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廢液的處理——萬融實驗

2020-12-05 實驗室小知識

實驗室產生的廢液包括一般洗滌廢水和化學實驗廢液,對一般洗滌廢水,採取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在一定的實驗過程中多次重複利用,既可節約用水,又能把廢水排放量控制在最少的程度。對化學實驗廢液,需要進一步處理,達標後才能排放。

實驗室廢液的淨化方法一般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化學法四類。物理法有:沉降、過濾、離心分離、蒸髮結晶(濃縮)、萃取、吹脫等。化學法有:沉澱、中和、氧化還原、電解、離子交換等。物理化學法有:絮凝沉澱、吸附、浮選、反滲透、電滲析、超過濾及超吸附等。生物化學法有:活性汙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氧化塘等。

在實際廢液處理中,往往要通過實驗、比較,確定出有效、經濟合理的處理方法,對於成分複雜、數量較多的實驗室廢水,常聯合運用幾種方法進行系統處理,最終達到排放標準。

下面介紹幾種實驗室廢液處理的常用方法。

①硫化物沉澱法 此沉澱法主要針對組成成分中含有汞、鉛、鎘等重金屬較多的無機廢棄液,具體方法一般是採用Na2S或者NaHS把廢棄液中的此類重金屬轉化為難溶於水的金屬硫化物,隨後與Fe(OH)3共同沉澱而使其得以分離。或者可以先將廢棄液的pH值調平至8.0~10.0,然後向廢棄液中逐步加入硫化鈉至過量,直到生成硫化物的沉澱,此時再加入FeSO4作為共同沉澱劑,促使其生成FeS以吸附廢棄液中的懸浮硫化汞、硫化鎘、硫化鉛和微粒進而共沉澱,通過靜置、過濾達到分離的目的。

②絮凝沉澱法 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含有重金屬離子比較多的無機廢棄液。在初步確定了廢棄液的性質,並探究了各種離子的沉降特性以後,通過選擇合適的絮凝劑(如石灰、鐵鹽或鋁鹽等),讓其在弱鹼條件下形成含有Fe(OH)3和Al(OH)3成分的絮凝狀沉澱,此絮凝沉澱物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既可以去除廢棄液中的重金屬離子,還可以一併除去廢棄液中的部分其他有機汙染物,達到降低廢棄液中化學需氧量(COD)的目的。

③氧化還原中和沉澱法 此方法通常適用於處理含有六價鉻(Cr6+)或是具有還原性的有毒的物質,如氰根離子(CN-)等,還有一些含有金屬元素的有機化合物。常見的工藝過程可概括為:先讓廢棄液經歷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從而將高毒性的汙染物轉化為低毒性的汙染物質,隨後,再經過絮凝和沉澱將已轉化得到的低毒性汙染物質從當前的反應體系中分離出去;而對於含有六價鉻的廢棄液,則需要首先把六價鉻由氧化還原反應還原成為三價鉻(Cr3+),再用合適的沉澱劑使其沉澱,達到分離的目的,或者可以將其與其他種類的重金屬廢棄液一併處理。

在上述反應中所用的還原劑通常是鐵粉、二氧化硫、亞鐵鹽或者亞硫酸氫鹽等,同時需要在pH值低於3.0的條件下進行,再通過中和沉澱作用,將鉻元素轉化成為難溶於水的鹽除去。當溶液中含有氰根離子的時候,則一般需要首先在鹼性的條件下使用氧化劑,將其氧化成為N2和CO2,通常的方法有氯鹼法、普魯士藍法(即以生成鐵氰化合物的方法使其發生沉澱)、臭氧氧化法、電解氧化法及鐵屑內電解法等。

