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良反應「未知」 清開靈等中藥注射劑還有哪些尷尬
據悉,這也是在短短兩個月內,管理部門第五次發布關於中藥注射劑修改說明書的公告。 不良反應「未知」,雜質易致過敏 近年來,中藥注射劑被推向風口浪尖。去年發布的《2017版醫保藥品目錄》中,26類中藥注射劑在二級以下醫療機構使用受限,其中包括大眾熟悉的雙黃連注射劑、清開靈注射劑、疏血通注射劑等。
-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及類過敏反應研究進展
搞清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性質機制,對於其臨床前檢測、臨床防治及生產中的風險控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筆者團隊就中藥注射劑的超敏反應特點、產生原因及其機制進行了臨床前研究,發現多數中藥注射劑的超敏反應並不是真正的Ⅰ 型變態反應,而是類過敏反應為主, 表現在中藥注射劑引起的不良反應多為首次用藥後產生,不需要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介導。
-
警惕中藥有副作用 濫用雙黃連針不良反應多
東方網7月8日消息:濫用中藥會出現輕則過敏、不適,重則中毒、死亡的不良反應,這是記者從日前在華山醫院舉辦的全國臨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學習班獲悉的,其中雙黃連針、黃芪針、紅花針等尤其突出。 龍華醫院藥劑科主任顧希鈞表示,民間一般認為中藥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但隨著近年來中藥的大量使用,中藥不良反應開始呈上升趨勢。
-
上百中成藥「暗含」西藥成分 不良反應多不明確
「一直以為是中藥,怎麼含西藥呢?」近日的「維C銀翹片事件」,使得許多市民剛注意到即使是合格的維C銀翹片也含西藥成分。記者查詢發現,至少有上百種中成藥都含有西藥成分,且不良反應多不明確。8種純中藥製劑,6種不良反應模糊「中成藥的說明書挺可怕的,很多項目都寫著尚不明確,比如不良反應、禁忌。」採訪中,一些市民提到。20日上午,記者找來8種純中藥製劑和阿莫西林膠囊、複方氨酚烷胺膠囊2種西藥。在兩種西藥說明書上,無論是不良反應還是禁忌、注意事項等都進行了詳細標註。
-
2019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發布
4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不良反應報告表151.4萬份,其中新的和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47.7萬份,佔同期報告總數的31.5%,較2018年下降1.6個百分點。2019年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仍然以化學藥品為主,佔比超八成,較2018年同期有所增長;中藥不良反應報告比例較2018年同期有所下降、生物製品略有上升。
-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發布
近日,國家藥監局正式發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149.9萬份;1999年至2018年,累計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1368萬份。
-
中醫在身邊|淋巴瘤化療出現不良反應?中醫調理顯功效!
對化療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化療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機體造成損害,從而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那麼,淋巴瘤患者接受化療之後,該如何緩解不良反應?又有哪些中醫調理的方法可以輔助治療?
-
欣弗事件:不良反應還是不良事件?
目前不管是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人士,仍將此事暫時稱為藥品不良反應,但隨著事態的發展,此事是否會上升為藥品不良事件,仍有待觀察。 其實,藥品不良反應和藥品不良事件是有區別的。藥品使用中出現的問題應當分為藥品不良反應(AdverseDrugReaction,ADR)和藥品不良事件(AdverseDrugEvent,ADE),這兩者是有一定區別的。
-
乳香、沒藥及其製劑致45 例不良反應/事件--治療與預後
核心提示:乳香、沒藥引起的不良反應大多為皮膚過敏反應或胃腸道反應,一般情況下停藥後可自行恢復。皮膚過敏瘙癢嚴重者可給予爐甘石或馬齒莧煎液進行溼敷,有學者用麥麩炒地膚子擦磨皮損處[11],皮損嚴重者可給予激素或其他抗過敏治療。
-
中疾控:報告上來的疑似不良反應中八成是一般不良反應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關於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應情況,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在1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根據監測結果,現在報告上來的疑似不良反應,80%是一般不良反應,其中有10萬分之6是異常反應,在異常反應中大多數都是過敏性皮疹,當然也有其他的過敏反應
-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氟喹諾酮類藥品風險顯著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從2003年起就開始陸續發布關於氟喹諾酮類藥品的風險警示信息,通過多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警示過氟喹諾酮類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第35期、第58期)以及環丙沙星(第5期)、加替沙星(第11期、第24期)、左氧氟沙星(第22期、第56期)等品種的嚴重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通報的不良反應涉及全身性損害、神經和精神系統損害、皮膚及其附件損害等常見嚴重不良反應,還強調了該類藥品致重症肌無力加重
-
中藥注射液喜炎平,風險值得承擔嗎?
