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江豚、海豚和豬到底是什麼關係?

2020-11-28 騰訊網

江豚是鯨偶蹄目鯨河馬亞目鯨下目鼠海豚科江豚屬的3種動物的統稱,也就是說,江豚是一種特殊的海豚。在我國主要指長江江豚,是極危物種。另外兩種東亞江豚和印度洋江豚都是易危物種。

長江江豚又叫窄脊江豚,體長為120-190釐米,體重100-220千克,貌似海豚。壽命約20 年,唯一全生活在淡水的亞種。中國是長江江豚的故鄉,先後建立了數個保護區:江西鄱陽湖生態保護區、湖北洪湖保護區、安徽銅陵保護區、江蘇鎮江豚類保護區等,2018年7月,科學考察估算長江江豚數量約為1012頭。

古人如何稱呼江豚或海豚?

看似低調的江豚,實際上是古人筆下的常客,而且為它背書的都是很牛的人。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 ,魚名,出樂浪潘國(今朝鮮沿海)。從魚,掬聲。一曰 魚,出江東,有兩乳。」朝鮮沿海的就是東亞江豚。江東的就是長江江豚,江豚和豬牛羊等偶蹄目成員不同,只有兩個乳頭。

廣東第一位學者,東漢和帝時期的楊孚在《異物志》提到一種「懶婦魚」:昔有懶婦,織於機中,常睡,其姑以杼打之,恚死,今背上猶有杼文瘡痕。大者得膏三四斛,若用照書及紡織則暗,若以會眾寡歌舞則明。其中瘡痕或指江豚脊背上許多的小疣突。而且它脂肪很多,可以做燈油用。這燈油晚上讀書學習、紡織做活,用它照明,燈光很昏暗;但要是搞宴會、歌舞等「不務正業」的娛樂活動,這個燈光就非常明亮了。所以懶婦化成「魚」了,依然好逸惡勞。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在《夜航船·卷十七 四靈部》中就很明確的告訴人們了,「江南有懶婦魚,即今之江豚是也。」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裡也記載了這個故事,從中可以得知用江豚油點的燈還有個專門的名字——饞魚燈。

東漢末年的魏武帝曹操在《四時食制》中說:「 魚,黑色,大如百斤豬,黃肥,不可食。數枚相隨,一浮一沉。一名敷。常見首。出淮及五湖。」清代厲荃《事物異名錄》在引用此文之後補充了一句:「按,即江豚也」。

江豚 繪者:徐婧林

曹操覺得它像是豬,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介紹:「《南方異物志》謂之水豬,又名饞魚,謂其多涎也......江豚生江中,狀如海豚而小,出沒水上,舟人候之佔風。其中有油脂,點燈照樗蒲即明,照讀書工作即暗,俗言懶婦所化也。」看來江豚在人們心中的形象確實又饞又懶,和豬差不多。

因為江豚內臟像是豬的內臟一樣,老南京人習慣把江豚稱之為江豬、江豬子,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江豚別稱。一些古代的圖畫中就直接把江豚畫成一隻黑豬。最著名的就是明代《三才圖會》中對江豚的描繪,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豬八戒是天宮的水軍元帥了吧。

海豚 繪者:徐婧林

而海豚,也被稱為海豬,在古書中不太常見,清代畫家聶璜去海邊考察過,他在《海錯圖》裡畫了「海 」(海豚)並寫了一段記述,前半部分寫了他到海邊看到了真正的海豚,覺得「實為魚形非豬形也」,於是便請教漁民,漁民答:海豚腹內有膏兩片,絕似豬肪,其肝腸心肺腰肚全是豬腹中物,皆堪食,而腹尤美。不過,《海錯圖》裡的這頭「海 」沒有背鰭,嘴也短,疑似江豚,結合聶璜說海 「東海有之」,推測他畫中的原型是生活在我國黃渤海及東海海域的東亞江豚。不過江豚本來就是一種海豚,古時有些記載也經常把江豚海豚包括白鱀豚混為一談,如《本草綱目》中就把它們統稱為「海豚魚」,所以聶璜畫的是江豚也不算「畫錯」了。

江豚有什麼奇特的生活習性?