④活性炭吸附法 此方法通常用在去除生物法或物理法、化學法都不能去除的微量並且呈溶解狀態的一類有機物。實驗室裡的有機廢棄液通常都含有大量的實驗殘液和廢棄溶劑,它的主要成分是烷烴類、芳香類或表面活性劑,而且廢棄液的濃度很高,非常適合用活性炭進行吸附處理。處理的工藝流程通常為首先經過一系列簡單的分離手段把廢棄液裡的有機相分離出來,然後再經過活性炭的二級吸附,有效去除廢液中的COD,與此同時活性炭還可以一併吸附一部分的無機重金屬離子。

⑤鐵氧體沉澱法 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含有多種重金屬離子的無機廢棄液。鐵氧體指的是一類複合的金屬氧化物,它的化學通式為M2FeO4或者是MOFe2O3(其中M代表的是其他金屬),一般呈現尖晶石狀的立方結晶構造。鐵氧體的形成最佳條件一般是要提供給其足量的Fe2+和Fe3+,其Fe2+∶Fe3+=1∶2(摩爾比),此時最理想的pH值條件為8.0~9.0;而鐵氧體特有的包裹和夾帶作用,則可以使重金屬離子在進入鐵氧體的晶格後形成複合的鐵氧體。複合的鐵氧體一般會具備很強的穩定性,只要在一般的酸鹼條件下,就能一次性脫除廢棄液中的各種金屬離子,如對Cr3+、Fe3+、Pb2+、As3+、Zn2+、Hg2+、Cd2+、Mn2+、Cu2+等都有不錯的脫除效果,使那些包含在廢棄液中的有害的重金屬都不會浸出。

⑥焚燒法 因為有機物一般會具有非常好的可燃性質,因此對於這些有機溶劑、有機殘液或廢料液等通常採取焚燒法來進行處理。採用焚燒法處理有機廢棄液指的就是在高溫的條件下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促使其生成水、CO2等對環境無害的產物,然後將這些產物排入大氣中,此時COD的去除率通常可以達到99%及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用焚燒法來處理有機廢棄液是在高溫的條件下利用空氣對廢棄液中的有機物進行深度氧化處理的一種有效手段,也是最容易實現工業化的方法之一。

通常化工行業排放的有機廢棄液都採用焚燒法來進行最終的處置,尤其是對一些濃度高且組分複雜,或者汙染物沒有回收利用的價值且熱值比較高的廢棄液,可以考慮直接來採用焚燒法進行處理。對於那些難以燃燒的汙染物質,就可以將其與可燃性高的物質混合後再燃燒。但是在此操作過程中就要特別注意,防止燃燒不完全產生新的毒性物質或燃燒產生的毒氣逸出,從而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汙染,而燃燒是否完全,要視燃燒的溫度、燃燒時區域的停留時間和物質的混合狀況來決定。

⑦溶劑萃取法 溶劑萃取法指的是利用化合物的溶解度或分配係數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的不同,使化合物可以從一種溶劑中被轉移到另外一種溶劑中,這樣經過反覆多次的萃取,就可以將該化合物萃取出來;一般來說,有機溶劑的親水性愈大,其與水做兩相萃取的效果就愈不好,這是因為其能使比較多的親水性的雜質隨之而出,這樣對有效成分的進一步精製有很大的影響。對於那些低濃度有機物的水溶液廢棄液,可採用與其互不相容的具有揮發性質的溶劑來進行萃取和分離,然後再焚燒。

⑧生物化學處理法 通常適用於對高濃度的有機廢棄液的初步處理,一般是讓微生物利用汙染物質作為營養物質進行生長,使廢棄液中呈現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汙染物質轉化成為無害的汙染物質,從而使廢液得到淨化。生物化學處理法可以分為需氧的生物處理法和厭氧的生物處理法兩種。其中需氧的生物處理法指的是在採用好氧微生物分解廢棄液中的有機汙染物質,對廢棄液進行無害化的處理的方法;而厭氧的生物處理方法則是利用厭氧的微生物的生物作用來降解廢棄液中的有機汙染物質,達到廢棄液淨化目的的方法。對於形成了乳濁液酯類的廢棄液不能用生物化學處理方法處理,而是要用焚燒法來處理。

