事。但是高鐵的速度非常快,過寬的接頭縫隙根本滿足不了要求,這個時候,潘際鑾又出手了,他憑著過硬的專業能力解決了這個問題,高鐵的順利開通少不了他的功勞。



儘管潘際鑾老人今年已經九十一歲高壽了,但是他身體康健,還能騎自行車。而且思維活躍,每一天都會去實驗室工作,思考一些更深、更有趣的新問題。即使他已經「身價千億」,他仍然過著這樣樸實的生活,可見潘際鑾真的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軍事裝備和基礎設施的製造,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但最終都被克服掉了。每一次國家有了科技上的新進展,都是因為這一群專業能力過硬,心懷天下的科學家,是他們讓國家更強大,生活更美好。

相關焦點

  • 價值千億的最強焊工,沒有他的話中國高鐵和國產航母就很難誕生
    於是建國之後我國大力發展科研,在無數愛國科學家的努力下,中國也走上了科技興國的道路。 建國初期,對於那個極度落後的中國,當時的愛國科研人員卻並沒有嫌棄,他們將自己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甚至為了建設一個更強大的祖國而付出了一生。而在那批愛國科研人員中,有一個叫潘際鑾的「焊工」就是這樣將全部的人生都投入到了建設祖國的道路中,而現在他已年過九荀、身價千億。
  • 9旬老焊工不退休,讓國產航母提前30年下水,科研成果價值千億
    國家的發展最離不開的就是人才和技術,也正是深刻了解到這一層面,我國一直在大力培養各領域的人才。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位電焊領域的人才,已經是一位9旬的老焊工,但依然不退休,讓國產航母提前30年下水,科研成果價值千億,他就是潘際鑾先生,被稱是我國最強焊工。
  • 我國的國寶級科學家,90歲高齡身家千億,讓國產航母提前30年
    而在建造航母的過程中,我國又曝出國寶級科學家,他是我國的最強焊工,90歲高齡身家千億,讓國產航母的出現提前30年。 事實上,他除了幫助我國提前研製出國產航母——山東艦以外,還為我國的高鐵建設,以及焊接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當之無愧的最強焊工。
  • 中國首座海上核電站開建:反應堆位於水下安全性極高!
    中國廣核集團宣布,已經與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籤署了《「中廣核ACPR50S實驗堆平臺項目」壓力容器採購協議》。這意味著,廣受關注的中廣核海上小型堆ACPR50S建設正式啟動,這也是我國第一座海上核電站開工建設。
  • ...國產民用客機ARJ21開通首條國際航線;智能京張高鐵年底開通...
    會議認為,為了實現澳門特別行政區與廣東省珠海市之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為兩地之間的交通運輸、人員往來和經貿活動提供便利,有必要在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橫琴島的橫琴口岸內設立澳方口岸區。2丨中國「慧眼」衛星發布最新科學成果:開啟了研究黑洞系統的新窗口據新華社報導,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為主的科研團隊利用「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對黑洞、中子星X射線雙星進行了系列高精度、高頻度定點觀測,取得一批階段性的重要成果。
  • 國內首座高鐵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主塔順利封頂
    國內首座高鐵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主塔順利封頂 2020-10-22 14:53:52 10月22日電 (林濤 楊存興)記者從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公司獲悉,22日,新建福廈高鐵晉江安海灣特大橋主塔順利封頂,為福建省內第一條沿海高速度鐵路的建設打下基礎。
  • 央視曝光首艘國產航母總設計師和研製總指揮
    8月3日,央視新聞記者通過特別允許,對中船重工集團國產航母的研製總指揮胡問鳴和總設計師段宏進行了獨家專訪。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問鳴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問鳴在接受採訪時說:首艘國產航母即將進入系泊試驗,也就是說,它的發動機電力供應能夠自主了。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林寧18家公司註銷,寧夏首條高鐵開通,國產阿爾茨...
    「寧夏首條高鐵」銀蘭客專線今日正式開通寧夏首條高鐵(銀中高鐵)在今日正式開通運營,官方稱銀川到中衛僅需1個半小時。,銀中高鐵是從寧夏銀川站至中衛南站,由銀西高鐵銀川至吳忠段(銀吳客專)和吳忠至中衛城際鐵路兩段組成,總長212公裡國產阿爾茨海默症新藥上市12月29日,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gv-971,商品名「九期一」)正式在國內上市。
