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出確定基因功能的新方法,或將對生命過程產生重大影響!

2020-12-05 博科園

肯特大學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確定基因功能的新方法,這一突破可能對我們理解生命過程產生重大影響。肯特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能夠將功能分配給迄今為止功能未知的基因。提高對生命基本特徵和要求理解的方法是,產生具有最小基因組的生物體,即具有生命基因數目最小的生物體。

Mark Wass博士、Martin Michaelis教授和Magdalena Antczak研究了目前為止產生最小基因組的生物,該基因組是基於一種在營養豐富的環境中培養的細菌(支原體支原體)。它包含473個基因,其中近三分之一(149個)具有未知功能,說明了我們目前對生命如何運作的理解存在局限性。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使他們能夠將功能分配給66個未知功能的基因。研究人員發現許多編碼的功能,在物質進出細胞的過程中起著作用。

這似乎反映了在營養豐富的環境中,基因組最少的生物體需求。如果有充足的營養,許多發揮代謝功能的基因就不需要了,但是使營養物質進入細胞和(有毒)代謝物排出細胞的轉運體就變得至關重要。這表明並不是只有一個最小基因組,而是一個最小基因組的性質總是由環境決定。因此,一個最小基因組由一組對所有生命形式都不可或缺的基本基因和第二組促使基因組成,它們使生命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中生存。

研究小組表示,其發現應該為更專注於識別關鍵和促使基因集的研究鋪平道路,以促使對生命基本過程的理解。在473個基因的基因組中,149個基因功能未知,這凸顯了一個普遍的問題;只有不到1%的蛋白質具有實驗確定的注釋。新研究方法,結合了最先進的矽方法功能注釋結果,並將功能分配給149種蛋白質中的66種。沒有注釋的蛋白質缺少同源物,缺少蛋白質結構域,或者是膜蛋白。

24種可能的轉運蛋白被鑑定出來,表明在去除代謝酶後,在營養豐富的環境中,營養物質進入最小細菌細胞並從最的細菌細胞排出廢物的重要性。因此,環境決定了最小基因組的性質。研究結果還表明,結合多種不同的最先進矽方法來注釋蛋白質能夠預測功能,甚至對於難以表徵蛋白質和確定進一步發展的關鍵缺口。