颳大風下大雨前,江豚和海豚會比較頻繁地朝著起風的方向出水,像拜風儀式一樣。因而也稱之為拜江豬、風豚、湯波太守。唐代詩人皮日休也在詩句中寫道:「濤頭倏爾過,數頃跳鯆 。」鯆 就是 ,和 、 魚、鯆魚、敷魚、浦魚、奔敷等都是江豚的別稱。還有幾個手機上顯示不出來的生僻字都可以代表江豚。因為大風與江豚的聯繫,有人把它當作天氣的「預報員」、保佑行船安全的「江神」,有人卻把江豚當作招來狂風惡浪的怪物。不過在海裡由於大型動物實在太多,海豚就不夠當海神了。

江豚、海豚和其他鯨魚一樣,也會用頭頂的鼻孔噴水。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描述:「井魚,井魚腦有穴,每翕水輒於腦穴蹙出,如飛泉散落海中,舟人竟以空器貯之。海水鹹苦,經魚腦穴出反淡,如泉水焉。」同書另一段描述中說的更詳細:「奔 ,一名瀱,非魚非蛟,大如船,長二三丈,色如鯰,有兩乳在腹下……取其子著岸上,聲如嬰兒啼。頂上有孔通頭,氣出哧哧作聲,必大風,行者以為候。」

江豚並不是可食用的動物,長江的漁民們早就贊同曹操所說的江豚肉不好吃,由於油脂豐富,近代一旦不慎捕獲,只得送肥皂廠 。不過由於水質汙染和船舶幹擾等原因,淡水鯨類越來越少,2007年英國《皇家保護協會生物信箋》正式宣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曾經結隊成群的江豚,僅剩千頭左右,數量比野生大熊貓還少,專家預測,若不保護,再過十幾年,江豚會繼白鱀豚之後滅絕。