一般來說,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危險廢液主要包括無機廢酸廢鹼液、有機廢溶劑、含氰廢液、含重金屬廢液、含汞廢液、含鉻廢液和含砷廢液等,針對不同的廢液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①無機廢酸廢鹼 可以採取酸鹼中和的方法將廢酸與廢鹼中和至pH呈中性,既達到處理的目的,也節約成本。

②有機廢溶劑 有機實驗室對有機溶劑的用量一般都較大,實驗室廢液也以有機溶劑為主,對於含有較多醇類、有機酸、酯類、酮和醚等有機溶劑的廢液應該儘量回收再利用,比如使用蒸餾、分餾等回收方法加以回收利用。對於高濃度的有機廢棄液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焚燒法、氧化分解法、生物化學處理法及溶劑萃取法等。

③含氰廢液 含氰廢液的處理主要是消除其毒性,常用氯氣氧化、過氧化氫氧化或鐵鹽沉澱法進行處理。

④含重金屬廢液 含重金屬廢液可以加入鹼或硫化鈉,使之沉澱,過濾分離,並收集殘渣統一處理。

⑤含汞廢液 金屬汞易揮發,不小心灑落應儘快收集,可以用硫黃粉覆蓋並使之與汞充分接觸轉化為不揮發的硫化汞。含汞鹽廢液可在pH 8.0~10.0的條件下,加適當過量的硫化鈉生成硫化汞沉澱,靜置、離心、過濾,收集沉澱,統一處理。

