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解讀:2分鐘,全面了解「馬斯洛需求理論」

2021-01-08 倚龍的情感俱樂部

大家好,今天是「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26講。

今天這一講,我們來詳細講一講心理學「人本主義運動」的奠基人—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和他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

「我們為什麼而活?」「到底什麼才能讓我們真正滿意?」從古至今,很多很多人都在探究這些問題。

而馬斯洛認為:人的終結目標,是達到「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

和其他心理學家不同的是,馬斯洛用了一個高度結構化的模型,來解釋他的理論—「馬斯洛需求理論」。這應該也是他的理論為大眾熟知的原因吧。

一、「馬斯洛需求理論」的結構

「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模型,是金字塔形狀的。由底層到頂層,一共分為8層。

其中,底下的4層被合稱為初級的「匱乏需要」,而頂部的4層被合稱為高級的「成長需要」。此外,如果「匱乏需要」沒有滿足的話,「成長需要」就無從談起。

這就有點像是「溫飽思淫慾」,只有解決了溫飽,才會去想玩樂。

二、「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內容

「馬斯洛需求理論」從底層到頂層,分別是: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的「匱乏需要」,求知、審美、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成長需要」。

下面,就依次來介紹一下:

1.生理

我們需要空氣、食物、水、睡眠、合適的溫度、運動等,這些都是確保我們活著的最基本的需求。

2.安全

我們需要安全感、穩定感、健康、居所、金錢、職業等,這些好像是在當代社會,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忙著追求和維護的東西,竟然只是在第二個層次,有一點點悲哀的感覺。

3.愛與歸屬

我們需要被接納、友誼、親密關係、人際關係等,前面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個人就能實現,而這個愛與歸屬的需求,需要融入他人、群體和組織。

4.自尊

我們需要成就、認可、尊重、勝任等,這是在「愛與歸屬」的需求上,更高層次的一個需求,就是對他人、對群體、對組織而言,我們是有能力和價值的。

總的來說,這4個「匱乏需求」,偏重於對世俗成就的追求,可以比作是「經濟基礎」。

而接下來的4個「成長需求」,就是更偏重知識層面、精神層面的「上層建築」。

5.求知

我們需要知識、知道、理解等。

6.審美

我們需要秩序、懂得美、系統等。

7.自我實現

我們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潛能。

8.自我超越

我們需要幫助他人,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

三、總結

今天,我們具體介紹了「馬斯洛需求理論」。

看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8個層次後,大家是不是有一種挫敗的感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似乎出生就決定了一切。

似乎當我們還在為金字塔最底部的幾層拼搏奮鬥時,有的人已經在金字塔的最頂層「超越自我」了。

其實,也沒什麼好挫敗和焦慮的。

馬斯洛認為,我們不需要和別人比,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個獨一無二的人生目的。

這一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尋找那些適合自己的事情和體驗,從而讓這個獨一無二的自己感到滿足!

相關焦點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沒錯,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need - hierarchy theory)。這一理論如今越來越受人關注,在各種講座中我們更多地聽到了金字塔尖上的這一個名詞「自我實現」,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到底是什麼呢?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原來人類的需求有這5個
    如果要列舉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名氣在心理學界也是赫赫有名的。可能大家對馬斯洛這個人不是很熟悉,不過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馬斯洛,一起探討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了解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於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如圖所示)。   2.馬斯洛理論的消極因素  第一,馬斯洛過分地強調了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認為人的價值就是一種先天的潛能,而人的自我實現就是這種先天潛能的自然成熟過程,社會的影響反而束縛了一個人的自我實現。這種觀點,過分強調了遺傳的影響,忽視了社會生活條件對先天潛能的制約作用。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理論 #2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了馬斯洛其人和需求層次理論中包含的五種基本需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實現。(點擊這裡回顧)在這一篇文章中,小編將著重介紹這五種需求之間的關係以及由此產生的需求滿足理論(作為層次理論的現實應用部分)。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轉到布蘭戴斯大學任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開始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1951年被聘為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離任,成為加利福尼亞勞格林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
  • 馬斯洛需求理論能否讓你深度了解自己?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是關於需要結構的理論,傳播較廣。①五種需要是最基本的,與生俱來的,構成不同的等級或水平,並成為激勵和指引個體行為的力量。②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的關係:馬斯洛認為需要層次越低,力量越大,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
  • 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如圖所示)。                               第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一點對於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  第三,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他認為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
  • 馬斯洛需求理論,你屬於哪個層次
    了解馬斯洛需求理論之前,我們先了解下馬斯洛其人。亞伯拉罕馬斯洛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代表作品有《動機和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等。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簡析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一點對於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 3.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
  • 關於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解讀
    一、考情分析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學習動機中的重點知識,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主要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成就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自我效能理論。考察形式主觀、客觀都有。客觀:單選、多選重在通過一個例子反選區分不同的需要層次;判斷重在辨析關於馬斯洛需要層的觀點。主觀:案例分析題考察案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
  • 談談馬斯洛需求理論形成過程以及歸類
    1954年他的《動機與人格》完成,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奠基之作,這本書使馬斯洛在全國出了名,被公認為是50年代心理學領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1958年馬斯洛到墨西哥度假,進行自由式研究,奠定用人本主義徹底清理心理學領域的思路。
  • 了解人類需求層次:馬斯洛需求理論
    與人溝通交流時,掌握最經典、最基本的大師級理論將讓你更好地了解對方、判斷對方,從而更好地與TA溝通。
  • 完整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原來還有第六層?
    原文作者知者在行,長江商業評論獨家編輯匯總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理論只要對管理學,心理學稍有接觸的人都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 了解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關於這個理論就是在半個世紀前就被馬斯洛提出來,他提出的就是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是20世紀50年代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被稱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他主張以人為中心的心理學研究,強調人的本性和正面價值。
  • 馬斯洛需求理論
    這是學習劉潤5分鐘商學院的第七十六課,組織和激勵第一節課管理模塊,剛剛結束了第一輪,越來越讓我手腳發熱,因為我們開始逐漸的把理論聯繫到實際之中
  • 你對「馬斯洛需求」理論的誤解有多深!
    人們對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存在很多誤解。首先,馬斯洛從未提出過「金字塔」模型,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吧?或許你常在Facebook上看到這類圖解或在心理學導論和管理學課堂上見識過「馬斯洛金字塔」頂端是「自我實現」 ,其他需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然而搜遍馬斯洛的著作,他從來沒有將「金字塔」用作這一理論模型。
  •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及理論的應用
    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需求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2二、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包括心理上與物質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盜竊的威脅,預防危險事故,職業有保障,有社會保險和退休基金等。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再解讀
    其中,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影響最廣。他不僅構建了廣為流傳的由五個層次組成的需要層次理論,還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提出了超越型自我實現需要,並在管理學領域延伸為X、Y、Z理論。重溫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對我們解密人的動機與發展、健全人格、超越自我乃至新時代實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均有積極指導意義。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現代項目管理在激勵方面的理論基礎主要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X理論和Y理論、期望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