  • 中國高鐵建設者掌握世界高寒凍土地區施工「話語權」
    據中新網1月9日報導,9日,中國鐵建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對外發布,該局建築工程分公司股東代表、黨委書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國華,剛剛捧回了代表中國工程建設行業個人最高榮譽的「2016-2017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突出貢獻者」獎項。
  • 世界首條穿越沙漠高鐵被中國打通,耗資千億,沙特:中國人有毒!
    「中國基建」以速度快、效率高、質量好,已經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建設運營規模最大、技術最全面、管理經驗豐富的國家。如今的中國高鐵已走出國門面向世界,鐵路說建就建,各種世界第一拿到手軟,各種驚人成績層出不窮。不用依靠飛機,千裡江陵一日還也可以輕鬆實現,中國高鐵因此備受世界各國的青睞。
  • 印度國產航母,已通過流域試驗,和中國003航母比誰能更先服役?
    印度的國防製造能力一直都是網友們的關注焦點之一,其國產航母從準備建造階段就充滿了未知數。而最近時不時就要出點小問題的印度國產航母終於通過了流域試驗。要知道,印度的這艘航母可是1999年獲得批准,2004年才獲得撥款,到2006年安裝龍骨正式啟動,到今年2020年底了,服役時間也是一推再推,而中國航母都已經服役兩艘的,目前第三艘服役時間也就這兩年了,那麼印度這艘航母,最後會比033航母更先服役嗎?
  • 中國十大核電站
    本文為大家盤點中國十大核電站。  浙江省 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是目前國內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
  • 四川首座核電站仍適宜建設 估計需投資250億元
    四川首個核電站將照此設計模型建設 胡詩遠供圖震後,核電專家對嘉陵江畔的四川首座核電站擬選廠址進行了調查,結果非常明確:適宜建核電站。記者昨日獲悉,目前,四川三壩核電站正在做可行性研究報告,不久將上報國家發改委。預計該核電站裝機容量400萬~600萬千瓦,投資估算250億元。
  • 下了飛機後就能換乘高鐵!蕭山機場將建起杭州首座地下火車站
    經杭州市內的錢塘新區、蕭山區,至紹興市柯橋區,在杭甬高鐵紹興北站與在建杭紹臺鐵路銜接。全線共設車站5座,分別是桐鄉站、海寧觀潮站、江東站、蕭山機場站和紹興北站。其中的海寧觀潮站、江東站、蕭山機場站等火車站為新建車站。  值得一提的是,選址在大江東中心位置的江東站,為錢塘新區的首座火車站。
  • 盤點中國主要核電站
    盤點中國主要核電站縱觀核電發展歷史,核電站技術方案大致可以分四代。讓我們看一下中國主要核電站分布吧。秦山核電站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運行管理。
  • 記錄中國|中國首條無砟軌道在這裡誕生
    2003年,遂渝鐵路正式開工建設,這條全長100多公裡的鐵路不僅承擔著連接四川和重慶的重任,我國高鐵的無砟軌道技術難題也正要在這裡展開研究試驗。重慶北碚蔡家試驗段,由此被稱為中國高鐵的「無砟軌道試驗田」。重慶北碚蔡家段。
  • 比亞迪「刀片電池」首條生產線預計年底試產;比爾蓋茨和巴菲特聯手...
    今日焦點: 1、艾默生以16億美元收購OSI公司 2、比爾蓋茨和巴菲特聯手建造小型核電站 3、比亞迪「刀片電池」首條生產線預計年底試產 4、河鋼集團首座加氫示範站在邯鄲投入運行
  • 中國航母發展都有哪些鮮為人知秘密?遼寧艦總設計師透露不少猛料
    目前我國已建成了8艘052C級和正在批量建造的052D級驅逐艦,以及054、056兩型護衛艦,無論是艦體設計還是武器裝備方面,都已經處於國際先進行列。那麼,一個驅逐艦的總設計師,對中國第一艘航母以及未來航母能透露出多少秘密呢?瓦良格號在來華途中曾遭到土耳其的不少刁難首先,說說16號「遼寧」艦的情況。
  • 中國高鐵跑得這麼穩 竟和天上的北鬥衛星有關
    保證軌道平順 要進行多種數據精準測量據介紹,乘客可以在以350公裡時速運行的高鐵車廂中「閒庭信步」,在車窗邊上豎硬幣不倒,都有賴於高鐵線路的高平順性。一旦軌道不夠平順,就會導致機車車輛出現系統震動,對輪軌噪聲、輪軌相互作用力以及乘車舒適性、安全性等都會產生直接影響。
  • 中國行我也行,國產003航母曝光後,日韓印法紛紛要下水7萬噸航母
    日韓印法四國的新型航母計劃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新型航母將完成從現役3至4萬噸級輕型航母向7萬噸級中型航母的大跨越,似乎國產的003號航母的建造進度刺激到了他們。但是建造航母不單純是建造一艘水面艦艇,黑海造船廠廠長馬卡洛夫曾給出了一個流傳甚廣的答案,瓦良格號想要完工,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作為後盾、需要通過國家計劃委員會進行協調、需要數千個相關專業和配套廠家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