⑥含鉻廢液 廢的鉻酸洗液可用高錳酸鉀氧化後重複使用。低濃度的含鉻廢液可加入鐵屑還原成三價鉻,再加鹼生成低毒的氫氧化鉻併集中處理。

⑦含砷廢液 含砷廢液可加入氧化鈣,調節pH為8.0左右,使之生成砷酸鈣、亞砷酸鈣而形成沉澱。

相關焦點

  • 實驗室廢液處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實驗室廢液處理原則:對高濃度廢酸、廢鹼液要經中和至中性時排放。對於含少量被測物和其他試劑的高濃度有機溶劑應回收再用。用於回收的高濃度廢液應集中儲存,以便回收;低濃度的經處理後排放,應根據廢液性質確定儲存容器和儲存條件,不同廢液一般不允許混合,避光、遠離熱源、以免發生不良化學反應。
  • 實驗室廢液處理方法
    2.處理方法 含汞、鉻、鉛、鎘、砷、酚、氰的廢液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後才能排放,實驗室處理方法如下: 2.1汞 含汞廢棄物的處理若不小心將金屬汞散落在實驗室裡(如打碎溫度計)必須及時清除。
  • 實驗室安全需知之【廢液處理】
    實驗室的廢液種類多、成分複雜,具有經常性、間歇性、分散性等特點,難於統一處理,這就需要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建立實驗室廢液汙染防治體系。  實驗室廢液主要包括:  1.實驗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強酸、強鹼、有機溶液等;  2.清洗各種實驗用具和設備 (各種玻璃容器、進樣瓶、制樣設備等)時產生的廢液;  3.設備冷卻裝置(如各種蒸餾冷卻裝置、儀器設備冷卻裝置等)產生的廢液。  這些廢液應按其性質、成分等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 實驗室的廢液應該怎樣處理?
    廢液定義:1.過期的藥品,實驗廢棄的高濃度溶液、標準溶液及配置不當的溶液。2.檢測儀器使用過程當中排除的廢棄化學藥液。二.化驗室廢液處理:1.目的:為防止實驗室的藥液汙染擴散。 2.適用範圍:生產、檢驗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廢液。3.責任與監督:化驗操作人員執行該管理制度,主管領導負責監督本制度的執行。
  • 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管理與處理方法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環境監測站的實驗室在日常例行分析中必然要使用化學試劑並產生廢液, 其中不乏劇毒物質、致癌物等。如果直接將廢液排放, 將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現提出實驗室廢液的管理和處理方法。1. 實驗室廢液來源( 1)分析剩餘水樣。汙染源監測的水樣多為企、事業單位外排的廢水。
  • 實驗室廢液:我們其實還可以再利用,不要亂扔哦
    1.實驗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強酸、強鹼、有機溶液等;  2.清洗各種實驗用具和設備 (各種玻璃容器、進樣瓶、制樣設備等)時產生的廢液;3.設備冷卻裝置(如各種蒸餾冷卻裝置、儀器設備冷卻裝置等)產生的廢液。這些廢液應按其性質、成分等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 高校化學實驗室廢水處理
    ,科研的進行,化學實驗室廢水日益增多,很多實驗室對廢水不加任何處理就排入下水道,因實驗廢水的成分相當複雜,含有較多的酸、鹼、氰化物、六價鉻、砷化物、酚、苯等有毒有害的物質,直接排放對人們的生活用水和居住環境勢必造成汙染,尋找一種經濟、高效、節能、環保,適用的化學實驗室廢水處理工藝已經刻不容緩。
  • 實驗室廢物處理須建立有效機制
    廣西的委員也在提案中談到:有的實驗室有通風設備,可通風口直接對著窗外;有廢液缸,可廢液還是直接倒入下水道;解剖動物甚至在廁所裡完成,實驗完了一衝了之。而且由於整個社會處理危險廢物的設施不完備,使得廢液回收渠道不夠暢通。師生們對廢液的識別、分類以及處理方法等相關知識缺乏全面系統的了解,監管不夠嚴格,少數師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這些原因導致了廢液的回收和處理還很不完全。而且,總的來說,高校交給專業處理公司處理的絕大多數是廢棄化學試劑,真正意義上的實驗廢液並不多。高中的實驗廢液基本處於放任自流狀態,行政主管部門沒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
  • 實驗室安全手冊 | 第七章 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
    實驗室廢棄物:是指在實驗室日常研究、實驗和生活中產生的,已失去使用價值的氣態、固態、半固態及盛裝在容器內的液態物品。例如,實驗過程中產生的三廢(廢氣、廢液、廢固)物質、實驗用劇毒物品以及麻醉品、藥品的殘留物、放射性廢棄物和實驗動物屍體及器官等。  生物醫藥實驗室廢棄物具有量少、種類繁多、具尖端性及前瞻性、形態複雜、具毒性物質、腐蝕性、爆炸性和感染性等特性。
  •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制度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制度1. 目的加強臨床實驗室醫療廢物處理管理,防止交叉汙染,保障人體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保證實驗室廢棄物能被有效、安yyxq全地處置,防止浪費或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適用於採樣、檢驗分析和實驗室日常管理中所產生的廢棄物。2.
