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短趨化因子受體可調節細胞功能

2020-11-01 科學網

作者:劉如楠 卜葉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研究員張曙光等人發現,幾種截短的趨化因子受體,即遠少於七次跨膜的CXCR4和CCR5受體突變體,並非毫無功能,而是可以與天然配體結合併調節部分細胞功能。這可能給藥物研發、免疫療法和仿生器件研發等帶來了新的思路。相關成果於10月28日在線發表在《細胞》子刊iScience上。

RNA翻譯為蛋白質時,通常伴隨著大量不完整的翻譯,這些不再是原始DNA編碼全長的蛋白質被稱為截短的蛋白質。而由於截短的免疫相關蛋白的疏水性,其功能研究一直很困難。

研究中,張曙光等人通過將部分疏水性胺基酸替換為結構相似的親水性胺基酸的方式,使截短免疫相關蛋白受體CXCR4和CCR5具有了水溶性,從而從而避免使用去垢劑破壞其天然結構。

研究發現,截短受體轉化後的天然變體不僅可以表達在細胞膜上,與它們各自的配體相互作用,還顯示出了對全長受體的調節作用。作者指出,這一現象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試驗,但或許可以解釋它在治療癌症等疾病中發揮的作用。

「癌細胞通常會誘導錯誤的細胞信號傳遞。在許多情況下,它們會過度表達G蛋白偶聯受體,包括CXCR4和CCR5。我們認為,截短的、功能正常的受體有可能會干擾癌細胞的信號傳遞。」張曙光告訴《中國科學報》。

另一通訊作者、美國科赫綜合癌症研究所研究員慶睿介紹:「具有水溶性的截短受體還可以作為納米材料,用於仿生傳感設備製造。」

「我們的發現也給其它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例如,生物體中存在的最小的功能性受體是什麼?在所有基因組中,都有專門編碼非全長受體的DNA序列嗎?這些問題都有待研究。」張曙光說。