作者:朱廣思,科普作家,碩士。曾給多個科普新媒體平臺供稿,北京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煙臺金沙灘發現一死亡江豚 俗稱海豬貌似海豚
    在開發區金沙灘附近發現的一隻已死亡的江豚  2月20日下午2點,煙臺市民劉先生撥打96110熱線稱,在山東省煙臺市開發區金沙灘附近出現一隻已死亡的江豚,不少市民誤認為是海豚。目前,死亡的江豚正在等待相關部門前來處理。
  • 科普問答|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寬吻海豚、長江江豚、糙齒海豚、點斑原海豚
    和所有海豚一樣,寬吻海豚長著和魚一樣的流線型身體。皮膚光滑無毛,體背面是發藍的鋼鐵色和瓦灰色,腹部有很明顯的凸起。吻較長,嘴短小,嘴裂外形似乎總是在微笑。主要分布在溫帶和熱帶的各大海洋中,包括中國的黃海、渤海等海域。寬吻海豚常在靠近陸地的淺海地帶活動,較少遊向深海。
  • 獻給長江江豚的四季戀曲
    萬年進化歷史中,江豚家族,人丁興旺,你從名字就能看出端倪:他們被稱為「江豬」,對,「豬八戒」的「豬」,但跟豬不一樣的是:它們24小時保持微笑。它們的「兄弟」13年前功能性滅絕說起江豚,你可能會想到另一種豚,白鱀豚或海豚,有什麼區別?白鱀豚有長吻,海豚有背鰭,江豚統統沒有,只在背上有幾行顆粒狀突起物,延伸至尾鰭前端,摸上去像車裡的防滑墊。
  • 江豬不是江豚?政府官微的回應為何惹「炸」了網友
    江豚,又稱江豬、烏忌、露脊鼠海豚,是鼠海豚科的一個物種,在中國則主要棲息於長江流域。近幾十年來,隨著中國的水汙染日益嚴重,再加上個別人的濫捕濫殺,江豚的生存境況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瀕臨滅絕。因此,江豚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江豚的捕殺、販賣、食用均被法律嚴格禁止。
  • 海豚就是海裡的豬? 網友:這個畫風有點難以接受
    這是曹操讚賞孫權的勇猛,同時認為劉表的兒子們都是豚犬,也即豬狗,輕蔑之意自不待言。同樣,海豚即海裡的豬,與陸地上的豬並無太大差別,只不過一種在陸地,一種在水裡。內地人見不到海豚,海上則囿於航海條件,只能遠觀,未見得真切,可見認識海洋動物之難。到明清兩代,海濱漁民多數已能認清海豚的真面貌,但他們作為底層勞動者,卻難以訴諸文字及圖像。而知識分子卻不在場,只憑藉些傳聞,再加上想像,即著文繪像,以致錯訛百出。
  • 其實是江豚
    N海都記者 廖慶升 海都訊 前日上午,福州的寧先生到連江縣苔菉鎮北茭的海邊玩,碰巧碰到漁民靠岸卸貨,其中一個漁民在叫賣「海豬」,但寧先生覺得很像海豚。寧先生花100元錢購買後準備放生,卻發現它已經死亡,最後不得不丟棄。
  • 守護東亞江豚|海水裡也有江豚
    這些「海裡的豬」到底是什麼來頭呢?(繪製:紙趣家)中國古文獻中關於江豚的記載最早出現於約1800餘年前。人們將它們分為印太江豚、東亞江豚和長江江豚。(圖片來源:南京江豚保護協會)但無論哪種江豚,有兩點卻成為古往今來的共識。
  • 守護東亞江豚|大海裡也有江豚
    這些「海裡的豬」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人們將它們分為 印太江豚、東亞江豚和長江江豚。 那就是,江豚既沒有食用價值, 也沒有太大的經濟價值。 曹操就在《四時食制》中說: 「 魚,黑色,大如百斤豬, 黃肥,不可食。
  • 科普:東亞江豚,「不好吃」也「不能吃」的瀕危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不好吃」+「不能吃」的瀕危二級保護動物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尬聊的這種海洋生物,有一個大名鼎鼎的遠親「長江江豚」,可自己卻一點兒不被人所知,海豬、豬魚、江豬是民間對它的叫法。它又被稱作「東亞江豚」,俗稱也叫海水江豚,是種國家瀕危二級野生水生保護動物,在IUCN物種名錄中被列為瀕危(En),數量呈下降趨勢。
  • 長江江豚該怎麼保護
    「2008年的冰雪災害差點讓天鵝洲的長江江豚全軍覆沒,因此多種保護手段應當齊頭並進,『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在水族館進行長江江豚人工繁育可以起到科學普及和科學研究的雙重作用,是對遷地保護的一種補充手段,兩者並不矛盾。」 趙依民表示,長江辦正在和各地政府積極協調,計劃於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蘇等地新增5處保護區。
  • 這個女孩給中華白海豚拍了幾萬張照片,拼湊出一個既溫暖又傷感的海豚世界