  • 高校實驗室直排實驗廢水 微放射性物質隱憂最大
    ■一名學生做完實驗後,將含有碳酸鉀的廢液倒進了水池 ■攝影/周林峰     廢液排入下水道 實驗室竟成汙染源    實驗室廢物處理問題引發代表委員擔憂    趙媛媛 徐笛    「864為什麼實驗室不把廢液、廢棄物集中處理?記者通過調查還發現,在實驗室廢液、廢物的處理問題上,許多部門都有話要說。     實驗室直接排放廢水    「應特別關注海澱區特有的汙染源,海澱區高校和研究院所864個實驗室的廢水,未經處理與單位生活廢水混合後排入市政管網。」
  • 殼聚糖生產廢液的資源化處理
    Ca(OH)2回收率97%,蛋白質回收率90%,廢液經VTBR二級生化處理-Fenton試劑氧化-反滲透除鹽後出水COD小於25mg/L,濁度小於2NTU,可作為殼聚糖生產工藝洗滌水回用。  關鍵詞:殼聚糖 廢水處理 回收利用   中水回用殼聚糖作為一種天然高分子絮凝劑,由於其自身結構上的特點,在水處理中已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 四種不同化學鎳廢液處理工藝
    0.1mg/L,傳統方法不能將化學鍍鎳廢液處理至達標。化學鍍鎳廢液處理方案及設備化學鎳廢液處理工藝:一、沉澱法化學鎳電鍍廢液除鎳時,可先用次氯酸鈉進行氧化破絡,加入重捕劑進行沉澱,重捕劑能夠把鎳離子進行捕捉到,與之形成沉澱,把鎳去除,但這種方法對化學鎳廢液處理效果差。
  • 廣州一化學公司實驗室涉化學品處置不當被查:強鹼性廢液直排
    廣州市道明化學有限公司自建實驗室將pH值高達約14的強鹼性廢液直接倒入清洗池,排入地下暗管。 廣州市河長辦 圖廣州市一家化學公司實驗室涉嫌化學品處置不當汙染環境被查。9月1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市道明化學有限公司自建的實驗室將pH值高達約14的強鹼性廢液直接倒入清洗池,排入地下暗管,涉嫌違反《水汙染防治法》,違反實驗室管理規範、作業規範。據調查,廣州市道明化學有限公司5月份被天河區生態環境分局發現其實驗室未辦理環保審批及相關手續。
  • 鋼鐵酸洗廢液的資源化處理技術
    1.4 製備鐵磁流體  王文生等[10]研究了採用部分氧化-鐵氧體共沉-表面處理流程,用鹽酸酸洗廢液製備水基鐵磁流體的工藝。用酸洗廢液生產氧化鐵系顏料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從酸洗廢液製備氧化鐵顏料的方法總體上可分為幹法和溼法兩種:  ①幹法  幹法是將同體鐵鹽原料在高溫下進行焙燒或煅燒,得到氧化鐵紅的固相反應。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稱為綠礬煅燒法,因以綠礬(F4SO4•7H2O)為原料而得名。
  • 放射性廢液處理領域無機離子交換劑的應用
    解決核廢料處理難題,我們需要環保又高效的技術。在酸性條件下,磷酸鋯對Cs +有特殊的選擇性,可用來從酸性強放廢液中提取Cs,並且吸附後很容易淋洗再生。)2、粘結劑為聚丙烯腈或羧甲基纖維素鈉等;3、商用濾芯為聚丙烯濾芯、聚偏氟乙烯濾芯、或活性炭濾芯等。
  • 磺化法(硫酸置換法)處理金屬製品鹽酸廢液工藝及裝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國內外對金屬製品鹽酸廢液的處理方法有多種,磺化法(硫酸置換法)處理金屬製品鹽酸廢液技術主要是將鹽酸廢液負壓逆流蒸發濃縮法、磺化反應生產硫酸鹽法、氯化氫氣體吸收制酸法、硫酸鹽粗品重結晶法、硫酸鹽母液濃縮法相結合的處理方法。
  • 關於舉辦「全國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與實驗廢棄物規範...
    關於舉辦「全國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與實驗廢棄物規範化處置培訓班」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各類教學實驗項目日益增多,各類實驗危險化學品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和實驗室廢棄物安全處置已成為各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 硼氫化鈉還原法回收電鍍廢液中的銅
    正交實驗結果表明,各因素對剩餘銅離子質量濃度的影響的顯著性順序為n(NaBH4)∶n(CuSO4)>反應時間>反應溫度。最佳實驗條件為:n(NaBH4)∶n(CuSO4)=1.50,反應溫度30℃,反應時間25min。經該工藝可獲得平均粒徑為33nm的近球形立方晶系納米銅粉,處理後廢液中銅離子質量濃度低至0.2mg/L。
  • 關於從COD廢液中提取白銀的方法!
    關於從COD廢液中提取白銀的方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COD的國標法中,硫酸銀作為必備的催化劑,所以COD廢液中含有銀離子,提取後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但主要是好玩,才會想出這個辦法,也是我們俗稱的銀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