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細胞因子?當病原體入侵人體時如何對抗

2020-11-14 工程師研習社

細胞因子是免疫系統的無名英雄,通常是病原體感染的第一反應者。


細胞因子是使您的細胞相互交談的分子,對於健康的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但是,過多的細胞因子會產生負面影響,並導致所謂的「細胞因子風暴」。

細胞因子從細胞中放射出來,就像Wi-Fi信號一樣。然後它們與免疫和非免疫細胞上的特定受體結合,並可能發出信號來調節細胞的生長或行為。人體的幾乎每個器官都含有帶有細胞因子受體的細胞。

趨化因子是像信標一樣作用的細胞因子,指導免疫細胞到達何處。這樣,趨化因子可以幫助免疫細胞發現並破壞進入人體的任何有害入侵者。


細胞因子如何工作?

當病原體或有害入侵者進入人體時,免疫細胞,細胞因子和器官就會像樂團一樣協同工作。第一個注意到病原體的免疫細胞就像導體。該細胞通過創建消息並向體內其餘器官或細胞(樂團成員)發出消息(細胞因子)來指導所有其他細胞,然後這些器官或細胞按照指示進行響應。

雖然細胞因子的產生主要發生在機體被病原體感染時,但是當組織受到物理損壞時,例如絆倒並在人行道上割傷膝蓋,細胞因子誘導的炎症反應也同樣會發生。



細胞因子是先天性或適應性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嗎?

我們的免疫系統可以分為兩類:先天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先天性免疫系統指的是與生俱來的免疫力,它針對一般的健康威脅,而適應性免疫指的是後天免疫力,其針對更特定的病原體。

細胞因子「處於彌合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反應之間交流的十字路口」。這是因為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的數量和類型根據病原體的類型而有所不同,並且這些差異有助於免疫系統適當地調整其反應,使其成為先天或適應性的。某些細胞因子可以根據感染而刺激先天免疫系統,適應性免疫系統或兩者的混合物。

細胞因子還可以指導腦細胞釋放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告訴您的身體您病了,從而促使您休息並避免可能會使您進一步感染病原體的活動。