    有趣的種間互助關係不知為何,江豚寶寶的媽媽不在寶寶身邊,而離開母親的江豚幼崽很難獨立存活,所以即使有白海豚的關愛,這頭江豚寶寶未來恐怕也兇多吉少。其實,白海豚和江豚之間的關係並非一直都是非常友好,人們也曾經觀察到白海豚驅趕江豚,因為它們也可能存在資源方面的競爭。但這樣的和諧相處、種間互助的畫面,卻非常有趣、非常難得。
  • 豚者,豬也,海豬的名字到底是咋來的?
    豚者,豬也,海豬的名字到底是咋來的? 各位朋友大家好 這裡是灘灘的科普時間 本期節目我們來聊一下 關於海洋精靈海豚
  • 體重100多斤,「江豬」頻現長江,總數約1000頭,比大熊貓還珍貴
    據了解,農業農村部宣布,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天然水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而在長江江蘇段,從2020年1月1日起,提前一年,對長江幹流啟動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江豬」,學名叫江豚,也就是長江江豚。它頭部鈍圓,吻部短而闊,全身為灰色。
  • 江豚,滅絕還是保護?
    其大名叫長江江豚,俗稱叫「江豬子」。它頭部鈍圓,性情活潑,大腦同海豚一樣發達,智力與大猩猩接近,是和3歲娃娃一樣活潑可愛的寶寶。它們滾圓的身體常在水中不停地翻滾、跳躍、點頭、噴水,還喜歡追逐船尾泛起的浪花。過去,漁民視江豚為「河神」。  江豚與白鰭豚是難兄難弟。
  • 世界海豚日|僅次於人類智商的動物不是黑猩猩,而是它!
    今天就讓觀觀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這位好朋友吧~提問海豚到底有多少種?據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資源環境科科長肖尤盛介紹,人們通常把鯨和豚稱作鯨豚動物,一般來說,體型大的叫鯨,小型叫豚。鯨目海豚科共有28種海豚,在中國出現過且有過記錄的有12種,分別是熱帶真海豚、寬吻海豚(在海洋館表演的,也稱瓶鼻海豚)、南寬吻海豚、短吻海豚、太平洋短吻海豚、沙撈越海豚、糙齒海豚、中華白海豚、黃氏海豚、藍白原海豚、長吻原海豚、花斑原海豚。此外還有鼠海豚科的鼠海豚和江豚、淡水豚科的白暨豚等。
  • 漲知識|如何辨別白鱀豚、江豚、中華白海豚:看它的吻和背鰭
    如何區分白鱀豚、江豚和中華白海豚?它們各自的特點有哪些? 從吻的長度來區分它們相對比較容易。5月16日,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一名水生生物專家向澎湃新聞介紹,白鱀豚的吻十分明顯。成年白鱀豚的吻一般長度可達30釐米左右,而中華白海豚的吻一般不足20釐米;江豚的吻則更加短,十分容易辨認。
  • 漁民在錢塘江捕到「怪魚」 確認為「國寶」江豚後放生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人說起他看過漁政工作人員發的宣傳資料,「怪魚」跟江豚很像。圍觀群眾趕緊打電話聯繫漁政部門。9時許,杭州漁政總站的工作人員趕到了農貿市場。杭州漁政漁業資源增殖科副科長童奇烈告訴記者,他們根據漁民發來的照片,就確認這是一條江豚。  童奇烈說,馮師傅捕撈到的江豚跟長江江豚屬於同一個品種,非常稀有,全國大約只有千餘頭。
  • 瀕臨滅絕的物種06:長江江豚
    我今天選擇的動物是地球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它們是地球上僅有的六種淡水鯨魚之一,它們的數量在過去一個世紀中迅速減少,它們是一種相對不為人知的物種,被稱為長江江豚,他們只是處於災難的邊緣。長江江豚是海豚的兩個亞種之一,它們是地球上唯一的淡水海豚種類。
  • 丹麥捕殺卡德龍海豚,到底什麼情況?
    應該說,這封信的措辭和畫面都是極具殺傷力的,初看之下不為所動的人大概很少。可是,細想一下,假如這些海豚真的瀕危還在光天化日之下濫遭屠殺,像世界自然基金會這樣致力於瀕危物種保護的大型組織難道會這麼多年無動於衷嗎?為什麼除了連環信、論壇和微博之外我們很少看到正式新聞報導雙方的鬥爭呢?一種理念對抗一種文化是多好的新聞素材啊!除非……這並不是故事的真實面貌。「卡德龍海豚」是什麼?
  • 教你讀懂「江豚從亞種升級到種」的意義
    這兩天有個新聞,就是江豚被從亞種升級到種了。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一定會有一些疑惑:江豚是啥?從亞種升級到種有什麼意義?這裡就解讀一下————江豚是什麼?————說到豚,很多人一定想到了海豚,不過在我國長江,還生活著一種叫做江豚的生物。它們長得也十分可愛,然而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江豚的數量也急劇減少,如今,長江江豚的數量已不足1000頭,這是什麼概念?比大熊貓還少。所以,是極其瀕危的生物了。————從亞種變種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