中藥注射液中的很多成分注射到體內都可能成為潛在的過敏原,其中成分在配製和放置過程中還可能進一步產生新的雜質和不溶性微粒,再加上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的種種不足,這些因素都使得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問題頻出。而在這方面,喜炎平也不例外。根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自發呈報系統的數據,在2005年至2012年之間上報的喜炎平不良反應事件共有9633例[7]。
-
中藥研究的新模式——美拉德反應
中藥研究的新模式——美拉德反應 來源:中國醫藥網 2007-11-02 09:22 中藥及其製劑作為重要的藥物形式正在逐步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但中藥藥理作用的具體理論至今尚未客觀化
-
食品藥品監管局:警惕清開靈注射劑嚴重不良反應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通報:警惕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清開靈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 日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了第二十一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和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應警惕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清開靈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
-
步長製藥再陷中藥注射液風波
然而,近年來中藥注射液卻問題頻出。2006年,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液因不良反應密集出現,被國家有關部門叫停。2008年和2009年刺五加注射液、茵梔黃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均發生不良事件,同時有死亡病例報告。
-
高慶蕾立足學術談PARP抑制劑的不良反應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高慶蕾教授:PARP抑制劑存在一些治療不良反應,實際上在維持治療階段,不良反應與PARP抑制劑本身的高選擇性和高效價是相關的。 和化療相比,PARP抑制劑的不良反應相對較輕,總體來說分為兩塊,一個是血液性毒性,一個是非血液性毒性。醫生更關注的是血液性毒性,因為血液性毒性有的時候特別嚴重,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可能致命。
-
柴胡等七種中藥注射劑禁止兒童使用 行業監管再收緊
廣州省江門市五邑中醫醫院的副主任醫師馬常青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青黴素也會出現過敏反應,在中藥發展過程中,因其特殊的藥理往往是多個成分一起協同作用,「如果提純單一成分則和化藥不存在區別了」。在馬常青看來,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被持續的關注放大了。
-
降壓藥不良反應及處理|患者|處理|不良反應|受體|利尿劑|...
吲達帕胺禁用於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其緩釋劑不良反應較少。5、其他螺內酯可引起男性乳腺增生、高鉀血症。處理應用小劑量利尿劑可避免大多數不良反應或使不良反應程度減輕。ACEI的不良反應1、刺激性乾咳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以卡託普利、貝那普利多見,程度與劑量無關,在東亞人群中報告的發生率最高(45%),可能與體內緩激肽增多有關。咳嗽常出現在服藥後3~6周,藥物在體內代謝後,引起緩激肽堆積,刺激咽部和支氣管黏膜,咳嗽的嚴重程度可變。
-
藥監局:在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前提下鼓勵中藥創新
通報刺五加注射液嚴重不良事件的階段性結論和進一步加強麻黃鹼類複方製劑管理等內容。關於刺五加事件後,國家對中藥業政策的問題,新聞發言人顏江瑛表示,無論刺五加事件有沒有發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中藥的發展一直採取鼓勵政策,這個鼓勵政策的前提是既要繼承傳統,又要鼓勵創新,保證藥品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這是前提條件。
-
流感疫苗不良反應事件持續發酵,那麼不良反應都有哪些呢?
中國臺灣地區有51例接種流感疫苗後發生了不良反應。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也表明,自己打完流感疫苗也感到暈眩。那麼,接種流感疫苗會有哪些不良反應呢,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很多人對流感存在誤區,他們認為流感就是感冒流行起來了,其實並不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具有高度的接觸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