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管理與處理方法

2020-12-05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環境監測站的實驗室在日常例行分析中必然要使用化學試劑並產生廢液, 其中不乏劇毒物質、致癌物等。如果直接將廢液排放, 將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現提出實驗室廢液的管理和處理方法。

1. 實驗室廢液來源

( 1)分析剩餘水樣。汙染源監測的水樣多為企、事業單位外排的廢水。為保證樣品成分的穩定和分析的需要, 水樣採集的體積要比實驗室需要的大。

( 2)實驗廢液。這類廢液包括COD 回流後的滴定液、氨氮比色後的含汞顯色液、化驗石油類的四氯化碳萃取液、酚二磺酸分析硝酸鹽氮後的含氨反應液、重金屬樣品消解後的溶液等。

( 3)實驗溶液。主要指現配現用的標準系列溶液和實驗試劑, 如原子螢光分析中用到的硼氫化鉀(鈉)溶液和砷、汞、硒的標準溶液等。此外, 還包括失效的鉻酸洗液和硝酸洗液等。

2.實驗室廢液管理

各級環境監測部門在注重能力建設和質量管理的同時, 應高度重視實驗室廢液的管理, 為推行綠色實驗室起表率作用。

( 1)健全管理制度與規範。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和法規, 對實驗室廢棄物的管理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國家環保總局在􀀁關於加強實驗室類汙染環境監管的通知􀀁中規定對各類實驗室汙染進行監管, 要求實驗室廢液必須經無害化處理後方可排放。環境監測部門實驗室的人員更應本著高度的責任, 在實際工作中起示範作用, 嚴肅認真地對待廢液的處理。要建立實驗室廢液管理制度, 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制訂便於操作的技術規範, 並指定專人負責, 將廢液處理切實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 2)廢液集中管理和處理。實驗室廢液種類很多, 但量不大, 若每個實驗室對每次實驗產生的廢液都分別處理, 在設備、人力、時間等方面可能存在困難。所以各實驗室可根據廢液的類型, 採取分類收集, 集中儲存, 由專人定期負責統一處理。在處理時少加藥品, 以減少和避免􀀁二次廢液􀀁產生,且注意廢物的回收利用。

( 3)試劑重複使用。試劑的回收利用是一項雙贏的舉措, 在減少環境汙染的同時又節省了監測部門的費用支出。對於實驗過程中使用的不直接參與化學反應的有機溶劑, 應該採取積極措施, 加以回收利用 。

3.實驗室廢液處理方法

( 1)六價鉻。C r6+ 在酸性條件下, 在廢液中加入亞鐵鹽或亞硫酸鹽等還原劑, 將Cr6 + 還原為C r3+ 後, 再向溶液中加入鹼將其轉化為低毒的氫氧化鉻沉澱分離。

C r2O7 2- + SO32 - + 12H+ = 2Cr3+ + SO4 2-+ 6H2O

C r3+ + 3OH- =Cr(OH ) 3 ↓

( 2)汞。含汞鹽的廢液可調節pH值在7~ 7. 5,加入過量的硫化鈉生成硫化汞沉澱。調節廢液的pH值為8~ 9, 加入硫酸亞鐵, 與過量的硫化鈉生成

硫化鐵。硫化鐵沉澱可作為硫化汞的共沉澱物而促

使其沉澱。上清液可排放, 汞渣用專用瓶貯存。

Hg+ H g22++ Hg2+ + 2S2 - ➝2Hg↓+ 2H gS↓

( 3)其他重金屬。重金屬Pb2+ 、N i2+ 、Cd2+ 、

Cu2 + 、Zn2+ 等離子可與石灰乳作用, 將溶液pH 調至8~ 9, 可形成不溶的沉澱物 。

例如: Pb2+ + Ca( OH) 2 ➝Pb( OH ) 2↓ + Ca2+

Pb( OH ) 2 + CO2 (空氣中) 􀀁➝ PbCO3↓ + H2O

( 4)氰。調節含氰化物廢液pH 值為8~ 10,

加入質量分數為10% 的硫酸亞鐵溶液, 充分攪拌

後, 氰化物轉變為無毒的鐵氰絡合物沉澱。

Fe2+ + 6CN- → [ Fe( CN ) 6 ] 4 -

2Ca2+ + [ Fe( CN ) 6 ] 4- → Ca2 [ Fe( CN) 6 ] ↓

2Fe2+ + [ Fe( CN) 6 ] 4 - → Fe2 [ Fe( CN ) 6 ]↓

( 5)砷。對含有機砷化合物的廢液, 先將其氧化分解, 然後再行處理。在含砷廢液中加入氯化鈣, 並調節pH 值為8, 生成難溶的砷酸鈣和亞砷酸鈣沉澱。

CaC l2 + 2N aOH= Ca( OH ) 2↓ + 2NaC l

Ca( OH ) 2 + As2O3 ➝􀀁 Ca( AsO2 ) 2 ↓ + H2O

也可以調節廢液pH 值> 10, 加入硫化鈉, 與砷反應生成難溶低毒的硫化物沉澱。

( 6)酚。含酚廢液可加入次氯酸鈉或漂白粉使酚氧轉化成鄰苯二酚、鄰苯二醌、順丁烯二酸, 處理後廢液匯入綜合廢水桶 。

C6H5OH + 8HC lO + HOOCHC = CHCOOH +

8HC l+ 2CO2↑ + H2O

( 7)酸和鹼。中和法處理。

( 8)綜合廢水。有條件的情況下, 委託汙水處理廠處理為佳。若自行處理, 可將綜合廢水調節pH 值為3~ 4, 加入鐵粉, 攪拌30 m in後用鹼調節pH 值約為9, 繼續攪拌10 m in, 加入高分子混凝劑進行沉澱, 排除上清液, 沉澱物按廢渣處理。