相關焦點

  • 人體的免疫「部隊」如何防禦「外敵」入侵?
    人體的天然免疫系統是我們重要的抗病原微生物感染防禦體系。天然免疫系統如何防禦病原體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往往決定著我們的健康狀態。天然免疫也是古老的、保守的和重要的人體防禦能力。但是,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如何防禦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呢?近年來,國內外免疫學研究者在天然免疫防禦效應和機制研究中獲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進展。這些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研究病原體的免疫識別(邊防部隊發出敵人「入侵」警報)、免疫細胞集聚(應急部隊集結「抵抗入侵之敵」)和病原體免疫清除(特種部隊「清除入侵之敵」)等不同階段的天然免疫防禦效應和機制。
  • 科普:人體免疫細胞與衰老、疾病的關係
    人體免疫系統作為機體重要系統之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也一樣會發生衰老,即免疫衰老。隨著免疫系統的衰老或功能衰退,與之相連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細菌病毒、自身免疫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則相應增加。在科學家對細胞的大量研究中,發現免疫細胞的衰老與壽命有重要關係。當免疫細胞消滅入侵的有害物時(即排異反應),人才會不生病。
  • 阻斷致命的細胞因子風暴是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武器
    先天免疫是一個人對病原體的天生防禦,它指示身體的適應性免疫系統產生對抗病毒的抗體。這些抗體反應稍後可用於開發疫苗接種方法。在諾貝爾獎得主Bruce Beutler的實驗室裡,我與人合著了一篇論文,解釋了構成人體先天免疫系統的細胞是如何識別病原體的,以及一般情況下對病原體的過度反應如何可能對宿主有害。在對病毒反應過度的COVID-19患者中尤其如此。
  • 脂肪也能對抗細菌?研究發現:細胞內的脂肪滴是細胞的「兵工廠」
    我們細胞內的脂肪滴,中性脂(neutral lipids)的主要貯存場所,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類似於糖原的顆粒,只是用來貯存能量,當細胞需要能量時,用來供給能量,是一個「惰性」的細胞內含物。其作用大概相當於細胞的「炊事班」。
  • 當隱孢子蟲入侵時,腸上皮細胞通過受體NLRP6發出危險...
    2020年12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為了有效地對抗感染,身體首先要感知到自己遭受入侵,然後受影響的組織必須發出信號,聚集資源來對抗入侵者。了解更多關於這些病原體識別和反應的早期階段,可能會在預防感染或治療因免疫力過度活躍而導致的炎症性疾病時,為科學家們提供至關重要的線索。
  • 人體免疫力如何對抗病毒
    誠然,抗體是機體對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武器之一,針對病毒的中和性抗體(英文名稱neutralizing antibody)一旦產生,不但量大而且持久,從而高度有效地阻斷病毒進入細胞內,而病毒不能進入細胞,就不能繁殖、擴增,細胞外的病毒就會逐漸自身分解,抗體神奇之處也就在於此。
  • 新型冠狀病毒如何突破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入侵部位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 。通常,鼻腔、氣管和支氣管、肺泡巨噬細胞這三道屏障共同發揮過濾、清除和排出異物的功能(圖1),可有效抵禦病毒等病原體的入侵。一旦病原體突破這三道屏障,將首先感染上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流涕等輕微症狀。
  • 病毒是怎樣入侵人體的?
    這個宿主可以是一個簡單的細菌,可以是一個細胞,可以是一個生物體,也可以是人類這樣複雜的生物體。病毒是寄生蟲,不依附於其他生物就沒法存活、沒法繁殖、沒法複製。病毒的歷史非常悠久,有生物的時候就有病毒了,病毒是依附於生物而生存的。最簡單、最古老的病毒叫噬菌體,它是感染細菌的病毒。細菌雖然只有一個細胞,但也是一種生物體,我們稱之為單細胞生物。
  • 先天性免疫系統如何識別外來病原體
    身體中先天性免疫系統的細胞能夠利用一種包含STING的信號通路來檢測外來入侵病毒的DNA並且幫助機體低於這些病毒對機體造成的感染。然而,目前研究人員無法確定STING能否在機體後天的免疫系統中誘發相同或不同的免疫反應。
  • 過猶不及的免疫反應:細胞因子風暴如何加速病情
    尤其是很多病人出現細胞因子風暴現象,是新冠肺炎患者輕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轉換的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細胞因子風暴,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又能怎麼控制呢?免疫系統的聯絡官免疫系統是人體的安全衛士,它的「軍隊」就是各種免疫細胞。
  • 細胞因子風暴如何成為疾病的「奪命幫兇...
    眾所周知,免疫系統是我們人體的安全衛士。當遭到入侵或自身細胞發生異常變化時,免疫系統便會啟動他的免疫網絡,免疫網絡的啟動依賴於各個免疫細胞之間的「通訊員」——細胞因子。免疫細胞在抵抗外來入侵或清除異常時會釋放大量促炎因子(如我們常見的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當免疫系統獲得勝利後,便會減少細胞因子的釋放,維持機體穩態。
  • 人體攜帶著多少細菌?免疫系統如何對抗它們?
    腸道細菌提供人體必需的維生素B12,當它們死亡時,會釋放大量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會被分解成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大約30%的糞便是由死細菌組成的。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除了我們的微生物群,正常人也有大量的病毒群。
  • B細胞環狀染色質結構:產生龐大的抗體庫對抗感染
    人們早已知道,獲得性免疫系統可以通過基因重組在發育中的B細胞中產生大量的抗體(免疫球蛋白)庫。然而,人們並不了解這些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基因片段如何能在B細胞的細胞核三維空間中相互相遇並進行重組,從而產生功能性的抗體基因。
  • 接骨木果實可以幫助對抗流感,強力抑制病毒效果好
    民間藥物和草藥產品已經使用了數千年來對抗各種疾病,但是有些難以科學解釋其藥用價值。
  • 病毒侵入人體後都經歷了什麼,為何會有潛伏期?
    首先,病毒或者細菌感染人體時,病原體的數量還達不到致病規模,甚至病毒還未到達致病的器官或者組織,比如狂犬病病毒主要是破壞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在病毒還未徹底感染腦部細胞前不會致病。我們身體經過千萬年的進化,已經形成了一套嚴密的反應機制,在病毒侵入細胞後,很快就會被機體發現,然後機體發動吞噬細胞把被入侵的細胞整個吞掉後分解,或者釋放激素誘導被入侵細胞死亡,於是病毒也將被分解。
  • 重要免疫發現:先天淋巴細胞的關鍵作用
    ILCs是一些先天免疫細胞,能夠在病原體入侵的第一位點快速響應對抗它們。ILCs釋放出一些稱作為細胞因子的小分子來傳遞信號對抗感染。適應性免疫反應以較慢的速度開始起效,建造了可以靶向特定入侵病原體的細胞軍隊。T細胞,尤其是輔助性T細胞,是適應性免疫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根據試圖對抗的病原體類型來生成不同的細胞因子。
  • 當植物受到病原體攻擊 細胞膜到細胞核會一路拉「警報」
    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植物已形成一系列複雜且巧妙的機制來感知來自病原體的威脅,並產生相應的防禦反應,從而阻止或消除病原體的入侵。  那麼,植物是如何感知這些攻擊呢?研究人員發現,植物能夠通過細胞膜發現潛在攻擊者,並發出「警報」。這些「警報」會傳遞給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體,最終到達存儲遺傳物質的細胞核,調節植物抗病基因表達。
  • 新型冠狀病毒入侵人體全過程
    病毒寄生在宿主身上的目的是為了自我複製而不是殺死宿主,因此很多病毒在進入人體後都會有相當長的潛伏期,比如愛滋病可以潛伏10年之久,一些病毒由於潛伏太長甚至會忘記自己病毒的身份,和宿主融為一體。病毒如何爆發呢?
  • 當植物受到病原體攻擊 細胞膜到細胞核會一路拉「警報」
    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植物已形成一系列複雜且巧妙的機制來感知來自病原體的威脅,並產生相應的防禦反應,從而阻止或消除病原體的入侵。那麼,植物是如何感知這些攻擊呢?研究人員發現,植物能夠通過細胞膜發現潛在攻擊者,並發出「警報」。這些「警報」會傳遞給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體,最終到達存儲遺傳物質的細胞核,調節植物抗病基因表達。
  • 福祉科普|一場無形的戰爭——免疫系統與病原體
    我們可能都知道免疫系統可以檢測小到大到等各類,保護身體免受疾病的侵害,而對免疫系統和病原體的這場戰爭知之甚少,那麼這場戰爭目前結果到底如何,免疫系統佔著上風嗎,下面福祉君就帶你了解免疫系統這不為人知的一面。