相關論文信息:https ://doi.org/10.1016/j.isci.2020.101670

相關焦點

  • Nature:帶你解析趨化因子受體-趨化因子-下遊G蛋白三元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
    趨化因子受體屬於A類GPCR。趨化因子系統包含大約50個趨化因子配體和20個趨化因子受體在人體中,對細胞遷移非常重要。CXCR2主要表達在炎症細胞和滑膜成纖維細胞的表面,也在肺部、結腸、卵巢癌細胞中表達。CXCR2能被CXC趨化因子激活,但它主要被CXCL8(IL-8)激活。
  • 第四章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第一節 細胞因子的概念和作用特點
    第四章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   細胞因子(cytokine)是指主要由免疫細胞分泌的、能調節細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在免疫應答過程中,細胞因子對於細胞間相互作用、細胞的生長和分化有重要調節作用。
  • 腫瘤趨化因子受體激動劑誘導NET並幹擾免疫細胞毒性
    腫瘤趨化因子受體激動劑誘導NET並幹擾免疫細胞毒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9 20:19:21 西班牙納瓦拉大學Ignacio Melero和
  • 【重磅】MIT開發出新蛋白,或可阻止COVID-19患者出現細胞因子風暴
    隨著QTY代碼的發展,詹建強向張曙光的實驗室提出了設計水溶性蛋白(稱為細胞因子受體)的想法。這些受體存在於免疫細胞的表面,與細胞因子結合,從而刺激炎症和其他免疫反應。模仿這些細胞因子受體的蛋白質可以幫助抵抗細胞因子風暴,這種風暴可以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包括HIV和肝炎)產生。它們也可以作為癌症免疫療法的副作用而發生。
  • 被縮短的免疫系統受體是如何幫助調節細胞活性的?
    儘管攜帶縮短結構的趨化因子受體此前被認為在生物學研究上並不重要,但研究者卻發現,兩種名為CXCR4和CXCR5的縮短版的受體或能與相應的配體結合,並在蛋白質功能的發揮上扮演關鍵角色。研究者Shuguang Zhang說道,關於短受體能識別其各自配體的意外發現或能幫助研究人員認識到生物學中一個新的調節系統,受體就好比我們拿著茶杯的手,而我們並不需要5個指頭來拿起茶杯,2個指頭就足夠了。
  •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首頁 »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來源:醫學空間 2008-01-25 09:39
  • 二、細胞因子的作用特點
    大多數編碼細胞因子的基因為單拷貝基因(IFN-α除外),並由4~5個外顯子和3~4個內含子組成。   (2)主要與調節機體的免疫應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應有關。   (3)通常以旁分泌(paracrine)或自分泌(autocrine)形式作用於附近細胞或細胞因子產生細胞本身。在生理狀態下,絕大多數細胞因子只有產生的局部起作用。
  • 【熱點文章】李繼福:趨化因子促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的分子機制
    遍,去除血小板,按每ml血液標本加0.2ml含20%小牛血清的Hank’s液重新混懸細胞,取細胞懸液0.1ml,加等量0.2%臺盼藍染液檢查細胞存活度,本實驗收取的單個核細胞純度達90%,收穫率達80%,活細胞百分率達95%。
  • 什麼是細胞因子?當病原體入侵人體時如何對抗
    細胞因子是免疫系統的無名英雄,通常是病原體感染的第一反應者。細胞因子是使您的細胞相互交談的分子,對於健康的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但是,過多的細胞因子會產生負面影響,並導致所謂的「細胞因子風暴」。細胞因子從細胞中放射出來,就像Wi-Fi信號一樣。然後它們與免疫和非免疫細胞上的特定受體結合,並可能發出信號來調節細胞的生長或行為。人體的幾乎每個器官都含有帶有細胞因子受體的細胞。
  • 免疫輔佐細胞包括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細胞、樹突狀細胞和B細胞
    還有一類細胞可將表面抗原與MIHCI類分子結合,遞呈給Tc細胞,結果是使Tc細胞活化,將遞呈細胞自身殺滅,這類細胞通常稱為靶細胞(targtcell).能夠表達MHC I類分子的細胞都可成為靶細胞,但一般不算作抗原遞呈細胞。2.
  • 如何提高CAR-T細胞療效及安全性,攻克實體瘤?
    調節 CAR-T 細胞活性的方法之一,是通過調節 CAR 蛋白本身的穩定性或構象來調節CAR 的活性。比如,可以通過小分子藥物或製造缺氧條件來控制 CAR。控制 CAR 蛋白的變化不僅可以調節蛋白質的半衰期,還可以調節 CAR 功能的可用性,這樣受體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具有信號能力。
  • 巨噬細胞基礎生物學:從起源到功能
    M2巨噬細胞通過IL-4受體α(IL-4Rα)激活STAT6,被Th2細胞因子IL-4和IL-13極化,具有抗炎作用。除IL-4和IL-13外,IL-10等細胞因子還可通過IL-10受體(IL-10 R)激活STAT 3來調控M2極化。
  • 第二節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結構
    第二節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結構   一、細胞因子的分子結構   不同細胞因子之間的結構上有很大的差異,一般,多數細胞因子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過60kD,多由100個左右的胺基酸組成。不同細胞因子之間無明顯的胺基酸序列的同源性。
  • 膽汁淤積時肝臟活化T細胞核因子信號調節炎症細胞因子的表達
    【據《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0年10月報導】題:膽汁淤積時肝臟活化T細胞核因子信號調節炎症細胞因子的表達(作者:CAI SY , YU D , SOROKA CJ 等)目的:活化T細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 心理所揭示節律基因通過控制趨化因子調節神經炎症引起的抑鬱症
    有趣的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免疫功能主要執行者——小膠質細胞節律性地表達炎性因子和節律基因,提示研究者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節律和炎症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林文娟研究組的科研人員針對上述問題開展研究,探討節律基因是否通過調節炎性因子從而影響神經炎症誘發的抑鬱症。
  • 二、細胞因子受體中的共用鏈
    二、細胞因子受體中的共用鏈   大多數細胞因子受體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亞單位組成的異源二聚體或多聚體,通常包括一個特異性配體結合α鏈和一個參與信號的β鏈。α鏈構成低親和力受體,β鏈一般單獨不能與細胞因子結合,但參與高親和力受體的形成和信號轉導。
  • Nature:揭示蛋白TOX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調節因子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研究生院和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作為一種核因子,胸腺細胞選擇相關高遷移率群盒蛋白(Tox)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調節因子。
  • J immunol:ILC2調節B細胞分泌抗體
    儘管ILC2不表達抗原受體,但能夠識別感染後組織分泌的IL-33並產生抗感染效應。ILC2的功能與Th2相似,它們都能夠分泌一系列的II型細胞因子,比如IL-5與IL-13。最近的研究表明ILC2能夠調節CD4 T細胞的活性。具體地,它能夠通過細胞表面MHCII、OX-40以及細胞因子IL-4增強CD4 T細胞的活性。
  • 如何提高CAR-T細胞療效及安全性,攻克實體瘤?美研究人員詳細解答
    當 CAR 產生的毒性成為一個可預期的風險時,人們開始探尋調節 CAR-T 細胞活性的方法。 調節 CAR-T 細胞活性的方法之一,是通過調節 CAR 蛋白本身的穩定性或構象來調節CAR 的活性。比如,可以通過小分子藥物或製造缺氧條件來控制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