( 9)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廢液中若含有雙硫腙. 則可用硫酸洗1次, 用蒸餾水再洗2次, 經無水氯化鈣乾燥後蒸餾; 若含有銅試劑, 則只需用純水洗2次, 經無水氯化鈣乾燥後蒸餾, 水浴溫度控制在90 ~ 95℃ , 收集76 ~ 78 ℃ 的餾分。

( 10)石油醚。將石油醚置於分液漏鬥中,加濃硫酸(體積約為石油醚的1/10)振蕩洗滌, 加蒸餾水洗兩次, 再加入質量濃度為100 g /L氫氧化鈉和質量濃度為50 g /L 高錳酸鉀溶液(兩者的體積均約為石油醚的1 /10)洗滌1次, 如高錳酸鉀褪色則再洗1次, 之後用蒸餾水洗滌數次。洗滌後的石油醚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 在水浴上蒸餾, 收集60 ~ 90 ℃ 的餾分。

( 11)其他有機溶劑如氯仿、乙醚、二硫化碳等廢液均可用相應方法提純回收。

4.結語

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處理是防止汙染、保護環境的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 環境監測部門的工作人員要以身作則, 採取有效措施, 堅決做到實驗室廢液的達標排放。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實驗室廢液處理方法
    2.處理方法 含汞、鉻、鉛、鎘、砷、酚、氰的廢液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後才能排放,實驗室處理方法如下: 2.1汞 含汞廢棄物的處理若不小心將金屬汞散落在實驗室裡(如打碎溫度計)必須及時清除。
  • 實驗室安全需知之【廢液處理】
    實驗室的廢液種類多、成分複雜,具有經常性、間歇性、分散性等特點,難於統一處理,這就需要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建立實驗室廢液汙染防治體系。有的廢液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質,有的可以直接排至外部排水管網,有的則採用適當方法處理,然後再排外部管網。
  • 實驗室廢液處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實驗室廢液處理原則:對高濃度廢酸、廢鹼液要經中和至中性時排放。對於含少量被測物和其他試劑的高濃度有機溶劑應回收再用。用於回收的高濃度廢液應集中儲存,以便回收;低濃度的經處理後排放,應根據廢液性質確定儲存容器和儲存條件,不同廢液一般不允許混合,避光、遠離熱源、以免發生不良化學反應。
  • 實驗室廢液的處理——萬融實驗
    實驗室產生的廢液包括一般洗滌廢水和化學實驗廢液,對一般洗滌廢水,採取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在一定的實驗過程中多次重複利用,既可節約用水,又能把廢水排放量控制在最少的程度。對化學實驗廢液,需要進一步處理,達標後才能排放。實驗室廢液的淨化方法一般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化學法四類。
  • 實驗室的廢液應該怎樣處理?
    二.化驗室廢液處理:1.目的:為防止實驗室的藥液汙染擴散。 2.適用範圍:生產、檢驗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廢液。3.責任與監督:化驗操作人員執行該管理制度,主管領導負責監督本制度的執行。化驗室處理廢液的一般原則:1.在證明廢液濃度已相當小而又安全時,可以排放到排水溝中。2.儘量濃縮廢液,使其體積變小,放在安全處隔離儲存,處置。3.利用蒸餾、過濾、吸附等方法,將危險物分離,而只棄去安全部分。
  • 實驗室廢物處理須建立有效機制
    彭實等人的這項研究還指出:2005年國家環保總局和教育部聯合發布《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實驗室排汙管理的通知》以後,一些高校開始重視相關工作。但是,多數高校還是沒有建立健全完備的廢液管理機制,也缺少專項經費支持。而且由於整個社會處理危險廢物的設施不完備,使得廢液回收渠道不夠暢通。
  • 高校化學實驗室廢水處理
    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人類保護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國家環保總局發出通知,要求自2005年元月l日起,對科研、監測(檢測) 、試驗等實驗室、化驗室、試驗場按照汙染源進行管理,納入環境監管範圍。作為化學工作者,我們有必要在保護環境的具體行動中,體現科研道德作風,做出具體表率。
  •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制度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制度1. 目的加強臨床實驗室醫療廢物處理管理,防止交叉汙染,保障人體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保證實驗室廢棄物能被有效、安yyxq全地處置,防止浪費或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適用於採樣、檢驗分析和實驗室日常管理中所產生的廢棄物。2.
  • 實驗室安全手冊 | 第七章 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
    應遵循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標準司提出的《醫療廢物化學消毒集中處理工程技術規範(試行)》。感染性廢物收集前要進行消毒和滅菌,方可丟入醫療垃圾桶或進行後續處理。  感染性廢物中的生物危害因子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因此,醫療廢物消毒滅菌的目的是防止操作者自身感染,防止操作者將病原帶出實驗室造成感染和傳染。  在從實驗室取走之前,必須通過高壓滅菌、化學消毒或其他被認可的技術進行處理。