博科園|研究/來自:肯特大學參考期刊《自然通訊》DOI: 10.1038/s41467-019-10837-2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確定基因功能將有助於理解生命過程
    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方法來確定突破中的基因功能,這可能對我們對生命過程的理解產生重大影響。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一個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穎的計算方法,使他們能夠為迄今為止具有未知功能的基因分配功能。
  • 新世紀將對人類產生重大影響的十大科技趨勢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由中國科學院、新華通訊社聯合組織的預測小組日前預測出「新世紀將對人類產生重大影響的十大科技趨勢」。物質科學基礎研究的上述進展對社會的影響首先將提高人類的認識水平,及宇宙起源問題的進展將進一步加深人類在宇宙中地位的認識,粒子物理學的進展將進一步加深對人類對世界複雜性的認識。物質科學基礎研究的進展也將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技術原理,物性研究方面的進展無疑會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開發提供科學基礎,甚至可以渴望通過中微子和引力波研究的進展獲得新的通訊手段。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或能源源不斷產生造血幹細胞的新方法
    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多種新方法來在人體內和體外繁殖大量這類幹細胞,目前這些幹細胞是科學家們在多種醫療程序中使用的最大限制之一,包括治療血液癌症的療法到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的遺傳性血液疾病等。  獲得更多HSCs的方法之一就是擴大骨髓、循環血或臍帶血中存在的造血幹細胞的數量;第二種方法則是通過重編程其它血液幹細胞以便其能獲得一些典型的造血幹細胞自我更新的特性。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名為VIPER的算法識別出了能夠重編程其它血液幹細胞的特殊蛋白,在該算法確定的8個潛在候選者中,僅有一種名為BAZ2B的基因能夠明顯擴大臍帶血中造血幹細胞的數量。
  • Cell:開發出基於CRISPR的方法研究lncRNA的功能
    儘管如今認識到lncRNA在所有生物過程中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人們對它們的功能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如今,在一項開創性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貝絲以色列女執事醫學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來鑑定和確定lncRNA在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中所起的功能作用。
  • 新基因沉默機制有助開發出體外受精新方法
    它是一種伴有基因組改變的非孟德爾遺傳形式,可遺傳給子代細胞,但並不包括DNA序列的改變。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因沉默機制,將有助於開發出更安全的體外受精甚至動物克隆方法。  我們每個人都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兩組基因,一組來母親,一組來自父親。但是對於一小部分等位基因而言,僅有一個拷貝的基因可以發揮功能,而另一個拷貝的基因則會終生沉默,這種機制叫做印記。
  • Science:重大進展!利用新開發的CRISPR-LICHT技術篩選出決定人類...
    遺傳篩選最初是在果蠅和秀麗隱杆線蟲中開創的,它涉及到許多基因的逐一失活。通過分析基因失活的後果,科學家們可以得出關於其功能的結論。比如,這種方法可以確定大腦形成所需的所有基因。在果蠅和線蟲身上可以常規地進行遺傳篩選。在人類中,存在著豐富的關於遺傳病和疾病相關突變後果的知識,但對人類進行系統性分析是不可能的。
  • Science:重大進展!首次利用定製細胞器讓細胞產生新的功能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德國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基因改造將複雜的生物學翻譯過程導入到活的哺乳動物細胞中的定製細胞器(designer organelle)內。他們利用這種技術構建出一種無膜細胞器,這種無膜細胞器可利用天然的和合成的胺基酸產生具有新功能的蛋白。他們的研究結果使得科學家們能夠更詳細地研究、調整和控制細胞功能。
  • 新算法可幫助評估基因對人體過程的影響
    俄羅斯聖光機大學(ITMO)生物信息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算法,可幫助評估基因對人體過程(包括疾病發展)的影響。這項研究發表在《BMC生物信息學》上。脫髮、肥胖或視力低下可能與特定基因有關,識別出相關基因組,有利於研究和治療。此外,為確定基因和病情之間是否存在聯繫,了解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也非常重要。
  • ...組開發出優化基因編輯和追蹤DNA修復的新方法 | Cell Discovery
    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胡家志課題組在Cell Discovery 上發表題為Optimizing genome editing strategy by primer-extension-mediated sequencing的論文。
  • ...開創性地開發出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方法---基於PfAgo的人工限制酶
    圖片來自ACS Synthetic Biology, doi:10.1021/acssynbio.6b003242017年2月1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Huimin Zhao和研究生Behnam Enghiad開創性地開發出一種新的基因工程方法用於基礎生物學研究
  • 盤點未來十年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新技術
    近日Forbes撰文闡釋了未來十年內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新技術,其中包括基因組學、納米技術以及機器人技術,現將原文編譯如下:
  • Nat Biotechnol:重大進展!開發出一種新的DNA合成方法
    2018年6月2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聯合生物能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合成DNA的新方法。這種方法有望更容易地更快速地合成DNA,並不需要使用毒性化學物,而且可能是更準確的。鑑於具有更高的準確性,這種技術能夠產生比當前的方法長10倍的DNA鏈。
  • 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合成生物學將開啟基因新時代
    合成生物學是指人們將「基因」連接成網絡,讓細胞來完成設計人員設想的各種任務。例如把網絡同簡單的細胞相結合,可提高生物傳感性,幫助檢查人員確定地雷或生物武器的位置。再如向網絡加入人體細胞,可以製成用於器官移植的完整器官。合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把一個物種的基因延續、改變並轉移至另一物種的作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目的在於建立人工生物系統,讓它們像電路一樣運行。
  • 動物所建立靈長類特異新基因資料庫並系統預測新基因功能
    靈長類特異乃至人特異新基因起源是推動人類表型演化的重要推動力,但只有少量新基因功能已知。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和類器官技術的發展使得系統揭示新基因在人之所以為人這一演化過程中的貢獻成為可能。然而,由於基因年齡推斷方法的差別以及較低的新基因注釋質量(很難區分新蛋白編碼基因和假基因),文獻中已經發表的靈長類特異新基因(PSG)數據集相互之間差別極大。
  • Science|識別基因功能的新技術Perturb-Seq並揭示自閉症風險基因
    導讀頂級期刊《Science》發布張峰等團隊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開發一種新的體內大規模遺傳功能研究技術Perturb-Seq,可同時研究生物體內不同細胞類型中不同基因的功能,並篩選了幾十個與自閉症相關的基因,揭示了相關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異常。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1期:新晉諾獎得主開發5分鐘新冠檢測方法...
    新晉諾獎得主團隊開發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Jennifer Doudna博士率領的團隊和她的合作夥伴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布了一篇論文,基於CRISPR-Cas13a技術開發了一種新型新冠病毒檢測。這款檢測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對病毒RNA使用RT-PCR進行擴增,可以直接定量檢測樣本中的病毒RNA水平。
  • 華大基因單細胞測序新方法為癌症研究開闢新路
    中國經濟網深圳3月2日訊 (記者楊陽騰 李小芳) 3月2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在腫瘤研究上獲得突破性進展,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上同時發表兩篇研究論文。該團隊研發了一種解析單細胞基因組的新方法,並將該方法應用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一種血癌)和腎透明細胞癌(一種腎癌)的腫瘤內部遺傳特徵研究。
  • 2018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重大研究進展
    近年來,現代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並正在加速向應用領域滲透,在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環境、資源和健康等重大問題方面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生命科學研究正向基於數據的科學發現範式轉變。
  • 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Cas9核酸酶 提高基因編輯安全性
    日前,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和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技術開發出一種新型Cas9核酸酶。它讓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的活性受到一個低成本、豐富、無毒的胺基酸的調控,從而讓CRISPR/Cas9技術更為安全可控。
  • 2019年,實驗室裡那些重大的生命科學發現!
    2019年的生命科學研究或是從前所未有的角度思考地球生物,或是從微小處入手,卻改變了傳統理論,或是從需救急,開發出民生最需要的科研成果。還有讓這個世界辨偽存真的紛紛擾擾科研事件,這些組成了2019年生命科學事件全景圖像。今天森拉普爾就帶你一起回顧下2019年生命科學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