  • 殼聚糖生產廢液的資源化處理
    摘要:通過改進工藝流程,對殼聚糖生產中產生的廢液綜合治理, 回收廢液中的蛋白質和熟石灰,不僅解決了殼聚糖生產的環境保護難題,而且變廢為寶, 提高了經濟效益。而目前所採用的汙染治理方法不是處理成本太高(精細法), 就是二次汙染和資源浪費嚴重(粗放法) [1、2] .因此,本文對殼聚糖生產廢液進行汙染治理與綜合利用的新工藝—資源化處理工藝研究,調整和改進了殼聚糖的生產工藝流程,降低了酸鹼消耗[11],回收了氫氧化鈣、蛋白質等有用物質,並使洗滌水回用,具有明顯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1.
  • 實驗室廢棄化學品安全管理和回收處置
    北極星固廢網訊:化學汙染物不同於普通廢物,在排入城市汙水管網和大氣之前要先經過無害化處理。實驗室化學汙染物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特殊汙染源,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和處理。同時,實驗室因年久不能繼續使用的廢棄化學品成為另一個棘手的安全隱患。廢棄化學品既不能繼續使用又不能隨意丟棄,多數實驗室常年擺放在試劑櫃裡,不但佔用空間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 ...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獲評全國水利系統水質監測質量管理優秀實驗室
    原標題:海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獲評全國水利系統水質監測質量管理優秀實驗室   本站訊 日前,在水利部組織實施的全國水利系統271個水質監測機構2011至2015年度水質監測質量管理監督檢查考核評定中,海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以總分96.50分位列第三,被評為優秀實驗室。
  • 實驗室廢液:我們其實還可以再利用,不要亂扔哦
    有的廢液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質,有的可以直接排至外部排水管網,有的則採用適當方法處理,然後再排外部管網。含汞、鉻、鉛、鎘、砷、酚、氰的廢液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後才能排放,實驗室處理方法如下:若不小心將金屬汞散落在實驗室裡(如打碎溫度計)必須及時清除。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過得薄銅片、銅絲收集與燒杯中用水覆蓋。
  • 實驗室試劑耗材管理難?看看別人怎麼幹!
    國內在實驗室試劑耗材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誤區:首先試劑的管理信息不透明,經常重複性的購買試劑,使用效率不高;其次,試劑的存放不當,發生試劑的汙染,分解等造成浪費,甚至存在安全隱患;最後,很多學生和教師對試劑的毒性和使用方法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師生的身心健康和科研的正常開展。
  • 大氣環境監測移動實驗室通用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本標準起草人:周國華、李建武、黃偉、張寶傑、王強、饒良星大氣環境監測移動實驗室通用技術規範1 範圍本標準規定了大氣環境監測移動實驗室的術語及定義、要求、試驗方法等。本標準適用於陸地使用的可進行大氣環境監測的移動實驗室。
  • 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順利舉辦全國環境電磁輻射監測方法...
    10月29日,由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承辦的2020年全國環境電磁輻射監測方法研討會在四川成都順利召開。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及陝西、廣東、北京等24家單位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四種不同化學鎳廢液處理工藝
    0.1mg/L,傳統方法不能將化學鍍鎳廢液處理至達標。化學鍍鎳廢液處理方案及設備化學鎳廢液處理工藝:一、沉澱法化學鎳電鍍廢液除鎳時,可先用次氯酸鈉進行氧化破絡,加入重捕劑進行沉澱,重捕劑能夠把鎳離子進行捕捉到,與之形成沉澱,把鎳去除,但這種方法對化學鎳廢液處理效果差。
  • 磺化法(硫酸置換法)處理金屬製品鹽酸廢液工藝及裝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國內外對金屬製品鹽酸廢液的處理方法有多種,磺化法(硫酸置換法)處理金屬製品鹽酸廢液技術主要是將鹽酸廢液負壓逆流蒸發濃縮法、磺化反應生產硫酸鹽法、氯化氫氣體吸收制酸法、硫酸鹽粗品重結晶法、硫酸鹽母液濃縮法相結合的處理方法。
  • 看這裡,環評,汙水處理,固廢處理,環境監測...
    什麼是環評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英文縮寫EIA,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汙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 SPF動物實驗室如何監測環境指標
    SPF動物實驗室如何監測環境指標  摘要 [ 目的]觀察運行中SPF級大小鼠動物實驗室的環境指標, 以指導科學試驗和設施管理。實驗室淨化確保手術臺潔淨度達標,一般多採用垂直層流式效果較好 層流手術室是一個&34;環境,其空氣壓力根據其不同區域(如手術間、無菌準備間、刷手間、麻醉間和周圍乾淨區域等)潔淨度不同要求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